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莓愛旅行
-
2 # 世工韓山
二戰後西歐走向聯合,一個是北約的作用,也就是美國的作用。一個是因為要對抗蘇聯。還有確實是因為自身經濟的需要。分裂不利於經濟往來。所以先行組建了鋼鐵煤炭經濟聯合體。隨著這個經濟聯合體的發展,不演變為歐盟。在歷史上整個歐洲也就是兩三個國家。是從歷史上來看,整個歐洲一直都是統一的。只不過各民族的矛盾很複雜。
我預言隨著中國的崛起。歐盟將解體。歐洲很有可能再一次走向內戰。因為一戰和二戰不但沒有解決歐洲自身的問題,反而加劇了自身的矛盾和問題。舉例 現在的波蘭就是原來的德國領土。烏克蘭佔了波蘭的領土。俄羅斯佔了烏克蘭的領土。從歷史上來看,南斯拉夫屬於德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歐洲。
歐洲的戰火就是一顆火星就可以。雖然他們現在都極力的避免各種矛盾的發生。是一代政治精英終將老去。在種族民族主義的影響下,歐洲再一次走入內戰可能性是最大的。德國曆史上的兩個首都都不在自己手中,如同中國的山東曲阜被日本人佔領一樣。
-
3 # 魚磊衛靜
我試談一下:
一、二戰前近千年
1、西方工業革命成功之前。由於生產力水平有限,戰爭基本上處於冷兵器階段,高山、海洋的阻擋,因而,世界基本上是五六個大的天下。即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天下,歐洲天下,印度地區天下,中東天下,美洲天下及非洲天下。
當時的人們主要是爭奪當時的天下。歐洲當然是你爭我奪,內戰連連,包括有近親關係的國主也互相爭奪撕殺。其戰爭慘烈程度和頻度應該大於東方(主要從其國家又多又小推測)。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並不是開疆拓土,更未意識到幾百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
當年,只是發生了幾次猴子搬包穀式的陸地遠征遠侵。一是匈奴由於向東受阻而逐漸向西打去,打到了歐洲。二是歐洲十字軍東征也主要在中東。三是成吉思汗借騎兵全盛之勢,變態的以人肉為軍糧,從亞洲打到了歐洲局地。
2、西方工業革命成功後。從葡萄牙帝國到西班牙帝國,再到日不落英帝國,以及同期存在的次帝國。西方人猛然間發現自己沿海洋走遍世界,幾無敵手。於是,野心膨脹,開始了爭奪世界的競爭。
這時,便發展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等戰爭,嚴重的削弱了歐洲,主要還是自己內耗了巨量的實力。
二、二戰後到冷戰結束
二戰後,西歐主要國家中,有的由於戰敗直接丟掉了幾乎所有殖民地,有的由於力不可達,逐漸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看到其過去的殖民地美國的強大,也看到了自己邊緣國家蘇俄的強勢。也看到了自己單獨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國家集團在世界上己無優勢地位。也就是一不小心落入兩個世界霸權國家的漩渦內,成為微小的浪花,甚至是浪沫。
於是,西歐趨向聯合。一是為了消除對蘇俄的畏懼,也就是說抵消來自蘇俄的威脅。二是因為美國與蘇俄爭奪世界霸權的需要,在美國的主導下,成立了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三是西歐主要國家也剛剛開始心向聯合。
三、冷戰結束以來及以後若干年
1、以蘇聯解體為標誌的冷戰結束之後的歐洲。一是蘇聯主導的,針對北約的華約(華沙條約組織)幾乎同時解體,東歐各國各打各的算盤,基本上回歸歐洲,原蘇聯成了鬆散的獨聯體。二是世界格局變為一超多強。美國己獨超,過去蘇聯的主體,也是繼承者的俄羅斯淪為一強,陸續掘起的中國和印度進入強國行列。三是美國的戰略也不那麼需要歐洲。那麼,歐洲何去何從?
於是,英法德等國家的精英們逐漸知道了聯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看到了一絲聯合後的機遇。也就從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做起,後又是歐共體,又是歐元等等陸續出籠。
美國能容忍一個統一的歐洲嗎?!當然不會容忍的。美國看到了歐洲統一後的危機,更看到了歐洲脫美的很大弊端。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在歐洲也培植了一些勢力,美國在歐洲五萬駐軍的另一刃(一刃是與歐洲一塊針對蘇聯和華約,己完成使命,另一刃是控制歐洲,這才派上用場)作用顯露。於是,一是打壓歐元。竟然做到了打壓歐元的伊拉克等戰爭,歐洲不少國家幫忙的可笑地步。真可謂“讓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可見老歐洲貴族們的智商了。二是策劃英國脫歐鬧劇。現在正越演越烈。很可能是未脫歐之前,自己就分裂了。三是歐洲統一程序中的許多其他阻力和矛盾,有多少是美國作用的,誰能評估出?!
