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03150566035

    在中美貿易戰長期化的背景下,為彌補停止進口美豆引發的粕類供應缺口,國內積極放開包括大豆在內的油籽進口,與此同時,尋找適合擴種大豆及其他油籽的耕地也成為重中之重。從全球主要農業帶的種植情況及潛力來看,除卻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傳統種植國,擁有全球最大黑土帶的鄰國俄羅斯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俄羅斯耕地面積廣闊、土地肥沃,具備發展農業的優良條件。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最適於大豆的生長,令擁有全球近1/3面積黑土帶的俄羅斯具有擴種大豆的巨大潛力。從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自然條件來看,氣溫、積溫及降水等自然條件均利於大豆的生長。當前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擁有大量肥沃土地尚未開墾,擁有巨大的開發及大豆種植潛力。此外,中國與俄羅斯陸路相連,交通便利,中俄間貿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如果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俄大豆年產量將有望超過3000萬噸。若國內長期停止進口包括美豆在內的美國農產品,農業生產極具潛力的俄羅斯完全可以替代美國作為進口的備選來源。

    ❒.雖然當前在俄羅斯進行農業投資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如政策、人力及基礎設施等方面,但在俄羅斯將農業視為未來經濟的希望及中美貿易戰長期化的背景下,這些不利因素將在雙方的努力下逐漸獲得解決。總體來看,憑藉中美貿易戰這一契機在俄羅斯擴種大豆是可行的,或將深遠地影響全球大豆乃至農產品的生產及貿易格局。

    中美貿易戰長期化背景下,為彌補停止進口美豆引發的粕類供應缺口,國內積極放開包括大豆在內的油籽進口,與此同時,尋找適合擴種大豆及其他油籽的耕地也成為重中之重。從當前全球主要農業帶種植情況及潛力來看,除卻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傳統種植國,擁有全球最大黑土帶的鄰國俄羅斯亦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俄羅斯農業概況介紹

    一、俄農業生產現狀

    農業,被譽為“俄羅斯經濟的未來”,是俄羅斯經濟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它集中了俄羅斯國內約13%的基本生產裝置和14%的勞動力,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俄羅斯土地資源十分豐富,其農用土地面積高達2.2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2.9%,是中國耕地面積的1.8倍。其中,當前已開墾耕地面積約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是中國的9倍。此外,俄羅斯還擁有全球最大的黑土帶,分佈在俄羅斯頓河、伏爾加河流域、遠東地區的黑龍江流域及貝加爾湖周邊地區。這些地區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肥沃的黑土層。遼闊而肥沃的土地,給予俄羅斯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俄羅斯農業概況介紹

    1、農業區分佈

    俄羅斯橫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圍繞著東歐平原及西西伯利亞平原,農業生產集中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南西伯利亞地區、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西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整體來看,俄羅斯種植業以穀物為主,集中分佈於以東歐平原為中心的歐洲大陸人口聚集區。其中,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地區主要作物為小麥、黑麥及燕麥;南西伯利亞地區為小麥主產區,亦是俄羅斯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溼潤亞熱帶地區,主要作物包括茶樹、柑桔類、油桐樹等亞熱帶作物及芬香油料作物、菸草;西北部地區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該地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農業生產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西部地區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也是俄羅斯的甜菜、穀物、畜牧業生產帶。

    自2010年起,俄羅斯就一直在開墾這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逐步加大農產品的種植面積。俄羅斯有近4億公頃土地具有農用價值,而目前實際使用量僅為50%左右,開發潛力巨大。肥沃的土地及低廉的土地成本,令俄羅斯農產品在全球出口競爭中擁有巨大的優勢。

    2、作物種植情況

    俄羅斯農作物種植結構比較單一,糧食作物是種植業最重要的部分,種類主要包括小麥、大麥、燕麥和黑麥。除卻糧食作物,俄羅斯經濟作物中油料作物收穫面積居於前列。俄羅斯傳統油料作物為葵花籽,但大豆、油菜籽這些非傳統油料作物的種植亦隨著近些年中國企業赴西伯利亞地區墾荒而獲得了較快的增長。

    在前期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加大了對農業資金投入與政策扶持,農產品收穫面積及產量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2017/18年度,俄羅斯主要穀物及油料收穫面積從2000年的4290萬公頃增加到5250萬公頃,增加近1000萬公頃。從種植結構上來看,近些年來大麥、黑麥及燕麥種植面積呈現下滑走勢,取而代之的則是小麥種植面積的增長;與此同時,葵花籽及大豆、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亦獲得一定增長。產量方面,小麥作為傳統種植作物,增長數量最為顯著,2000-2017年期間增加四千多萬噸。油籽產量整體趨增,作為非傳統種植作物的大豆及油菜籽產量亦取得較大幅度的增長。2000-2017年期間,俄大豆產量從32萬噸增至362萬噸,油菜籽產量從13萬噸增至150萬噸,葵花籽產量從367萬噸1036萬噸。

    因俄羅斯全面禁止轉基因,且地廣人稀,土地管理方式較為粗放,導致農作物整體單產水平相比全球較低。其中,小麥與葵花籽作為俄羅斯傳統種植作物,因管理經驗較充足,且這些品種轉基因普及率不高,與全球單產水平差距不大。相對而言,作為非傳統作物的大豆及油菜籽,因管理經驗稍有欠缺且全球轉基因普及率高,令俄非轉品種單產呈現較大的劣勢。根據ISAAA釋出的《2017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截止2017年底,全球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為9410萬公頃,應用率高達77%;轉基因油菜籽種植面積1020萬公頃,應用率達雖僅有30%,但亦呈現19%的年增長率。

    雖非轉基因品種單產水平不具備優勢,但俄羅斯土地肥沃,較高的非轉農產品質量給予其單價一定的溢價。此外,當地土地及人力成本較低,仍令俄羅斯農產品生產在全球依然具有相當的優勢。以大豆生產為例,普渡大學的兩位教授分析了包括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烏克蘭和美國在內的七個典型大豆種植農場的成本收益比較,發現俄羅斯典型農場產出雖偏低,但在低廉的生產成本下,種植收益相比典型美國農場仍具有相當的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萬左右的車過小坑減速帶,德系和日系哪個舒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