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拉小提琴的羊角吉敏
-
2 # 愛拉小提琴的羊角吉敏
以下是我自已總結的一點經驗,可供參考。一、接種菌種:1、菌種的選擇:對於厭氧菌種應選擇當地已有厭氧工程的厭氧汙泥或沼氣池、魚塘、護城河清淤汙泥等。對於好氧菌種最好選擇當地的汙水處理廠脫泥機房當天脫水的活性汙泥,如果當地沒有汙水處理廠則要考慮用生活汙水進行自曝氣培養菌種。自曝氣培養選用的接種水主要為糞便水,具體步驟如下:將將經過過濾的濃糞便水投入曝氣池中,再用生活汙水或有機廢水將其稀釋至BOD含量300mg/L左右,稀釋後汙水的總量大約為反應池有效容積的一半,然後連續悶曝,當水溫20度以上時,大約3-5天就會發現池中出現細小的活性汙泥絨絮。2、接種量:厭氧汙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池容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汙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池容的5%。二、啟動過程中的引數控制:1、pH控制 好氧池pH值應維持在6.5~8.5之間,若進水pH值急劇變化,在pH<5或pH值>10.5時,將引起生物膜脫落,這時應在調節池內投加化學藥劑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範圍。 三、活性汙泥培養馴化:1、進原水進原水水量控制在池容的10%以,用清水或汙染較輕的河、湖水注入曝氣池內,使總水量達到池容的60%左右。啟動風機進行預曝氣,曝氣24小時後投加汙泥菌種(從當地汙水廠拉來的活性汙泥),投加量為池容的10%(根據汙泥含水率和廢水水質情況確定)。悶曝(不進水連續曝氣)8h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0.5h,再繼續悶曝,以後曝氣每隔8h可停止曝氣靜置沉澱0.5h然後繼續曝氣。2、悶曝悶曝氣1d後用1000ml量筒取曝氣池泥水混合樣1000ml觀察,汙泥外觀呈土黃色且絮體較大、呈均勻懸浮態存在,靜沉30分鐘後觀察汙泥沉降比應在10%以上。此後可少量多次進水,直到注滿整個曝氣池。當曝氣池被注滿後,繼續進行間歇曝氣,至靜置時發現上清液清澈透明可以排放時,則進行排水(排水時停止曝氣並連續進水)每次排水不要超過1小時,然後將進水和排水同時停止,再進行間歇曝氣-靜置-排水,如此反覆大約6到7天。如果沒有量筒可用娃哈哈純淨水瓶代替進行取樣觀察。3、曝氣過程控制在曝氣過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間,並每隔1小時測試汙泥沉降比,若該值逐漸減少,說明這些汙泥已粘附在填料上,但如果沉降比低於5%則需補充汙泥菌種。 4、馴化與培菌兩者為同時進行,掛膜速度很快,一般一週後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層膜,可取樣做鏡檢觀察,應能看到少量鍾蟲、累枝蟲等微生物體。5、掛膜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約7d後,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澱池,一部分仍然迴流至調節池。即可連續進水、迴流。大約20d後,填料上將掛上一層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設計水量進水。6、執行監測在此情況下能穩定執行1個月左右,這時掛膜基本完成,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此時應密切注意監測水質變化情況,避免負荷突變對生化池造成衝擊。7、穩定執行隨著時間的延長,生物膜開始新陳代謝,老膜開始剝落,出水中出現懸浮物,標誌著掛膜階段結束,可進入正常執行。
回覆列表
以下是我自已總結的一點經驗,可供參考。一、接種菌種:1、菌種的選擇:對於厭氧菌種應選擇當地已有厭氧工程的厭氧汙泥或沼氣池、魚塘、護城河清淤汙泥等。對於好氧菌種最好選擇當地的汙水處理廠脫泥機房當天脫水的活性汙泥,如果當地沒有汙水處理廠則要考慮用生活汙水進行自曝氣培養菌種。自曝氣培養選用的接種水主要為糞便水,具體步驟如下:將將經過過濾的濃糞便水投入曝氣池中,再用生活汙水或有機廢水將其稀釋至BOD含量300mg/L左右,稀釋後汙水的總量大約為反應池有效容積的一半,然後連續悶曝,當水溫20度以上時,大約3-5天就會發現池中出現細小的活性汙泥絨絮。2、接種量:厭氧汙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池容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汙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池容的5%。二、啟動過程中的引數控制:1、pH控制 好氧池pH值應維持在6.5~8.5之間,若進水pH值急劇變化,在pH<5或pH值>10.5時,將引起生物膜脫落,這時應在調節池內投加化學藥劑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範圍。 三、活性汙泥培養馴化:1、進原水進原水水量控制在池容的10%以,用清水或汙染較輕的河、湖水注入曝氣池內,使總水量達到池容的60%左右。啟動風機進行預曝氣,曝氣24小時後投加汙泥菌種(從當地汙水廠拉來的活性汙泥),投加量為池容的10%(根據汙泥含水率和廢水水質情況確定)。悶曝(不進水連續曝氣)8h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0.5h,再繼續悶曝,以後曝氣每隔8h可停止曝氣靜置沉澱0.5h然後繼續曝氣。2、悶曝悶曝氣1d後用1000ml量筒取曝氣池泥水混合樣1000ml觀察,汙泥外觀呈土黃色且絮體較大、呈均勻懸浮態存在,靜沉30分鐘後觀察汙泥沉降比應在10%以上。此後可少量多次進水,直到注滿整個曝氣池。當曝氣池被注滿後,繼續進行間歇曝氣,至靜置時發現上清液清澈透明可以排放時,則進行排水(排水時停止曝氣並連續進水)每次排水不要超過1小時,然後將進水和排水同時停止,再進行間歇曝氣-靜置-排水,如此反覆大約6到7天。如果沒有量筒可用娃哈哈純淨水瓶代替進行取樣觀察。3、曝氣過程控制在曝氣過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間,並每隔1小時測試汙泥沉降比,若該值逐漸減少,說明這些汙泥已粘附在填料上,但如果沉降比低於5%則需補充汙泥菌種。 4、馴化與培菌兩者為同時進行,掛膜速度很快,一般一週後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層膜,可取樣做鏡檢觀察,應能看到少量鍾蟲、累枝蟲等微生物體。5、掛膜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約7d後,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澱池,一部分仍然迴流至調節池。即可連續進水、迴流。大約20d後,填料上將掛上一層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設計水量進水。6、執行監測在此情況下能穩定執行1個月左右,這時掛膜基本完成,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此時應密切注意監測水質變化情況,避免負荷突變對生化池造成衝擊。7、穩定執行隨著時間的延長,生物膜開始新陳代謝,老膜開始剝落,出水中出現懸浮物,標誌著掛膜階段結束,可進入正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