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煮粥法 1.用打磨機(比如做豆漿的,或者把水果打碎的那種機子)把米或很硬的材料打碎些,別太碎,不然不好吃,營養也沒了。2.不論什麼粥都要先泡,要是放豆類的東西要把它們泡起來。2個小時以上。就是把上面的打碎後的材料泡一泡。3.開水下材料。要經常的按一個方向攪和粥,這樣又稠又均勻。出鍋前點一點點色拉油。 熬一鍋好粥 鍋內先放入足夠的清水,燒開後,倒入淘好的大米;這樣米粒裡外溫度不同,米粒容易開花滲出澱粉質;米下鍋後,先用旺火加熱使水再沸,然後改由文火熬煮;鍋內保持沸滾而不使米粒、米湯外溢。在熬粥時,要注意蓋好鍋蓋,避免營養成分隨水蒸氣蒸發,鍋蓋蓋好熬煮的粥,味道也好。熬米粥時,容易出現溢鍋現象,防止的方法是,可在煮粥時鍋內加上5-6滴植物油或動物油。 家庭煮粥小常識 1、熬一鍋高湯:為什麼外面的粥總比自己做的多一點鮮味?最大的秘訣就是先熬一鍋高湯。高湯的做法:骨頭1千克,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除血水撈出洗淨。另起鍋放入30杯清水煮沸,再放入骨頭,轉小火燜煮1小時關火。 3、水要加得適量:大米與水的比例分別為: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4、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才會比較香軟。 5、煮一碗好吃的粥底:煮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碗晶瑩飽滿稠稀適度的粥底,才能襯托入粥食材的美味。粥底做法:大米2杯洗淨,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瀝淨水分放入鍋中,加入16杯高湯煮沸,小火熬煮約1小時至米粒軟料粘稠即可。 6、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後,要趕緊轉為小火,注意不要讓粥汁溢位,再慢慢蓋上蓋留縫,用小火煮。 7、不斷攪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時候要不斷的攪動,小火煮的時候減少翻攪。 8、哪些材料可以熬粥底:骨頭熬出的高湯,很適合搭配肉類入粥。雞湯可以適合作海鮮粥,用柴魚、海帶及蘿蔔等根莖類熬成的高湯適合作栗子粥等日式風味的粥。 9、如何加料煮粥:要注意加入材料的順序,慢熟的先放。如米和藥材要先放,蔬菜水果最後放。海鮮類一定要先氽湯,肉類則拌澱粉後再入粥煮,就可以讓粥看起來清不混濁。 10、白飯煮粥:1碗米加4碗水,不可攪拌過度。胃寒的人建議用白飯放入沸水中煮粥,對健康有益。 11、善用沙鍋保溫特性:用沙鍋前要先用小火熱鍋,等沙鍋全熱後再轉中火逐漸加溫,烹飪中加水也只能加溫水。 12、電飯鍋煮粥:米:水=1:6計量單位:1大匙=15毫升 1小匙=5毫升 1杯=240毫升 美味靚粥的做法 1, 用一口好砂鍋(味道跟鐵鍋煮出的不一樣哦) 2, 2,確定你的愛好,是喜歡稀的還是稠的,一般的比例是:米與水之比 1:8為稠,1:10為正常,1:13為稀。 3,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以上,(如果是綠豆、蓮米之類要三小時以上),讓米粒膨脹開。好處是: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在後期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4,開水下鍋。一般人煮粥是冷水下米,而真正的行家是開水煮粥,為什麼?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這種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5,火候。先用大火煮 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這個火力的轉變,粥的香味就從這裡出來的。 6,攪拌。原來我們煮粥時之所以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糊底的擔憂,為什麼還要攪拌呢?是為了出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10分鐘,到呈現稠狀為止。 7,點油。煮粥還要放油嗎?是的,粥改文火後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8,底、料分煮。