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
2 # 偽善16877
谷歌The Selfish Ledger 是谷歌釋出的一個短片影片,是谷歌X實驗室工作人員在2016年製作的,計劃在谷歌內部使用。The Selfish Ledger講述的是透過過全面資料收集和社會工程來改變整個人群的行為。 這個計劃也可以說是設想,它的關鍵字眼就是"全面性收集個人使用者資訊" 然後儲存在一個名叫"Ledger"的儲存器裡,儲存的資訊包括的個人的行為、決策、動作、偏好和關係,透過人工智慧去分析這些資訊,更好的瞭解使用者資訊缺失的部分,所需服務等等。從而為使用者提供相關需要的服務。(個人資訊收集很多情況涉及隱私部分,在國外頻頻爆出洩露使用者資訊的大環境下,外國媒體也提出了此計劃的不安全性)
本週,外媒The Verge發現了一部名為《The Selfish Ledger》的短片,這個時長近9分鐘的概念影片來自谷歌的“登月工廠”X實驗室。然而針對這個影片,谷歌迅速作出迴應稱這只是一個與當前以及未來產品無關的思維實驗。
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一位The Verge讀者特別指出了谷歌在2015年申請、去年公開的專利“檢測和糾正使用者行為中的潛在錯誤”。Selfish Ledger的核心部分跟該專利使用了非常類似的術語定義:前提是在個人層面上為使用者提供自我完善和行為修改。
老實說,這個專利檔案中描述的想法聽起來很有幫助。它提出了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裝置將使用Google已經收集到的資訊並會在檢測到使用者偏離軌道時採取行動。打個比方,當你開始前往錯誤的機場時手機在這個時候就會發出錯誤提示。
不過為了讓這項功能實用起來,手機必須要相當熟悉使用者的生活才行。除了提前知道使用者的計劃它還必須知道使用者日常的駕車或通勤模式並且還要知道使用者當前的位置和活動已確定是否符合了早前制定出來的計劃。這是Google服務的永恆二分法:他們真的非常實用、非常有幫助,但為了便利你願意為此放棄多少隱私呢?
另一項同樣來自2015年的谷歌專利—“透過智慧手機進行導向購買”—是個自動購物助手,當它檢測到使用者正在檢視系統可能會幫助其購物。假設正在瀏覽High Snobiet上最新的運動鞋或The Verge上的手機評論,那個時候系統就會向用戶提供產品型別、功能、型號和商家等資訊的購買流程。
為了向用戶提供正確的指導來完成購買,系統將需要其從先前使用者那裡收集來的資訊。另外這項“引導式購物”專利次要的權利要求是將廣告插入到購買流程的最後階段。具體來說,谷歌將收集來自想要其商品出現在系統特定產品搜尋中的公司的投標。不過不同於The Selfish Ledger的Brave New World的是,這項專利直接回到了谷歌如何賺錢的問題:創造新的服務幫助廣告商更好地宣傳它們的商品。
在外媒The Verge看來,The Selfish Ledger所展出出來的強烈消極反應讓其印象最深的則是幾乎沒多少人真正瞭解Google對資料收集的程度。The Selfish Ledger並不會對Google當下做法的徹底分離,而只是一個將它們帶入其邏輯極端的概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