-
1 # 風雲世界觀
-
2 # 冷眼觀察室
德國退出歐盟就相當於皇帝要造反了,那歐盟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作為歐盟雙核之一,德國是歐洲一體化過程中獲利最大的國家。在歐盟架構下,德國的產品可以暢通無阻的出口到歐洲各國,吸引各華人才到德國就業。導致歐洲其他國家產業凋敝,人才匱乏,是幾年前歐債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其實就是一種產業虹吸效應,德國坐擁歐洲第一的經濟,將歐盟其他國家的人才、資金全部吸引過來,使德國愈來愈強,其他國家愈來愈弱。這種情況在很多國家也存在,比如在中國廣東,吸引了內地大量的人才和資金,造就了廣東蓬勃向上的經濟。
這種情況如果沒有調整,會使廣東德國化,內地歐豬四國化。但是在中央的調節下,廣東每年上交60%以上的財政收入,對內地各省進行轉移支付,維持內地的經濟發展,使中國各省的差距不至於達到極為嚴重的地步。上海甚至要上交75%的財政收入。
這種策略可以簡而言之的稱為花錢買暢通,如果沒有這筆轉移支付,使各地的差距越來越大,以鄰為壑、互相關閉人才、資金市場就是必然,畢竟各地都要發展經濟,都需要進行現代化建設。
歐盟的問題在於,德國吸引了歐盟各國的人才,但是承擔的義務卻少的可憐。德國一年上交歐盟的300億歐元,僅相當於財政收入的2%,gdp的0.7%。這種比例且不和中國這種中央集權國家相比,和美國這種聯邦制國家也差的很遠。
美國州政府雖然不用給聯邦交稅,但是各州人都需要繳納20%左右的所得稅給聯邦,聯邦政府再用這筆錢扶持全國各地的醫療、教育等公共領域,這種美國版的轉移支付也是世界各國普遍現象。
所以德國是坐擁歐盟之利,卻沒有承擔足夠的義務,是非常佔便宜的事情,可以說歐盟誰都可能提退歐,就德國退歐的可能性最低。
而此次提出退歐的德國選擇黨,是德國目前的第三大黨。正式成立於2013年,有比較鮮明的右翼民粹主義和德國民族主義的特色,其成立的背景,是默克爾大規模引進難民後,引發了德國社會治安等問題,使德國部分人開始對歐盟產生逆反情緒。
在2017年大選中,德國選擇黨得票率為12.6%,僅次於基民盟和社民黨,成為德國政壇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在前東德地區,德國選擇黨甚至成為第二大黨,在薩克森州成為第一大黨。
從德國選擇黨的異軍突起可以看出,雖然德國在歐盟一體化中獲利極大,但是也確實有部分德華人是極度反感歐盟的。雖然目前這股力量並不足於使德國整體戰略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隨著默克爾即將離任,基民盟不得不組建聯合政府,德國未來的局勢會存在很多變數。
對於歐盟來說,德國選擇黨的出現是一個極為不利的訊號。雖然德國確實在歐盟一體化的程序中出力並不多,但是歐洲小國好歹可以撈點湯喝,以維持長久以來的高福利的政策。如果德國選擇黨一旦成為多數黨,且推動德國退歐,那歐洲小國也不會為德國開放市場,會採用貿易壁壘的方式,扶持本國企業,促進各國內部經濟發展,歐洲各國也將會再次進入以鄰為壑的時代。
當然這是最極端的可能性,德國目前依然是歐盟一體化的最大獲利者,會不遺餘力的維持歐盟的存在,直到德國國內政治局勢發生變化,徹底放棄歐盟為止。
-
3 # 英武
這個問題真心有意思!
因為想問問:如果德國退出了歐盟,難道法國能夠領導得了?而事實上,德國選擇黨此刻發聲,就跟美國對北約的態度一直:你們花我的錢,結果還辦不好事情,我德國不當冤大頭!所以,歐洲議會必須“減肥”!歐洲右翼民粹主義瞄準歐盟,實在是現實的真實寫照!脫歐不可能的,但德國作為歐盟老大,不能只掏錢沒有權力和話語權啊!雖然問題簡單,但是說起來很有意思:
1.德國選擇黨現在的條件就是:明年五月份的歐洲議會選擇必“減肥”、放棄法國巴黎氣候協定,取消歐元單一貨幣!這就是說:我們要堅持歐洲中心化的目標,首要的就是我德國掏錢多,所以我德國理應有更大的發言權!就跟美國在北約一樣!
2.英國正在“脫”但到底是“硬脫”還是“軟脫”?正在吵架中,或許某一個事件發生之後,英國不脫了,也說不上來!如果德國真的脫離歐盟了,難道法國可以頂得住?能夠HOLD住?難!馬克龍現在連改革的聲音都悶在心裡,不敢出聲了!
