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對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意義 新媒介的潮流在今天已經顯得蔚為壯觀。在兒童文化領域,人們也不再經常談論如何限制兒童與新媒介的接觸頻度,而是更多地探討新媒介在兒童生存和發展中正在、應當以及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包括“媒介教育”、“媒介素養”在內的一系列新的概念被提了出來,並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探討。人們對於新媒介與兒童文學的關係有了更成熟的認識,開始放棄最初的成見,轉而思考新媒介為兒童文學在當代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新的契機。 新媒介對於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新媒介為兒童文學提供了新的創作空間 隨著兒童與新媒介關係的日益密切,兒童文學作家在描寫兒童生活的同時,也越來越看重對與之相連的新媒介環境的表現。從近十年的兒童文學創作來看,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等新媒介的形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兒童文學的文字世界裡。新媒介的出現給作品增添了濃郁的時代氣息,增加了特定的美學內涵,有時甚至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20世紀後期至今的不少兒童文學作品中,對新媒介的呈現也成為作家藉以批判和反思現代文明的一種途徑。比如英國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的代表作之一《瑪蒂爾達》,就多次以“看電視”的場景來表現瑪蒂爾達的父母和哥哥的貪婪、自私,並以此隱喻物慾社會里人性的扭曲。由於兒童文學是從童年的角度來呈現對於現代文明的批判,這種批判就顯得尤其有力和發人深省。它讓我們看到童年在畸形的文明重負下所受的戕害,看到童年的無奈,也看到深藏在童年身上的希望和力量。所有這些都給當代的兒童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縱深度。 此外,新媒介的某些特殊形式也給了傳統兒童文學創作以啟示。對於紙質的兒童文學創作來說,它始終要受限於文字和敘事在紙頁上和紙頁間的排列秩序。例如,傳統的敘事文學作品總是隻有一個確定的情節過程,包括結局。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部分中國兒童文學作家開始嘗試創作情節和結局具有多種可能的不確定性的兒童文學作品,比如有作家嘗試創作的“少年自我歷險小說”和“魔方童話”,就是一種具有類似電腦和網路的“超連結”功能特徵的文體。它打破了敘事作品傳統的情節鏈,讓一個文字承載起多重情節可能,擁有了多樣的結局,不同的結局往往代表著不同的思想、情感和價值取向,能夠引發讀者的比較和思考。 二、新媒介為兒童文學提供了新的傳播載體 臺北時間2007年7月21日零時,世界各地的無數“哈迷”守候在大大小小的書店門口,等待著“哈利•波特”系列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市銷售的開始。21日當天,僅美國在24小時裡就售出了830萬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平均每小時售出30萬冊、每秒鐘售出5000餘冊。這一鉅額的快速銷售在整個美國出版史上都是空前的。這時候誰還想得到,1997年,當羅琳寫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起印數只有5000冊,並且連續兩年都只是“賣得一般的兒童讀物”。 儘管“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不是導致該系列童書暢銷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原因,但不能否認,在“哈利•波特”系列圖書走向暢銷神話的過程中,五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以及相關的電視、網路等媒體宣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哈利•波特”系列的傳播史,讓人們看到了兒童文學能夠帶給視像媒介的巨大利益,也看到了兒童文學作品藉助電影所能夠獲得的巨大的影響力。且不論這種影響中包含了多少商業性的成分,至少它把兒童文學閱讀的日漸消散的魅力,重新匯聚入了當下的童年生活中。其後的“魔戒”、“納尼亞”等系列電影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續著這則有關兒童文學與新媒介的當代神話。與此同時,其它許多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也在借新媒介的力量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比如迪斯尼動畫《寶葫蘆的秘密》。 