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有人認為,盤古是道教中元始天尊的化身。關於盤古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但都普遍認同盤古是開天闢地的人物。 在大部分關於盤古的傳說中,都有如下內容: “天地初生時模糊一團,盤古就在這模糊一片的天地中誕生。經過18000年,盤古用一把利斧破開天地。清而輕的東西上升形成天;重而濁的東西下沉形成地。盤古怕天地重新合攏,於是頂天立地支撐其間。天每日升高1丈,盤谷也每日長高1丈。再經歷18000年,盤古死去,身上的器官變化成天地間的萬物:身體變為高山,肌肉變成良田,血液成為江河,筋骨變成大路,牙齒變為玉石,皮毛變成草木...” 有人認為,盤古的傳說,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創造出來的用於填補鴻蒙時代空白的。 盤古的故事,較早見於三國時候徐整作的《三五歷記》: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後乃有三皇。 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裡。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面板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從此以後,盤古開天闢地的記載越來越多起來,並發展為他死後頭化為東嶽,腹化為中嶽,左臂化為南嶽,右臂化為北嶽,足化為西嶽,眼睛化為太陽和月亮,淚水化為江河,呼氣化為風,聲音化為雷電,夫妻二人化為陰陽。” 土衛五上有一座環形山是以盤古的名字命名的。
盤古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有人認為,盤古是道教中元始天尊的化身。關於盤古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但都普遍認同盤古是開天闢地的人物。 在大部分關於盤古的傳說中,都有如下內容: “天地初生時模糊一團,盤古就在這模糊一片的天地中誕生。經過18000年,盤古用一把利斧破開天地。清而輕的東西上升形成天;重而濁的東西下沉形成地。盤古怕天地重新合攏,於是頂天立地支撐其間。天每日升高1丈,盤谷也每日長高1丈。再經歷18000年,盤古死去,身上的器官變化成天地間的萬物:身體變為高山,肌肉變成良田,血液成為江河,筋骨變成大路,牙齒變為玉石,皮毛變成草木...” 有人認為,盤古的傳說,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創造出來的用於填補鴻蒙時代空白的。 盤古的故事,較早見於三國時候徐整作的《三五歷記》: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後乃有三皇。 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裡。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面板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從此以後,盤古開天闢地的記載越來越多起來,並發展為他死後頭化為東嶽,腹化為中嶽,左臂化為南嶽,右臂化為北嶽,足化為西嶽,眼睛化為太陽和月亮,淚水化為江河,呼氣化為風,聲音化為雷電,夫妻二人化為陰陽。” 土衛五上有一座環形山是以盤古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