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伶俜者
-
2 # 姓曹的阿蠻
究其根本永遠繞不開主少國疑的話題,東漢少帝劉辨天資聰穎,對忠臣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狼子野心的董卓來講,他就是最大的絆腳石,所以董卓廢漢少帝有以下幾種可能。
在儒家思想裡,劉姓是當之無愧的正統,如果任由劉辨發展,哪怕面對凶悍殘暴的董卓,那群老臣也依舊會站在劉懿這邊,一旦群臣對自己失去了畏懼,那麼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謀就落空了,因此廢漢少帝是董卓必須做的,也是他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
董卓進京時,宦官已經被袁紹剿滅,董卓只是仗著兵強馬壯,明面兒上充其量只有一點護駕之功,只有擁立一個新皇帝從檯面上才說得過去。
何進、何苗雖然不在了,但何太后以及何進的舊部還在,劉協的勢力單薄得多,登上皇位以後,可能會對董卓心存感激。
-
3 # 拂歌塵散evil
第一,就是因為漢少帝劉辯他的母親就是何皇后,家族的勢力非常的強大,所以劉辯的身後是強大的外戚集團。而董卓想要穩固的掌管朝政的話,就要廢掉劉辯和他深厚著強大的外戚集團。所以他就選擇改立沒有什麼根基的漢獻帝劉協為帝。
第二點原因,就是董太后的緣故。因為漢獻帝劉協在母親王美人死後,是一隻養在董太后的膝下的。而董太后和董卓是同族,所以董卓立還年幼的漢獻帝劉協,其實是非常方便他掌管朝政的。而且和董太后聯合起來,也方便他行事。
-
4 # Cat無名之輩
第一,他原是封疆大吏,想回中央,梳理形象,拉攏貴族皇族。
第二,董卓和何家(何進,何苗等)有舊仇。少帝是何家得代表選出來的,他要剷除異己。
-
5 # 使用者7015986363634
1需瞭解歷史2確認瞭解的歷史是真實的3為什麼要問。4知道了又怎樣5回答問題的人為什麼這麼回答6
回答問題的12
-
6 # 經典守望者
就當時的歷史情況來看,董卓的入京是一場豪賭,董卓當時的位置處境是非常不妙的。當時靈帝病重,董卓原本在西北帶兵,但是突然接到璽書令他交出兵權,由皇甫嵩帶兵,董卓出任幷州牧。董卓看到這種情況就私自抗旨,帶兵前往河東進行觀望靜待時機,賭上自己的命運。史書記載:“及靈帝寢疾,璽書拜卓為幷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卓覆上書言曰:“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
7 # 餘一人鑑
好處是可以顯示自己的權威。為以後把持朝政開個頭,這樣可以看出那些是反對自己的,可以清洗出去。還有一點可能董卓自己都沒想到,這樣是從龍之功啊,漢獻帝中興大漢了,他也是中興名臣啊哈哈哈
-
8 # 蘭陵不算黑
董卓於是押著少帝劉辯與劉協回宮,因為董卓與董太后同姓嘛,再加上董卓曾殺死何太后弟弟何苗,肯定不會再擁何太后的劉辯為帝了,於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如此這般,也正是董卓能掌控的住傀儡皇帝。
-
9 # 紅藩
一、為了突顯董卓自己的權威,皇帝由董卓來廢立,藉此昭示天下諸侯實權在己之手。
二、震懾忠於漢室的舊部,令其不敢多言,並藉此剷除舊勢力。
三、親手立的傀儡,更便於控制。
四、有威儀,聰敏好學等不過是董卓想出來的廢立藉口(只是藉口而已,論道理董卓根本也沒有廢立皇帝的資格),總不能無理由的廢皇帝。陳留王再聰明,畢竟只是個孩子,董卓根本也沒將他放在眼裡。
五、事實是,漢獻帝直到曹丕時才被迫禪讓,即便如曹操之強橫也不敢輕言廢立,足見董卓當日確是飛揚跋扈野心勃勃。
-
10 # 東方創為
如果漢少帝在位,何太后作為漢少帝的第一監護人,自然可以凌駕於董卓之上,而且大家自然也會通過支援何太后的方式制約董卓。因為,不論董卓在政府取得多高的職位和地位,從法理上也比漢少帝的第一監護人低一頭。
