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後,帝制被推翻,中國正式進入了民國,而在起初的十數年中,北洋系是中國的正統政府,總統寶座在袁世凱死後也是走馬觀花,一時間軍閥割據,北洋系分裂為三系,皖系、直系和奉系,龍爭虎鬥,戰爭不斷,最終那個曾叱吒風雲一時的北洋系竟也落得個淒涼的下場,讓人好不感慨!
段祺瑞有“三造共和”之稱,而在袁世凱野心復辟落得慘淡下場後,皖系首先登上了權利頂峰,段祺瑞以總理職務而操縱國會,總統黎元洪對其忌憚非常,往往退避三舍,在府院之爭以及張勳復辟事件後,黎元洪下臺,段祺瑞擁護直系馮國璋為代總統,以此讓馮國璋遠離自己的軍事權利中樞,而被其所操縱,利用政治的手段來剪除對手的掣踵,達到幕後操控的目的。
不得不說段祺瑞政治手段還是玩的挺漂亮的,段一直有一個“武力統一”南北的想法,這和馮國璋的“和平統一”相沖突,不過終究還是以段祺瑞廢黜《臨時約法》和國會而告終。當此時孫中山和西南軍閥發起護法運動,大戰一觸即發,段祺瑞利用直係軍閥對其進行鎮壓,以達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果。在段祺瑞當政期間,曾和日本人過從甚密,“西原借款”讓段祺瑞政府備受質疑,再加上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意讓段祺瑞政府也一再威信大跌,還有在軍事上建立轄有三個師四個混成旅的參戰兵力嫡系部隊,以及段祺瑞對徐樹錚的袒護和任用,這都使其的處境變得危急。
特別是一個人的出現,充滿著怨恨的出現時,這成為了刺中段祺瑞皖系軍的一把尖刀。段祺瑞武力一統,派出了三路人馬,唯有吳佩孚這路打得漂亮也賣力,最終拿下了湖南,結果湖南督軍的封賞被賜給了他人,自古以來,治軍唯有功必賞,過必罰才能服眾,可是段祺瑞這一做法著實讓吳佩孚大怒,在怨恨下,直皖矛盾不斷加深,最終形成了直皖戰爭,而在直皖戰爭相持階段,奉系聯合直系,結果可想而知,段祺瑞皖系倒臺,直到後來徐樹錚之死,更是宣告了皖系退出歷史舞臺。
馮國璋死後,曹錕成為了直系老大,而吳佩孚也成為了直系的靈魂人物。在直皖戰爭後,北洋政府皖系倒臺,直系和奉系共同掌控了北京權力。都說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果然直系和奉系終究是出現摩擦,最終衍變成了武力對抗。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結果卻是以奉系張作霖大敗而告終,勢力終究是收縮至山海關外,而有人愁來有人歡,經此一役,直系曹錕登上了夢寐已久的總統寶座,而吳佩孚也儼然是直係軍閥中的第一號人物,話說兩頭,經過痛定思痛後,張作霖決心搞好兵工廠,整軍經武,終於在兩年後的1924年迎來了第二次直奉戰爭,而此次的大戰雙方出動的人數超過了四十萬,實為民國時期最為重大的戰役,奉系軍閥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而直系內部卻並非鐵板一塊,馮玉祥在兩軍對峙僵持之時,從戰場撤離,來了一個北京政變,結果曹錕被軟禁,給吳佩孚背後捅了一刀,自此吳佩孚大敗,直系勢力從此一蹶不振。
直系敗後,奉系張作霖和馮玉祥共同把控北京政權,推段祺瑞為臨時執政,馮玉祥因為教唆殺害民族英雄徐樹錚,結果在壓力下而通電下野,1926年後,廣東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吳佩孚和孫傳芳大敗,馮玉祥和閻錫山改稱國民革命軍,對直係軍閥進行夾擊,張作霖組成的安國軍政府是北洋系最後一任政府,雙方大戰互有死傷,到1928年6月初,北伐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就在張作霖乘坐專車到達皇姑屯附近時,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自此張作霖重傷而亡,奉系由張學良掌控,面對著日本的狼子野心,不久後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自此北洋系在歷史上也就徹底走到了盡頭。
從1912年到1928年,整整16年的時間,從袁世凱到北洋系分裂,從皖系段祺瑞到直系馮國璋、曹錕和吳佩孚,再到奉系張作霖,遊走於中國政壇,三系你爭我奪,武力強盛一時,始終取得對南方國民革命軍和西南軍閥軍事上的絕對壓制,卻不知曾幾何時,因為分裂而導致了優勢的盡喪,直至二次北伐,直系和皖系早已一蹶不振,而奉系也獨木難支,隨著那一聲響徹天地的爆炸聲,也宣誓著北洋系的覆滅。
辛亥革命後,帝制被推翻,中國正式進入了民國,而在起初的十數年中,北洋系是中國的正統政府,總統寶座在袁世凱死後也是走馬觀花,一時間軍閥割據,北洋系分裂為三系,皖系、直系和奉系,龍爭虎鬥,戰爭不斷,最終那個曾叱吒風雲一時的北洋系竟也落得個淒涼的下場,讓人好不感慨!
