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的小孩快5歲了,至今還是哄著每天餵飯,出去生怕凍著、熱著、感冒!小孩子只要出去就要買這樣買那樣,每天嘴上就是掛著買買買,還愛哭,沒有人可以管得住,只有拿買玩具做交易才能止住哭!我是非常痛恨這種慣著教育孩子的這種方式!真不知道怎麼去溝通來改變這種現狀。
14
回覆列表
  • 1 # 成雲社初心

    我感覺是這樣的,題主老婆並非對題主的管教有意見,而是對管教時的態度有意見。

    而女人又通常最在意態度,要比事情本身的對錯更在意。

    我覺得如果下次管教孩子時,能和顏悅色就不會出這種問題了。

    很多時候家長在管教時候會不由自主聲色俱厲,好像這樣孩子才會怕自己,效果才好。

    其實你只要夠堅定,孩子也會同樣會服從。而且不大會產生逆反。

    堅定,就是堅定,我禁止你了,你還做,我就讓你看著我的眼睛,我再禁止你。

    直到你不再有這種舉動,我才鬆開你。

    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不怒自威,讓孩子服從你的氣勢。

    〔成雲心學〕創始人~初心√

  • 2 # 陪我伴你

    我以為:寵溺看似愛孩子實則是害了他,在家庭教育中,夫妻雙方對待育兒的態度應該一致。

    根據你所說,現在關鍵的問題不是如何去教育孩子?而是你們夫妻兩人平心靜氣談論下孩子的養育問題?讓你的妻子知曉寵溺孩子的弊端。實際上,你們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有當你們的行為、態度在育兒上達成一致,言傳身教,自然孩子會照你們的樣有樣學樣。

    記得一位爸爸對我說,他的孩子不喜歡吃正餐,只喜歡零食,基本上把零食當飯吃。我問他,孩子哪裡來的零食?家裡可以不需要準備零食的。他回答:“孩子不吃其它的食物,怕餓著孩子,我只好順著孩子買他喜歡吃的,吃到肚子裡就能抗飢啊!”

    許多孩子就這樣幸福的被培養成了自私的小霸王,他們覺得只有指使著別人滿足他們的需要,才會感到自己多麼的重要!

    你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是一個自私的人,所以請你告訴愛人寵溺的弊端,及時糾正她的態度,育兒刻不容緩。

    那些被嬌縱大的孩子總覺得這個世界欠他們的。他們從小就被訓練得要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去操縱和煩擾大人滿足他們的每一個願望。

    我伴你成長

    你陪我變老

  • 3 # 書霞育兒說

    感謝邀請。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特別是最近面對我12歲的孩子,我不停的溫柔以待或者“轟炸”,也沒有一點效果,孩子就是不愛寫作業,這是很讓我頭疼。然後我給先生好好溝通了一番。先生說,“自古慈母多敗兒”然後又和孩子好好溝通了一下,孩子寫作業的情況才有所好轉。

    說真的,教育孩子真的是兩夫妻的責任,兩人一定要相互溝通,相互支援,這樣才能齊心協力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我們來分析一下你們家的情況,孩子在火車上玩彈簧凳,明顯是不對的,你為什麼責任怪你老婆?女人最反感的,就是自己忙個不停,孩子一有問題,先生就責怪她。孩子犯錯,你為什麼不去好好引導孩子或者把孩子抱開,告訴孩子這個凳子很危險,如果不小心夾到手,爸爸媽媽會擔心的,或者告訴他別人在睡覺,這樣吵別人很沒有禮貌,又或者告訴孩子,列車員聽到響聲會不讓我們坐火車回家的,多給孩子講講道理,好好引導,別盲目地去責怪老婆。

    至於孩子用尖銳東西劃手機,老婆還在邊上看著,你還是和老婆多溝通多交流,這種情況你老婆怎能還如此淡定?先不說尖銳東西劃手機不對,孩子拿到尖銳東西也很危險,這些安全基本常識你老婆肯定知道。抽空和老婆多溝通交流,她可能有心事,多理解她,關心她,體諒她,家和萬事興!

  • 4 # 停用賬號0a

    從樓主的描述來看,你的妻子對孩子不是“寵愛”而是“溺愛”。對孩子的寵愛把握不好度,很容易就會變成溺愛。有人把溺愛比喻成一個美麗的陷阱,我認為這個比喻相當恰當。很多時候家長看似對孩子很好,其實帶給孩子很壞的影響,切忌對孩子不要溺愛。

    個人認為,孩子存在這種現象其實主要還是父母的責任,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首先,丈夫和妻子在教育孩子上應該達到認識統一。由目前中國社會分工現象來看,日常對孩子的教育重擔普遍都是由母親來承擔,母親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定的懈怠是很正常的現象,作為丈夫應該主動分擔教育重擔並與妻子進行理智溝通,而不是一味的對妻子進行責備。

    其次,你妻子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確實是不正確的,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可以從這幾本育兒書開始:

    0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系列

    尹建莉作為教育專家,她將自己培養女兒的16年的心得和手記整理出書,憑藉口碑熱銷700萬冊,成為了無數家庭的“掌中經典”。

    口碑炸裂的原因,不但在於她自己的成長教育故事,而更多的是傳達教育理念。

    比如什麼才是正確愛孩子的表現?

