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蝌蚪會出現斷尾,腹部發紅是錨頭鰠病。
病原體為錨頭鰠。主要寄生在蝌蚪胴體與尾交界處的略凹陷部分,蟲體頭部深深鑽人蝌蚪組織中,留在寄主體外部分佔身體全長2/5-2/3。寄生部位的肌肉組織常發炎紅腫,並溢血而出現紅斑,嚴重時發生潰爛,組織壞死。蟲體吸取蝌蚪的血液和體液,1尾5-6釐米的蝌蚪身上寄生3-4個鯉錨頭鰠,會很快引起蝌蚪死亡;寄生1-2個時雖不立即死亡,但會使蝌蚪生長停滯。
防治方法:蝌蚪放養前用生石灰清塘,可以殺滅水中錨頭鰠幼蟲。治療用濃度10-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2-2.5小時,每天一次,連續2-3次,蟲體在2個星期後陸續死亡,蝌蚪在浸洗時會出現浮頭現象,應用清水洗掉鰓上的粘液和沉積的微量二氧化錳,以保證鰓的呼吸正常。也可用濃度為0.5毫克/升的90%敵百蟲液全池潑灑,有較好療效。
蝌蚪管理
1 .經常換注新水 換水的目的是為了調節蝌蚪池水質,增加水中溶氧量,增強新陳代謝水平,促進生長。換注蝌蚪池水要選擇晴朗天氣,一般於太陽初升後的 7 一 8 時進行。此時換水水溫相差小,換水後蝌蚪受日照的時間長,易適應新的水體。換水量一般為蝌蚪池原水量的一半左右。春、夏、秋三季換水,注入新水水溫宜比原池水溫略低0.5 一 1.0℃ 。若溫差超過 3 ℃ ,則應適當調溫,使溫差少於 3 ℃ 後再換水或降慢換水速度。換水的次數因季節而異,春秋每週進行一次,夏季一週兩次,冬季 2 一 3 周換水一次,也可不換水。
2 .保持池水清潔 及時撈除蝌蚪池水面的懸浮雜物和死亡的蝌蚪等;清除食臺上的殘餘飼料,食臺最好天天洗刷清潔,並在 1g / m3水濃度的漂白粉藥液中或石灰水中浸泡消毒 5 一 10min 再放回原處;經常消毒水體,最好每隔7 一 10 天用 0 . 5 一 1 . 0g / m3 水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或 10 一 20g / m3 水濃度的石灰水全池潑灑消毒一次,確保蝌蚪池池水清潔。
3 .及時解救浮頭 蝌蚪浮頭大多有先兆,如無病的蝌蚪突然減少吃食量;蝌蚪池水突然變黑變混濁,水面、池邊氣泡和泡沫頻生;蝌蚪不再在池水中上下垂直活動或仰口在水面吞食浮性飼料,而是在水面漂浮露頭不吃食,焦躁不安不下沉等。蝌蚪浮頭輕重程度一般憑肉眼觀察可判斷。輕浮頭無須驚慌,也無須採取解救措施。若天氣悶熱,下雨,無風或風向山南轉北,往往溫度高、氣壓低、有機物耗氧增加,水質容易惡化,水中溶氧逐漸減少,極易發生牛蛙蝌蚪浮頭現象。有時在前半夜甚至在傍晚時分或雷陣雨後就出現浮頭,此浮頭則屬重浮頭,必須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解救,立即加註新水,水流最好水平衝撒在木板或蘆葦蓆上再流入蝌蚪池。暫時無法注入新水的蝌蚪池,每公頃可用225 一 625kg 黃泥或 7 . 5 一 15kg 明礬溶液潑灑全池,將池內大量的有機物吸附沉澱於池底,減少有機物的耗氧來維持池中蝌蚪對氧氣的要求。
4. 及時促進登陸 牛蛙蝌蚪在前肢長出以後,鰓的呼吸功能逐步退化,肺的結構和功能逐漸完善。此時牛蛙蝌蚪就無法長期生活在水中,而要經常露出水面,登上陸地呼吸空氣以維持其生命代謝所需的氧氣。在牛蛙蝌蚪這個生理大變態期間,管理上稍一疏忽,就會造成大批死亡。這是牛蛙蝌蚪飼養管理中的危險期,亦稱死亡高峰期。為此,在這個階段,要積極創造條件,及時給予登陸條件讓其登陸,一是降低蝌蚪池水位,將蝌蚪池的水深由 70 一 80cm 降至20~30cm,暴露一部分池邊灘地和池中土墩供其登陸:二是往蝌蚪池中放一些木板、塑膠泡沫板等水上漂浮物,使變態的蝌蚪離水登上木板或泡沫板呼吸空氣,以便蝌蚪安全地變態為幼蛙。