對此,兒童文學界普遍關心的一個話題是,媒介轉換後的兒童文學還能保留它原來的文學性嗎? 對於以不同媒介呈現的同一部文學作品來說,媒介方式的變化所導致的並不只是作品資訊傳送途徑的改變,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資訊內容本身的改變。電影、電視、手機、網際網路等新媒介代表著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印刷媒介的傳播方式,透過這些新媒介所呈現的文學作品的內容往往更強調視覺上的效果,而且視像媒介和電子媒介本身的敘事方式,也有別於紙質媒介。這使得關於兒童文學由紙質媒介向新媒介轉換的討論常常陷入兩難:一方面,新媒介的確有助於加強兒童文學的生命力,擴大文字作品的影響面,使之得以在視像世界裡重新找回在閱讀世界中丟失的那部分兒童受眾;但另一方面,媒介轉換所帶來的資訊損耗和扭曲,又使這種轉換的可信度遭到了懷疑。或許,這就是當代兒童文學在新媒介環境下的某種宿命。 不過從電子和網路媒介的角度看,兒童文學作品同樣可以不改變文字形態而進入新媒介。它既可以被製作成光碟或電子書,也可以直接輸入電腦或傳上網頁。這樣,兒童文學作品所失去的僅僅是紙質的媒介形態,其文字構成並未發生變化。有調查顯示,與持續走低的紙質媒介閱讀率相比,近年來中國國民網上閱讀率正在迅速增長。既然兒童對於紙質閱讀的興趣在普遍下降,對於電子環境的適應力和喜好則在不斷加強,那麼把兒童文學作品轉換成電子形態(比如電子書)再提供給兒童,是否會重新喚回他們對文學的興趣,進而成為一種迂迴地挽救日漸式微的兒童閱讀的方式呢?目前,已有不少兒童文學研究者關注到了電子童書的功能。另外,透過利用電子媒介的“超連結”功能,兒童文學作品也能夠突破紙質媒介的束縛,獲得故事敘述上的解放。 三、新媒介加強了兒童參與兒童文學創作與接受的主動性 波茲曼寫作《童年的消逝》一書時,兒童和青少年所接觸的新媒介的主要構成還是電視。從許多方面看,電視都傾向於使其接受者養成被動、孤立、缺乏思考能力的習慣。但隨著電視時代向網路時代的邁進,以手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強大的互動功能,既激發著使用者積極交流、主動參與的意識,同時也在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手機和網路使個體的生活世界具有了無限的擴散可能,也促使使用者投身到這種關係的拓展中。對於兒童文學的創作和接受來說,這類具有強烈互動特徵的新媒介能夠使原本處於被動位置的兒童積極參與到作品的閱讀乃至親身創作行為中。 我們知道,傳統的文學創作、發表受到寫作要求、報刊數量等方面的限制,具有小眾和精英的性質。以部落格為代表的網路寫作空間的出現,改寫了這種傳統的寫作觀念。孩子們可以在部落格上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與感想,也可以上傳各類文學練筆,其中包括一部分兒童文學作品。這種現象對兒童文學的創作生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傳統兒童文學創作中,寫作者(成人)與接受者(兒童)之間存在著身份上的隔離,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兒童文學有別於其它文學門類的許多基本特徵。兒童作者參與兒童文學創作的現象是對於上述兒童文學創作格局的一個有意義的補充。實事求是地講,這種參與很難改變兒童文學作家群的總體面貌,但這一現象本身卻能夠為兒童文學界提供啟示。透過考察成人作者與兒童作者的兒童文學創作差別,我們對於兒童文學的文體和審美特徵,或許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近十年來較受關注的少年和青少年寫作現象,也與新媒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網路既是未成年寫作者得以自由地展示其創作嘗試的重要園地,也以其開放、互動、尊重個性的特點,進一步激發了兒童、少年和青少年寫作者的積極性。儘管他們的作品並非完全是兒童文學的意義上的,但這一群體的參與,仍然給兒童文學創作和研究帶來了新的氣象和新的話題。 與此同時,發表在部落格、網頁上的那部分代表兒童意願、情感和想法的文字,儘管不屬於兒童文學創作,卻能夠為兒童文學作家提供真實、鮮活、當下的兒童生活與兒童思想內容。透過這種方式,它們會間接地影響成人作家的兒童文學創作。尤其重要的是,部落格如同一個虛擬的臥室,它為兒童和童年文化提供了一個與成人文化的監督和壓制力量相“協商”和“抵抗”的空間。(參見安吉拉•麥克羅賓、珍妮•蓋博《女童與亞文化》)“童年”和“童年文化”的概念是在與相應的“成年”和“成年文化”的分離、對立中逐漸產生的,在現實生活中,兒童個體和群體也受到來自成人社會的種種壓抑,這使得“兒童”和“童年”意象本身具有了某種反抗的哲學意涵。浪漫主義傳統以降,童年所具有的這種哲學意味就常常被用來揭示、批判成人和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對於兒童文學創作來說,理解這種與童年文化有關的壓抑和反抗,並在作品中努力表現童年哲學和童年命運的這一況味,能夠增加兒童文學作品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厚度。 此外,數字新媒介也加強了兒童讀者在兒童文學作品接受中的主動性。