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馬蹄鐵廣泛使用是在元代的時候,和西方在公元前就廣泛使用馬蹄鐵相比,的確有些太晚了,但這並不是代表元代以前中國就沒有對馬蹄保護的記載,而馬蹄鐵的遲遲出現也和中原缺少馬匹,古代用藤條,皮革等材料保護馬蹄這一系列原因有關。
中國歷史上的對馬蹄保護的記載
雖然中國歷史上馬蹄鐵的廣泛使用較晚,但是中國對於馬蹄的保護卻早已見諸於各篇歷史記載中,《莊子 馬蹄》中就有關於馬蹄保護的記載,“伯樂日:‘我善治馬。’燒之,剔之, 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罩,編之以卑皂棧”¨。後世對其的解釋是“刻之”指的是 “削其甲”,即給馬削蹄,保持馬的蹄甲整齊,有利於馬的長途賓士,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對於馬蹄保護悠久的歷史和古代馬蹄治理豐富的經驗。
深埋在土壤中的馬蹄鐵
有圖畫記載的是 敦煌莫高窟302窟中的一幅隋開皇4年(公元584年)的“釘馬掌圖”的繪畫,一馬站立,被拴於樹上,一人立於其後,手握馬右後肢,使蹄翻轉朝上,蹄上繪有卵圓。
雖然也有人認為這是給馬蹄釘馬掌,但是給馬蹄做保護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敦煌莫高窟因為風化的原因,現在已經無法清晰辨認馬蹄上是否有“卵圓形蹄鐵”,但是即使繪畫還儲存完好,也不能排除這是馬蹄而非蹄鐵輪廓的可能性。
而從影象動作來看 給馬釘掌時,為防止馬感到疼痛踢人,一般都會把馬後腿固定到一個結實的物體上,可在這幅圖裡,馬後的人只是用手握住馬蹄,而絲毫沒有采用固定馬腿等安全措施,這有可能是繪畫藝術的省略,也有可能是提示我們,它就有可能並不是描繪給馬釘掌,而是給馬削蹄等的護理措施。
馬蹄鐵(馬掌)的出現和演變
雖然中原在元代才廣泛使用馬鐵蹄,但中國在馬蹄鐵的最早發現卻是在(公元414年年)東三省遺址中,該遺址出土了高句麗時代蹄鐵的實物資料。
馬蹄鐵在東北的出現跟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歷史上的高句麗統治區域中心多山多坡,山道難走,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需要馬蹄鐵的出現保護馬蹄,加強對馬匹的保護,所以馬蹄鐵應運而生。
到西漢,中國西漢鹽鐵論中也有“革鞮”的記載,而革鞮就是革制的馬掌,關於《鹽鐵論》中的說法,近代以來學者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下一個完整的定論,有人認為它只是護理蹄掌或治療蹄疾的一種方法,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幫助人上馬的工具。
關於馬掌在中國的確切記載,是在五代的時候(公元938),彰武節度判官高居誨出使西域,當路線從甘州(今甘肅張掖)進入茫茫戈壁時,發現茫茫戈壁非常不利於馬匹的行走,但兩國邦交不可能無限制在這停留下去,於是他們向當地人詢問穿過戈壁的方法。
而當地甘州人教給了他一項技術,史書上是這樣的記載的 “教晉使者做馬蹄木澀,木澀四竅,馬蹄亦鑿四竅而綴之,駝蹄則包以犛皮乃可行”。而“木澀”就是最早時候北方人民對馬蹄鐵的稱呼,但是可惜這項技術還是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
有專家援引南宋人趙汝適所著作《諸蕃志》,證明中原在元代之前馬蹄鐵都不是廣泛傳播的,諸蕃志記載大食國的馬“用鐵為鞋”,趙汝適覺得馬蹄是一件很新奇物件,說明當時南宋還不怎麼流行馬掌。
而從宋人記述和各方面的野史記載來看,自五代至南宋末年這300年裡,蹄鐵技術始終被人們作為一種新奇的域外事物而被不斷引述,並沒有在中原地區廣泛的使用。
這一點在我們目前的考古研究中也得到了證明,目前中原地區並沒有出土馬掌的確切文獻記載或者文物遺存。考古中出土了很多鐵質馬銜、馬鑣,卻沒有發現馬掌,不可能就單單馬掌被腐朽了。
馬蹄保護和馬蹄鐵對中國的影響
大家也都知道,歷朝歷代的交通都不可能像現代一樣發達,缺乏馬蹄鐵的保護,進入地形複雜潮溼、土質堅硬的邊疆山地會讓戰馬的腳損傷嚴重,再加上它們長年累月征戰沙場,馬的死亡率就會提高。
而運送後勤物資的馱獸缺乏蹄鐵保護也會妨礙驢馬騾牛在長途運輸時的運力,我們從歷朝歷代計算出徵時的記載中,都有把後勤負擔算在民夫馱運上,為什麼不大批次運用馱獸呢,除了經濟的原因,我想也是技術缺失,導致馱獸受傷死亡的原因。
站在歷史上的今天我們回顧歷史,是元代之前我們一直沒有掌握釘馬掌的技術,還是五代時我們掌握釘馬蹄鐵但隨著牧馬地的丟失而失傳,都無法反駁在元代之前中原並沒有廣泛使用馬蹄鐵這一項事實,而這消耗了歷朝歷代軍用戰馬和民用騾馬的資源,對中國歷史的經濟發展、軍隊實力與戰爭潛力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從馬蹄鐵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單單是關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在文化上交融,更是反映了中國農業,畜牧業的發展,我們在馬鐵蹄這一項技術的落後是的原因是多方面導致的,所造成的的歷史後果我們無法統計,但立足當下,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馬蹄鐵這一項技術所反映的歷史文化上的反饋。
