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斗星3557
-
2 # 香茗史館
中國自漢代到明清,長期實行銀兩制,即以銀子的重量計值,直到1933年“廢兩改元”後正式消失(但民間仍沿用)。不過,銀兩雖然是主要貨幣單位,但直到明清時期才成為市場流通貨幣,而此前則主要作為大宗貨物結算貨幣,百姓通常以銅錢為主。那麼,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呢?由於歷朝歷代經濟發展程度和白銀保有量等原因影響,其實並不固定。
唐朝:白銀數量稀少,價值相對較高唐朝作為歷史上極為強盛的朝代,經濟已經達到相當發達的程度,貨物流通較為頻繁,但由於白銀保有量相對後世較少,因此這一時期的白銀從購買力來講,那是相當值錢。
唐朝早期實行“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即以銅錢和以帛為代表的絲織品作為主要法定貨幣,白銀由於數量較為稀少,且價值過高的原因,在民間流通量其實並不大,一般只是作為大額交易的結算貨幣。
唐朝時期,一兩銀子通常可以折算1000文銅錢(即一貫),根據唐太宗貞觀年間的物價計算,當時一斗米只賣5文錢,一兩銀子便可以買200鬥米,即20石。唐朝一石約為現代59公斤,而現在一公斤大米的價格是3.86元。即唐太宗貞觀年間,一兩白銀大約值4554.8元。
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由於通貨膨脹,大米價格上漲至10文一斗,一兩銀子便可以買100鬥米,也就是10石。即唐玄宗開元年間,一兩白銀大約值2277.4元。
宋朝:錢幣制度混亂,只能計算大致區間宋朝由於經濟高度發達,商品流通極為頻繁,導致現有貨幣不能滿足經濟發展,使得宋朝的貨幣制度極為複雜,且各種記載也是矛盾重重。
根據《宋史·食貨志》和《續資治通鑑》記載,從宋真宗時期開始,由於白銀保有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導致銀價持續上漲,一度達到一兩白銀可兌換兩貫銅錢,即2000個錢(宋以“錢”為貨幣單位)。
與此同時,宋朝流通的貨幣也極為複雜,不僅各州都有權利私自鑄錢,甚至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導致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而且,全國各地流通著多種貨幣,例如穿山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而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是不一樣,這導致白銀對銅錢的匯率根本不能做到統一。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 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我們姑且以兩貫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的米價是1石300至600錢(靖康之亂前後價格上漲,屬於特殊情況)。也就是說,一兩基本可以買到4到8石大米,以宋石約為現代66公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約1019.04元至2038.08元。(另有說法認為宋石為48公斤,那麼一兩銀子便相當於741.12元至1482.24元)
明朝:白銀保有量上漲,銀兩價值開始下跌明朝時期,不僅朝廷持有白銀開始增多,而且隨著對外貿易的增多,大量白銀從外國流入中國,使得白銀保有量開始上漲,相應的,白銀價值也開始下跌。而從明中期開始,銅錢地位已經急速下滑,白銀開始取代銅錢成為了民間主要流通貨幣。
我們以明朝萬曆初年為例,此時的米價尚且比較穩定,當時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購買大米兩石,明石約合現代94.4公斤,即萬曆初年一兩白銀可以購買188.8公斤大米。以每公斤3.86元的價格計算,萬曆初年的一兩白銀,大約值728.768元。
