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惪州元良1978

    三千年前的殷國,是當時中國土地最遼闊,生產力最發達,社會制度最先進的國家。到了紂王時期達到了-個新的高峰。紂王不把戰爭中得到的俘虜殺死,讓他們去充當奴隸,去從事生產。也不再讓奴隸殉葬。奴隸中有能幹者,還重用他們,甚至做官,做大官。這就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紂王改革用人制度,不搞唯親是用,而搞唯才是舉。奴隸也可做大官,只要有才。你是個傭才,無能之輩,哪怕你是親兄弟,親叔伯,對不起,我不用你。

    女人佔人口的一半,如何充分揮女人的積極性,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一個大問題。紂王看到了解放婦女的重要性,他開始尊重婦女,聽從婦女的一些正確意見。這就提高了佔人口一半的婦女的積極性,這是對生產力的解放。這對社會的進步有極大好處。

    武王滅商的直接後果是,當時中國土地最遼闊,生產力最發達,社會制度最先進的國家消失了。“殷人鵲巢周鳩居。”一個最先進國家的消失,是可悲還是可賀呢?

    取而代之的是周。周滅商前是一個文化落後的農耕小國,“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會末期父家長家庭公社階段。”﹙斯維至《早周的歷史初探》﹚到季歷和文王時,農耕有所發展,也是接受了商的農業文化所致。﹙郭沫若語﹚

    一個落後的小國統治集團,取代了一個先進大國的統治集團,去領導一個大國,他們自己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能領導這個先進國家嗎?這個落後的小國統治集團,會給社會帶來促進嗎?先進的殷商讓落後的周人倒拉著走這是社會的悲哀還是社會的幸亊?

    《淮南子》曰:紂兼天下,朝諸侯,人跡所及,舟楫所通,莫不賓服。可見紂統治時期,儘管還有方國存在,但總的方向趨於統一,趨於中央集權。郭沫若說:“偶來洹水憶殷辛,統一神州肇此人。”今之神州最初是帝辛統一的。但周滅殷之後實行分封,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佔五十三個。武王、周公的同姓親戚只要不是瘋子傻子都被封了。這樣,使統一的形勢隨之趨於分裂。許倬雲在《西周史》中說:“新創之周,實際上是一個諸部族的大聯盟。”後來這個聯盟的形式也沒有了,進入了全面混戰時期。這種情況延續八百年,中國的文明史總共有幾個八百年呢?

    一個趨於統一的國家,変為長達八百年的再度分裂,這是進步?還是倒退?

    武王死後,周王朝內部矛盾加劇,殷遺民忍受不了周人的殘酷統治,他們舉行大規模的強烈反抗。於是出現了三監與武庚叛周事件。周公又-次東征,用了三年時間平息此次叛亂。

    周公東征勝利之後,對絕不馴服的殷遺民實行大遷徙,有大批人被遷往千里之外。有人被遷到了今洛陽,有人被遷到了今陝西甘肅一帶。微子帶著大量的殷遺民遷往商上。朝歌一帶殷遺民所剩無幾,以至康叔封到朝歌之後要“頗收”殷遺民。

    周人遷殷遺民人數之多,遷往外地範圍之廣,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這在社會上造成的動盪之大,是可以想見的。連年的戰爭,連年遷徙,人心不穩,社會動盪,必然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而且周人連殷之手工業奴隸,也幾家分分遷走了。這對手工業的發,無疑也將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

    進行權力重新分配,分封諸侯,引起社會動盪。遷殷民要引起動盪。從殷亡到周公三年東征,到分封及遷殷遺民,這中間十多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安定不下來,再加上週人沒有領導能力,這對中國社會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說中國社會經歷了幾十年的倒退過分嗎?