2、歐洲將何去何從?一是奮力爭脫美國的束縛。這是歐洲各國大部分精英現在的明確認識,也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必須拚力做的。
二是逐漸走向區域性聯合,甚至大部聯合。這都不是一句話的事,是要進行一系列大大小小搏弈的。是要克服內部分歧和利益糾葛,克服來自於外部的強大阻力的。
當然,歐洲的聯合不會含俄羅斯的。一是外部阻力更大。二是內部分岐是不可彌合的分歧。
-
4 # 木春山談天下
很多人確實不理解,歐洲各國之間打了無數次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歐洲或者說西歐是戰爭策源地;為啥幾十年後,仇恨就沒了?甚至能成為一體化的一個國家聯盟?
這確實是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不只是歷史話題,也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問題。
重要原因有二:第一,歐洲意識形態趨同,對戰爭責任反思比較徹底。
第二,面對共同威脅,共同利益增多。
這兩點,其實都是相通的。
1)從歷史上看,數百年來的戰爭,其實不算是現代意義的戰爭。頂多算封建王朝之間的爭奪。這些戰爭雖然惡化了彼此的關係,但其實同時也加深了歐洲國家的協調。因為隨著戰爭帶來的是歐洲王室和貴族之間錯綜複雜的通婚關係和宗教繼承關係。
這等於讓歐洲各國無論在血緣和宗教上都是一種大融合的趨勢。
也就是說,歐洲大國如果仔細查一查血緣,彼此都是親戚。什麼深仇大恨基本上也就是浮雲了。更何況還沒什麼嚴重問題,就是利益之爭。一戰二戰後進入現代戰爭形態,讓歐洲人意識到利益紛爭太嚴重,需要大家有個共同的目標才能避免戰爭爆發。
不然利益衝突太大,未來還會有大戰。
這是他們能夠走近一起的共同點。所以二戰後沒幾年,作為兩大歐洲經濟引擎的德國和法國,就開始推動經濟和解,也就是法德的煤鋼共同體,把之前曾不斷爭奪的工業區弄成一體化,有福同享的機制,將他們共同利益繫結。
以此為基礎,更多的經濟合作專案展開,彼此利益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最終形成歐洲經濟共同體,隨後成立歐盟,把經濟合作拓展到政治,就水到渠成。
大家同一屋簷下,有任何問題可以坦率地提出和處理,經濟利益大家共享,自然也就不會出現一戰二戰那種赤裸裸的零和博弈了。
2)從現實來看,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對戰爭反思比較徹底。任何發動戰爭的國家,無論是本華人還是外華人,都做了很深刻的檢討。沒人敢為戰爭發動者鳴冤叫屈,也沒人敢為他們發動戰爭的邏輯來辯解。
所以整個歐洲所有國家都是戰爭受害者,發動戰爭的是歐洲所有國家敵人的這個概念,已經成為跨越歐洲多國的一個共同意識形態。無論這個國家信仰是什麼,政府是左翼右翼,都對這個共同意識形態表示贊同。
這種共識就等於把歷史總賬算到了諸如納粹等組織頭上,而不是以國家利益劃線來處理問題。不會產生這個組織屬於德國,德華人就維護的情況。
超越了國家間仇恨的話,這樣整個歐洲都能夠擺脫歷史負罪感,同時為所有國家的合作協同,奠定了意識形態的基礎。
-
5 # 時代D韭菜
世界經濟經歷美國掌握霸權到美歐日三足鼎立到多極化發展過程。
第一,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卻遭到嚴重破壞。美國經濟在此期間經歷了一個發展、放緩、衰退、“滯脹”、復甦、繁榮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的曲折過程。
第二,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歐和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西歐經濟經歷了恢復、發展、繁榮和區域經濟聯合的歷程;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第三,日本的崛起,歐洲國家的聯合和德國的發展都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世界經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美國、西歐和日本。
-
6 # 老泰迪講歷史
擺脫美國控制
經過了兩場世界大戰,以前在世界中占主導地位的西歐國家在經濟上紛紛受到各種程度的打擊,而歐洲各國家為了擺脫美國在經濟上的霸主控制,更是為了提高國際政治地位,渴望再次崛起,於是便開始了一體化程序,進行資源合理分配。這項聯合逐漸衝擊了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了以歐,美,日,三方鼎力的局面。
法德和解事實上,在1950,法國外長舒曼提出了“聯合經營法,德煤鋼企業計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舒曼計劃”。這項計劃得到了西歐各個國家的認可與響應。
1951年西歐多數國家共同簽訂了“巴黎條約”,意味著他們國家的煤鋼都集合在一起共同管理,與此同時他們保證鋼鐵和煤礦不再用於軍國主義為目的的事件中。這一系列事件很大程度上和解了法德之間的矛盾,是促進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最重要的一個章節。
-
7 # 滿堂阿明
世界經濟經歷美國掌握霸權到美歐日三足鼎立到多極化發展過程。