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於把所有的東西一起倒入鍋裡,去看一下百年老粥店,你會發現他們可不是這樣做的。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後再擱在一起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混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和海鮮時,更應將粥底和輔料分開。 天涼好喝粥 傳統中醫認為,秋燥襲人,稍不注意便會出現口乾舌燥、乾咳無痰等燥熱病症。適當食粥,則能和胃健脾、養陰清燥。 ★梨子粥梨子2只,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胡蘿蔔粥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面板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養生粥的做法 (l)養胃粥:粳米100克,糯米100克,紅棗10枚,熟牛肚200克,牛肉湯1000毫升,蔥薑末少許,文火煮成粥,加少量麻油、味精後,供一日4—5餐食用。有養胃、健脾、補中益氣的功效。 (2)補血粥:粟米(小米)200克,豬肝100克,黑木耳30克,芝麻50克,煮粥後拌蜂蜜適量,早、晚餐食用。有補鐵生血之效。 (3)益氣粥:薏米仁50克,糯米100克,紅棗7枚,蓮子20克,冰糖20克,加水100克煮成粥,與補血粥同食或交替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之功效。 (4)消導粥:粳米100克,蘿蔔絲200克,豬瘦肉末50克,加水1000克煮成粥,食前0D山植片5~10片,溶解後食用。適用於胃切除後,吻合口欠通暢,或有部分腸粘連的病人。長期食用,有保護機體,預防發生殘胃癌的功能。 花 粥 ★荷花粥 做法是把糯米熬成粥,趁熱蓋上鮮荷葉,片刻揭去,粥變成淡綠色,還散發著荷葉的味道。另一種荷葉粥的做法是,先將荷葉下滾水煮,然後去掉荷葉在水中下糯米,漸漸熬成粥,粥始終保留著荷葉的清香。但荷葉水中須著白礬少許,否則粥色發紅。 ★荷花粥:採其花瓣,晾乾研末備用。用梗米100克煮粥,候粥熟入荷花末10克一15克,煮至一開後即成。能清暑、散淤血,減肥。還是鎮心益氣,駐額輕身的健美良藥。 ★荷花粥:用梗米100克煮到將熟時,放入已清洗乾淨的荷葉和荷花,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粥色碧綠微亮,令人食慾大開。常服荷花粥,能改善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減輕痤瘡,使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另外,荷葉泡水當茶飲,還具有減肥、降血脂、瘦身的效果。 ★荷葉粥 [原料] 鮮荷葉1張,粳米50克。[製法] (1)將粳米淘洗乾淨;荷葉洗淨。鍋置火上,放入清水適量,放入米煮粥,煮時將荷葉蓋於粥上,煮熟即成。(2)也可將荷葉洗淨切碎,煎汁,調人粥內加白糖。吃粥,可隨意食用。 [特點] 清香爽口。[功效] 荷葉是清熱解暑的良藥,與粳米煮粥,有健胃解暑的功效。暑天感冒,睏倦乏力、頭重,不思飲食者,可用此粥代餐,一般暑天感冒皆可食用。 ★蓮子荷葉粥:蓮子有清心除煩、健脾止瀉的作用。荷葉氣香微澀,有清熱解暑、消煩止渴、降低血壓和減肥等功效,與蓮子、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對夏熱心煩不眠有治療作用。取新鮮荷葉一片,洗淨切碎,放入紗布袋中水煎,取濃汁150毫升,加入蓮子(提前煮好的)若干,再放入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食一次。 ★荷葉粥:粳米洗淨,泡清水半個時辰;“開鍋爛”綠豆適量;取嫩荷葉一柄,略大於鍋徑文火至粥得,撒鮮百合數片,洗淨荷葉覆其粥面,加蓋,半個時辰後,去其葉,至粥溫涼。取薄胎白瓷碗,半碗盛之,怡神祛暑。荷葉之清香,百合之口感,須小呷慢慢品味,稠粥為下品,忌放糖及輔助鹹品。 ★荷葉粥 材料:大米200克、荷葉半張、紅棗10個。做法:1、將大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水大米煮開,改小火熬煮。2、將荷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一起放入米中煮。3、待粥煮好時,揀出荷葉即可。