這一主動性同時表現為對於兒童文學文字的主動選擇和主動評論。兒童讀者可以透過從網際網路上獲取相關的作品訊息甚至作品文字,繼而選擇是否進行閱讀;讀完一部作品後,也可以透過網路發表自己的評論,或者和作者進行對話交流。近年來,很多兒童文學作家都在個人的網站或部落格上開闢了與兒童讀者進行即時或留言交流的空間,許多小讀者在這裡表達他們真實的閱讀感受,並就作品情節發展、人物命運等提出自己的建議。這些直接來自兒童的閱讀反應,為作家們的創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有時還會影響到一部連載作品的情節走向。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字新媒介使作為接受者的兒童得以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介入到兒童文學的創作過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兒童閱讀興趣的發展和閱讀能動性的提高。 四、客觀對待新媒介與童年的關係 美國科普作家斯蒂文•約翰遜在出版於2005年的《壞事變好事——大眾文化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一書中,以若干電影和電視文字為例,指出今天的視像媒介正在發展出日益精細複雜的敘事能力,也不排斥藝術上的先鋒試驗。論述中,他舉到一個有趣的設想:假設電子遊戲先於印刷媒介誕生和流行,那麼今天的人們或許同樣會挑出紙質文字的諸多“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約翰遜並不排斥傳統的印刷媒介;他只是希望人們明白,“與高雅藝術相比,大眾文化在審美和智慧的豐富方面並不顯得有多遜色”。 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用約翰遜的推論來看待新媒介與兒童文學的關係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所聽到的來自教育界和兒童文學研究界的聲音,大多對新媒介採取否定或者至少不予肯定的姿態。儘管在今天,整個社會都已經處於新媒介的滲透之下,但是,一涉及到兒童和童年的問題,我們的觀念就會變得特別保守。而事實是,新媒介在當代兒童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兒童媒介研究者已經開始關注從積極而非消極方面從事兒童與媒介的關係研究。對於兒童文學界來說,也有必要首先公允地認識、理解新媒介帶來的弊與利,繼而探討新媒介與兒童文學的關係、新媒介與紙質閱讀的關係,儘可能導向一個互惠的良性格局。
新媒介對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意義 新媒介的潮流在今天已經顯得蔚為壯觀。在兒童文化領域,人們也不再經常談論如何限制兒童與新媒介的接觸頻度,而是更多地探討新媒介在兒童生存和發展中正在、應當以及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包括“媒介教育”、“媒介素養”在內的一系列新的概念被提了出來,並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探討。人們對於新媒介與兒童文學的關係有了更成熟的認識,開始放棄最初的成見,轉而思考新媒介為兒童文學在當代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新的契機。 新媒介對於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新媒介為兒童文學提供了新的創作空間 隨著兒童與新媒介關係的日益密切,兒童文學作家在描寫兒童生活的同時,也越來越看重對與之相連的新媒介環境的表現。從近十年的兒童文學創作來看,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等新媒介的形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兒童文學的文字世界裡。新媒介的出現給作品增添了濃郁的時代氣息,增加了特定的美學內涵,有時甚至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20世紀後期至今的不少兒童文學作品中,對新媒介的呈現也成為作家藉以批判和反思現代文明的一種途徑。比如英國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的代表作之一《瑪蒂爾達》,就多次以“看電視”的場景來表現瑪蒂爾達的父母和哥哥的貪婪、自私,並以此隱喻物慾社會里人性的扭曲。由於兒童文學是從童年的角度來呈現對於現代文明的批判,這種批判就顯得尤其有力和發人深省。它讓我們看到童年在畸形的文明重負下所受的戕害,看到童年的無奈,也看到深藏在童年身上的希望和力量。所有這些都給當代的兒童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縱深度。 此外,新媒介的某些特殊形式也給了傳統兒童文學創作以啟示。對於紙質的兒童文學創作來說,它始終要受限於文字和敘事在紙頁上和紙頁間的排列秩序。例如,傳統的敘事文學作品總是隻有一個確定的情節過程,包括結局。