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品讀春秋001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妄圖控制北韓,以北韓為跳板控制東北、蒙古進而侵略全中國,實現其所謂的“大東亞戰略”。而北韓又是清朝的藩屬國,兩國的矛盾就這樣產生。

    1894年,中日兩國在黃海大東溝爆發了甲午海戰,結果以北洋水師的慘敗而告終,此戰成為中日兩國國運轉換的開始。

    在總結這次失敗的原因時,有清廷的腐敗,變革的不徹底,李鴻章的避戰自保,光緒帝的指揮失當。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實力,畢竟在戰場上,戰鬥的輸贏很大程度上以來雙方的硬實力。

    在海戰前,北洋水師的總噸位是3.4萬噸,日本聯合艦隊是4萬噸。

    北洋的總馬力是4.2萬匹,日軍總馬力是6.8萬匹。

    從裝備上看,日軍軍艦航速快、炮速快、火藥爆炸力強。北洋艦隊航速慢,炮速慢,炮彈多是填沙子的穿甲彈。

    在北洋軍艦成軍後,軍艦更新換代慢,彈藥補給困難,訓練經費經常被剋扣。而這些都是拜翁同龢所賜。

    李鴻章雖然是封疆大吏,但是軍費還得朝廷出,而翁同龢恰恰掌管著戶部,掐著李鴻章的軍費。

    翁同龢出生在江蘇,為帝師之家。父親翁心存為皇帝老師,而翁同龢又是同治、光緒二人的老師。中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身為帝師,自然牛氣轟轟。

    翁同龢的大哥翁同書早年跟隨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當時任安徽巡撫,與太平軍作戰時棄城而逃。曾國藩非常氣憤,上書彈劾翁同書,當時李鴻章擔任曾國藩的幕僚,這封彈劾奏書就是李鴻章寫的。

    慈禧看到奏章後非常生氣,判翁同書斬監候,老爺子翁心存知道後,當場氣絕身亡。慈禧恤念帝師之恩,改判翁同書流放新疆伊犁,不久翁同書在伊犁病死。這樣翁同龢和李鴻章就成了世仇。

    李鴻章和翁同龢還屬於不同的派別。翁同龢是清流黨,清流黨又分為南北兩派。南方派以翁同龢為代表,北方派以李鴻藻為代表。在北方派當中,有一個叫張佩倫的做了李鴻章的女婿,這讓翁同龢極為不爽。

    洋務運動開始後,李鴻章建立北洋水師,翁同龢任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掌管全國財政大權。

    李鴻章多次跟翁同龢索要北洋軍費,翁同龢總是以國庫虧空為由拒絕,致使北洋水師在1886年之後沒有新購一艘新式軍艦,而此時的日本海軍瘋狂購買西歐先進軍艦,導致中日兩國軍艦裝備出現代差。武器落後,海戰上必然處於劣勢。

    翁同龢的所作所為,光緒看在眼裡,恭親王更是看得一清二楚。在恭親王臨終前,光緒過去看望他六叔,恭親王對光緒說:“若用此人,所謂聚九州之鐵,亦不能鑄此大錯!”

    在翁同龢死後,慶親王奕劻請求朝廷給一部分治喪費用,身困瀛臺的光緒知道後,勃然大怒,歷數翁同龢的種種罪過,簾子後面的慈禧默不作聲,算是認可此事。而翁同龢也成為睌請歷史上第一個無罪而又沒有卹典的朝廷重臣。

    依此看來,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是翁同龢,他專弄個人恩願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既害了李鴻章,也害了光緒、害了大清。

  • 2 # 帝國烽火

    晚清名臣李鴻章去世的時候,清廷對他是詔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諡文忠,同時還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同為晚清名臣的翁同龢也在三年後去世,但是卻沒有任何封號,更沒有治喪銀,這背後隱藏的隱情到底是什麼?

  • 3 # 大海啊大海都是水11

    事情本身出發點決定人品高低貴賤之分,如果說對錯只能說書生之見,意氣用事斷送國家前程,翁同酥顯然不符合這點,他屬於私心太重權慾薰心,用國家命運賭自己仕途。甲午海戰之前他主站是因為無知者無畏,那麼戰爭結果出來後,他處理逃跑問題完全就是無能,相比李鴻章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晚清吃虧就吃在用人上面,海軍大臣難道不了解自己部隊?自己自己部隊戰鬥力?李鴻章本身是指揮軍隊打過仗,其軍隊指揮才能是被證實過得,所以不存在庸人這麼一說,作為一個真正軍人他是能做到知己知彼,可惜一個本該決定戰爭走向的人,卻成了政治犧牲品!