貼心小提示:1、加入荷葉既能增加清和香之味,又因其本身含有荷葉鹼,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並且有解暑減肥止血等功效。2荷葉塊不要切得太小,否則煮好後不方便取出。 ★荷葉冰粥 功效:具有益氣潤肺的效用。如果因為天氣燥熱而導致的睡眠不好,可以試試這款粥,因蓮子和百合都有抗疲勞、催眠的作用。 用料:圓粒糯米100g,鮮百合20g,蓮子20g,鮮荷葉2張,冰糖1湯匙(15g)做法:圓粒糯米、鮮荷葉、鮮百合清洗乾淨,蓮子剝去苦心。將一張荷葉鋪在鍋底,之後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加入圓粒糯米、百合,蓮子,煮滾後轉小火,煲50分鐘左右,加入冰糖,在粥面上蓋上另外一張荷葉,繼續煮10分鐘。 將煮熟的粥放置溫涼,然後將粥鍋放入冰水中,鎮涼即可。 小貼士:如果買不到新鮮的荷葉,可以去中藥店購買幹荷葉,效果是一樣的。蓮子不用提前浸泡,如果浸泡了反而不容易煮軟。 ★ 荷葉蓮子粥 主料:幹荷葉 輔料:米、蓮子、枸杞 調料:冰糖 烹製方法:1、將蓮子、枸杞用水泡發好備用.2. 坐鍋點火倒入水,放入幹荷葉大火煮30分鐘左右,將荷葉撈出, 3. 放入米煮至半熟時放入蓮子煮一會,加入枸杞煮開後,放冰糖攪拌均勻即可。特點:荷葉清香,去暑清熱。天天提示:蓮子不宜放太早,否則會煮爛,影響口感。 ★荷葉粥的做法 材料:鮮荷葉1張(約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用鮮荷葉1張(約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為原料,將米洗耳恭聽淨,加水煮粥,臨熟時將鮮荷葉洗淨覆蓋粥上,燜約15分鐘,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再煮沸片刻即可。服時酌加白糖,隨時可服。 ★桂花自薯粥:白薯50克,粳米25克,糖桂花數粒。白薯隔水蒸熟,去皮碾成泥,加入粳米粥和白糖,再煮沸,撤上糖掛花。可作為幼兒營養食品。 ★梅花粥:先以梗二兩煮為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白梅花5克同煮兩沸即可,一般以5日一7日為一療程。用梅花煮粥,可以治療神經官能疲,饅性咽炎,食慾減退和瘡毒等。久服可強身。可舒肝理氣,健脾開冒,胸悶不舒。 ★梅花粥: 做法:將粳米50-10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梅花10克,再煮一兩分鐘即可。功效:疏肝解鬱,美容豔體。不僅芳馨適口,使人開胃,還可美容駐顏。 ★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淨待用。將100克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和適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醒腦明目,適用於氣滯胃痛、鬱悶不舒、食慾不振、頭目昏痛及神經官能症等,是開胃散鬱的佳品。 ★梅花粥 原料: 白梅花5~7朵,粳米100克,白糖少許,清水適量;做法: 1.將白梅花摘淨,掰下花瓣,用清水漂洗乾淨。粳米淘洗乾淨。2.取鍋放入清水、粳米,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白糖。略沸即成。功效: 舒肝理氣,健脾開胃,清利頭目。適用於肝胃氣痛,鬱悶不舒,梅核氣,食慾不振,頭目昏痛,神經功能症,是開胃散鬱常用之品。 ★菊花粥:秋季霜降前採花去蒂,曬乾,碾成細粉。用梗米l00克煮粥,待繼將成時,調入菊花末10克一15克,再煮一二開後即成。能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量,減慢心率、加強心肌收縮。 ★菊花粥:菊花含有揮發油、膽鹼、維生素A、B、氨基酸等。菊花粥不僅能美容,還能防止高血壓等疾病。菊花粥的做法是:將粳米先煮成粥,然後加入磨成粉的菊花末10克拌勻即可。 ★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以粳米煮粥,借米穀之性而助藥性。做法:將新鮮梗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入菊花5-10克,再用文火煮5分鐘左右即可。粥色鮮亮微黃,氣味清香,菊花還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還可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對高血壓患者還有降壓的效果。