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藍色老爸—山楓心理
-
2 # 孫競瑤
坦白的說,不知道,我所有的只是失敗的經驗,而成功的經驗在我看來都不可能完全複製,類似的問題我看到過很多,答案也五花八門,但我完全不知所措,所以現在我的孩子,除了教他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其他的基本屬於散養狀態
-
3 # 2020最美最迷人
感覺青春期是最讓人頭疼的,但是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可以改善或者避免。相信一句話: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所以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並且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做到這些一切都會變的更好的!
-
4 # 熊童子二
我兒子今年九歲,從去年開始叛逆 ,具體表現平時說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是我的事,你憑什麼管我。讓我啞口無言,是啊,我憑什麼,憑是他的媽媽嗎?可是我不能感受他的感受,不能代替他的心情。憑我過去的經驗嗎?年代不同,過去的經驗對現在未必適合,自己的經驗不知對錯。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叛逆是因為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慢慢變成脫離父母的獨立的人,應該為他這樣的變化感到高興。作為父母能夠做的是提出我們的建議,他有采納參考或者不接受的權利。給他發展的空間他才會變得強大,給他飛翔的機會,他才能飛得更高。
謝謝邀請。孩子叛逆是件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事情。叛逆,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看,從孩子的角度看,那其實就是成長。大家都說孩子有三個叛逆期,2-3歲,6-8歲,然後是青春期。但是如果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說,2-3歲是孩子形成自己,從心理上脫離母親,從完全依賴到相對依賴的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孩子不叛逆,那這個孩子很可能上不了幼兒園。6-8歲,是孩子人際關係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要從原來的家庭關係裡脫離出一部分,然後擴充套件到學校師生的關係裡,如果不叛逆,孩子無法騰出心理空間去融入新的關係群裡。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到成人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發展主題是獨立,從原生家庭獨立出來,去尋找新的親密關係,如果不叛逆,孩子就困在原來父母的親密關係裡,無法從其中抽離出來談戀愛結婚和撫育後代了。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叛逆,那麼就隨著孩子的叛逆,逐步遠離孩子就好。
從父母和孩子關係看,從孩子離開母親體內的那一天開始,分離就成為了永遠的主題。直到有一天父母離開人世,與孩子從屋裡上完全分開,只在孩子心裡留下印象。然後一代一代任如此迴圈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