  • 4 # 狐耳啊

    翁同龢死後沒有喪葬費跟光緒關係不大,維新變法失敗後光緒自己身身難保。即便沒有喪葬費也是太后的意思。翁同龢作為天子老師是帝黨的中堅力量,李鴻章深得太后信任,光緒跟翁的關係要比李鴻章近的多,這個歷史背景不能忽視。北洋海軍的撥款問題不單是戶部的問題,而是整個大清國的問題。

  • 5 # 閒庭信步的生活

    沽名釣譽老混蛋,

    一己私利致國難。

    後人更是王八蛋,

    萬千國寶送敵頑。

    前人後人都禍亂,

    漢奸混蛋代代傳。

    閻王手持斬妖劍,

    殺他滅種身不翻。

  • 6 # 荒野墨客

    別被這老頭一副道貌昂然之相給騙了,這貨絕對是個極端自私的唯利是圖的偽君子和小人。仗著文采還不錯,卻一肚子壞水,乾隆時期的和珅都比他有能力,是個典型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權臣。一百多年後,這貨的親孫子還把大批的國寶珍品捐給了美國。

  • 7 # 鶴鳴禪心

    翁同龢家族乃清朝第一大奸家族,在家鄉橫徵暴斂,魚肉鄉民,在朝廷貪汙腐敗打擊異己,做人,兩面三刀,大奸似忠,翁同龢實為清朝第一大罪人,所以,當光緒帝看清其面目後,恨他也就不奇怪。

  • 8 # 世上本無惆悵客

    所謂清流,只知清談,看什麼都看不慣,只知彈劾,為彈劾而彈劾,為掣肘而掣肘,自己不幹實事,還看不得別人幹事。誤國誤民!

    明有東林,言官

    清有翁同龢之流

  • 9 # 揚帆去遠航007

    翁同龢身為帝師,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在甲午戰爭時,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一幫書生,唆使光緒帝向日本開戰,結果不但葬送了北洋水師,而且割地賠款,禍國殃民,礙於皇帝老師面子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卻讓李鴻章揹負賣國賊的罵名。

    這是典型的愛國賊,打著愛國旗號幹著害國的事,中華歷史上很多。

  • 10 # 中鐵小哥哥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鬆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體仁閣大學士第三子,咸豐六年(1856年),歷任戶部、工部、兼大臣。先後擔任清、兩代帝師。卒後追諡。

    翁同龢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幼學歐、褚,初學、,中年後由上追,又不受顏字束縛,結體寬博開張,筆畫剛勁有力,風格蒼渾遒勁,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記》《瓶廬詩文稿》等。[1][2]清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內羅圈衚衕寓所。四歲時隨祖母張太夫人及母親許氏由京師回到故鄉常熟。翁同龢自幼稟性好學,通讀,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常熟縣學遊文書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應考中秀才。二年(1852年),應順天鄉試中舉人。

  • 11 # 我是趙帥鍋

    翁同龢死後沒有喪葬費,與光緒帝並沒有任何關係,當時的光緒帝早已經被囚禁起來,朝廷當政的是慈禧太后。不過總的來說,晚年的翁同龢,既不討光緒帝的喜歡,慈禧爺對他也非常厭惡,以至於他晚年怎一個慘字了得。

    翁同龢是咸豐六年的狀元,後來因緣際會成為光緒的老師,而且和光緒帝的關係非常好。關於他們兩人的關係有多好,史書上特意有這樣一段記載,說是光緒小時候害怕打雷,每逢打雷就躲在他懷裡,還經常玩他的鬍鬚,以手入懷撫其乳。

    可以說,翁同龢不僅是光緒帝的老師,也是他半個父親,所以他的仕途自然非常順暢。

    當時慈禧也非常欣賞翁同龢這位帝師,所以在光緒八年的時候,慈禧讓他進軍機處,但翁同龢以自己資歷不夠推辭了,但慈禧卻直接說:“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別給我為難!”由此可見她對翁同龢的倚賴和重視。

    就這樣,翁同龢第一次出任軍機大臣。

    兩年之後,慈禧發動“甲申政變”,廢掉主政軍機處的恭親王奕訢。翁同龢受風波影響,被革職留任,因為他是帝師,而且慈禧也有意留用他,所以這個處理對他沒有實際影響,他仍然在朝廷中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等到光緒二十年,光緒帝親征,再次召翁同龢任軍機大臣,並深得光緒帝信任。甲午戰爭中,因堅決主戰和李鴻章等人積怨,後來又因支援光緒帝變法,得罪了朝廷裡的眾多守舊派大臣。

    與此同時,翁同龢雖然支援光緒變法,但對於康有為這個人,又不是特別看好,所以他在推薦康有為時,就特意加了句“人之心術,能否初終易轍,臣異未敢深知!”好吧,就因為這一句話,翁同龢又把康有為為首的改革派大臣也都得罪了。

    在這種背景下,翁同龢就成為守舊派和改革派共同抨擊的靶子,守舊派覺得他是改革派的帶頭人,而改革派又覺得他是守舊派的帶頭人,於是翁同龢兩頭難受。

    於是,翁同龢先是被光緒訓斥,接著守舊派和改革派又各種找他茬,最後他就被革職回家。戊戌變法之後,慈禧本來想殺他,好在榮祿說了一句話:“本朝尚沒有殺過帝師的先例!”