不過,從萬曆中期開始,隨著天災人禍的爆發,米價開始出現上漲,每石大米的價格始終在一兩銀子以上波動,到崇禎時期甚至猛漲到一兩六錢,從而引發“橫民倡亂,搶掠紛起”。我們取中間值以每石大米1.2兩銀子計算,明中後期一兩銀子大約只能買到0.83石大米,即78.67公斤,此時的白銀一兩大約只相當於303.6元。
清朝:隨著外來白銀的湧入,白銀價值持續下跌清朝時期,白銀價值大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清朝中前期,白銀的價值大約和明朝萬曆初年時相當。但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海外白銀瘋狂湧入中國,導致白銀價格開始飛速下跌。
例如清朝康熙四十五年,蘇州細白米每石1.2兩,次米每石1.1兩,即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購買0.83石到0.91石大米,以每石合70公斤計算,一兩銀子便可以買到58.1公斤到63.7公斤大米。也就是說,康熙四十五年時,蘇州一兩白銀大約值224.266元至245.882元。
根據清朝軍機處檔案的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也就是說,此時一兩白銀只能買到0.68石米,以每石合70公斤計算,此時的一兩白銀只值183.74元左右。
綜上所述,從兩漢到明清,隨著白銀保有量從少到多,白銀的價值普遍成下降趨勢,且波動幅度較大。不過,從以上白銀價值來看,電視劇和小說中人們吃頓飯便動輒花費數量白銀,這種情況顯然不太真實,例如《射鵰英雄傳》中,按照以上換算標準,郭靖一頓飯就花了上萬塊,這簡直就是進了黑店啊。
-
3 # 諾貝爾小肝肝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這類問題在很多地方看到多次,問題下多數回答,要麼摺合米價,要麼摺合購買力,要麼就糾結饑荒年。
之前又有問民國時期一個大洋大概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底下的回答也是清一色的校長領多少錢,教育部長領多少錢,縣長領多少錢,教職工多少錢。我說過,用動盪不定的米價來衡量銀子的價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荒謬的,你更不能以古代購置房產、田地的花銷來對比人民幣,也不可脫離群眾,只參照上層收入來定奪,否則結論一定極其荒謬。
要說一兩銀子、一個銀元,合現在多少錢,有個非常簡單粗暴,但是非常準確、非常有效的方式:
底層工人、百姓勉強維持溫飽的月入(銀兩、文錢、布帛、銀元)=現如今底層工人、百姓勉強維持溫飽的月入(人民幣)
譬如:
民國初年,清華外教狄登邁調查了北京最普通居民的收入。其中,1918年,北京居民最底層的收入是1.66銀元/月,即每個月才得一塊六。
民國初年,北京最普通最底層的員工,有住處,但生活十分艱難,月入一塊六角,即1.6元。
民國初年,北京段公館中的傭人、在工地幹活的工人、飯店的夥計,月入約合2個大洋。
那麼,
可以得出結論:
民國初年,2個大洋約等於現如今的3000元,即1個大洋等於現在的1500元。
這既不是米價摺合出來的300元人民幣,也不是肉價摺合出來的800元人民幣。因為從上世紀末期開始,農業進入機械化,又擁有化肥等資料,價值可稱低廉,畝產十倍於古代,又不似古代米價騰踴。各種肉禽、肉豬養殖,在古代也不能與現如今的擁有量對比。其他諸如能買驢但買不起糧,能蓋屋但吃不起肉的事,實在太多,不一一列舉。
因此,根據底層人民(那啥人口)的收入才是靠譜的,也能回頭過來檢測當時某樣東西的貴賤,而不是用具體的某樣東西去檢測底層月入。於是,你回頭再去檢測,發現在民國初期,2個大洋能置辦一桌上等婚宴。而現如今,普通婚宴酒席一兩千,高階婚宴一桌3000左右。再驗民國初年,800銀元買北京一套房,則合2017年的人民幣120萬,並不便宜,但和現如今的房價相比,真是便宜到姥姥家了。由此推而廣之,貨幣未曾動盪過的1925年之前的民國,1塊大洋
=1930年的8個大洋
=1980年的15元
=1990年的50元
=2000年的350元
=2010年的900元
=2017年的1500元
(全部根據底層員工溫飽工資換算)
有人問,三四十年來,中國通貨膨脹了多少倍。答案很明顯了,是100倍。1980年的一塊錢,等於現如今的一百塊錢。這從側面證明了賺了錢存銀行到底貶不貶值,國家印發貨幣,到底對你以前存的錢,稀釋到何種程度?
