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陶礫紫砂掌櫃

    黃金段泥 本山綠泥屬於比較稀少珍貴的,至於孰優孰劣,只要是純正的紫砂礦料,質量沒有問題,就看個人使用後的喜好了。

  • 2 # 紫砂壺友

    其實,如果問紫砂段泥哪種好,不如問自己最喜歡段泥類的哪種泥料。好與壞都是自己憑心而判的。當然,也有壺友會說,金黃段不是段泥中最好的嗎?是的,和普通的段泥想比,金黃段也算得上段泥中的極品了,但是如果碰上不喜歡金黃段的人,那麼也沒有好不好之分了。說到底還是要分清楚段泥料品質的好壞,這才是最根本的。

  • 3 # 傾緣紫砂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邀請!紫砂段泥,段泥是一個大類,紫砂基本分成紫泥,段泥,還有紅泥,段泥的話我目前只接觸了芝麻段泥,其他種類的段泥還沒接觸,所以不能亂說,真正好的原礦紫砂泥,需要養一段時間的,這個只有用過的朋友才知道,因為養過的紫砂壺,自然會呈現一種如玉石一般的啞光,很多朋友說是包漿,當然那種茶漬,很髒的,很油的除外,因為那能洗掉,自然形成的包漿,你是洗不掉的,這個就是好泥料的呈現方式!剛出窯的紫砂壺是沒有水色的,只有經過泡茶才能慢慢養出水色!如果剛買回來就很亮,那就不對了!下面是我養過的芝麻段泥壺的圖片,你看看就知道了!非常自然!不做作!

  • 4 # 紫砂壺韻

    段泥是宜興紫砂陶土的眾多泥類之一,據古籍記載,段泥作品最早出現於明萬曆時期,且明末清初亦比較少見。 明清時期,沒有“段泥”之稱,稱之為“團泥”;團泥舊時稱“老泥”,根據明代周高起《陽羨藝壺系》記載:“老泥,出團山,陶則白砂星星,宛若珠琲,以天青、石黃和之,成淺深古色。‘’白砂星星,宛若珠琲”,說的就是段泥製品的顯著特徵。

    明清時期,段泥類作品多以日用器物和自然景物來取譬,如冷金黃、葵黃、豆碧等。清嘉道時期及以後,段泥製品尤多,由於工藝不完善和燒製環境不理想,大多數製品,色枯而黝黑。 直至民國時期,李景康、張虹的《陽羨砂壺圖考》將段泥歸之為白沙和黃色兩類:“白沙有白泥、窯白之分。黃色有冷金、葵黃、豆碧諸品。從泥料的產狀和效能上來看,段泥大致有兩類:一是白泥類的段泥,一是共生礦類的段泥;從礦床的分佈來看,段泥類泥料中的白泥類泥料,主要產於接近山腹或山腹的石英砂岩之間,延展至山腰翼部。共生礦類的段泥主要分佈於礦床頂板之下,紫泥層的上部,部分夾雜在紫泥礦層中。從原礦泥料的外觀特徵上看,礦料中含有綠泥、芝麻段泥和白麻子泥等;從成陶後製品的外觀色澤來看,有金黃段泥、米黃段泥、青段和老段泥等。 段泥原礦由於其礦層和分佈區域的不同,以及周圍共生環境的影響,礦料外觀呈淺灰色、淡綠色、灰白夾青色、或夾雜褐色斑點,塊狀或片狀構造,粉砂質泥質結構,緻密,不堅硬。段泥的主要礦物質成分為水雲母、高嶺土、石英、葉蠟石及雲母碎屑、鐵質等。由於受地質、成礦條件的影響,不同礦區、不同礦層的段泥,其品質和效能均會有差異,燒成溫度的不同及燒成次數的多少,段泥的外觀色澤也不盡相同。從地域上來說,宜興紫砂開採的礦區或礦點中的甲泥和白泥礦區,均有段泥類礦料產出。段泥礦料,燒成後的作品,整體色黃偏淡,素淨淡雅,如清水芙蓉,凌波仙子,清心怡人,素心芬芳,素有“素心素面”之稱。

