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73067938908

    雅俗之別:高雅和低俗的區別  yǎ sú zhī bié  出自: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說“屏”》  重雅輕俗,嚴雅俗之辯,在古代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什麼樣的是雅,什麼樣的是俗?卻從來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標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身份,甚至不同的人物,都會有不同的雅俗觀。  從本源上講,雅俗間的區別,跟先秦的 “君子”“小人”之別關系甚為密切。君子與小人,是就人的品性進行劃分,而雅俗的區別則注重點在人的情趣上。孔子罵人,就徑呼之為“小人”,還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名言。最古老的君子的含義,主要指受過教育且有良好品德的人,而一般百姓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因而也跟那些無德之人被並稱為“小人”,這樣的劃分方式,帶有儒學倫理文化的色彩,但對後世中國的文化心理影響至為深遠。從東漢直到魏晉時期,士族興起,九品中正製作為選官的標準,對人品的要求最為關注。於是品評人物,成為當時十分重要的帶有政治意義的活動,當曹操被評為:治世能臣,亂世奸雄時,他本人即大為高興。劉備聽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劉備)與操爾”時,因為擔心曹操看透了他的心思,竟至於手足無措,筷子落地。在名士追求玄遠之旨的風氣驅動下,魏晉時評人,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清”“濁”論人,若被許有“清氣”,有“清神”,能“清談”,那麼,就有資格入“清流”,成為上流社會中受人尊重之人,否則,若有“濁氣”,則縱有天大的本領,也不會被上層“清流”接受。這其實是在氣質層面的雅俗意識。  由於最初的雅俗之別,就已經把 “義”和“利”牽扯進去了。因此,後世在論雅俗之別時,義利態度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衡量指標:重義之士,即為雅士;重利之人,即是俗人。在以農為本的思想下,重農輕商在封建社會保持著其一慣性地位,因而,以謀利為主的商業活動,自古就被視為俗舉。唐代科舉考試中,商家子弟跟市井之徒一樣,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白居易還專門為這些寫過文章,為之鳴不平,但並不能動搖傳統的社會基礎。宋代時,城市經濟不斷髮達,商業活動也越來越繁榮,雅俗之辯也日益激烈。宋代戲曲《宦門子弟錯立身》中,對儒生愛上唱戲女進行嘲諷,很能說明問題。而且,雅俗之別,還促使宋代文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些正統文人,為了維護傳統文化的正統地位,不斷地對當時新起的俗文化樣式進行排斥和打壓,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地為“雅”文化樹立標準,希望借“圈定”雅文化以達到與俗文化相區別的目的。結果導致“雅”文化因受到禁錮而日益僵化並衰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輛自己定損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