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亞洲食學論壇
-
2 # 侃侃而談論古今
在唐以前,中國的蔬菜烹飪手法很簡單的,水煮、汆燙,或者做成羹又或者醃製成醬。因為唐之前鐵鍋還沒有創造出來,沒辦法猛火多油的炒菜。唐宋之後,一般的百姓家裡也是不會吃炒菜的,因為費油。無論是植物性油脂還是動物性油脂在古代都是難得的東西。所以說有時候看古代的電視劇,如果在唐代之前在飯館點菜,喊個清炒什麼的都是很LOW的事,有個烤肉來電醃製的菜醬就要知足了
“蔬”字本意是指自然界中一切野生而為人們摘食的植物(一般穀類和果類除外),“菜”字則是從“採”字演化而來。大眾膳品中蔬菜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野生採集的蔬菜,還有另一種是人工栽培的蔬菜。中國培植蔬菜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稻六七千年以前,《黃帝內經》中已有“五菜充飢”之說,後來的《齊民要術》中記載的人工栽培蔬菜就有三十幾種,之後又有更多的蔬菜進入人工栽培的行列。
大眾人民在製作蔬菜時或煮,或烹,或燴,或炒,或煎,或炸,或滷,或焯,或燔、或炙,或醃,或燻,方法不一。如人們對豆子的利用,特別是在大豆製品——豆腐出現後,人們對大豆的利用更為廣泛。俗話說:“貴人吃貴物,窮人吃豆腐。”豆腐價廉物美,難得吃肉的下層民眾甚至稱豆腐為“小宰羊”,可見它給貧苦民眾帶來的愉悅感受了。
在北方冬季漫長,大眾醃製鹹菜的數量大,品種多,如白菜、蘿蔔、辣椒、茄子、芹菜、大頭菜、甘藍等。南方大眾對鹹菜的消耗則相對較少,主要品種是小蘿蔔、雪裡蕻、小黃瓜、青菜等,而且南方大眾對鹹菜的食用大多侷限於早餐。大約在兩漢以後,白菜逐漸成為了大眾醃製酸菜的主要原料,其他蔬菜也在不同程度被利用製作酸菜。
古代對於新鮮蔬菜的烹飪也有很多方法,《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就記載了很多,如胡蘿蔔,它就記載了:“切作片子,同好芥菜入醋內略焯過,食之脆。芥菜內,仍用川椒、蒔蘿、茴香、薑絲、桔絲、鹽拌勻用”。這裡面還記載了筍乾的曬制方法:“鮮筍不拘多少,去皮,切,沸湯焯過,曬乾,收貯。欲用時,以米泔浸用。此買勝者,又兼色白如鮮。鹽湯焯,即是‘鹹筍法’。”
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