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崇禎以前的幾代都是以宦官制約文官,在崇禎朝魏忠賢一被殺沒有人能制約文官了,這樣就腐敗的更快更狠,要是沒殺會怎樣?
6
回覆列表
  • 1 # k笑笑生

    先亮答案:不會!

    傳位給崇禎的天啟皇帝在臨終時反覆叮囑的一件事就是:千萬不要殺魏忠賢!

    甚至有人說“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

    影視劇中魏忠賢的形象無一不是作惡多端的太監頭子。所以大家都會認為他死會讓大明更好,其實恰恰相反!

    天啟皇帝雖不作為,可是也深知魏忠賢的作用,魏忠賢雖然權傾朝野、黨羽眾多,被稱作“九千歲”。可是他依舊要依附在皇權之上,離開皇帝他什麼都不是!而東林黨人代表著江南地區商賈的利益。必須要有勢力與其抗衡,魏忠賢就是最佳人選!

    可是崇禎皇帝愚鈍,沒有領會到做皇帝的最高心法——制衡之術。親手幹掉了魏忠賢,使得東林黨人東山再起,當勢力大到崇禎無法控制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

    缺軍餉想要加江南的賦稅,東林黨人不同意!無奈只能強加“三餉”讓本就活不起的農民更加活不起,不得不起義!農民軍與滿清軍隊兩面夾擊,內憂外患,再加上崇禎皇帝的優柔寡斷、沒擔當、無能,直接斷送了大明的最後希望!

    對於百姓來講誰當權無所謂,只要能讓自己吃飽穿暖就行,非常容易滿足。在魏忠賢當權時,對農民的稅收一直是很輕的,畢竟窮苦出身的他對勞苦大眾還是有感情的。

    如果魏忠賢在,在對待農民起義軍的方針上就會有所改觀,可能李自成的主動求招安就會成功,轉而去打東北想要入侵的滿清軍隊,化解了明末的危機!

    歷史不會倒退,以史為鑑才是積極的態度!

  • 2 # 毒舌調解員

    封建社會的改朝換代,是歷史的必然程序,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從秦朝開始的封建社會朝代,無一例外,都是靠武力取勝的。

    對於魏忠賢,現代史學家出現了新觀點“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

    如果把東林黨和宦官集團放在蹺蹺板的兩頭,那麼魏忠賢就是這個蹺蹺板的中心支點,平衡了東林黨和宦官集團的利益衝突。

    東林黨是什麼人,江南士大夫集團,他們代表的是少數官二代、富二代以及社會憤青等資本主義勢力,他們瞧不起窮人,痛恨窮人,在他們眼裡,如果國家不給這些窮人救濟,社會都更加的太平。而宦官集團的成員,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出身。這是兩個完全對立的階級關係。

    要知道,袁崇煥最重要的固守遼東、寧遠大捷、寧錦大捷,都是在魏忠賢當政期間。魏忠賢是個奸人,但是隻是奸在了朝廷內部。在國家層面上,他沒有奸,沒有做喪權辱國、賣國求榮的事。

    有人說,袁崇煥的戰功有一半是來自於孫承宗的功勞。但是在天啟年間,幾乎所有的朝廷密令和諭旨,都是從魏忠賢手裡出去的。一個同時控制司禮監和東廠的太監,其勢力有多廣,權力有多大,相當於同時擁有執行權、任免權、檢察權、秘密警察和軍隊。如果魏忠賢一心想要為難孫承宗和袁崇煥的話,這兩人是不可能有機會站在歷史的舞臺上的。

    明末到了天啟年間,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東北關外告急,西北蒙古壓境,內部黨政不斷,朝野民心不穩。縱然魏忠賢是三頭六臂,卻也是分身乏術。如果一個人一個時期只能做一件事,那他一定要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對於魏忠賢而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解決內部當政,平衡東林黨和宦官集團。