  • 5 # 九香紫砂文化

    個人意見青灰段,段泥在所有礦料中透氣性最強,吸附性也最強,由於紫砂燒結不到位很容易吐黑,段泥顏色普遍偏淺,所以在使用段泥類紫砂壺泡茶時顏色較深的青灰段是比較合適的。下圖最下一排左邊第二個就是青灰段一號表試片。

  • 6 # 373991295

    段泥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是一種本山綠泥和紫泥的共生礦土。本山綠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礦,共生的意義是天然形成,而且兩種泥性質一致,老段泥是經由長時間窖藏陳腐的熟泥。泥性:老段泥略感甜嫩綿密,質堅而溫潤,燒成後成黃色泛紅,刺眼奪目,為珍藏家所喜愛。窖溫約1150-1200度,收縮比約12%-13%。老段泥可貴在陳腐時間上,檔次不低。

  • 7 # 紫砂郡主工作室

    段泥是紫砂泥中之一大類,段泥又可以細分為黃金段,老段泥,芝麻段泥等等種類繁多,各種泥料盡顯本色,各展神通,至於哪種段泥最好取決於自己的羞澀囊腫,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物盡其用,紫砂壺為伺茶,泥料起關鍵。

    黃金段為段泥中風化一層,燒成成壺顏色金黃色中帶少量紫褐色顆粒,具有段泥成分和紫泥顆粒,色澤純正,透氣性佳,為段泥中極品,存市量很少,如能尋得一把手工製作的黃金段壺,豈不是心願滿足,黃金段壺適合衝品綠茶白茶等茶湯淺色,喝什麼茶,用適合自己的壺才是最好!

    明朝周高起在《陽羨壺茗系》中的話:“陶則白沙星星,宛若珠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壺身表面有星砂點點。老段泥壺表面顆粒飽滿豐富,骨多肉少,具有豐富的顆粒飽滿質感,透氣性好,適合自己的壺才是最好,選的一把手工老段泥泡上新品春茶,細細品來。

    芝麻段泥原礦中有褐色芝麻裝斑點,成壺表面遍佈星星點點的黑色茶顆組成是由紫泥顆粒組成,給人呈現素面素心段泥另一面斑斕色彩,適合沖泡綠茶,白茶,黃茶,紅茶或生普,適合自己的壺才是最好。

  • 8 # 摶砂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只要是原礦的紫砂段泥,其實都不錯,只不過是不同的段泥燒成的表現略有不同,其次有的段泥泥料比較稀少,因此價格有差別。