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部分中國兒童文學作家開始嘗試創作情節和結局具有多種可能的不確定性的兒童文學作品,比如有作家嘗試創作的“少年自我歷險小說”和“魔方童話”,就是一種具有類似電腦和網路的“超連結”功能特徵的文體。它打破了敘事作品傳統的情節鏈,讓一個文字承載起多重情節可能,擁有了多樣的結局,不同的結局往往代表著不同的思想、情感和價值取向,能夠引發讀者的比較和思考。 二、新媒介為兒童文學提供了新的傳播載體 臺北時間2007年7月21日零時,世界各地的無數“哈迷”守候在大大小小的書店門口,等待著“哈利•波特”系列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市銷售的開始。21日當天,僅美國在24小時裡就售出了830萬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平均每小時售出30萬冊、每秒鐘售出5000餘冊。這一鉅額的快速銷售在整個美國出版史上都是空前的。這時候誰還想得到,1997年,當羅琳寫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起印數只有5000冊,並且連續兩年都只是“賣得一般的兒童讀物”。 儘管“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不是導致該系列童書暢銷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原因,但不能否認,在“哈利•波特”系列圖書走向暢銷神話的過程中,五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以及相關的電視、網路等媒體宣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哈利•波特”系列的傳播史,讓人們看到了兒童文學能夠帶給視像媒介的巨大利益,也看到了兒童文學作品藉助電影所能夠獲得的巨大的影響力。且不論這種影響中包含了多少商業性的成分,至少它把兒童文學閱讀的日漸消散的魅力,重新匯聚入了當下的童年生活中。其後的“魔戒”、“納尼亞”等系列電影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續著這則有關兒童文學與新媒介的當代神話。與此同時,其它許多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也在借新媒介的力量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比如迪斯尼動畫《寶葫蘆的秘密》。 對此,兒童文學界普遍關心的一個話題是,媒介轉換後的兒童文學還能保留它原來的文學性嗎? 對於以不同媒介呈現的同一部文學作品來說,媒介方式的變化所導致的並不只是作品資訊傳送途徑的改變,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資訊內容本身的改變。電影、電視、手機、網際網路等新媒介代表著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印刷媒介的傳播方式,透過這些新媒介所呈現的文學作品的內容往往更強調視覺上的效果,而且視像媒介和電子媒介本身的敘事方式,也有別於紙質媒介。這使得關於兒童文學由紙質媒介向新媒介轉換的討論常常陷入兩難:一方面,新媒介的確有助於加強兒童文學的生命力,擴大文字作品的影響面,使之得以在視像世界裡重新找回在閱讀世界中丟失的那部分兒童受眾;但另一方面,媒介轉換所帶來的資訊損耗和扭曲,又使這種轉換的可信度遭到了懷疑。或許,這就是當代兒童文學在新媒介環境下的某種宿命。 不過從電子和網路媒介的角度看,兒童文學作品同樣可以不改變文字形態而進入新媒介。它既可以被製作成光碟或電子書,也可以直接輸入電腦或傳上網頁。這樣,兒童文學作品所失去的僅僅是紙質的媒介形態,其文字構成並未發生變化。有調查顯示,與持續走低的紙質媒介閱讀率相比,近年來中國國民網上閱讀率正在迅速增長。既然兒童對於紙質閱讀的興趣在普遍下降,對於電子環境的適應力和喜好則在不斷加強,那麼把兒童文學作品轉換成電子形態(比如電子書)再提供給兒童,是否會重新喚回他們對文學的興趣,進而成為一種迂迴地挽救日漸式微的兒童閱讀的方式呢?目前,已有不少兒童文學研究者關注到了電子童書的功能。另外,透過利用電子媒介的“超連結”功能,兒童文學作品也能夠突破紙質媒介的束縛,獲得故事敘述上的解放。 三、新媒介加強了兒童參與兒童文學創作與接受的主動性 波茲曼寫作《童年的消逝》一書時,兒童和青少年所接觸的新媒介的主要構成還是電視。從許多方面看,電視都傾向於使其接受者養成被動、孤立、缺乏思考能力的習慣。但隨著電視時代向網路時代的邁進,以手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強大的互動功能,既激發著使用者積極交流、主動參與的意識,同時也在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手機和網路使個體的生活世界具有了無限的擴散可能,也促使使用者投身到這種關係的拓展中。對於兒童文學的創作和接受來說,這類具有強烈互動特徵的新媒介能夠使原本處於被動位置的兒童積極參與到作品的閱讀乃至親身創作行為中。 我們知道,傳統的文學創作、發表受到寫作要求、報刊數量等方面的限制,具有小眾和精英的性質。以部落格為代表的網路寫作空間的出現,改寫了這種傳統的寫作觀念。