    在這種背景下,慈禧這才留下他一條命,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翁同龢被永不敘用,而且每天去縣衙門挨訓。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做過帝師,告老還鄉,還要受這種侮辱,可以想象他的心情。

    等到光緒三十年,翁同龢病逝於自己家中,年享七十有五。因為此時翁同龢不僅沒有任何官職,而且還是代罪之身,朝廷自然也就不會給他撥安葬費。直到宣統元年(1909年),朝廷才下詔為其平反,並官復原職,追諡文恭。

  • 12 # 清水空流

    翁同龢,兩朝帝師。狀元出身。滿清同治光緒兩朝中樞,宰相。清流和帝黨總代表,名聲雖顯,但實無能力,文不能安撫百姓,武無不能剿滅亂匪,外不能平定西洋,內不能治國理政,雖為帝黨,卻對慈禧俯首帖耳,於光緒無一謀策,實數一個庸才。光緒讓此人輔政真是有眼無珠。恭親王奕訢臨終之際告訴光緒:““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人!”。鬼子六真有識人之明。

    明清兩代的重要輔臣去世以後,無論生前如何,皇帝出於面子和安撫都會給一筆喪葬用的銀子,也算是安慰一下。當然,根據生前地位,職務與皇帝親厚各有不同,但一定會給,家屬也算有個面子問題,比如曾國藩朝廷給了5000兩,但職務地位都高於曾國藩的翁同龢在光緒三十年去世,居然一兩朝廷的喪葬費都沒有給,雖然當時翁同龢已經被罷免本兼各職。但起碼的禮儀還是要有的。可是,朝廷就是一兩銀子也沒有給。兩朝帝師真是一文不值啊。原因在哪裡呢。第一就是,當時光緒已經被圈禁。他未必知道翁同龢死了,不給翁同龢喪葬廢的是慈禧。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光緒當時親政,以光緒對翁同龢的觀感也不會給喪葬費。

    翁同龢,官二代出身,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第三子,咸豐六年,26歲的翁同龢中了狀元,年少有為四個字應該當得起,但翁同龢是典型的書生意氣,文人秉政,一輩子沒有在地方任職,從管教育的學政到翰林院學士,以後就是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從各個方面來看,他實在是難以勝任這些職務。從他親手教育的兩個皇帝也看得出來,也不是一個好師傅。

    光緒八年,慈禧明知翁同龢是帝黨,但依舊讓翁同龢入中樞軍機處拜相,足見對他的倚賴和重視。這是翁同龢的政治巔峰,但兩年之後慈禧罷免恭親王奕訢。翁同龢雖然“革職留任”,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影響,仍然是漢臣之首,此後翁同龢就敢上了甲午海戰,歷史已經翁同龢的行為做出了最公主評價,我就不多做評價了,用最簡單的話說,翁同龢出於私人恩怨報復李鴻章,棄國家大義於不顧,李鴻章主張就不是他考慮了,只是凡是李鴻章主戰,他就主和,李鴻章主和,他翁同龢就主戰,既國家大事於不顧。為了就是一己之私,就憑這一點翁同龢就該死,就該殺。

    後來在戊戌變法的時候,首鼠兩端,十足的政客。舉薦康有為,後又反對,新黨舊黨翁同龢都得罪了,是裡外不是人,更讓光緒覺得翁同龢“欺君”。此時光緒已起殺心,還是榮祿說了一句:“本朝尚沒有殺過師傅”,這才算是留下一條命。但也就此徹底邊緣化。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之後,翁同龢被革職,永不敘用。

    翁同龢之所以晚景淒涼。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新舊兩黨都不待見,帝后兩大集團皆厭惡。翁同龢的失敗是整個儒家意識形態的失敗。也是他個人能力的失敗,在儒家方面他不如曾國藩,新事物不如李鴻章,武事方面不如左宗棠,文事方面不如榮祿。所以最後連喪葬費都沒有就不足為奇了。