    周人太落後,殷國的許多先進文化它接受不了,不知被遺棄了多少。特別是一些非物質文化,它是無形的。建立不容易,丟掉也看不出。

    例如:今天,安陽殷國墓地岀土了大量甲骨文,雖然記載的都是卜辭,但統而觀之,它是殷國的國亊檔案。

    甲骨文是中國成熟最早的文字。因為殷時中國基本統一,所以它的使用範圍很廣,影響太大,甚至可以說它是殷朝的通用文字,並且成為後來各國創造文字的基礎。可以這樣說: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基礎,它對傳播中國古老文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為如此,也為我們今天破解甲骨文提供了便利。

    周人沒有自已的文字,也不沿用殷人的文字。它雖有占卜,但沒有記錄。所以至今沒有發現周人的國家檔案。有人會說,在周原不是發現了甲骨嗎?是的,有一點,並且多為文王時期的。實際上,這也是受殷人的影響而致。

    周在八百年的時間裡,沒有自己的檔案。這就證明周王室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王室,沒有文化的王室是愚蠢的王室。愚蠢的王室是出不了名王的。這就是八百年裡周王室沒有一位有文化、有才能、為人民、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德高望眾的名王的原因。

    周人丟棄殷甲骨文,不僅是一種先進文字的被遺棄,同時被遺棄的還有檔案制度。

    相應被遺棄的還有檔案管理制度。

    相應被遺棄的還有檔案儲存制度。

    從這個角度講,周是發展了殷的先進文化還是毀滅了殷的先進文化呢?這算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僅從甲骨文一項,我們就發現周人丟棄了殷那麼多先進的東西,其他方方面面丟棄了多少,我們難以知道,但可以推測。

    社會的發展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周朝八百年,中國有發展,有進步,但這不是周武王的功勞,不是周代替殷帶來的,是那個時期勞動人民創造的。

    郭沫若說:“殷辛之功邁周武”。這真是至理名言。我們說帝辛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那是有文字記載的。不是胡說,也不是猜測。周武王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難道這不是事實嗎?難道帝辛之功還不邁過周武嗎?我們有什麼理由吹虛文武而打擊帝辛呢?

    牧野政変之後,周人的統治,給中國帶來了長時間的嚴重社會混亂和社會倒退。應是不爭的事實。

  • 2 # 大龍小魔王

    “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會末期父家長家庭公社階段”﹙斯維至《早周的歷史初探》﹚。到季歷和文王時,農耕有所發展,也是接受了商的農業文化所致﹙郭沫若語﹚。如此情形,只能全盤的接受商人制度,但是接受容易,學起來、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首先第一步就是儘快壯大自己的勢力,擴大自己的地盤,周滅商之後實行分封,分封了71個國,姬姓之國佔了53個,武王、周公的同姓親戚基本上都被分封了,使得大一統的形式又開始分裂了。第二是對內實行殘酷鎮壓,武王死後,商族遺民舉行了大規模的反抗活動,同時周王室內部矛盾加劇,爆發了三監與武庚叛周事件。周公用三年時間平息了此次叛亂,但勝利後的周公並沒有進行戰後安撫,則是對商族遺民進行大規模分散遷徙,有大批商族遺民被髮配到千里之外,此次遷徙人口之多,範圍之廣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這必然會造成人心不穩,社會動盪,阻礙社會發展。特別是連商族的手工業奴隸也要分開遷走。

  • 3 # 冬青0笑著向歷史告別

    周朝取代商朝的歷史進步性

    1.夏商周其實是三個獨立的部落,只不過出現的早晚不同,力量的大小不同。最晚的周也在夏朝出現,以農為主,活動在陝西甘肅一帶。夏朝面目不清,商朝一半時間都要頻繁遷都,直到定居於殷,說明它經營生產的能力十分低下。而周朝以農業立本,向商朝學會了宮室宗廟的政治制度,它是屬於穩紮穩打,核心十分穩定。所以周朝推翻商朝的時候,周武王能在孟津大會諸侯,檢閱軍隊,最後牧野一戰瓦解商朝。周朝最初在陝西周原發展,和商朝相比人少地瘠,就像滿清滅了人多地廣的明朝,真的是後者腐敗透頂,不堪一擊了。

    2.周朝在文化上來說它是先進的,這一點來說它還不像滿清。商朝有了確切的文字是一個重大進步,但是商朝的甲骨文都是用在了祭司和卜辭。商人信神信鬼,萬物皆靈,而周朝是崇拜祖先,不拜鬼神。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是沿襲了周禮,而沒有效仿淺陋的商朝原始宗教。這其實是生產的勝利和發展。