第一,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卻遭到嚴重破壞。美國經濟在此期間經歷了一個發展、放緩、衰退、“滯脹”、復甦、繁榮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的曲折過程。
第二,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歐和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西歐經濟經歷了恢復、發展、繁榮和區域經濟聯合的歷程;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第三,日本的崛起,歐洲國家的聯合和德國的發展都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世界經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美國、西歐和日本。
-
8 # 許都風采
世界經濟經歷美國掌握霸權到美歐日三足鼎立到多極化發展過程。第一,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卻遭到嚴重破壞。美國經濟在此期間經歷了一個發展、放緩、衰退、“滯脹”、復甦、繁榮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的曲折過程。第二,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歐和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西歐經濟經歷了恢復、發展、繁榮和區域經濟聯合的歷程;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第三,日本的崛起,歐洲國家的聯合和德國的發展都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戰。世界經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美國、西歐和日本。發展原因
①外部因素:美國的大力援助。戰後美國加大對西歐的經濟援助雖是為了加強對西歐的控制、進一步鞏固資本主義陣營,以對付蘇聯,但在客觀上為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
9 # 曉光聊健康
三個因素
一是更加保守封閉的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將成為歐洲一體化的巨大障礙。
二是夢想中的歐洲越來越遠,英國脫歐後將開啟潘多拉魔盒,富裕的歐洲部分將和美國重新談條件,分攤整合費用。
三是不想拉開與世界二流國家的身份的進一步差距,隨著俄羅斯和日本進一步加入區域貿易的興趣更濃,歐洲感受到更大的危機!
-
10 # 真愛一次
二戰後,西歐走向聯合。現在包括中東歐在內逐步形成一個更大的聯合。這背後的原因和現實的條件是什麼?
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句話:西歐同在一個地理版圖,以和平方式,求同存異,急需抱團取暖,聯合發展經濟,以強大歐洲共同體來對付霸權挑戰,抵抗經濟危機;
歐洲是分散的。一直在戰亂中。工業革命後,歐洲強大起來。從歐洲內戰轉向對外侵略。歐洲諸國個個都是強國,一哥二哥三四五六哥,於是分頭搶世界。從悶頭搶世界到基本搶光碰頭互搶,於是有一戰二戰。而二戰把西歐打殘了。西歐人發現二戰的結果就是把歐洲打小了。把一二三四五六哥打成小弟了。東面一個巨無霸蘇聯,西面一個新老大美國。西歐國家黯然銷魂。咱們一笑泯恩仇吧。這是聯合的基礎。
大戰之後必有荒年。發展經濟壓倒一切。美國也推出“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重建,同時,為了與強大的蘇聯抗衡,也需要西歐國家加強合作消除壁壘。於是有了鋼鐵煤炭聯合體,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到歐盟。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歐各國有更大的自主性,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工業文明。
美國在於蘇聯的對抗中長期處於下風,需要更具實力的歐洲盟友。
最後強調一點:美國的霸權行為是西歐走向聯合的歷史必然結果。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強大自己永遠是不變的真理!
回覆列表
西歐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經濟發展水平相近;一戰、二戰,各國衝突戰爭不斷,互相仇恨,給歐洲人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與痛苦,人民渴望和平.西歐的聯合有著各國的共同利益,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西歐有識之士(如“歐洲之父”讓·莫內)認識到,只有走聯合發展的道路,最終實現歐洲的統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輝煌.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