  • 13 # 香姐逛歷史

    光緒皇帝曾經說過,翁同龢之罪,首在甲午主戰。作為清流派帝黨首領翁同和之所以主戰有他自己的私心。1859年,捻軍進攻定遠,翁同龢的兄長,時任安徽巡撫的翁同書放棄抵抗,棄城逃跑。1860年,退守壽州的翁同書,又引發苗沛霖之亂。曾國藩知道後,委託李鴻章為他寫了奏

    折彈劾翁同書。

    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並不陌生,“司農”就是指的江蘇常熟翁同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晚清民間對翁同龢的評價,說明清朝兩代帝師翁同龢

    的品質好不到哪去。作為清流派(帝黨)的 領袖、光緒的老師,光緒開始也許對他無比信任。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瞭解了翁同龢的光緒,對他恨之入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眾所周知,北洋海軍是李鴻章一手組建的。

    1891年元旦,北洋海軍的有力支持者醇親王奕譞去世,同年夏天翁同和主事的戶部提出了海軍外購禁令。這對於一個農業國家的近代化海軍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很多軍艦及裝備自己不能生產,又不能進口,而同時期的日本每年都會購入兩艘新式軍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裝備出現了明顯的代差。這是北洋海軍在黃海之戰中,失敗的直接原因。

    甲午戰爭爆發後,山東巡撫被換成了清流派人士李秉恆,這對於李鴻章而言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被翁同龢稱為“真偉人”的李秉衡,也沒有辜負翁同龢和的期望。負責威海衛外圍防守的山東軍,沒有組織一場像樣的阻擊戰,便撤出了戰場。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還派出他們的特使徐建寅到威海衛進行“調研”。在前線激戰真酣之時對北洋海軍進行了全面的否定,混淆視聽,意圖以徐建寅來取代丁汝昌。

  • 14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滿清氣數已盡,大廈將傾之際,依然免不了官僚體系互相傾軋,互相牽制,滿口萬歲的官宦、學士、名流,骨子裡離心離德,私慾膨脹,各自為計。驚慌失措不知所以的光緒帝四處尋找救命稻草,不祥之氣迷散宮帷,強勢的慈禧太后雖錦衣玉食,但也徹夜難眠,用荒淫浪費尋找存在感,苦心安撫警喻大臣,從王公帝師到縣令綠營,處處攏氣聚勢,奈何人心離散,國運已盡,從上到下,各有算計。翁同龢不過是滿清夕陽之下一垂垂老翁而已,奈何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再生,也無法挽回天下頹勢。

    疑病亂投醫的滿清皇朝,惶惶不可終日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為大清四處尋找續命仙藥。但是不僅翁同龢沒有,李鴻章也不過是大清王朝的修補匠。康有為信口胡言書生意氣。清庭國事左右皆危,時代更迭大勢正等待清廷嚥下最後一口氣。年少的光緒皇帝把心中的惡氣、不甘心、無奈、無力,全部發洩到了身邊、左右。爛透根芯的晚清政局,請問誰人不貪,誰人不藏私。誰人能夠力挽狂瀾?答案只有一個,等待被埋葬是清庭的唯一結局。

  • 15 # 信諾物流

    翁同龢系出名門,“一門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父子大學士,父子尙書,父子帝師”,他本身也是個學霸,1856年,殿試一甲一名,考中狀元,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其中教授光緒24年,為官60年,在晚清政壇留下深刻影響。

    和光緒帝24年的朝夕相處,培養了很深的感情,情同父子,言聽計從,是所謂“帝黨”的代表人物。按說光緒帝終生會重用依賴翁同龢,政治生涯結束會給予他優厚的待遇,退休告老還鄉直至去世都會以最高禮遇厚葬哀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奉硃諭,革職,永不敘用。光緒三十年(1904年),卒於家,享年75歲。宣統元年(1909年),詔復原官,追諡文恭。這裡很清楚,八月慈禧太后訓政,十月對翁的處理就下來了,以戊戌變法的失敗結束他的政治生涯,。就是說,是慈禧太后開缺了翁同龢,和光緒帝無關,那時光緒帝已經被囚禁在中南海瀛臺了。

    至於慈禧太后為什麼對翁同龢這麼痛恨,除因他是帝黨領袖外,在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中多有仵逆慈禧太后旨意,比如他在任戶部尙書期間就曾經公開反對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等。每遇爭論經常和慈禧為代表的政見不合,把個人的感情私利溶入了工作中。因為曾國藩、李鴻章曾經檢舉過其兄,終生和李鴻章不合,處處掣肘。對北洋水師經費撥付拒絕拖延,致使北洋水師裝置跟不上日本的發展步伐,甲午戰爭的失敗翁同龢難辭其咎。“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說的就是他們間的尷尬關係。作為朝中清流領袖,言官之首,甲午戰爭前翁同龢竭力主戰,不管國情能力的所限。戰敗後,上奏立斬李鴻章,議和時,又提出“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又聯合俄、英、德三國謀阻割地,最終情勢無法挽回。