中國的馬蹄鐵廣泛使用是在元代的時候,和西方在公元前就廣泛使用馬蹄鐵相比,的確有些太晚了,但這並不是代表元代以前中國就沒有對馬蹄保護的記載,而馬蹄鐵的遲遲出現也和中原缺少馬匹,古代用藤條,皮革等材料保護馬蹄這一系列原因有關。
中國歷史上的對馬蹄保護的記載
雖然中國歷史上馬蹄鐵的廣泛使用較晚,但是中國對於馬蹄的保護卻早已見諸於各篇歷史記載中,《莊子 馬蹄》中就有關於馬蹄保護的記載,“伯樂日:‘我善治馬。’燒之,剔之, 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罩,編之以卑皂棧”¨。後世對其的解釋是“刻之”指的是 “削其甲”,即給馬削蹄,保持馬的蹄甲整齊,有利於馬的長途賓士,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對於馬蹄保護悠久的歷史和古代馬蹄治理豐富的經驗。
深埋在土壤中的馬蹄鐵
有圖畫記載的是 敦煌莫高窟302窟中的一幅隋開皇4年(公元584年)的“釘馬掌圖”的繪畫,一馬站立,被拴於樹上,一人立於其後,手握馬右後肢,使蹄翻轉朝上,蹄上繪有卵圓。
雖然也有人認為這是給馬蹄釘馬掌,但是給馬蹄做保護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敦煌莫高窟因為風化的原因,現在已經無法清晰辨認馬蹄上是否有“卵圓形蹄鐵”,但是即使繪畫還儲存完好,也不能排除這是馬蹄而非蹄鐵輪廓的可能性。
而從影象動作來看 給馬釘掌時,為防止馬感到疼痛踢人,一般都會把馬後腿固定到一個結實的物體上,可在這幅圖裡,馬後的人只是用手握住馬蹄,而絲毫沒有采用固定馬腿等安全措施,這有可能是繪畫藝術的省略,也有可能是提示我們,它就有可能並不是描繪給馬釘掌,而是給馬削蹄等的護理措施。
馬蹄鐵(馬掌)的出現和演變
雖然中原在元代才廣泛使用馬鐵蹄,但中國在馬蹄鐵的最早發現卻是在(公元414年年)東三省遺址中,該遺址出土了高句麗時代蹄鐵的實物資料。
馬蹄鐵在東北的出現跟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歷史上的高句麗統治區域中心多山多坡,山道難走,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需要馬蹄鐵的出現保護馬蹄,加強對馬匹的保護,所以馬蹄鐵應運而生。
到西漢,中國西漢鹽鐵論中也有“革鞮”的記載,而革鞮就是革制的馬掌,關於《鹽鐵論》中的說法,近代以來學者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下一個完整的定論,有人認為它只是護理蹄掌或治療蹄疾的一種方法,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幫助人上馬的工具。
關於馬掌在中國的確切記載,是在五代的時候(公元938),彰武節度判官高居誨出使西域,當路線從甘州(今甘肅張掖)進入茫茫戈壁時,發現茫茫戈壁非常不利於馬匹的行走,但兩國邦交不可能無限制在這停留下去,於是他們向當地人詢問穿過戈壁的方法。
而當地甘州人教給了他一項技術,史書上是這樣的記載的 “教晉使者做馬蹄木澀,木澀四竅,馬蹄亦鑿四竅而綴之,駝蹄則包以犛皮乃可行”。而“木澀”就是最早時候北方人民對馬蹄鐵的稱呼,但是可惜這項技術還是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
有專家援引南宋人趙汝適所著作《諸蕃志》,證明中原在元代之前馬蹄鐵都不是廣泛傳播的,諸蕃志記載大食國的馬“用鐵為鞋”,趙汝適覺得馬蹄是一件很新奇物件,說明當時南宋還不怎麼流行馬掌。
而從宋人記述和各方面的野史記載來看,自五代至南宋末年這300年裡,蹄鐵技術始終被人們作為一種新奇的域外事物而被不斷引述,並沒有在中原地區廣泛的使用。
這一點在我們目前的考古研究中也得到了證明,目前中原地區並沒有出土馬掌的確切文獻記載或者文物遺存。考古中出土了很多鐵質馬銜、馬鑣,卻沒有發現馬掌,不可能就單單馬掌被腐朽了。
馬蹄保護和馬蹄鐵對中國的影響
大家也都知道,歷朝歷代的交通都不可能像現代一樣發達,缺乏馬蹄鐵的保護,進入地形複雜潮溼、土質堅硬的邊疆山地會讓戰馬的腳損傷嚴重,再加上它們長年累月征戰沙場,馬的死亡率就會提高。
而運送後勤物資的馱獸缺乏蹄鐵保護也會妨礙驢馬騾牛在長途運輸時的運力,我們從歷朝歷代計算出徵時的記載中,都有把後勤負擔算在民夫馱運上,為什麼不大批次運用馱獸呢,除了經濟的原因,我想也是技術缺失,導致馱獸受傷死亡的原因。
站在歷史上的今天我們回顧歷史,是元代之前我們一直沒有掌握釘馬掌的技術,還是五代時我們掌握釘馬蹄鐵但隨著牧馬地的丟失而失傳,都無法反駁在元代之前中原並沒有廣泛使用馬蹄鐵這一項事實,而這消耗了歷朝歷代軍用戰馬和民用騾馬的資源,對中國歷史的經濟發展、軍隊實力與戰爭潛力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從馬蹄鐵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單單是關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在文化上交融,更是反映了中國農業,畜牧業的發展,我們在馬鐵蹄這一項技術的落後是的原因是多方面導致的,所造成的的歷史後果我們無法統計,但立足當下,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馬蹄鐵這一項技術所反映的歷史文化上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