    3.還有,商朝和周朝都是我們用青銅時代來概括,但商朝的青銅器全部用在禮器和兵器,但是沒有用在農業,所以它生產就上不去。而周朝搞了井田制,被孟子大大讚賞了一番,當然也有他吹噓的地方,不過孔子也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可見周朝在生產生活和文化方面,都被古代聖賢當成了楷模。周朝一建立,就大行分封,這其實是大地主領著小地主在分地采邑分割結成君臣關係,它的君臣關係要比商朝更緊密更固定。當然比它之後的秦漢就差遠了,所以,我們很多歷史書把夏商周算早期國家,而秦之後又算一類。所以周代商是個巨大進步,而秦代周又是一次巨大進步。前者是在文化上,後者是在國家制度上。

  • 4 # 秦嶺頭一條

    洋洋灑灑水,我差點就信了。殷商的商,商的遺老遺少宋的國本經商抑農。黃河中下游的水患,商的政權中心一直在晉冀魯豫之間轉圈圈,低下生產力遷都,可想而知,安居樂業誰會背井離鄉?商的政權結構,是部落大聯盟,孟津釁鼓盟誓克商就看的出,再個殷商的人殉是很殘酷的,安陽有坑為證,周的勢力,從夏朝起,就在關中蟄伏,勢力弱小而己。至於政治治度的優劣性,無非戰時經濟與和平經濟的差異,對比秦國與秦朝,商從立國,殺伐不斷,亡國時的紂,還在與東夷作戰,西方空虛而己,至於周的歷史,用牛骨龜殼上刻畫的占卜文書,對比青銅銘文,結論商周的文化倒車,笑笑而已。細辯,歷史中文系的畢業論文也不見得能說清,也就不扯了。拉虎皮,以偏概全的胡說八道,讓人側目

  • 5 # 太興真人

    歷史只能是進步,沒有倒退的,商王朝是繼夏朝之後中國第二個奴隸制王朝,每個王朝都會在前一個王朝的基礎上創造自己的輝煌,商王朝也不例外,商王朝與夏王朝比較中央集權更加強大了,這從商王朝的擴張戰爭可以看出,而且商王朝時期的對外貿易也活躍起來。而周朝取代商朝是中國歷史的必然,商王朝的統治中心在太行山下的朝歌,統治範圍不是很大,向南沒有越過淮河,向東沒有越過泰山,向北沒有到達永定河,向西只到關中中部,而且和周邊部落關係緊張,商王朝主要的成就是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但是在文化建設方面沒有多大成就,這方面從甲骨文可以看出,甲骨文大部分都是卜詞,既沒有大事件記載,也沒有法律法規。

    而周王朝時期統治範圍,東過泰山,南越淮河,北達燕山,西過洮河。幾乎是囊括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和淮河流域的廣大範圍。周王朝時期的偉大成就不僅僅是統一了華夏諸侯,更為重要的是周王朝時期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根基,周王朝制定的禮樂典章是此後中國曆代王朝的根本大法,中國封建王朝無論怎樣更替,都沒有逾越過周禮,而且在中華建築文化方面也制訂了城池文化,一直影響到近代。

  • 6 # 楊朱學派

    商朝滅周,是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我們先看商王朝。

    商王朝原始、野蠻。人殉制度、各種酷刑。此外,商王朝還有嗜酒如命的酒文化。

    商朝出土的文物中,以酒器和人殉最多。

    再看周王朝。

    儒家思想並非孔子的創造發明,而是源自周禮。周公制周禮。且看周公之周禮。

    一、人與人相對平等。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鄭國大舉伐宋,華元帥軍抵抗。在戰前,華元賞賜羊肉給將士,但遺忘了為其駕馭的車伕,車伕便在大棘之戰中,駕著戰車直奔鄭軍之中,導致主帥華元被俘,宋國大敗。之後宋國以兵車百乘將其贖回。   

