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家庭教育與自我教育

    義大利瑞吉歐·艾米里亞教育體系

    瑞吉歐是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座城市,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洛利斯·馬拉古齊(LorisMalaguzzi)和當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興辦並發展了該地的學前教育。數十年的艱苦創業,使義大利在舉世聞名的蒙臺梭利之後,又形成了一套“獨特與革新的哲學和課程假設,學校組織方法以及環境設計的原則”。人們稱這個綜合體為“瑞吉歐·艾米里亞教育體系”。

    該教育體系強調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在《孩子的一百種語言》一書中,馬拉古齊的一首詩《其實有一百》充分表達了這一思想。他說:“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隻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方式、遊戲方式及說話方式;/還有一百種……/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種……”。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視兒童為一個自己能認識、思考、發現、發明、幻想和表達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一個是自我成長中主角的孩子;一個富有巨大潛能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孩子,成人應如何應對?最重要的是要承認“其實有一百”;其次,要以孩子的思維、兒童的立場來看待一切;另外,千萬不要壓制孩子,應讓孩子充分表現其潛能。

    他們還提出:當前的背景是幼兒的數量越來越少,幾乎沒有兄弟姐妹,又生活在充滿新的需求、新的社會環境之中,過早地被捲入成人生活,經常變成一個過度情感投資的物件,束縛了幼兒的發展。另一方面,現代兒童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有潛力,更願學習、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興趣,渴望友誼。為此,瑞吉歐採用彈性課程,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不讓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圍之中。在幼兒園中,教師必須儘可能減少介入,更不可過度介入,“與其牽著兒童的手,倒不如讓他們靠自己的雙腳站立著”。

    百種語言:他們把文字、動作、圖象、繪畫、建築構造、雕塑、 皮影戲 、戲劇、音樂……等都作為兒童語言,歸納為:表達語言、溝通語言、符號語言(標記、文字)、認知語言、道德語言、象徵語言、邏輯語言、想象語言和關係語言等等。鼓勵孩子透過表達性(動作、表情、語言、體態等)、溝通性及認知性語言來探索環境和表達自我,認為兒童的自我表達和相互交流特別重要,是兒童探索、研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基本活動。

    瑞吉歐經驗顯示:“學齡前幼兒能夠廣泛運用各種不同的圖象和媒介來表達,以及與他人溝通彼此的認知。”“我就是我們”:“我就是我們,代表一種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交流,達到超越個人成就的可能性。”以另一個方式來理解,幼兒與成人共存於社會文化和社會現實之中,並透過每日的文化參與發展自我。將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處於整個社會背景之下,使個人與社會過程兩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兩者之間的本質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時,這一理念還代表在共同分享中,每個人均可提出最好的想法,提升和加強團隊間意見交流,並刺激新奇或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而這些是無法靠個人力量獨自完成的。這種獨特的看法雖然不是出於某些理論的指引,卻是瑞吉歐教育取向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對兒童的觀察、瞭解及經驗的總結,是與幼兒發展相關的實實在在的事實,是一種新的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男友來求我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