牛蛙蝌蚪會出現斷尾,腹部發紅是錨頭鰠病。
病原體為錨頭鰠。主要寄生在蝌蚪胴體與尾交界處的略凹陷部分,蟲體頭部深深鑽人蝌蚪組織中,留在寄主體外部分佔身體全長2/5-2/3。寄生部位的肌肉組織常發炎紅腫,並溢血而出現紅斑,嚴重時發生潰爛,組織壞死。蟲體吸取蝌蚪的血液和體液,1尾5-6釐米的蝌蚪身上寄生3-4個鯉錨頭鰠,會很快引起蝌蚪死亡;寄生1-2個時雖不立即死亡,但會使蝌蚪生長停滯。
防治方法:蝌蚪放養前用生石灰清塘,可以殺滅水中錨頭鰠幼蟲。治療用濃度10-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2-2.5小時,每天一次,連續2-3次,蟲體在2個星期後陸續死亡,蝌蚪在浸洗時會出現浮頭現象,應用清水洗掉鰓上的粘液和沉積的微量二氧化錳,以保證鰓的呼吸正常。也可用濃度為0.5毫克/升的90%敵百蟲液全池潑灑,有較好療效。
蝌蚪管理
1 .經常換注新水 換水的目的是為了調節蝌蚪池水質,增加水中溶氧量,增強新陳代謝水平,促進生長。換注蝌蚪池水要選擇晴朗天氣,一般於太陽初升後的 7 一 8 時進行。此時換水水溫相差小,換水後蝌蚪受日照的時間長,易適應新的水體。換水量一般為蝌蚪池原水量的一半左右。春、夏、秋三季換水,注入新水水溫宜比原池水溫略低0.5 一 1.0℃ 。若溫差超過 3 ℃ ,則應適當調溫,使溫差少於 3 ℃ 後再換水或降慢換水速度。換水的次數因季節而異,春秋每週進行一次,夏季一週兩次,冬季 2 一 3 周換水一次,也可不換水。
2 .保持池水清潔 及時撈除蝌蚪池水面的懸浮雜物和死亡的蝌蚪等;清除食臺上的殘餘飼料,食臺最好天天洗刷清潔,並在 1g / m3水濃度的漂白粉藥液中或石灰水中浸泡消毒 5 一 10min 再放回原處;經常消毒水體,最好每隔7 一 10 天用 0 . 5 一 1 . 0g / m3 水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或 10 一 20g / m3 水濃度的石灰水全池潑灑消毒一次,確保蝌蚪池池水清潔。
3 .及時解救浮頭 蝌蚪浮頭大多有先兆,如無病的蝌蚪突然減少吃食量;蝌蚪池水突然變黑變混濁,水面、池邊氣泡和泡沫頻生;蝌蚪不再在池水中上下垂直活動或仰口在水面吞食浮性飼料,而是在水面漂浮露頭不吃食,焦躁不安不下沉等。蝌蚪浮頭輕重程度一般憑肉眼觀察可判斷。輕浮頭無須驚慌,也無須採取解救措施。若天氣悶熱,下雨,無風或風向山南轉北,往往溫度高、氣壓低、有機物耗氧增加,水質容易惡化,水中溶氧逐漸減少,極易發生牛蛙蝌蚪浮頭現象。有時在前半夜甚至在傍晚時分或雷陣雨後就出現浮頭,此浮頭則屬重浮頭,必須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解救,立即加註新水,水流最好水平衝撒在木板或蘆葦蓆上再流入蝌蚪池。暫時無法注入新水的蝌蚪池,每公頃可用225 一 625kg 黃泥或 7 . 5 一 15kg 明礬溶液潑灑全池,將池內大量的有機物吸附沉澱於池底,減少有機物的耗氧來維持池中蝌蚪對氧氣的要求。
4. 及時促進登陸 牛蛙蝌蚪在前肢長出以後,鰓的呼吸功能逐步退化,肺的結構和功能逐漸完善。此時牛蛙蝌蚪就無法長期生活在水中,而要經常露出水面,登上陸地呼吸空氣以維持其生命代謝所需的氧氣。在牛蛙蝌蚪這個生理大變態期間,管理上稍一疏忽,就會造成大批死亡。這是牛蛙蝌蚪飼養管理中的危險期,亦稱死亡高峰期。為此,在這個階段,要積極創造條件,及時給予登陸條件讓其登陸,一是降低蝌蚪池水位,將蝌蚪池的水深由 70 一 80cm 降至20~30cm,暴露一部分池邊灘地和池中土墩供其登陸:二是往蝌蚪池中放一些木板、塑膠泡沫板等水上漂浮物,使變態的蝌蚪離水登上木板或泡沫板呼吸空氣,以便蝌蚪安全地變態為幼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