    不久,宋國築城,華元任工程總監。築城的役夫見華元巡視工地,便作歌吟唱,以諷刺他兵敗被俘。由於華元隨從人少,寡不敵眾,只得離去。   

    華元身為宋國六卿之首,著名政治家。歷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長期任右師,執掌國政。且身兼築城總指揮。卻被役夫嘲笑、譏諷,足見當時之人沒有絲毫奴性。   

    二、執政者對人民有敬畏之心。   

    《詩經·莆田》有云:我取其陳,食我農人。在耕種季節,周天子慰問農夫,給農夫送飯。孔子曰:使民如承大祭。此詩中的周天子便符合儒家君道的標準,對人民有一顆敬畏之心。

    三、執政者忠於人民   

    孔子所提倡的“忠”本意為與人坦誠相待,工作盡職盡責。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都可以互相盡忠。   

    在《左傳·莊公十年》中,有一則曹劌論戰的故事:   

    曹劌問魯莊公,你憑什麼和強大的齊國作戰?莊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曹劌所言,是指魯莊公是盡職盡責,忠於人民的合格君主。  

    《左傳·桓公六年》有曰:“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又曰:“民者,神之主。聖王先成與民而後致力於神。”   

    邾文公是春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在其晚年,邾國欲遷都於繹,文公為此占卜。得卦辭“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文公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孤必利焉。”左右稱,不遷於繹,“君命可長也。”文公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遷也。莫如吉也。”遂遷都於繹。不久,邾文公去世。   

    孔子盛讚其“知天命。”  荀子“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生君,是為民也”的思想,便源於此。   

    但韓非卻將儒家之忠“法家化”。把原本的“工作盡職盡責,與人坦誠相待”篡改為“君主的利益高於一切”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只限於下級對上級,臣民對君主盡忠。

    四、人民言論自由,有批評議論政治的權利。  

    《詩經》的成書得益於周王朝的采詩制度。目的是“觀民風,知得失,自考正。”側面反映了周王朝言論自由,支援人民批判和議論政治。這與《左傳》中子產不毀鄉校互為印證:

    鄉校是先秦時期,人民休息和議政之所。子產執政時,鄭人常聚集鄉校,謗子產之政。然明建議毀掉鄉校。子產卻認為,鄉校是人民休息,議論政治之所,“民所善者,吾則行知;民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何以毀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如吾聞而藥治之。”   仲尼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由此可知,無論是子產,還是孔子,都是反對專制獨裁,支援言論自由,支援人民批評和議論政治的。   

    五、男女相對平等 。  

    《採蘋》描述了祭祀祖先神靈的過程:   

    於以採蘋?南澗之濱。於以採藻?於彼行潦。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此詩中敘述了祭祀的準備,以及其過程。整個祭祀在一位美麗少女的主持下,井然有序,沒有絲毫差池。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記載,此次主持祭祀的少女名為季蘭。   

    《氓》是一首婚姻生活之詩。作者是一位城市小姐,嫁給了一位農民。因為家庭不睦,最後作者休掉丈夫。可見,當時丈夫可以休妻,妻子也可以休夫(詳見本人拙文《詩經》札記——解氓)。   

    這兩側詩側面反映了周王朝男女相對平等。  

    《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齊國權臣崔杵迎立公子光為太子後,公子光殺戎子,陳屍於朝。傳文有曰:非禮也。婦人無刑。雖有刑,不在朝市。這足以體現了周王朝以及儒家對婦女的尊重。   

    周王朝代替商王朝。是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而秦王朝代替周王朝,則是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 7 # 我才是餘虞魚

    其實沒必要過度吹捧商代,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

    雖然帝辛很多做法,現在看起來都是進步的,開疆拓土,解放奴隸,打壓貴族,提高生產力。。。帝辛的改革,跟後來的王莽,王安石一樣,是進步的,但是放在那個大背景下,這些措施並不完全符合時代的需求。。。

    周王朝八百年,經過了東西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諸侯兼併,基本上我們整個民族的性格,文化,哲學等等這些,都是在周朝時期形成的,甚至百家姓,傳統節日大多數都是從周朝演變過來的。。。。

