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7364761280

    中國的彩陶藝術歷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就有彩色陶器。從那時以後,中國的彩陶在持續的工藝改進中得到進一步發展,西部邊遠地區一直延續到東漢時期。中國彩陶從興起、繁榮到蕭條,經歷了約四千年之久的歷史,形成了一部完整有序的彩陶製做工藝發展史。

    中國彩陶的分佈地域十分廣闊,從南至北,橫貫嶺南、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大草原;從東至西,橫跨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由東海之濱縱橫中原大地、陝甘青地區遠至新疆天山南北;東南坻達福建、寶島臺灣、廣東沿海;西南至川藏地區。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到處盛開著彩陶藝術絢麗的奇葩!

    中國在遠古時期,就生存有不同的民族和部落,由於文明和地域的差異,形成了繁花似綿、異彩紛呈的彩陶文化。大地灣文化“一畫開天”托起了中國彩陶的霞光;仰韶文化側以寬廣的胸懷,蘊育出半坡、廟底溝、馬家窯等型別為代表的系列文化體系。以上這些文化型別,還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彩陶文化的全部內涵。全國各地在彩陶發展的過程中,共同存在著三十幾個地方類別,以其本身特有的紋式體現出各自的文化內涵,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彩陶的文化內容。

    燦爛的中國彩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傑出的製做工藝成就和其寶貴的文化內涵,在世界人類進化史中也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甘肅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新石器時代文化以豐富的彩陶為特徵,迄今為至出現了距今約8000年以來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彩陶,它經仰韶、馬家窯、齊家、四壩、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續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發展史。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達到了彩陶藝術的巔峰,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成就。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1924年發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1957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型別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型別均由該遺址而得名。

    馬家窯文化製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許多馬家窯文化遺存中,還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製花紋。馬家窯文化的製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製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中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隨著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積累,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研究,越來越受學術界關注,逐漸形成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熱點。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論述、分析、探討彩陶花紋的演變、裝飾手法的運用、裝飾部位的選擇等,研究工作在不斷地深入。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佈在甘肅中南部地區,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達寧夏自治區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佈區內主要河流為黃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臨夏是馬家窯文化的核心區域,東鄉縣的林家遺址、康樂縣的邊家林遺址、廣河縣的地巴坪遺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遺存。

    林家遺址位於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大夏河東岸的黃土塬上,文化內涵以馬家窯型別為主,包含有馬家窯型別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存,是馬家窯型別的代表性遺址。

    1978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共同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近3 000平方米。發現馬家窯時期房屋遺蹟27處,製陶窯址3處,灰坑985個(甘肅省文物工作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四集)。從地層上初步搞清了馬家窯型別遺存早、中、晚三個階段的堆積關係。發掘和採集各類遺物3 000餘件,其中各類工具和生活用具2000餘件,以石器為主,骨器次之,也有少量的陶、蚌、角器。

    最重要的是在遺址的房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銅刀,在H54灰坑中出土了銅渣。銅刀由兩塊範澆鑄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勻,短柄長刃,刀尖圓鈍,微上翹,弧背,柄端有明顯的安裝木把的痕跡。1981年經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研究所檢驗,為含錫青銅。在一個窖穴內還發現有炭化的粟粒和成穗的粟子,說明粟是當時居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出土的陶器分泥質和夾砂兩類,主要採用泥條盤築和捏塑法制作。根據地層堆積,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數量較少,主要有瓶、罐、盆、缽等,瓶多為喇叭口,罐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缽為圓唇。彩繪為黑色,漆黑髮亮,紋飾以旋紋和弧線紋為主,線條粗健古樸;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轉,頸部變長,罐的頸部變短,紋飾以弧形並列條紋為主,線條均勻細密,活潑流暢;晚期陶器數量最多,陶質較粗,主要器形有盆、缽、碗、壺、瓶、罐等,色彩也發生變化,出現了白彩,紋飾簡化、潦草,以旋紋、平行條紋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為輔助裝飾,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晚期的突出特點。

    林家遺址的發掘,弄清了馬家窯型別早、中、晚期的地層堆積關係,為文化遺物的33期提供了明確的地層證據。特別是陶器,階段性特徵非常明顯,發展和演變情況比較清楚,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邊家林遺址位於甘肅省康樂縣虎關鄉關風村,是馬家窯型別晚期墓地,分佈在三岔河北岸二級臺地上,面積約1萬平方米。1981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和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康樂縣文化館聯合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個,出土陶器100多件,石、骨器等近800件。陶器以彩陶為主,器形有壺、罐、盆、瓶、碗、缽等。壺頸較細直,出現紅彩。邊家林晚期的器形和紋飾與半山早期的花寨子下層遺存類似,已清楚地顯示出向半山型別過渡的趨勢,填補了從馬家窯型別發展到半山型別的缺環。

    地巴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廣河縣城東南6公里處地巴坪村西北的廣通河南岸臺地。這裡不但有半山型別遺存,還有馬廠型別、齊家文化的遺存。1973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和廣河縣文化館先後兩次進行發掘,清理半山時期墓葬66座,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遺物756件,隨葬品以陶器為主,還有石器和骨珠等。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的比例達90%,每座墓一般出土7—8件彩陶,最多的有17件,最少的1件。地巴坪遺址是半山時期彩陶出土比例最高的一處遺存,陶器中以大型的小口直頸彩陶壺和侈口短頸彩陶甕(罐)較為普遍。陶器組合基本是壺、甕、罐或瓶,少數墓兼有盆或碗。陶質細膩,呈橙黃色或磚紅色,器表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為主、紅色為輔繪製花紋,紋飾精美、繁縟,以旋紋和菱格紋為主。經過對出土的彩陶整理,與馬家窯型別和馬廠型別彩陶紋飾作對比研究,地巴坪遺址應屬半山型別早期遺址(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 《廣河地巴坪“半山型別”墓地》,載《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地巴坪遺址是半山型別儲存較好、出土物較多的一處墓地,為研究半山時期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全面介紹中國彩陶發展史、深入透析馬家窯彩陶文化的《馬家窯彩陶鑑識》一書,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的作者是從事彩陶鑑賞與研究工作20餘年的甘肅彩陶研究會副會長、蘭州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會長王海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滿級之後不打團本,能在哪刷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