默克爾毫無疑問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歐盟的真正引領者,而隨著默克爾宣佈不再謀求連任後,歐盟、德國內部都有各種異動,而一旦歐盟真的沒有了,不說別的,德國就真的找不到北了!畢竟,歐盟是德國的一個重要可控的國際聯盟,一個國際組織,雖然不能跟美國比,但還是有一定的優越性的!當然,這種優越性僅僅體現在經濟方面,而不是政治甚至軍事方面! -
4 # 書中有毒
歐盟27個成員國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西歐與東歐之間有階梯式的不平衡。落差無所不在。尤其是原華沙組織的那些個小國,雖然加入了歐盟,但自身經濟結構的短板一直剛性存在。歐盟內部間大國與小國、富國與窮國、強國與弱國之間的矛盾無法消彌。歐盟總部就象一個平衡器,用來調劑平衡各國間的差異,以達到“共同富裕”之目的。比如歐盟三駕馬車——德、法、英三大國要交納更多費用,用以“平衡”東歐與南歐那些小國——用歐元統一發放社會高福利等。所以,英國就覺得自己出了鉅額費用卻養了那兒的懶漢,要堅決脫歐(藉口)。可話又說回來,這些東歐南歐的小國也不是白花歐盟的錢,而是大開國門放開市場,英、德、法這些大國的產品和技術暢行無阻,連本帶利撈足了銀子。它們的產品和技術能在其它國家這樣呼風喚雨嗎?不可能。關稅壁壘就夠嗆的!
歐盟也就是個抱團取暖的壟斷性組織。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在利益面前總是民粹化自我化。歐盟內部間的“分贓”不均使許多國患上了紅眼病,有的端起大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比如德國的在野的第三大政黨選擇黨,得了便宜還大言不慚地賣乖。德華人這些年在鐵娘子默克爾與她的基民盟的率領下經濟發展順風順水,在大事上聽美國的,在中事小事上靈活務實,一心一意謀發展,甚至與俄羅斯打得火熱,惹得美華人很不爽。德國事實上成了收割歐盟紅利最大的國家,但也是盡義務最大的大國(接納了上百萬難民,相當於德國總人口的1.6%,安置難民所花費用已超300億歐元,相當於2300多億人民幣),說歐盟是德法雙引擎是名副其實。即使其它26國都退出歐盟了,德國也是堅持到最最後的那一個。因為德國利用歐盟得到了巨大實惠,經濟已躍居歐洲第一,美國嫉妒地不行,特朗普開始挖歐盟的牆腳,開始分化瓦解歐盟,從德國內部有右翼傾向嚴重的選擇黨開始。
美華人分化瓦解歐盟是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的。特朗普上臺後曾亦裸裸地說:歐盟的存在對美國來說是一場災難!美國使出了各種手段“對付”歐盟。比如美國搞亂了敘利亞打內戰8年,產生了700多萬難民和人道災難,而它卻連一個難民沒接收,卻將100多萬難民成功地“引”給了歐盟及德國,然後又利用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選擇黨對這一政策的不滿——德國右翼民眾與百萬難民之間互相傷害!於是美國又挖默克爾的牆腳,已成功了一半——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慘敗;英國的脫歐,歸根到底是美華人搗鼓的結果;而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更有美華人的影子……所以,德國選擇黨的這番大放厥詞的“退歐”言論,是受美華人蠱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執政的基民盟黨也。退一萬步講,即使選擇黨今後成了德國的執政第一大黨,德國也不會退出歐盟!什麼改革歐盟減少議會人數等等只是憋足的藉口而已。然,言為心聲,選擇黨的言論,確實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值得警惕的民粹思潮!看來,默克爾今後剩下的三年執政之路會艱難而曲折。
-
5 # 天太2
現在的西方各國瀰漫著一股“民粹主義”的情緒,特朗普的“美國第一”,英國的脫歐,現在德國選擇黨的要求,無不是這種思潮的體現。德國的選擇黨是反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壯大的,可見也是“怕吃虧”。美國,英國,德國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如今這種向後縮的想法卻在國內大有市場。選擇黨這麼做不排除有壯大聲勢的需求,但它所提到的訴求,卻不是沒一點道理。選擇黨有三個要求:一是改革歐洲議會;二是棄用歐元;三是放棄歐洲氣候變化目標。真正有道理能實現的就是第一條。歐洲議會,讓人看起來真是龐大無比,共有751名議員,選擇黨的提議是改革後留下100名議員則可。可見這也是“冗員”,“冗員”直接帶來的是“冗費”。