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這也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種寫作方法。
託物言志:透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託物言志”是透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拓展資料: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的一種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現,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正確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運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點, 要與人的品格有相似之處,讓人讀了文章,能清楚地認識到借物要說明什麼,讚譽怎樣的人。
比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期中的《落花生》,全文講述“我們”全家歡度收穫節,邊品嚐新花生, 邊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人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 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文章在談論花生的好處時,有這樣幾段話: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裡, 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這幾段話就運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怎樣做人)的 方法: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 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我”從父親的話中體會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認識得 到了父親的肯定。這就像畫龍點晴一樣,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託物言志就是透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託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透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託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透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絡。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優秀的古典詩詞作者在創作託物言志這一類作品時,總是能夠透過細緻的觀察和悉心的體驗,進而準確地尋覓出能表達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觀物件,即找準言“志”之“物”。
託物言志這一類詩詞的創作,常常源於詩人對某一特定事物內在意義的直覺頓悟,之後再將這種直覺的頓悟進行提煉並完善,最終形成單一而明顯的主旨。因此詩人必須置身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徵或特性進行觀察、體驗、比較、玩味的基礎上,進而準確地揭示出所詠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區別: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這也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種寫作方法。
託物言志:透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託物言志”是透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拓展資料: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描寫人的一種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現,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正確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運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點, 要與人的品格有相似之處,讓人讀了文章,能清楚地認識到借物要說明什麼,讚譽怎樣的人。
比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期中的《落花生》,全文講述“我們”全家歡度收穫節,邊品嚐新花生, 邊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人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 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文章在談論花生的好處時,有這樣幾段話: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裡, 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這幾段話就運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怎樣做人)的 方法: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 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我”從父親的話中體會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認識得 到了父親的肯定。這就像畫龍點晴一樣,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託物言志就是透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託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透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託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透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絡。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優秀的古典詩詞作者在創作託物言志這一類作品時,總是能夠透過細緻的觀察和悉心的體驗,進而準確地尋覓出能表達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觀物件,即找準言“志”之“物”。
託物言志這一類詩詞的創作,常常源於詩人對某一特定事物內在意義的直覺頓悟,之後再將這種直覺的頓悟進行提煉並完善,最終形成單一而明顯的主旨。因此詩人必須置身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徵或特性進行觀察、體驗、比較、玩味的基礎上,進而準確地揭示出所詠之物的品性或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