這都是根據最底層的工人、縣民的月入而算出來的,而月入是當時民價的直接反應。到現在,底層工人、徭役、僕從、服務員,也佔據人口的絕大多數。由此,我們還可以看古代任何時期的通行貨幣等於現如今的多少人民幣。
我曾寫過一篇回答,專門就是對比銀兩與人民幣,譬如清代某些時期,縣民小工,月錢一兩四錢,又有才得八錢的,而京城、主要城市僕役、雜工、服務人員,月錢二兩。《紅樓夢》裡得力丫鬟,也是這個收入。可以看出,明清時期的一兩銀子,大略等於現如今多數底層人民半月的收入。古人月入二兩銀子,等於1980年的30塊錢,2000年的700塊錢,2017年的3000塊錢。而民間常用文錢結算,一千文摺合一兩銀子,後文錢貶值,一兩銀子兌一千七八百文都有,民間工作人群收入也上漲,但卻是真的上漲嗎?依然要根據底層月入來確定物價貴賤,而不是根據某種東西價格來確定收入多少。
譬如,康熙年間,肉價維持在三分錢,即一斤(590克)0.03兩白銀,根據底層人民月入換算,這就是一斤豬肉38塊錢,現在才十來塊,而更底層的村民,月入等於現如今的1200塊左右。你瞬間就能明白古人一年到頭吃回肉多不容易,為啥都捨不得買肉。而切切不可根據一斤豬肉三分銀錢來換算成現在的肉價,再推出當時人的收入水平摺合現如今多少人民幣,這是非常荒謬的。
鹽在古代製作、運輸都比現在費勁,每斤五分錢,也就是0.05兩,合2017年的75塊錢。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民國初年,這時再看《黔川滇旅行記》,你就能明白為啥各地貧苦百姓根本就吃不上鹽,最多隻是沾著一點點大鹽粒嘗一些滋味的原因了。而你,絕不可根據當時的食鹽價格,反推出兌率。
北宋底層鄉野百姓,日入一百文,月入三千文(3貫),等於2000元人民幣,一文合現在的六、七毛錢,也是如此推導。上層官員三分之一發錢,三分之二發東西,也是無奈之舉。北宋待遇中等的當兵的,平均一天能拿130文,到南宋一天能拿500多文,不是工資漲了,是錢毛了。
北宋城裡小吃,每份15文,也就是現在的15塊錢左右,這是雞雜湯的價格。而蔬菜造齏,每碗10文。
總之,基於底層人民日入或月入,聯絡現如今底層人民日入或月入,來認知古代,甚至近代糧食、肉類、吃穿、住宿、房產、婚喪、僱傭等所有人們所需購買、出賣物品的價格,才是最合理的。如此計算,則荒年糧食價格的騰踴、昂貴,則立即顯現。百姓一年到頭捨不得吃一回肉的心態,也能立即體會到。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維她命bc
這個也要分朝代的,按照購買力來說,清朝的一兩銀子能夠兌換1000文銅錢,一旦米需要600到700文錢,按照現在的米價3塊錢一斤,一旦米需要510塊錢,也就是說一兩銀子不到1000塊錢。
-
5 # 天堂海色
換算都不一樣,受貨幣流通影響,一兩銀子的購買力都不一樣,我們挑幾個典型的換算。在唐代,物質豐富,國家富裕,一兩銀子可以買200石糧食,約120斤左右,按照現在的購買力換算,唐代的一兩銀子可值4720元。宋代由於貨幣形式增多,貨幣稍有貶值,但是貨幣市場太亂,無法換算。到了明朝,一兩銀子可以買2石大米,相當於現在的755元。清朝由於外來資本進入,干擾了原有的經濟市場,一兩銀子大概值200元。所以電視劇裡隨隨便便的一兩銀子可是相當值錢的,百姓都是以銅錢為主。
-
6 # 隟貫視野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這類問題在很多地方看到多次,問題下多數回答,要麼摺合米價,要麼摺合購買力,要麼就糾結饑荒年。
之前又有問民國時期一個大洋大概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底下的回答也是清一色的校長領多少錢,教育部長領多少錢,縣長領多少錢,教職工多少錢。我說過,用動盪不定的米價來衡量銀子的價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荒謬的,你更不能以古代購置房產、田地的花銷來對比人民幣,也不可脫離群眾,只參照上層收入來定奪,否則結論一定極其荒謬。