    中國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能夠延綿不斷,最主要是因為每個王朝每個時代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上古傳說時代,三皇五帝為中華文明的萌芽做好了醞釀,夏王朝的建立標誌著中華文明開始進入奴隸社會並且走向成熟,商代讓中國進入奴隸社會的巔峰並且產生了封建社會的萌芽,八百年的周王朝讓華夏民族有了自己的思想與哲學,秦帝國奠定了大一統的思想,漢朝讓民族有了史無前例的自信,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隋唐把封建社會推向頂峰,五代宋遼金文化大融合,元代再次定義中國的大一統,明清進一步鞏固中國的統一,清末用最溫和又是最慘痛的代價進入近代並且在最合理的時期滅亡,民國打贏兩場世界大戰守住了中華文明,共和國開始讓民族走向復興。。。所以說,周王朝滅亡殷商王朝,肯定是一種進步,也是必然的結果。。。。

  • 8 # 欲雲談史論今

    如今談論商周之變,有股為商紂王翻案之風,稱他打破了商人無限崇拜神仙的陋習,任賢使能,併成功地鎮壓了東夷叛亂,應該是位賢德之王,只不過是被周人給抹黑了。在此基礎上,他們完全否定了周人,稱周滅商是落後文明取代了先進文明,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可歷史果真如此嗎?

    武王伐紂的關鍵一役——牧野之戰,《尚書·武成》篇曾提到:“(商軍)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在決定商、周命運的關鍵時刻,一代“賢德”之君商紂王的部隊竟然出現了倒戈相向的局面,怎麼會這樣?

    很多人都說,這是因為商紂王軍隊主力此時遠離商都,正在山東鎮壓東夷叛亂;因此,商紂王被迫臨時組織軍隊來抵禦周人的入侵。這些臨時部隊當然不如商紂王精銳那麼忠心,戰鬥力也不強,所以才會陣前倒戈。

    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太可靠。

    在武王伐紂前,商紂王確實曾經派兵鎮壓東夷叛亂。陳夢家先生在《殷墟卜辭綜述》中分析,商人與東夷的這場大戰,持續長達260多天,而且戰事極為慘烈。《左傳·昭公十一年》在評價這場戰事時就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可見,即便商紂王最後取得了這場勝利,但也損失慘重。因此,商軍主力鎮壓東夷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但商人鎮壓東夷之戰是在哪一年?

    《左傳·昭公四年》中也提到過這場戰事:“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從這句話可以判斷,在商紂王討伐東夷之前,商國曾在黎國附近舉行過一次大型軍事活動。黎國即耆國,位於今山西省長治西南。據清華簡《耆夜》記載,在周武王八年的夏秋之交,畢公率周人攻佔了黎國。當時商王都所在地,就在太行山腳下;黎國落入周國之手,這意味著周人之刀已經伸到商人頭頂,隨時都會砍下!

    為了搶奪回戰略高地,商紂王被迫派軍隊上太行,前往攻打黎國。商周之際,國家一年四季都會組織模擬軍事訓練的打獵活動,分別稱作春蒐、夏苗、秋獮、冬狩。既然商國軍隊此行被稱為“黎之蒐”,那麼應該就是在周武王九年的春天。就在此時,東夷人見商王國將主力調上了太行山,也趁機發動了叛亂。最終,這引發了商與東夷之間長達260多年的慘烈大混戰。這就意味著,商人鎮壓東夷之戰,在周武王九年底前後就已基本結束。

    《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伐紂是在他執政第十一年的甲子日,此時商人鎮壓東夷之戰結束已有一年多時間。早就意識到周人威脅的商紂王難道還不能將主力調回商王都,來防範周人?