段祺瑞有“三造共和”之稱,而在袁世凱野心復辟落得慘淡下場後,皖系首先登上了權利頂峰,段祺瑞以總理職務而操縱國會,總統黎元洪對其忌憚非常,往往退避三舍,在府院之爭以及張勳復辟事件後,黎元洪下臺,段祺瑞擁護直系馮國璋為代總統,以此讓馮國璋遠離自己的軍事權利中樞,而被其所操縱,利用政治的手段來剪除對手的掣踵,達到幕後操控的目的。
不得不說段祺瑞政治手段還是玩的挺漂亮的,段一直有一個“武力統一”南北的想法,這和馮國璋的“和平統一”相沖突,不過終究還是以段祺瑞廢黜《臨時約法》和國會而告終。當此時孫中山和西南軍閥發起護法運動,大戰一觸即發,段祺瑞利用直係軍閥對其進行鎮壓,以達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果。在段祺瑞當政期間,曾和日本人過從甚密,“西原借款”讓段祺瑞政府備受質疑,再加上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意讓段祺瑞政府也一再威信大跌,還有在軍事上建立轄有三個師四個混成旅的參戰兵力嫡系部隊,以及段祺瑞對徐樹錚的袒護和任用,這都使其的處境變得危急。
特別是一個人的出現,充滿著怨恨的出現時,這成為了刺中段祺瑞皖系軍的一把尖刀。段祺瑞武力一統,派出了三路人馬,唯有吳佩孚這路打得漂亮也賣力,最終拿下了湖南,結果湖南督軍的封賞被賜給了他人,自古以來,治軍唯有功必賞,過必罰才能服眾,可是段祺瑞這一做法著實讓吳佩孚大怒,在怨恨下,直皖矛盾不斷加深,最終形成了直皖戰爭,而在直皖戰爭相持階段,奉系聯合直系,結果可想而知,段祺瑞皖系倒臺,直到後來徐樹錚之死,更是宣告了皖系退出歷史舞臺。
馮國璋死後,曹錕成為了直系老大,而吳佩孚也成為了直系的靈魂人物。在直皖戰爭後,北洋政府皖系倒臺,直系和奉系共同掌控了北京權力。都說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果然直系和奉系終究是出現摩擦,最終衍變成了武力對抗。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結果卻是以奉系張作霖大敗而告終,勢力終究是收縮至山海關外,而有人愁來有人歡,經此一役,直系曹錕登上了夢寐已久的總統寶座,而吳佩孚也儼然是直係軍閥中的第一號人物,話說兩頭,經過痛定思痛後,張作霖決心搞好兵工廠,整軍經武,終於在兩年後的1924年迎來了第二次直奉戰爭,而此次的大戰雙方出動的人數超過了四十萬,實為民國時期最為重大的戰役,奉系軍閥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而直系內部卻並非鐵板一塊,馮玉祥在兩軍對峙僵持之時,從戰場撤離,來了一個北京政變,結果曹錕被軟禁,給吳佩孚背後捅了一刀,自此吳佩孚大敗,直系勢力從此一蹶不振。
直系敗後,奉系張作霖和馮玉祥共同把控北京政權,推段祺瑞為臨時執政,馮玉祥因為教唆殺害民族英雄徐樹錚,結果在壓力下而通電下野,1926年後,廣東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吳佩孚和孫傳芳大敗,馮玉祥和閻錫山改稱國民革命軍,對直係軍閥進行夾擊,張作霖組成的安國軍政府是北洋系最後一任政府,雙方大戰互有死傷,到1928年6月初,北伐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就在張作霖乘坐專車到達皇姑屯附近時,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自此張作霖重傷而亡,奉系由張學良掌控,面對著日本的狼子野心,不久後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自此北洋系在歷史上也就徹底走到了盡頭。
從1912年到1928年,整整16年的時間,從袁世凱到北洋系分裂,從皖系段祺瑞到直系馮國璋、曹錕和吳佩孚,再到奉系張作霖,遊走於中國政壇,三系你爭我奪,武力強盛一時,始終取得對南方國民革命軍和西南軍閥軍事上的絕對壓制,卻不知曾幾何時,因為分裂而導致了優勢的盡喪,直至二次北伐,直系和皖系早已一蹶不振,而奉系也獨木難支,隨著那一聲響徹天地的爆炸聲,也宣誓著北洋系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