    是老生常談的提供溫飽還是細心陪伴?

    很多家長關注的只有這兩大塊,卻忽視了捉弄孩子帶來的自尊心打擊、對孩子的錯誤學會接受、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父母本身要養成的好習慣等等小細節。

    品格教育和習慣養成,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培養和反思同樣重要。

    我們可以理解為:你越是對孩子嘮叨,你說的話就越沒有意義。

    對孩子,多用行動替代多餘的語言,即使說,也“精簡的表達”。讓孩子能在一件事上,學會最有效的處理方式。

    很多我身邊看過的媽媽都表示,看完書,心裡有底氣了很多,對待孩子的各種問題,也不會那麼慌了。

    02 《接納力》

    幾乎所有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被惹怒、遭遇挫敗、失去耐心,在為孩子提供豐盈的生活的同時,也在不斷折騰自己,還會時常對孩子大吼大叫。

    而這裡的原因,可能不是因為孩子太不懂事,而是我們還沒學會“接納自我”。

    當媽媽們學會與孩子建立信任、欣賞、尊重、合作、自律和感染時,

    你的內心傾訴、共情孩子、“劃界限”和立規則的方法,可以讓你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你會發現,當你做到接納自我的時候,對孩子也能坦然接納了。

    比如立規則,當我們為孩子設定一個規則:你不許哭,或者你可以哭,但不能哭超過3分鐘,都是在試圖決定孩子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這種時候,我們就把自己的情緒控制權交給孩子了。孩子不照做我們就失去了耐心。

    當我們作為成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就會讓孩子心裡留下陰影和心結,產生新的問題。

    這本書值得家長去思考的是:接納自己是接納一切的源頭。

    “我足夠好”是我看別人足夠好的基礎,只有這樣也才會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

    03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這本書針對的是一個現在很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同的年齡段,應該用什麼邏輯來“對付”孩子?

    從孩子0-12歲,每個階段都有他們獨特的成長需求,滿足其階段對應的成長需求,才能讓孩子心理健全、人格完善的長大。

    這本書就透過孩子的內心世界,透徹的分析了兒童的成長規律。

    比如孩子在6-8歲這個階段(剛進入學校的適應階段),對校園生活感到新鮮但又難以適應,會變得依賴心增加;

    但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很有限。

    而家長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需求就是:

    一是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

    二是針對性的處理孩子問題,多關注孩子的需求點,幫助他們走出困擾。

    這本書更加針對的是孩子們的各個時期的心理需求變化和應對方法,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愉悅孩子,也愉悅自己!”

    相信任何爸爸媽媽看到,都能從書裡找到自己家孩子的影子。

    從教育技巧、父母的情商培養到捕捉孩子的心理期特點,育兒書提供的是給家長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對待孩子的有效且高質量的辦法。

    就和鍛鍊身體一樣,跑十天步感覺跟沒跑的一樣,但是堅持一年,你會體質逐漸增強。

    育兒書也是如此,它給予爸爸媽媽的不一定是權威的經驗和方法,但是卻能讓家庭教育不再敏感緊張而逐漸淡定從容。

  • 5 # 知士教育廣場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本能。

    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一定要統一教育理念,不要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所以,一定要夫妻同心,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因為父母的愛,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

    對於題主的情況,母親看來是有點護著孩子,畢竟孩子還小,有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傷害的心也很正常,等到孩子開始上學,開始輔導作業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母親。

    題主的心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方法上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各打五十大板,那麼在教育和糾正孩子錯誤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

    1.多和孩子溝通

    不要以為小孩子很小聽不懂大人說的話,就覺得沒必要和小孩子說。如果再上火車之前先和孩子把在火車上的規矩講好,不要在公眾場合打鬧、瘋跑,我相信孩子多多少少也都會安分很多。教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手機不能摔、不能拿東西劃螢幕,就算孩子說一遍聽不懂,經過長時間的教導孩子總會明白。但是一定要說,這裡母親其實做的很對,你不跟孩子說不能這麼做,孩子怎麼會知道。不要一上來,就覺得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就批評孩子。有時候真的可能是自己的原因。

    2.就事論事

    孩子出於好奇或者有趣,劃劃手機也很正常。你一把搶了孩子的東西,他肯定是又哭又鬧,若是換一種方式:“孩子,鑰匙是用來開門的,不能在手機螢幕上亂劃,你把手機劃壞了,你怎麼看動畫片,把鑰匙給爸爸還不好?”。我相信,聽了這話,鑰匙也能要過來,而且孩子不會哭。就事論事,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看到孩子不好的行為,就覺得沒教育好,孩子有問題,重點難道不是要教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嗎?

    3.賞罰分明

    孩子做的好,一定要誇獎,孩子犯了錯,也一定要懲罰。但這個獎賞和懲罰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既不能輕描淡寫,也不要小題大做。而且,一定要詳細的告訴孩子,他做得好是在哪裡,做的不好是在哪裡,這樣孩子以後的行為也就會有清晰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懲罰的話,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弄壞了、弄亂了東西自己清理,做錯了事情自己去道歉。以此激起孩子的責任心,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有更大的促進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個多月的寶寶長牙齒為什麼先長邊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