    因此,牧野之戰中商人軍隊並非主力的說法並不可信;商人軍隊的陣前倒戈,必然還有其它原因。

    沙文漢先生在《中國奴隸制的探討》一文中,對於商人軍隊的構成有過詳細論述。他認為商人軍隊的構成中,很大部分為奴隸兵。

    從考古發掘來看,商人在修建宮殿時存在殉人的習慣。而且在宮殿周圍的殺殉,還有著比較固定的格式。殉人位置存在內外之分,葬在內部的大多不攜帶武器,僅宮門之處的殉人有執戈(或帶犬);葬在宮外則是軍隊,有官有兵,分為車兵和徒兵。除車兵和軍官為全身葬外,其餘的普通士兵都是殺頭葬。殺頭葬計程車兵,不但沒有明器陪葬,甚至武器都是集中擺放。

    這一現象充分證明,商人軍隊中等級分明,普通士兵即便是成為了商王警衛兵,身份依然是與豬、羊等犧牲一樣,地位極其低下。而軍官和車兵不但是全身葬,往往還另有殉人和明器陪葬。這種現象說明,即便是在商人軍隊中,普通士卒也大部分都是奴隸。

    此外,從現代考古發掘的多處商代遺蹟看,殉人數量也極其眾多。1976年,考古人員在河南安陽商代王陵東區發掘了一系列商代祭祀遺蹟,屬於商王武丁到稟辛時期。在這些祭祀遺址中,竟然發掘出多達1300多人的人牲。在1950年發現的河南武官村商墓中,陪葬人多達五十二名:其中,有棺、有隨葬品的人殉十三具;其餘陪葬人則身無外物,被當作了人牲!

    從這些考古遺蹟來看,商代社會的奴隸數量是極為普遍的,甚至連在人殉時都區分“殉人”和“人牲”——這種階級性的差異文化,甚至被帶入了地底下!為能與強大的商人對抗,周人也有意識地利用了商國內部的這種階級鴻溝。

    清華簡《系年》記載:“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

    所謂“帝籍”,就是將周人舊有的籍田制,套上祭祀上帝的名頭,來吸引商人底層的投奔。籍田制,就是原始的農村公社生產模式:公社成員不但政治地位相對平等,在公田之上的勞作完成後,私田之上的收穫還能全歸農民個人。如此平等而且獲得獨立經濟收入的帝籍制度,對比商國奴隸制生產模式,無疑相當於一場土地革命!

    牧野之戰中商人軍隊中的多數奴隸兵之所以會臨陣倒戈,其政治基礎正是周人所創立的“帝籍”制度。因此說,周人推翻商人統治,本身就是一次歷史的巨大進步!

    從考古發掘出的各類遺蹟看,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證實。

    綜合各地考古情況,學者們發現周時人殉葬制還存在,但並不普遍,而且多集中於西周早期。從已發掘、有殉人的周代墓葬看,周人所用人殉數量極少,與動輒殺上幾十、上百人陪葬的商人相比,已有天壤之別。到目前為止,考古所發現殉人數量最多的周人墓葬只有四人,遠遜於商人。至於祭祀用人牲,就更加罕見。西周時代的祭祀人牲案例,僅見於洛陽北窯村一地,屬於新建房屋時的殺殉。由於此地為殷遺民集散地,這更有可能是商人遺族所為。(《商周文化比較研究·第四章 商周制度文化比較研究》王暉著)

    再從《左傳》相關歷史記載來看,制度性恢復了殉葬制度的兩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和宋國:秦國是自秦穆公開始,宋國是從宋文公時開始。而這兩個諸侯國,都是殷商後裔的國家。而其它周人後裔之國,雖然偶爾有出現過殉人現象,但卻沒有制度下恢復殉人文化的記載。

    從以上這些分析可看出,即便是周代奴隸並未斷絕,但在文化上並沒有將奴隸視為牲口、任意宰殺了。這難道還不是歷史的進步?

    公正地說,商紂王並非人們印象中的一無是處的庸君。以《史記》對他的描述看,商紂王文武雙全,是位人才。從各類史料看,商紂王執政能力之強,也超乎人們預期。但這並不能改變他最終變成了暴君的史實——正因為他能力太強,所以才會“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自認智力高人一等,別人都不如己,才會固執得聽不進他人勸諫,慢慢地墮落成了只能聽阿諛奉承的暴君!

    商紂王剛愎自用而且暴虐成性,商國社會又是落後的奴隸制社會,商國不亡,更待何時?將商紂王本人執政過程中少數幾個亮點放大成文化上的先進性,確實是有些過了。

    所以,周人滅商確實應該是一次歷史的重大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搜神記實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