據悉;歐盟4萬4千名官員和1萬1千名員工所花的費用是80億歐元,官員的薪酬超過29億,官員比默克爾的工資還高。西方體制看來也並非那麼先進,美國實行的是“分贓制”,誰上臺,帶一幫自己人。歐盟莫非實行的是“酬賓制”,每個成員國都要分享幾十個拿高薪的位置?只是這個費用要由德華人來拿大頭,可能讓選擇黨不舒服。至於棄歐元,選擇黨可能也是這麼認為的:歐盟各國沾了德國的光,強勁的德國經濟本來是讓德國馬克一家獨大的,現在成了利益均沾了。而氣候問題目標肯定對一個工業大國的生產是有限制的,當然德國的犧牲最多。只要你看了選擇黨的訴求,你就會了解默克爾這位“歐盟媽媽”的氣魄有多大,她簡直就是歐盟賴以生存的基礎。工於算計的英國要“脫歐”,因為怕吃虧,德國國內的民眾也因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非常不滿,其實歐盟內部民粹主義抬頭並不是某一家的事,這種思潮都處都有,在特朗普的帶動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歐盟改革勢在必行,特別是那個歐洲議會,不知道能起什麼作用,倒是常常傳出按美國旨意行事,干涉別國內政的訊息,真應了那句“人多亂,龍多旱,老婆多了沒人做飯”的俗語。德國不會脫歐,因為德國脫歐意味著歐盟解散,用一句話形象表達,就是“樹倒猢猻散”。也許,德華人真想這麼幹,法華人可不會放手,因為法華人當初就是為了和德華人梱綁在一起。
-
6 # 凱恩斯
德國第三大黨德國選擇黨表示,除非歐盟能夠在2019-2024年間採取“根本性的改革”,否則就要開始著手推動“德國脫歐”。其中一項改革是,解散現有的歐洲議會和751名歐洲議會議員,用一個只有100名代表的新“歐洲議會”取而代之。
誠然,如果德國退歐,那麼歐盟必然無法維持,不僅僅是費用,也不僅僅是經濟體量,歐盟或者歐洲一體化的發起人,就是德國。主角不唱戲,配角自然獨撐舞臺。
但是對於歐盟解散的威脅,如你所見,首先這是德國第三大黨,皇上太子還在,貝勒也就是發發牢騷。另一點,選擇黨的目的是推動歐盟改革,而實際上,改革歐盟已經是很多人的共識,而歐盟的確也需要改革。
歐盟成立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官僚化,機構越來越臃腫,而且決策緩慢,很多的事情都浪費在權力制衡上面。因為歐盟自從成立以來,下面的國還是國,誰也不服誰,不管你是德國,還是歐洲五國,在行政上大家是平等的。於是就好像《知否》,六姑娘當家,大家都往六姑娘房裡塞丫鬟。
歐盟的確需要有人主導決策,提高決策和運營的效率,德國當然自我感覺良好,所以說,與其說選擇黨要求歐盟改革,不如說德國最終目的是主導歐盟,而主導歐盟,首先就需要讓權力集中,讓臃腫的歐洲議會變得更加輕盈,這樣決策遊說主導,會更加簡化。
想象一下,說服750個人,還是說服100個人,當然人越少越容易說服。
-
7 # 抗癌小曾餘生
歐盟是德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立柱點 德國可不是沒有政治訴求 也不是沒有大國野心 只是他們設計了歐盟這樣的體制 來參與世界政治 德國作為戰敗國沒有話語權 德國就捆綁了法國 所以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嗎 作為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在歐盟沒有話語權 那還待那幹什麼 德華人比日本人高明 看上去毫無野心 但是歐盟主導者是德國 不是法國 所以德國脫歐 等於這50年白忙了。
-
8 # 江淮聖手
我們知道,在歐盟,起中流砥柱作用的非英法德三國莫屬,可以說沒有英法德三駕馬車,歐盟形同虛無。
如今,英國脫歐在即,而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如火如荼,使得馬克龍政府疲於奔命,懊喪不已,唯有德國還能在歐盟發揮一定的作用。
但是,歐盟現有體制、機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必然將法德拖垮。
試想,歐盟多年東擴,僅僅為了使俄羅斯陷於孤立,眾多國家一窩蜂進入,都來享受歐盟的好處,依仗英法德強大的經濟實力,紛紛崛起,一躍而為發達國家,這些富起來的國家並不感恩戴德,相反在歐盟出現危機的時候,不是積極建言獻策,群策群力,而是盡顯推卸責任、亂加指責之能事,成何體統?
英國為何脫歐?法國為什麼會爆發黃背心運動?顯然,這都與歐盟的弊端不無關係,如果歐盟依然故我,那德國遲早也要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因此,歐盟改革勢在必行,否則誠如德國所言,只好像英國那樣退歐,而一旦德國步英國後塵,法國必然接踵而至,這樣,歐盟將徹底陷於崩潰,烏合之眾最終只能作“鳥獸散”。
歐盟未來將如何發展?法德在失去英國的情況下還能領導歐盟勇往直前嗎?