    1.金黃段

    是紫砂段泥中比較稀有的泥料,燒成後泛黃,並伴有紅褐色、黑色小點,砂感豐富,燒成後較一般段泥潤,極易泡養。

    2.本山段

    燒成後泛黃,有的黃中略泛白,同樣砂感豐富,透氣性極佳,伴有黑色小點。

    3.老段泥

    燒成後泛褐黃色,多稱其為老段泥,很多壺友會把老段泥和降坡泥混淆,要注意辨別。

    4.本山綠

    其燒成後為米黃色,略泛青,砂性較淺,手感極嫩,同樣伴有黑色小點,四號井出的本綠黑點較少。

    5.青段

    此為調配泥料,也是近代比較出名的,燒成後泛青,並有豐富的黃色砂礫,同樣非常優質,有古拙味。

    6.梨皮泥

    此為最為稀少的段泥類,燒成後為淺米黃色,較本山綠更嫩,有小黑點,泥料價格極高。

    各段泥表現力不同,只要是原礦的料,都不錯,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

  • 9 # 使用者53250317546

    圍繞樓主提問的主題:紫砂壺的那種泥料好的提問,我們首先要對紫砂認識,紫砂泥就是一種陶土,屬內陸湖泊及濱海湖沼相沉積礦床,透過外力沉積成礦,深埋于山腹之中。其中紫泥和綠泥都產於甲泥礦中。甲泥是一種脊性粘土,紫紅色,色似鐵甲,故名“甲泥”。甲泥礦中甲泥儲量最多,紫泥、綠泥儲量較少,紫泥僅佔總儲量的3-4%。紫泥是甲泥中的一個夾層,綠泥是紫泥夾層中的夾層,故有“泥中泥,巖中巖”之稱。所以,紫砂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產日用陶的條件下才能取得。因為這種深藏於岩層下數百米深處的“甲泥”之中的紫泥,必須從甲泥中分選出來,沒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泥也就無從取得。

    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穩定性差,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綜合分析,紫砂泥屬於粒土--石英雲母系,頗類制瓷原料的特點,因此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強度高,乾燥收縮率小,為多種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

    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團山泥則是紫泥和綠泥混雜共生一起的泥料)。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屬不可多得的上品種類。

    紅泥(或稱朱泥)則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的泥料,礦形瑣碎,需經手工挑選。周高起雲:“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因為產量少,早期除銷往南洋的水平小壺用朱泥製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妝土裝飾在紫砂泥坯上。至於朱泥的胎土,不過是制壺陶手,為了求得更精細的泥料,將紅泥以洗泥沉澱,得到約140目到180目細孔的泥料,製成細如滑脂的朱泥壺。朱泥的土質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約在14%到18%之間,這是朱泥所以燒成後壺身成為紅色的主要原因。由於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燒成,因收縮率高達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約僅七成。

    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岩石,經堆放在露天稍事風化,待其鬆散,然後用錘式破碎機初碎,輪碾機粉碎,泥料過60目篩(泥料如太粗則製作費勁,如太細製作時則易黏手,且燒成後收縮比大),溼水後透過真空練泥機捏練,便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料。紅泥、綠泥的製備與紫泥相同。

    總的來說紫砂泥的好與否,紫砂泥如何去評價,一般是看它的市場稀有程度定價值觀念的,歷來關注度一致很高的黃龍山山脈的黃龍山原礦,市場上追捧的人比較多,在黃龍山隔壁的趙莊山脈的小煤窯朱泥也是不錯的選擇,關鍵是找一個懂泥料的。

    在這本人推薦新入的朋友儘量選擇玩一些朱泥,壺者紫泥的作品,泥料一般控制在50目~~80目為宜!

  • 10 # 紫砂匠邵一

    段泥是紫砂泥料的一種,可分為老段泥、原礦段泥。調製段泥。

    老段是經過一段陳腐的原礦段泥。調配段泥也不難理解,如芝麻段,就是在本山綠泥中加入紫泥顆粒。調配主要是為了讓泥料的質感更為突出。

    段泥紫砂壺的顯著特徵是表現出來的顆粒感不是很強,但有層次感。制壺時加入段泥不僅會造成顏色的變化,還會有調砂效果。

    通常,在認知段泥紫砂壺的時候要從以下四點出發:

    1、看外表光質。無論什麼顏色的壺,都有玉石般的啞光,尤其是段泥,溫軟感很強。

    2、聽聲辨器。聲音暗啞較好,不能像瓷器那麼清脆。暗啞的聲音說明壺的透氣性好,內部不結晶,對茶味保持較好,茶湯不易變味。

    3、手感。段泥紫砂壺表面雖有顆粒,但整體手感還是比較圓潤光滑的。當然,傳統手工石墨粉碎的泥料和機器加工的泥料手感還是有區別的。

    4、養壺效果,段泥屬於養壺比較快的泥料,泡茶養壺見效果通常要比普通紫泥快很多,養泡一個月就能比較直觀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伏發電是什麼原料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