久服美容保體,抗老防衰。 ★菊花粥: 將新鮮梗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入菊花5~10克,再用文火煮5分鐘左右即可。粥色鮮亮微黃,氣味清香,菊花還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還可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對高血壓患者也有降壓的效果。 ★菊花粥 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以糙米煮粥,借米穀之性而助藥性。久服美容保體,抗老防衰。 做法:將菊花去蒂,曬乾,研成細粉備用,粳米50-10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10-15克,再煮一兩分鐘即可。 功效: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以粳米為粥,借米穀之性而助藥力,久服美容顏體,抗老防衰。 ★菊花決明粥 取白菊花、草決明各1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許。將草決明炒香,與菊花同煎取汁,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待熟後調入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服食1次。此粥可清肝、明目、降壓,還可治療目赤腫痛、怕光流淚、頭痛頭暈、大便秘結等。 ★菊粥 取藥菊嫩芽(或幼菊)1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幼菊洗淨,切細,大米淘淨,冰糖打碎,三者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燒沸後轉文火煮成粥。每日早、晚各服食1次。此粥可清肝明目,降低血壓,還治療頭目眩暈、視物昏花、鼻出血等症。 ★菊花粥 做法:用黃菊花20克,稍加水煎成菊花水,去菊花,將此水與大米160克共煮成粥。功效:此粥對夏季風熱感冒、目赤昏花、療瘡腫毒及高血壓患者較為適宜。 ★菊花粥:中醫認為菊花粥能養肝血、悅顏色、明目等。做法:將粳米先熬至粥將成,然後加入磨好的菊花末10克拌勻即可。菊花除做粥外,還可做菊花茶、菊花羹等,都有美容健身作用。 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製法:⒈菊花洗淨,粳米淘洗乾淨。⒉菊花、粳米放鍋中,加適量清水,加蓋,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效用: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適用於頭暈、頭痛、目赤、疔瘡腫毒、原發性高血壓等。說明:服法 每次1小碗,可常服。 ★菊花茶粥 材料:稠粥1碗,菊花適量。調料:冰糖2大勺。做法,菊花用熱開水(80度)泡開,稠密粥放入鍋內加入菊花茶及調料煮沸 轉小火煮3分鐘即可. ★扁豆花粥:於每年7月一8月間採取未、完全開放的扁豆花,硒幹備用。以梗米10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放入扁豆花10克一15克,再煮一二開後即成。可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開胃健脾、清熱除溼的功效。 ●桃花粥:桃花4克(幹品2克),粳米l00克。將此二物共煮成粥。適用於腸胃燥熱便秘。隔日服1次,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桃花粥:桃花含有山奈酚、香豆精、維他命A、B、C等,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使促進人體衰老的脂褐素加快排洩,可預防和消除雀斑、黃褐斑及老年斑。待粥將熟時放入桃花,看著美麗的花朵在雪白的米粥中翻滾,真有一種“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經常服用此粥還可治療女性因肝氣不疏,血氣不暢所導致的面色晦暗,面板乾燥無華等現象。也可將桃花鮮品搗爛敷面,久而久之可令顏面面板潤澤光潔,富有彈性,令你的臉面潔白如玉。