    上面的種種原因吧,革職後直至去世朝廷也沒給於他及時肯定的評價,更沒有給予應有的諡號。直至光緒、慈禧去世,宣統上臺,當權者才給他詔復原官,追諡文恭。

    當然,文恭比曾國藩的諡號“文正”,左宗棠的“文襄”,李鴻章的“文忠”等追封層次差遠了。

  • 16 # 湖心的孤舟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並不陌生,“司農”就是指的江蘇常熟翁同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晚清民間對翁同龢的評價,說明清朝兩代帝師翁同龢的品質好不到哪去。作為清流派(帝黨)的 領袖、光緒的老師,光緒開始也許對他無比信任。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瞭解了翁同龢的光緒,對他恨之入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光緒皇帝曾經說過,翁同龢之罪,首在甲午主戰。

    作為清流派帝黨首領翁同和之所以主戰有他自己的私心。

    1859年,捻軍進攻定遠,翁同龢的兄長,時任安徽巡撫的翁同書放棄抵抗,棄城逃跑。1860年,退守壽州的翁同書,又引發苗沛霖之亂。曾國藩知道後,委託李鴻章為他寫了奏摺彈劾翁同書。

    這對於翁同書來說是一句極為致命的話,即便翁家 "兩朝宰相,再世帝師,三子公卿,四世翰院",在朝中有著深厚的人脈,事情也沒有轉機。翁同書被髮配邊疆,其父翁心存不久抑鬱而終。翁家和李鴻章結下了樑子。

    眾所周知,北洋海軍是李鴻章一手組建的。

    1891年元旦,北洋海軍的有力支持者醇親王奕譞去世,同年夏天翁同和主事的戶部提出了海軍外購禁令。這對於一個農業國家的近代化海軍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很多軍艦及裝備自己不能生產,又不能進口,而同時期的日本每年都會購入兩艘新式軍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洋海軍和日本海軍的裝備出現了明顯的代差。這是北洋海軍在黃海之戰中,失敗的直接原因。

    甲午戰爭爆發後,山東巡撫被換成了清流派人士李秉恆,這對於李鴻章而言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被翁同龢稱為“真偉人”的李秉衡,也沒有辜負翁同龢和的期望。負責威海衛外圍防守的山東軍,沒有組織一場像樣的阻擊戰,便撤出了戰場。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還派出他們的特使徐建寅到威海衛進行“調研”。在前線激戰真酣之時對北洋海軍進行了全面的否定,混淆視聽,意圖以徐建寅來取代丁汝昌。

    曾任袁世凱總統顧問著的王伯恭,在《蜷廬隨筆》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甲午戰前,翁同龢一力主戰,李鴻章言不可輕開釁端……我說:‘臨事而懼,古有明訓,豈能放膽嘗試?而且,中國無論兵器還是戰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輕率地開戰啊!"......我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翁同龢說:‘我正想讓他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

    翁同龢之二宗罪,割讓膠澳。

    1897年,甲午一戰已經過去三年,可是其影響還在繼續發酵。1897年11月,德國以“鉅野教案”為藉口強佔領青島,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高潮。

    這次談判清政府派出的還是李鴻章,不過李鴻章也很精明,去可以,翁同龢必須一起。清流人士平時誇誇其談,需要務實工作的時候卻不行了。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青島割讓給德國99年。客觀的說,這次談判如此被動,奕訢、李鴻章都有責任。可是負首要責任的無疑是翁同龢,毫無膽識他拒絕了張蔭恆等人的建議,導致談判的結果一塌糊塗。平時出口成章的翁同龢,這次的表現讓光緒失望至極。

    翁同龢之三宗罪,戊戌變法中表現出兩張面孔。

    康之才勝臣十倍

    翁同龢是一個十足的投機分子,為了迎合聖意,引薦康有為給光緒帝,,稱康有為的才華是自己的10倍。正是這一系列的操作,鼓動起了光緒變法的熱情,有了後來的“百日維新”。

    恐其心叵測

    戊戌變法開始後,有一次因公光緒讓翁同龢找康有為,翁同龢的回答,“此人居心叵測,我和他沒有來往”。光緒帝不禁問,“既如此,為什麼以前不說?”翁同龢說,“臣也是剛剛知道”。

    這樣首鼠兩端,陰陽臉的行為,想必光緒也是厭惡的。

    恭親王奕訢臨終前對翁同龢有一個評價,“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者”,想必是對翁同龢人品的一個真實的寫照。想起這個誤國誤民,以私害公的老師,光緒帝就是怒不可遏,更不會給他什麼喪葬費了。

