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賣狗嫁女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
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
後來,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一定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
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麼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
僕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
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
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
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2、蘇軾之房梁掛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
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
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
拿到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
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
3、朱元璋的節約精神
出身貧苦農家,十分倡導節儉。
明朝建立後,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室。
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工程竣工後,他叫人在牆壁上畫了許多怵目驚心的歷史故事做裝飾,讓自己時刻不忘歷史教訓。
有個官員想用好看的石頭鋪設宮殿地面,被他當場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元璋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均以銅代替。
他命令太監在皇宮牆邊種菜,織造麻鞋、竹籤自用,規定諸王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現了,氣得他痛哭了一頓。
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
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1、賣狗嫁女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
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
後來,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一定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
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麼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
僕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
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
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
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2、蘇軾之房梁掛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
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
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
拿到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
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
3、朱元璋的節約精神
出身貧苦農家,十分倡導節儉。
明朝建立後,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室。
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工程竣工後,他叫人在牆壁上畫了許多怵目驚心的歷史故事做裝飾,讓自己時刻不忘歷史教訓。
有個官員想用好看的石頭鋪設宮殿地面,被他當場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元璋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均以銅代替。
他命令太監在皇宮牆邊種菜,織造麻鞋、竹籤自用,規定諸王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現了,氣得他痛哭了一頓。
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
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