-
9 # 海扁王8088956
絕秘~這說明英國脫歐已經把歐元弱點透露給德國德國感覺歐元區在加重德國三分之一負擔很難接受的事實英國已經開始擊跨歐元的第一步
-
10 # 松澗山水畫
2019年的歐盟還會繼續存在嗎?默克爾時代即將結束,做為歐盟大管家默克爾的離去,歐盟的詬病也越來越讓德華人失去耐心了,歐盟德國第三大政黨,德國選擇黨威脅說,要廢除歐洲議會,否則德國將退出歐盟。
歐盟是個成功的經濟聯合體,一直做為全球最成功的經濟聯盟,而被當中經典的區域經濟合作範本。但歐盟經濟一體化,隨著不斷吸納新成員,歐盟現在變得愈加臃腫不堪了,更像是個大腹便便,消化不良,肥胖的中年婦人。
德國第三大黨表示,歐盟必須要根本性的改革,否則德國就要脫歐,德國要求精簡臃腫的歐洲議會,是正確的提議,歐盟就是個鬆散的大家庭,什麼政策都要民主,是把民主庸俗化了,歐盟要知道有民主也要有集中,才能快速決斷。
默克爾是歐盟的大家長,但默克爾沒有政治魄力,默克爾更像是幼兒園的園長,只要孩子不哭不鬧,不出事,默克爾就算完成任務了。這樣的歐盟怎麼會有發展,怎麼會跟上快速的網際網路時代,歐盟的領頭人默克爾都這麼沒有改革的魄力,都在靠下班時間,歐盟還能有前途嗎?
默克爾的時代即將結束,德國的政壇要翻開新的一頁,德華人已經對歐盟失去了耐心,德華人不願在承擔歐盟這個沉重的大包袱,如果歐盟不改革,德國就要拋棄歐盟,輕裝前行,離開了歐盟的德國會依然發展的更好,而離開德國的歐盟就是全球經濟的雞肋。
回覆列表
沒有德國的歐盟將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英國已經退歐,如果德國再退出,歐盟的力量將會徹底削弱。
1月5日,德國選擇黨表示,如果歐盟不能在2019-2024年間採取“根本性的改革”,就推動“德國脫歐”。德國選擇黨提出的改革計劃涉及多個方面,1,縮減歐洲議會的人數,把現在的751名歐洲議會議員直接縮減到100人。2,取消歐元作為單一貨幣。3,放棄歐盟的氣候變化目標。
德國選擇黨的改革計劃對德國十分有利,有利於德國更大的發言權
歐盟為了民主起見,特意設立了歐洲議會,所有議員從各國直接選舉。這樣的主要目標是為了確保每個歐盟成員國都有基本的發言權,但是帶來的問題是歐洲議會非常臃腫。現在歐洲議會擁有751名議員,加上覆雜的議會機構,其官員和工作人員超過5萬人,每年花費超過600億元人民幣。
而很尷尬的是,德國作為歐洲最發達的經濟體,負擔了歐盟大部分的費用。換句話說,這些費用不是各國均攤,而是德國等經濟強國拿大部分。現在德國選擇黨要求的,就是大規模削減歐洲議會議員,減少支出。但同時權力將會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那麼德國將會有更大的發言權。
德國是歐盟的主體,法國一直內部問題不斷
曾經的歐盟有英、法、德三駕馬車。但是英國已經率先退歐,現在的歐盟是德國和法國共同主導。但實際上,法國這些年問題頻出。法國的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國內民眾熱衷於上街搞遊行,近年來,法國爆發過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遊行。去年12月的“黃馬甲”差點癱瘓法國。
而德國經濟十分強勁,加上國內政局穩定,所以隱隱約約成了歐盟第一力量。像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連任四屆,可以說她在德國內部,或者歐洲內部,都是最有權勢的人物。如果不是默克爾在難民問題上引發爭議,沒人知道她還要幹幾屆。
歐盟本身問題很多,德國選擇黨更像是要整合歐盟,而不是鐵了心退歐
歐盟自建立以來,就有一些問題,比如說結構鬆散,效率低下。歐盟是各個國家都有發言權,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吵吵鬧鬧,不能達成協議。所以歐盟這些年發展緩慢,在國際上影響力提升有限。
德國選擇黨此次就是要借鉅額費用為藉口,想削弱其它小國的發言權。照目前的趨勢來看,歐盟恐怕不得不重視這個提議,因為德國發展黨是德國第三大黨,說話的分量很重。而如果按照選擇黨的計劃,未來的歐盟恐怕要追隨德國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哪有免費的午餐?過去歐洲小國加入歐盟看似享受各種福利,但隨著德國內部的不滿,勢必要增強德國的領導力。而到時候,德國恐怕再次成為歐洲真正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