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紐哈頓國際早教
-
2 # 幸福發芽
有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透過捉弄別人、或者吵鬧打架來吸引老師、同學的關注,用強勢的態度掩飾內心的不安;如果我們不能安撫好他們的情緒,只是粗暴地處罰,只會把孩子推向深淵。也有一些孩子,表現得非常乖巧,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是他需要不斷向老師、父母尋求肯定,因為他的安全感建立在乖巧、優秀上,所以他會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去討好老師、家長,一旦受到挫折、“不優秀”了,很容易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真正有安全感的孩子,首先有健康的自我認知,不需要不斷去向外界尋求肯定,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自己做決斷;其次,有勇氣面對孤獨,即使沒有人關注自己,也能安安靜靜完成自己該做、想做的事。
如果孩子沒有安全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孩子:
1、耐心傾聽,讓孩子在你面前能夠做真實的自己
許多青少年易得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都來源於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覺得真實的自己不值得被愛,傾向於把自己藏起來,偽裝出”我不需要愛“,或者”我得變優秀才能得到愛“,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很難感受到、或者很難相信,別人是真的關心他、在意他,他對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重獲安全感,停止指責孩子、或者停止誇獎孩子”真乖“,創造幾次輕鬆的聊天機會,聽聽孩子的心裡話,這個過程可能不會很容易,取決於你和孩子的關係,有些孩子把自己的內心包裹得很緊,所以耐心一些。少些評論,多些傾聽和理解,甚至儘量去欣賞孩子的某些想法和做法,讓他更願意在你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
2、引導孩子全面認識自己
孩子畢竟處於成長期,如果自我意識不夠強,往往對自己沒辦法有全面的認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孩子去全面認識自己:發現、發展自己的長處,悅納自己的短處,那麼孩子的心理壓力會小很多,更能夠在學校、在家裡放得開。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的,當然如果怕自己對孩子的印象有偏頗,可以多跟老師、親人、孩子的同學溝通,多角度瞭解孩子。然後再尋找合適的場景,一點一點“不經意”地說出你對他的認識,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3、幫助孩子處理情緒、應對困難
在嬰幼兒時期,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適當地迴應孩子的哭鬧(他的需求),那麼孩子的安全感會更強,對情緒的把控力也會更強,因為他不需要亂髮情緒就能夠得到足夠的迴應。而如果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迴應,或者他習慣了你過度的關注,那麼當他長大了,反而會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多餘”的情緒。對此,我們可以做以下引導:
(1)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引導孩子確認情緒背後的需求,並培養他戰勝困難的能力。
遇到困難,孩子難免產生情緒。比如,當遭到不公平的時候,同樣是發火,有的孩子很明確自己生氣的是什麼,那麼他就更容易透過爭吵等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情緒沒有那麼強的洞察力,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模糊的感覺,當他無法或者說不敢去明確自己的需求的時候,和外界的溝通就變得困難,就會有一種被忽視、被誤解的感覺,從而加深他的不安全感。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可以嘗試用猜測的方式,向孩子確認他的需求。
比如我朋友家的小孩,四年級突然不願意去學校了,透過裝病的方式逃避去學校。我們帶他去醫院看看,回來的路上嘗試詢問:
“最近是不是作業太多了,學習壓力太大了?”
“有沒有同學鬧矛盾呢?”
“是否被老師誤解了?”……
給孩子一些時間確認自己的情緒,然後逐條給出自己的建議:
比如:如果學習壓力太大,可以請我們或者老師幫忙,我們對你有信心。現在一點一點打好基礎,我們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成績而否認你,爸媽和你一起努力……
最後發現朋友家的小男孩是因為寫作業速度慢一直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所以不敢去學校。朋友和他一起去了學校,接下來幾天透過細緻的觀察,找到了幾點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帶他去網上找解決方法,並和孩子做了針對性的糾正訓練。
朋友透過詢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確認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安撫了他的情緒,和他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朋友跟我說,這小子現在再遇到困難,就會自己去考慮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申請上網,努力去查解決方法,並尋求媽媽的幫助。一次耐心的引導,對孩子的改變原來這麼大。
(2)建立原則,讓孩子知道有些情緒是多餘的
其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最多餘的情緒就是“父母愛不愛我”等,一定要明確地告訴他:不管你是什麼樣子的,爸媽永遠愛你。還有一些你在家裡建立的規則,比如玩遊戲的頻率和時間等等,一旦制定了就要堅持不懈地執行,孩子鬧過幾次情緒之後,慢慢就會遵守。
回覆列表
在早教的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庭和孩子,大家提及最多的問題是關於“孩子缺乏安全感,該怎麼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安全感對於整個家庭教育來說至關重要,不同的家庭環境,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那麼孩子的成長方向都是不一樣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①、家長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孩子就像是在家庭生長的樹苗一樣,在初始階段,孩子的茁壯成長需要依靠周圍的環境。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作為家長,要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傳遞生活中的正能量,這樣很容易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在成長中會覺得家庭的溫暖,內心會變得充實而歡樂,家長也不會擔心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②、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因為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當孩子在他們的視線看不到家長的時候,內心會感到焦慮或者害怕,負面情緒會干擾孩子的判斷,從而孩子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患得患失,內向且不善言辭。
家長如果儘可能抽出時間和孩子共同成長,這當然是最好,如果要短暫的離開或者忙於工作,那麼就要和孩子說清楚,自己要去哪,大概什麼時間會回來,這樣減少孩子的焦慮。
作為家長,在生活中給孩子更多的鼓勵,這樣孩子不會感到缺乏安全感。鼓勵孩子做正確的事情,讓孩子勇敢的邁出自己的腳步,即便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的不是很完美,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支援和鼓勵,會讓激發孩子的信心,從而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