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有歷史上著名的宦官亂政,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著名計程車人,留下了“乘驄”的典故,他就是桓典。
桓典在當時還是比較著名的人物,《後漢書》中有他的傳記。
桓典性情比較正直耿介,家學淵源,對《尚書》有著很深的造詣,也有很多的門徒。當時國相王吉獲罪被殺,之前的親戚朋友大有世態炎涼的舉措,都不再和他家裡來往。
只有桓典前去為他收屍、下葬、守孝,甚至設立祠堂,一切按照禮制進行。
他也因此棄官。
後來桓典因為品行高潔,被袁隗招入了自己的府內做事。
袁隗很多人就不陌生了。他是袁紹、袁術的叔父,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本身也曾經做過三公之一的太尉、太傅,後來被董卓殺害。
桓典因為品第高,所以被舉薦成為了侍御史,當時也叫做“司徒”。
御史在古代是監察機構,地位極高,漢代“三公”之一,也叫做“大司徒”。
所以這一機構的官員需要比較正直的人來擔當,尤其是在漢末這一亂世。
漢代是宦官亂政最嚴重的三個朝代之一,其他兩個是唐朝和明朝。
但是,桓典不怕得罪宦官,反倒是他的很多做法讓宦官對他又恨又怕,以至於他也參加過平定黃巾叛亂的戰役,但並沒有受到獎賞。
其中就是宦官作梗。
漢靈帝逝世之後,大將軍何進掌權,桓典還曾與之商量著如何剿除宦官勢力,雖然因為何進實在是太蠢,最終失敗了。
但桓典的名聲在當時也是非常不錯的。
以至於在漢末三國時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是說,那些壞人走路的時候得小心點,要避開那個喜歡騎著青驄馬的侍御史大人,也就是桓典。
於是,後世就用“乘驄”來指代侍御史或者御史這一官職。
比如:
杜甫《哭長孫侍御》裡面就有:
詩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韋應物《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二侍御》:
忽報南昌令,乘驄入郡城。
所以,如果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看到“乘驄”二字,應該知道所形容從人物和監察機構有關,一般是侍御史或者御史,同時也是用以表現其正直不阿的品性。
漢末三國時期,有歷史上著名的宦官亂政,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著名計程車人,留下了“乘驄”的典故,他就是桓典。
桓典在當時還是比較著名的人物,《後漢書》中有他的傳記。
桓典性情比較正直耿介,家學淵源,對《尚書》有著很深的造詣,也有很多的門徒。當時國相王吉獲罪被殺,之前的親戚朋友大有世態炎涼的舉措,都不再和他家裡來往。
只有桓典前去為他收屍、下葬、守孝,甚至設立祠堂,一切按照禮制進行。
他也因此棄官。
後來桓典因為品行高潔,被袁隗招入了自己的府內做事。
袁隗很多人就不陌生了。他是袁紹、袁術的叔父,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本身也曾經做過三公之一的太尉、太傅,後來被董卓殺害。
桓典因為品第高,所以被舉薦成為了侍御史,當時也叫做“司徒”。
御史在古代是監察機構,地位極高,漢代“三公”之一,也叫做“大司徒”。
所以這一機構的官員需要比較正直的人來擔當,尤其是在漢末這一亂世。
漢代是宦官亂政最嚴重的三個朝代之一,其他兩個是唐朝和明朝。
但是,桓典不怕得罪宦官,反倒是他的很多做法讓宦官對他又恨又怕,以至於他也參加過平定黃巾叛亂的戰役,但並沒有受到獎賞。
其中就是宦官作梗。
漢靈帝逝世之後,大將軍何進掌權,桓典還曾與之商量著如何剿除宦官勢力,雖然因為何進實在是太蠢,最終失敗了。
但桓典的名聲在當時也是非常不錯的。
以至於在漢末三國時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是說,那些壞人走路的時候得小心點,要避開那個喜歡騎著青驄馬的侍御史大人,也就是桓典。
於是,後世就用“乘驄”來指代侍御史或者御史這一官職。
比如:
杜甫《哭長孫侍御》裡面就有:
詩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韋應物《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二侍御》:
忽報南昌令,乘驄入郡城。
所以,如果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看到“乘驄”二字,應該知道所形容從人物和監察機構有關,一般是侍御史或者御史,同時也是用以表現其正直不阿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