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丙奇看教育
-
2 # 覃覃覃覃覃麻花
這個治標不治本吧,暫時性的打擊而已,私立學費貴,家長還要選擇讓孩子進私立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一、家庭富裕,學費雖然昂貴但也能承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高質量的幼兒園。
二、沒有選擇,公辦的進不去,但又不能不讀,所以多貴也得讀。
我覺得首先是要加大公辦園的量,讓普通家庭也能如公辦園。其次呢,國家要靈活辦園,跟重點高中一樣同樣也可辦高質量幼兒園,學費再根據其檔次制定就行了,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
-
3 # 歌以詠志430
不能,幼兒園收費貴滿足了一部分土豪人的願望,上高價幼兒園有面子,放心,體現自身價值,還能和其他不夠資格的人拉開距離,還能從小認識一部分上層人士。
-
4 # 杜圖圖大美育
首先,老杜完全贊成中央關於禁止幼兒園上市進行資本運作的決定。
幼兒園,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該過度逐利。近兩年,國內部分幼兒園暴露出的管理亂象,一再出現的傷害幼兒的現象,既有管理監督不到位的問題,也與有關機構的過度逐利不無關係。有的高收費幼兒園,卻只給老師開兩三千元的工資,師資隊伍素質完全與收費水平不匹配。正是看到有利可圖,自去年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後,各路資本都蠢蠢欲動。一方面是民怨鼎沸,一方面是資本虎視眈眈,在監管一時難以完全跟上的時候,暫停有關企業的上市運作,完全合理。
其次,要根本解決入園貴、入園難,必須加大國家投入。實事求是地說,國家這些年財政收費連續以兩位數增長,國家對教育的投入持續加大。但是,因為對學前教育重視不夠,投入嚴重不足,不得不依靠民辦園來彌補學位不足問題。入園難、入園貴,在大城市裡動輒幾千元一個月的收費,已經成為嚴重的家庭負擔。這反過來又影響了大家的生育願望。在人口日益老齡化的情況下,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就成為解除年輕人生育顧慮的重要舉措。如果再容許資本亂搞下去,就不僅是造成民怨了,是要影響民族生存與發展的。
相信國家下一步會持續加大投入,甚至個別地區不排除會納入義務教育的可能性。目前,已經開啟普惠園的建設和補貼,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再次,短期這一政策未必會起到明顯作用,甚至會造成短期入園學位更緊張的情況,大家要心理有數。如果短期不能大幅度增加財政投入,禁止了資本運作,必然會影響民間資本的來源和投資熱情。區域性地區,短期不排除入園更難的情況。
-
5 # peter52828
肯定不能解決如園貴的問題,像我們這新一線城市來說,公辦園有錢的不想上,想上的沒戶口,這樣打擊民辦園,最終結果是社會資金不進入,那國家在哪裡建學校,中心城區土地都沒了,偏遠地區地方政府沒錢沒師資。不出兩年,入園難。我肯定
-
6 # 小道乾貨
幼兒園以及民辦幼兒園這一塊我不懂,對民辦大學倒做過略微的分析,結論是:如果民辦大學得不到政府的一分錢補貼,所有辦學經費均來自法律規定的“按照培養成本收取學費”,那麼,民辦大學的投資人很難賺到錢,甚至還要賠錢。多數投資人的終極目的當然是賺錢,很多民辦學校至少是不虧本的,他們是如何填平窟窿的呢?顯而易見的是,他們只能偷工減料地供給教育產品,靠壓縮教師工資福利、靠削弱學時和教學質量降低成本,以達到保平或者盈利的目的。
這裡我舉個例子。某新一線城市(非北上廣深),一所資深的民辦高校,生源基本不成問題。假設其要給學生、教師提供差不多而不是非常苛刻的教學、學習條件,每班按照60人招生(人數已經夠多了),每省學費15000元/年(比不了那些貴族化的私立學校收費,但也不算少),每年總計收取學費90萬元。為這些學生學習、生活服務的教職工按10人計(真實數字不好準確統計。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公修課教師,行政管理、後勤服務。而且,不讓老師淪為講課機器,有時間搞些科研、進修),那麼,這10個教師人員需要多少工資呢?每人每年假如6萬元(月薪5000元,含五險一金),不算高吧?就這僅人頭開支一項,每年就需要60萬元。剩下的30萬元,還要繳納水電費、房屋折舊、資金利息等等看得見看不見的費用,還能剩多少?投資人的盈利空間在哪裡?就這還是按照滿額招生,所有學生按時如數繳納學費計算的。事實上,每年都有困難學生不能按時繳納學費,最終不交或者減免的現象。學校為了聲譽,為了遵守國家“不讓一個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要求,通常並不會對繳費困難學生採取停學等極端措施。這樣算下來,學校最終未必能滿額收到學費。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很多資本進軍民辦教育領域呢?不排除他們報效國家、振興教育的情懷,但更無法忽視很多民辦學校偷工減料,大打擦邊球的伎倆。
題主問的是民辦幼兒園,我覺得幼兒園與大學雖不完全雷同,但都是教育產業化的產物,都有賺取利潤的訴求。民辦幼兒園按新規改制後,學費如何收?繼續高收費的話,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政策實惠如何體現?其實,過去以及目前,一些公辦幼兒園的收費也不便宜,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也令人微詞。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政府出臺嚴肅、可操作性強的民辦教育管理細則。有章可依,還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加大資金扶持。這樣的話,改革才是讓人民得實惠、讓社會獲進步的實招。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日前釋出,其中要求“遏制過度逐利行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透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透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回覆列表
禁止營利性民辦幼兒園上市,只是遏制民辦園過度逐利,要解決入園難問題,必須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擴大公辦園與民辦普惠園比例。
根據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國2017年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只有79.6%,而且,在公辦園的幼兒只有44%。由於公辦園少,中國於是存在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
限制營利性民辦幼兒園上市,如果不有效增加公辦園、普惠園的公費,民辦幼兒園的價格很難降下來。營利性的民辦幼兒園的保教費標準,是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的。而要增加公辦園和普惠園的供給,目前政府投入學前教育的力度是不夠的。建議制訂《學前教育法》明確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責任,從堅持學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出發,中國還有必要將一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