    參考資料:《甲午海戰》、《翁同龢日記》、《清史稿》

  • 17 # 那年那月lhy

    關於翁同龢和李鴻章互撕那擋子事,不是不撥款的原因。

    翁同龢的父親和哥哥都毀於李鴻章之手,所以翁師傅對李鴻章恨之入骨,作為帝師又是戶部尚書的翁同龢,自然有資本對抗李二先生。影視劇上說翁同龢不給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撥銀子,導致北洋水師缺炮彈,故而戰敗。翁同龢死亡後大清沒有撥喪葬費應該是另有原因。

    熱血青年載湉急於變法圖強,翁同龢是光緒的帝師,自然為光緒遮風擋雨,以至於惹惱了慈禧太后。

    光緒皇帝繞過大臣,而重用小臣,第一當然是康有為。不久。光緒皇帝又重用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4個年輕小官,弄得滿朝文武惶惶不安。光緒皇帝和康有為他們想在一夜之間使大清瞬間富強起來,簡直是痴心妄想。慈禧太后一開始隱忍不發 ,藉機發難。首先把翁同龢罷免,趕出政治圈。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智囊。一旦被罷免,光緒皇帝就失去了一個首席謀臣,一箇中間橋樑,和一個翼護新黨的家長。光緒皇帝完全被孤立!

    慈禧太后不動聲色佈下陷阱,讓光緒皇帝和康有為他們去胡鬧幾個月。等到天下共憤,太后振振有詞之時,只要她臉色一變,則跪在地上顫抖的面無人色的萬歲爺就知道大事已去。

    翁同龢被開缺回家,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慈禧太后保護年邁帝師的一個方法。要是變法失敗後捉拿翁同龢,你讓天下人怎麼看?連皇帝的老師都不放過,皇家的威嚴何在?皇家的臉面何在?翁同龢能夠全身而退,朝廷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就已經是對他最大的照顧了。至於撥款之事,那就算了吧。

    軟禁中的光緒皇帝哪有時間?哪有精力?哪有心情?去恨他的恩師翁同龢呢?

  • 18 # 飄1962

    翁同龢是光緒的老師,聽謂帝師。

    甲午戰爭前期,北韓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日本人以此為藉口,出兵北韓半島,進行武裝干涉,北韓遂向清廷求援……

    北韓是我們大清的附屬國,日本悍然出兵半島,就是對大清宗主國權力的挑戰。這時北韓也請大清出兵。日本人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出兵一萬多人,是準備引起中日衝突的。在是否增兵(原有駐兵)北韓引起中日衝突這一點上,朝庭分成兩派,歷史學家稱為“主戰派”與“主和派”。主戰派以翁同龢與光緒帝為代表,主和派以李鴻章為代表。

    主戰派光緒帝年輕氣盛,慈禧歸權後,他正欲立威。那時,清廷的北洋水師亞洲最強。光緒帝心裡有底。

    主和派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發起倡導者,但他深知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比我們的“洋務運動”晚了幾年,但是經過近三十年的這種工業化“改革”,日本基本上完成了國家工業化,而清朝,是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洋務運動”的工業化水平對泱泱大國來說,僅僅是杯水車薪。

    關鍵的,日本的改革非常徹底,不但國家工業化了,日本天皇的皇權思想也讓位給了民權思想。而大清,依然是皇帝說了算。就是說,在日本,全民都萬眾一心地把國家當成自己的國家,而中國卻還是大清的家天下,在老百姓的思想意識裡,大清出不出兵、打不打仗以及在為誰打仗的問題上,老百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像甲午戰爭之後,漢奸帶著日本人到老百姓家收稅,漢奸狐假虎威,踹開了門說事,老百姓說,不給大清皇帝納稅出糧俺們知道了,那就給日本人納唄,給誰納不是納呢,你踹啥門啊?——這是我為遼寧黨史部門拍攝紀錄片《甲午陸戰》採訪時瞭解到的歷史細節……

    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戰爭,戰端未開,勝負已分。戰爭的結果是大清賠償三億兩百銀給日本人,並割讓遼東半島及臺灣列島。現在的臺灣民進黨,都是日據時代的後人,長著一副亡國奴的腦袋。

    兩億兩白銀,一半,日本人投在了全民教育上,另一半,列為軍費開支。而大清的子民,別說上學,連飯都吃不飽……

  • 19 # 大觀園添錦

    翁同龢的沉怨(一)

    大家都知道:翁同龢是晚清有名的詩人、書法家、收藏家、政治家,教育家。可是,沒人知道:他還是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小說家,傳世於今,沒人能讀懂它,還在苦苦探尋:誰是這位神祕的人物?