而廢立皇帝的結果,顯然是讓小皇帝的監護權落到了董卓的手裡。因為漢獻帝的監護人(蹇碩、董太后)早已被何進除掉了。而且在阻止漢獻帝繼位併除掉漢獻帝監護人的時候,那些士大夫集團的主要成員也脫不了干係。在這種背景下,劉協的監護人自然只能由董卓充當。
更主要的是,漢獻帝雖然很聰明,但是他當時只有9歲,還沒到親政的年齡,國家大事自然由監護人一力承擔。董卓就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
-
11 # 青史回聲
董卓為什麼要廢漢少帝,而立漢獻帝劉協,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董卓,說到這個人,我想看過《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人,那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可以這麼說吧,《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要想展開,離不開董卓這個關鍵人物。如果說黃巾起義開啟了東漢王朝走向滅亡的開端,那麼董卓就是引起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標誌性人物。一切都源於一場宮廷政變。
本來董卓因為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被封為了西涼刺史,如果沒有十常侍和大將軍之間的爭鬥,可能董卓一輩子都進不了國都洛陽。
當時的大將軍何進就是個蠢貨,手中兵馬眾多,且掌握了洛陽一些重要地方,他要想除掉十常侍,直接就可以假詔入宮除去十常侍,只需十幾名刀斧手罷了,可是他沒有,非要引進外軍。這下倒好,引狼入室了。
因為太輕敵,最後何進被騙入宮中,被十常侍所害。袁紹等人為了替何進報仇,引兵入宮大開殺戒。不巧,正遇上了西涼董卓入京,這下子就麻煩了!
由於西涼軍兵強馬壯,洛陽城的部隊基本上都拿到不得,於是董卓野心勃勃,當場通知群臣,廢其少帝,立劉協為帝。
那麼董卓為啥要多此一舉?非要廢帝呢?
很簡單,為了立威。
當時的董卓是外來戶,雖然兵強馬壯,但在洛陽城是沒有根基的,欲想控制整個朝廷,單是靠兵馬是不行的,所以他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其中最大的前提就是換個皇帝。
可別小看換個皇帝的作用,作用可大了。之前的少帝劉辯是漢靈帝駕崩前指定的,和董卓沒啥關係,如果董卓想要控制整個朝廷,皇帝是繞不開的。所以董卓立了另外一個人,也就是劉協,年紀小又聽話,而且之前沒有什麼地位,比較好控制。最重要的是董卓立的,他就有充足的理由排除異己,也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過話說回來,董卓太肆無忌憚,如果他學學後來的曹操,也不至於最後死在義子呂布手裡。
回覆列表
董卓權傾朝野,下一步就是以京城為圓心逐步向外擴大自己的勢力,而自己手中有獻帝在手其它各路諸侯也有所忌憚,有一絲”挾天子威諸侯“的意思,但他也知道,各路諸侯也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不會太在乎獻帝的,此時自己將獻帝殺死登基的話各路諸侯正好藉口”為獻帝報仇,匡扶漢室“出兵討伐董卓,以董卓當時的兵力根本抵擋不住。
董卓廢少帝立獻帝還是沒沉的住氣,也太過狂妄了一點兒,導致了自己未成大業就身先死的局面,其實反觀李淵建唐,和董卓是很像的,隋末農民起義,李淵起晉陽兵直入長安,尊楊廣為太上皇另立楊侑為隋恭帝,後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一行所殺,李淵稱帝,以長安為中心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