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5563859187

      頭部冷溼敷或頭部冰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頭部冷溼敷(即用冷溼巾敷於寶寶的額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寶寶不願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溼巾敷用。應注意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溼巾。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  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在冬天難以實施。 發燒不必立即退燒 發燒是一種症狀、現象、表示寶寶身體不舒服時所發出的警訊,但絕非疾病。寶寶發燒,代表身體正在抵抗病毒,身體會自然調節溫度,所以不用退燒。發燒常常是疾病的徵兆,家長們盲目地讓寶寶服用退燒藥,容易影響醫師對於寶寶發燒原因診斷的正確性。  而當家長帶寶寶就診時,切忌把重點放在寶寶燒到幾度,而是要了解可能會燒多久。當寶寶發燒時,找出發燒原因,遠比急著幫寶寶退燒重要。 一般嬰幼兒發燒會有下述的順序,但不一定每個狀況都會發生,有時寶寶不會經過發冷階段,會直接發熱,但發燒時有發冷症狀的寶寶,大多會燒到39度左右,也會比較難受,當然有時候發燒也會發生排不出汗的情況,因此三階段的過程家長可作為參考,但不能概括每個寶寶的發燒過程喔!

    1。  發冷 當寶寶受到感染時,體溫調節中樞會自己調高,以保護自己,但是當體溫還沒上來前,身體會有產熱機轉,主動把熱帶到身體中心部位,這時四肢迴圈會變差,產生手腳冰冷的狀況。發冷是發燒的前期,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度,但寶寶會全身打冷顫,甚至有畏寒的情形。   處理 為寶寶新增衣服,並讓他多喝些溫水,幫助體溫上來,以減輕寶寶的痛苦,當寶寶有發冷症狀時,千萬不要急著幫寶寶降溫,這樣做反而會讓寶寶更不舒服。

    2。發熱 寶寶發燒時體溫攀升,這時面板摸起來很燙,表示寶寶已經在發燒了,許多家長們為了讓寶寶快點出汗而為其新增更多衣服,卻容易讓寶寶體溫更高,寶寶身體會更加不適! 處理 這時家長們應保持室內通風,並讓寶寶多攝取些溫開水,為寶寶脫去身上多餘的衣物。  

    3。出汗 當寶寶因受到感染而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等到感染情況穩定時,人體不需要再派出抗體與白血球來對抗細菌,這時為了降低體溫點,把熱量帶走,所以會產生排汗狀況,以降下體溫。 處理 當寶寶出汗時,表示身體正在散熱,家長們應該幫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礙寶寶降溫。   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鬆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 發燒正確處理流程 寶寶發燒了!家長們發現寶寶發燒時,常常會到處找醫師,一旦碰到假日醫院診所休診,還會跑去掛急診。  其實,家長們不必如此驚謊,寶寶會發燒,多數原因都是受到病毒感染,月齡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由於體溫調節不好,容易因為穿太多衣服而讓體溫上升,這時家長們可以先脫掉寶寶身上過多的衣服,觀察寶寶體溫有沒有下降;至於其他年齡的嬰幼兒,家長們就要找出寶寶發燒的原因,倘若症狀是可以合理解釋的,就沒有關係。   對於寶寶發燒的狀況,雖說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但也別因此掉以輕心,因為發燒很可能是在告訴你,寶寶身體出了狀況。針對發燒處理的流程,專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當家長們碰到寶寶發燒時,應先按照步驟處理,而不要操之過急喔! 1--觀察寶寶狀況 寶寶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燒,但精神狀況還是很好,則不用急著馬上帶寶寶就醫,可以在家先行照顧,不需給寶寶吃退燒藥,只需提供流質的食物與水份,依寶寶所出現的症狀判斷髮燒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電話諮詢相關單位。  若寶寶向家長們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體溫高於39度時,再考慮給寶寶吃退燒藥,但吃完退燒藥後,不論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醫治療,否則一般38度左右的發燒,建議不用採取退燒措施,讓寶寶自然痊癒,反而可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2--藥物的使用 寶寶很不舒服時,可以給寶寶吃退燒藥,但若家長自行到藥局購買成藥時,就必須問清楚劑量再用 。  寶寶服用退熱藥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溼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五畫繁體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