    翻開翁同龢的歷史,他有一段缺憾,不為世人所知:不知道為什麼被“開缺回籍”?檢視硃諭:“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近來辦事多未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蔘奏。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漸露攬權在狂悖情狀,斷勝樞機之任。本應查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毓慶宮行走有年,不忍遽加嚴遣,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特諭。”細細審之,也不過這句話重一點:“漸露攬權在狂悖情狀,斷勝樞機之任”,有玄機,沒有詳說,可大可小。翁同龢也沒有申辨,就和他描寫的故事一樣:“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待過公事,將歷年作官積的些資本並家小,送還原籍,安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蹟”。有人評:“此亦奸雄必有之態”。世界上有沒有陰陽之說?劫數一到,命運自然要與他開個玩笑。第一,“開缺回籍”的這一天正是他六十九的生日,是老天爺,還是榮祿報復性地調侃他。第二,“沽清正之名”。榮祿在他要離開“神京”前,派人致書並饋贈厚禮,他拒收。是檢驗他是否清廉,還是自己救了自己一條命,不得而知,也無從考證。第三,重要的一節,臨行前,榮祿又派人送來一份贈禮,他收下了,並寫了回信。在離開前夕,又與榮祿致函告別:“日來憧憧,觚稜之戀與邱壟之思,一時並集。徂暑,不得不早發,今擬趁早車直走溏沽矣。惟望暑時自衛,以慰遠懷。此行深仗康濟,勿念羈棲。”可見這份贈禮的重要性,表面上看是對換貼兄弟的情誼。一個帝黨,一個後黨,雖然政見不同,情誼依舊在。可是,從沒有人研究過榮祿究竟送的什麼贈禮?翁同龢的日記也沒有記載,只有研究到翁同龢寫有一部小說,才會明白,那個贈禮裡隱藏的祕密。政治鬥爭不全是刀光劍影,看似斯文的表象下暗自較量著。

    什麼贈禮呢?我們要看翁同龢回來後的反映:一,號稱瓶廬居士,“緣何喚作瓶居士,不貯膏油只貯愁”,即守口如瓶。沒人分析,也分析不到這緣何來的愁?守口如瓶是在向某個人保證什麼?二,回來後的第一首詩:“山齋雨坐漫焚香,几淨窗明竹樹涼。午睡起來無一事,自磨殘墨寫瀟湘。”這“瀟湘”二字不是隨便用的,也與所寫主題不搭架,這就是他的隱痛之事。三,當聽到榮祿死了的資訊後,便六神無主,焦燥不安,又是買刀,又是鑿井,大有做好自殺的準備,最後還是因多愁多慮,抑鬱而死。四,臨終一絕:“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有什麼心思,死不瞑目,用一個“汝曹”,大有文意。關鍵是慈禧沒死,這個心思放不下。

    我們從他口授遺疏一份,託張謇代書呈奏看:“已革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跪奏:為天恩為報,臣病垂危,伏枕哀鳴,仰祈聖鑑事。竊臣早年通籍,薦蒙先朝優遇,屢司文柄,兼侍講帷,忝陟班聯,疊鷹簡任,祗以奉職無狀,負罪當誅,猶蒙恩予以全保,放歸田裡,交地方官管束,俾盡天年。臣自知咎戾,深悔難追,夙夜彷徨,浸成老病,滋已氣息綿惙,無望偷生。伏念負疚如臣,固已言無足取,不敢復有所陳述,第恩隆未答,盛世長辭,感悚之餘,難可瞑目,所願勵精圖治,馴至富強,四海蒼生,詠歌聖德。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謹口授遺疏,不勝依戀之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這幾句話是關鍵:“負罪當誅,猶蒙恩予以全保”、“臣自知咎戾,深悔難追”、“伏念負疚如臣,固已言無足取,”。這是翁同龢的懺悔錄,“深悔難追”,不該寫這部書。論慈禧的個性,他早已身首異處,多虧榮祿沒有下絕手;或者說,書的主題沒有什麼不當之處,只要不公開身份,便沒人知道時代背景,主題背後的故事。那麼,榮祿的贈禮一定與書有關,同時,留下幾個字意:“兄如公開身份,命休矣!”所以,翁同龢臨行前的致函信是很慎重並表示謝意。