    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是載在了崇禎手上。我們客觀的評價崇禎,他確實想要拯救江山社稷,也確實兢兢業業治理朝政,但是崇禎多疑、狹隘、自負、偏激。從當政16年,換了19名內閣首輔就能看出來。

    萬曆年間,朝廷沒錢,萬曆是向富人要錢,例如礦稅。雖然民間哭天搶地、哀嚎遍野,但這只是代表少數人的富人豪紳,不成規模造反。而崇禎沒錢,是從窮人身上掠奪。

    崇禎極其痛恨魏忠賢和他的宦官勢力集團,一上任,立馬處理了魏忠賢。魏忠賢一倒臺,東林黨就像被關了很久的餓狼突然得到了釋放,凶神惡煞的撲向了眼前的一隻只羊。東林黨藉機把壓抑了很久的怒火全部燒向了宦官集團和宦官集團所代表的勞苦大眾,撤銷官用驛站就是一個典型,這是東林黨為了保護集團利益做出的一個錯誤決定,這直接導致了李自成的起義。

    如果把天啟和崇禎換成朱元璋或者朱棣那種手腕強硬的皇帝,或者換成萬曆這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皇帝,那明朝再來個四、五十年沒什麼問題。

    但是歷史不能假設。

  • 3 # Renai55ance

    @歷史紀聞 這個自媒體就一發明歷史的垃圾,回答的也全程扯淡:

    魏忠賢這個人,由於他和控制輿論的文官集團的矛盾,他的壞處被無限放大了。其實,魏忠賢在事關國家民族存亡的大事上,還是很講原則的。

    閹黨不是文官集團?閹黨遍佈內閣六部,這些職位太監能幹?

    魏忠賢執掌朝政時,軍事上支援了遼東和西南兩大戰場的軍費和後勤並平定的西南的“奢、安之亂”。啟用了兵部尚書趙南星(東林黨)、孫承宗(東林黨)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都是直臣、能臣,而且是和自己作對的。

    流傳最廣的”閹黨徵稅支援遼東“的最新翻版,”閹黨徵稅支援遼東“本身就是扯淡,奢、安之亂髮生在天啟元年到天啟三年,閹黨得勢還是在天啟四年對東林黨的攻擊之後,怎麼就是魏忠賢的功勞了?還有就算事在閹黨得勢期間依舊有大量的中立官員,比如徐光啟,遼東戰事怎麼也輪不到魏忠賢,相反,魏忠賢給遼東添堵,而東林黨才是貢獻最大的,在閹黨得勢之前是孫承宗在遼東經營的,魏忠賢?後來反而是閹黨找理由將孫承宗告倒,然後高第接手,然後高第直接放棄山海關以外的所有地,然後才有了寧遠大捷,還有,寧遠大捷裡大放光彩的紅夷大炮,除了徐光啟,還有李之藻和楊廷筠出資,最後三人共同被稱為“聖教三柱石”,魏忠賢?關他屁事?

    魏忠賢也提拔了袁崇煥、熊廷弼、孫傳庭,這些人都是明末國之棟樑。

    袁崇煥在魏忠賢得勢期間一直是個巡撫,而提拔他的事孫承宗,那時候魏忠賢還沒做大,關他屁事?熊廷弼還是閹黨要殺的,提拔?孫傳庭事崇禎朝才出名的,關魏忠賢屁事?

    我相信袁崇煥修生祠也是出於內心的感激。歷史是由文官寫的,他們不會往自己身上抹黑,理所當然的所有黑鍋都讓一個太監背了,可憐魏忠賢。

    首先,袁崇煥對此事表示噁心,其次,閹黨骨幹都是文官,還有修明史的也是閹黨,潑髒水?exm?

  • 4 # 清嶺道人

    魏忠賢根本就不應該殺,老魏會收稅會搞錢呀,將士們足兵足食足餉,吃飽穿暖,將士用心用命就不信幹不死北邊的建奴,幹不死李自強張獻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是貴賓,一個是年紀大點的,見面應該先介紹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