孩子們可以在部落格上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與感想,也可以上傳各類文學練筆,其中包括一部分兒童文學作品。這種現象對兒童文學的創作生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傳統兒童文學創作中,寫作者(成人)與接受者(兒童)之間存在著身份上的隔離,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兒童文學有別於其它文學門類的許多基本特徵。兒童作者參與兒童文學創作的現象是對於上述兒童文學創作格局的一個有意義的補充。實事求是地講,這種參與很難改變兒童文學作家群的總體面貌,但這一現象本身卻能夠為兒童文學界提供啟示。透過考察成人作者與兒童作者的兒童文學創作差別,我們對於兒童文學的文體和審美特徵,或許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近十年來較受關注的少年和青少年寫作現象,也與新媒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網路既是未成年寫作者得以自由地展示其創作嘗試的重要園地,也以其開放、互動、尊重個性的特點,進一步激發了兒童、少年和青少年寫作者的積極性。儘管他們的作品並非完全是兒童文學的意義上的,但這一群體的參與,仍然給兒童文學創作和研究帶來了新的氣象和新的話題。 與此同時,發表在部落格、網頁上的那部分代表兒童意願、情感和想法的文字,儘管不屬於兒童文學創作,卻能夠為兒童文學作家提供真實、鮮活、當下的兒童生活與兒童思想內容。透過這種方式,它們會間接地影響成人作家的兒童文學創作。尤其重要的是,部落格如同一個虛擬的臥室,它為兒童和童年文化提供了一個與成人文化的監督和壓制力量相“協商”和“抵抗”的空間。(參見安吉拉•麥克羅賓、珍妮•蓋博《女童與亞文化》)“童年”和“童年文化”的概念是在與相應的“成年”和“成年文化”的分離、對立中逐漸產生的,在現實生活中,兒童個體和群體也受到來自成人社會的種種壓抑,這使得“兒童”和“童年”意象本身具有了某種反抗的哲學意涵。浪漫主義傳統以降,童年所具有的這種哲學意味就常常被用來揭示、批判成人和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對於兒童文學創作來說,理解這種與童年文化有關的壓抑和反抗,並在作品中努力表現童年哲學和童年命運的這一況味,能夠增加兒童文學作品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厚度。 此外,數字新媒介也加強了兒童讀者在兒童文學作品接受中的主動性。這一主動性同時表現為對於兒童文學文字的主動選擇和主動評論。兒童讀者可以透過從網際網路上獲取相關的作品訊息甚至作品文字,繼而選擇是否進行閱讀;讀完一部作品後,也可以透過網路發表自己的評論,或者和作者進行對話交流。近年來,很多兒童文學作家都在個人的網站或部落格上開闢了與兒童讀者進行即時或留言交流的空間,許多小讀者在這裡表達他們真實的閱讀感受,並就作品情節發展、人物命運等提出自己的建議。這些直接來自兒童的閱讀反應,為作家們的創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有時還會影響到一部連載作品的情節走向。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字新媒介使作為接受者的兒童得以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介入到兒童文學的創作過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兒童閱讀興趣的發展和閱讀能動性的提高。 四、客觀對待新媒介與童年的關係 美國科普作家斯蒂文•約翰遜在出版於2005年的《壞事變好事——大眾文化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一書中,以若干電影和電視文字為例,指出今天的視像媒介正在發展出日益精細複雜的敘事能力,也不排斥藝術上的先鋒試驗。論述中,他舉到一個有趣的設想:假設電子遊戲先於印刷媒介誕生和流行,那麼今天的人們或許同樣會挑出紙質文字的諸多“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約翰遜並不排斥傳統的印刷媒介;他只是希望人們明白,“與高雅藝術相比,大眾文化在審美和智慧的豐富方面並不顯得有多遜色”。 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用約翰遜的推論來看待新媒介與兒童文學的關係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所聽到的來自教育界和兒童文學研究界的聲音,大多對新媒介採取否定或者至少不予肯定的姿態。儘管在今天,整個社會都已經處於新媒介的滲透之下,但是,一涉及到兒童和童年的問題,我們的觀念就會變得特別保守。而事實是,新媒介在當代兒童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兒童媒介研究者已經開始關注從積極而非消極方面從事兒童與媒介的關係研究。對於兒童文學界來說,也有必要首先公允地認識、理解新媒介帶來的弊與利,繼而探討新媒介與兒童文學的關係、新媒介與紙質閱讀的關係,儘可能導向一個互惠的良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