    不知榮祿又是怎麼死的呢?有一點肯定,他沒有死於光緒的追殺中,因為,他趕走了恩師。會不會因研究這本書而累死的呢?因為,它太會讓人聯想,甚至夜不能寐。這也說明,榮祿並沒有看懂看透全書。既然榮祿沒看懂全書,慈禧自然也不就懂。從命人抄書,到下令禁止閱讀,前後也有二十多年,給翁同龢一個“開缺回籍”的懲罰算是輕的,後來又追加一個交地方官管束,可見慈禧由大喜到大悲的憤恨,再加上週圍人的落井下石。據記載,慈禧自許為老祖宗,到別人奉她為老佛爺的過程,足見其對書喜愛程度。至今,收藏家還藏有慈禧時期掀起的十二個美女圖的熱潮。因為,只看到女性多麼地練達通明,卻看不到“女人當家,牆倒屋塌”的末世景象;只看到一個個美麗的女性,卻看不到幾個女性組合起來是她的形象;只看到生動鮮活的女性,卻看不到野雞、神京、雉羽夔頭、屏列雉尾就是女性的代名詞;……。

    其實,翁同龢自計劃寫書時就已安排好了,把自己隱藏起來,名字鑲嵌在書中。那時,他四十二歲,年富力強,做過兩太后和同治帝的老師也有十年,刑部十多年的經歷,對歷史研究也透徹,對治國理政也已經成熟,可謂經史知識淵博的官吏。他預見到大清王朝要滅亡在慈禧手裡,書中這樣寫到:“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是激憤寫書的動力。然而,在六十五歲時,不忘要留下自己的美名,批書上露出痕跡太多了,如:“蓋作者實因鶺鴒(同治)之悲、棠棣(慈禧)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同治丙寅季冬,左綿痴道人(老師)”,只要有一點歷史知識,拐一下彎,就能識破,忒顯眼的“榮禧”二字,不得不讓人深思。

    我們每個人都有衝動,都有追求;有追求必然能豐富自己完善自己,有追求的同時必然帶來風險。翁同龢晚年的悔恨是正常的,作為一個高官,沒有必要冒這樣的風險,寫一部針對時弊的政治題材的小說,就主題思想再好,為國為民,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有人物命運變化的哲理,有針對政權演變的規律,如“資治通鑑”性質的書,風險依然存在。雖然說隱藏得很藝術,但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至今,無人公開聲稱:讀懂另一個故事。

    添錦 2020.1.12

  • 20 # 師妃暄

    同治帝駕崩後,剛滿4歲的載湉入嗣皇統,成為大清第11個皇帝。

      慈禧對小時候的光緒非常嚴厲,,光緒的生母被禁止入宮探視,生父醇親王奕譞雖被批准輔導光緒學業,但也不得逾越身份。

    在毓慶宮給光緒傳道授業解惑的師傅翁同龢便成為小皇帝最為親近之人。

    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緒帝擴大了知識領域,為以後發動維新變法運動打下了思想基礎。

    翁同龢自1856年會試一舉成名起,直至1898年回籍,42年都在京師任要職,在任刑部右侍郎期間,更是處理了很多案件。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他為當時轟動全國、百餘年來家喻戶曉的楊乃武與小白菜這一冤案的平反昭雪。

    《崇陵傳信錄》中記載,“上幼畏雷聲,雖在書房,必投身翁師傅懷中。”“(光緒)或捋其髯,或以手入懷撫其乳”,“故常熟在書房二十五年,最為上所親”。

    翁同龢向光緒請假,想回江蘇常熟老家掃墓,光緒只好答應讓他休一個月假。但翁師傅臨走前,光緒要他立誓:“下月今日,朕與師傅相見於此矣。”

    古代有以籍貫稱呼名人的習慣,李鴻章被稱之為“李合肥”。從李合肥的名字引申出來了一幅著名對子,“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翁同龢是常熟人,當過戶部尚書。

    1886年,慈禧太后對大臣們講不垂簾聽政了,要歸政於光緒帝。翁想照著古代帝王禪讓時三讓三辭,勸醇親王和光緒帝要籲請皇太后體念時艱,繼續訓政。結果太后順水推舟,接著訓政了幾年。國家的政治關係變得微妙,慢慢形成了帝后同時掌權的二元政治:軍政大事要決斷還要太后,但是皇帝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權。

    光緒大婚過後就要完全親政,慈禧為了表達她的高姿態,就時不時的去頤和園居住,但當時的頤和園還沒有修好,太后想回宮了就說頤和園工程進展緩慢。翁同龢在取得戶部尚書的第一時間就決定“南北洋購買,洋槍,炮彈,機器事,暫停兩年,所有銀子解部充餉”。然後戶部積極調銀子修建頤和園,為的就是趕快修好讓太后住進去,沒有理由再幹涉朝政。

    而翁同龢在甲午年間對日本堅決主戰的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光緒。結果大清慘敗,賠了許多銀兩,還割掉了臺灣、澎湖和遼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歲再去學西點會不會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