要說一兩銀子、一個銀元,合現在多少錢,有個非常簡單粗暴,但是非常準確、非常有效的方式:
底層工人、百姓勉強維持溫飽的月入(銀兩、文錢、布帛、銀元)=現如今底層工人、百姓勉強維持溫飽的月入(人民幣)
譬如:
民國初年,清華外教狄登邁調查了北京最普通居民的收入。其中,1918年,北京居民最底層的收入是1.66銀元/月,即每個月才得一塊六。
民國初年,北京最普通最底層的員工,有住處,但生活十分艱難,月入一塊六角,即1.6元。
民國初年,北京段公館中的傭人、在工地幹活的工人、飯店的夥計,月入約合2個大洋。
那麼,
可以得出結論:
民國初年,2個大洋約等於現如今的3000元,即1個大洋等於現在的1500元。
這既不是米價摺合出來的300元人民幣,也不是肉價摺合出來的800元人民幣。因為從上世紀末期開始,農業進入機械化,又擁有化肥等資料,價值可稱低廉,畝產十倍於古代,又不似古代米價騰踴。各種肉禽、肉豬養殖,在古代也不能與現如今的擁有量對比。其他諸如能買驢但買不起糧,能蓋屋但吃不起肉的事,實在太多,不一一列舉。
因此,根據底層人民(那啥人口)的收入才是靠譜的,也能回頭過來檢測當時某樣東西的貴賤,而不是用具體的某樣東西去檢測底層月入。於是,你回頭再去檢測,發現在民國初期,2個大洋能置辦一桌上等婚宴。而現如今,普通婚宴酒席一兩千,高階婚宴一桌3000左右。再驗民國初年,800銀元買北京一套房,則合2017年的人民幣120萬,並不便宜,但和現如今的房價相比,真是便宜到姥姥家了。由此推而廣之,貨幣未曾動盪過的1925年之前的民國,1塊大洋
=1930年的8個大洋
=1980年的15元
=1990年的50元
=2000年的350元
=2010年的900元
=2017年
-
7 # 爸右邊大拇指點一下
關於 “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
在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
在北宋朝中期價值600元-1300元 (或1000-1800元);
在盛唐時期價值2000-4000元。
不一樣,最後一個問題問的範圍太大了。現在咱們都知道國家的國策對於金融的影響巨大,還有通貨膨脹、物資匱乏等方面都會影響物價。再加上古代經濟學不發達,所以各個朝代的銀子的購買力因為政策不同都會出現較大的浮動,僅以漢朝中期為例,物價就起伏十分厲害。
-
8 # 小明微電影
明初,人口銳減,地廣人稀,田價很便宜,不過一二兩銀子1畝。折成當時的糧價,大約值三四百公斤大米,相當於人民幣600元左右。到了明朝中期,田地的價格達到高峰,每畝能賣到50兩到100兩銀子。折成當時的糧價,大約值一二萬公斤大米,相當於人民幣3萬元左右。(引用他人的)
回覆列表
謝謝平臺,說了句,明朝末年,史書記載一兩銀子,能買大約700斤,麥子,也就大約相當於現在700多元人民幣,其他時期還貴,順便說一句,古代金銀兩市貨幣,單位不是最重單位的就像,現在的元角分一樣,綜合史學者研究,銀子,以今天的人民幣是對應關係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可以換人民幣,400到500元,明朝中期,可對700,到900元,北宋中期,可對700元,到1600元,唐朝時期,可對3700,到4800元,不等,這是歷史學者,有考古學家,進建國以來,不斷更新研究,得出的結論吧!歷史,有的不一定正確,但是根據研究,它是有根據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