做法:準備將桃花2克置於沙鍋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100克,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紅糖30克,拌勻。 ★桃花粥:取桃花5朵洗淨,曬乾研末。取粳米100克,淘洗乾淨後入鍋,放清水煮至粥熟,加入桃花末和適量蜂蜜,略煮即成。此粥能活血、通便、利水,適用於水腫、腳氣及婦女血瘀經閉、產後大小便不利等。 ★茉莉花粥:用新鮮梗米100克煮粥,待粥將好時,放入幹茉莉花3-5克,再煮5-10分鐘即成。茉莉花粥味甜清香,十分爽口,茉莉花的香氣可上透頭頂,下去小腹,解除胸中一切陳腐之氣,不但令人神清氣爽,還可調理乾燥面板,具有美肌豔容,健身提神,防老抗衰的功效。 ★茉莉花粥 原料:糯米,茉莉花,葡萄乾,白溏 作法:糯米洗淨瀝水,葡萄揀淨洗淨,茉莉花取用花瓣,漂洗淨 旺火上,加入米和清水。沸後改小火,快成粥時加入葡萄,成粥後加入花瓣和溏,稍煮成了。 ★槐花糯米粥 原料:槐花、糯米。做法:先將鮮槐花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待用。糯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兌入槐花,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功效:此粥清甜潤口,有養顏之功。 ★白蘭花粥:取白蘭花(即白玉蘭花)兩朵,脫下花瓣,洗淨待用;另取100克粳米淘洗後入鍋。將清水、白蘭花,煮成濃汁。待粳米煮至粥樣時,加入白蘭花濃汁、適量蜂蜜,再略煮即成。此粥能止咳、化濁、補脾,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虛勞久咳、前列腺炎、食慾不振等。 ★黃花菜粥:取幹黃花菜(金針菜)50克洗淨,用熱水浸泡約20分鐘,撈出摘淨;100克粳米淘洗乾淨,入鍋加水,煮至米粒開花時,加入黃花菜、精鹽、麻油,續煮至粥成。此粥能清熱利溼、寬胸解鬱。適用於黃疸、小便赤澀、胸膈煩熱、夜寐不寧、痔瘡便血以及夜盲,並宜於溼熱體質者養生食用。 ★睡蓮花粥 原料:大米,睡蓮,白溏 作法:大米洗淨瀝水,睡蓮洗淨 旺火上。加大米和清水。沸後加入睡蓮,改用小火,成粥後另入白溏調勻,稍煮成。本品潤FEI清喉,消炎止咳。 ★玫瑰花粥:最好採用經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物質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用新鮮梗米熬製成粥,煮熟後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淡淡的粉紅,即可食用。常食玫瑰花粥,可悅人容顏,使面板細膩有致,還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的功效。 ★玫瑰花粥:白玫瑰花5朵、糯米60克、櫻桃10枚、白糖60克。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後,入玫瑰花、櫻桃、白糖,再煮2-3分鐘沸即可。此粥有理氣止痛的功能,每日分2次服食,連服3-5天。 ★桅子花粥 糯米、桅子花,小豆, 調料白糖. 作法糯米洗淨,瀝水, 小豆揀淨,洗淨,再泡脹, 桅子花先去掉蕊蒂,用水漂洗淨, 旺火上,加入糯米,清水,燒沸後加入小豆,再沸後改用小火ao,到米,豆全部開花,湯汁稠濃時,再加入桅子花和白糖,稍煮即成。本品涼血,清肺 ★金銀花蓮子粥 空心蓮子、金銀花、白糖 作法金銀花蓮子分別冼淨 旺火上,加入金銀花,清水燒沸後改用小火5分鐘,再過濾去掉花渣,取用汁。旺火上,加入蓮子,金銀花汁,燒沸後改用小火熬,到蓮子爛後,加入白糖,即成。清熱解毒 ★金銀花粥 材料:金銀花30克,白米30克。做法:金銀花可在藥材店買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功效: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 ★銀花粥:銀花性味甘寒、氣味清香。用銀花30克水煎後取濃汁約150毫升,再用粳米50克,加水300毫升煮成稀粥,分早、晚兩次溫服,可預防治療中暑。風熱患者、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最宜食用。 ★金銀花蜜汁米酪(夏季飲品) 杏仁、綠豆、蜂蜜等均是消暑、祛毒、清熱之佳品。小兒夏季易發生膿皰瘡、溼疹、吃此品,能清熱利溼,養血祛風,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對人體面板的侵害,能祛瘙癢、燥溼、瀉火、解毒,殺蟲止痛,治面板瘙癢。 原料:杏仁50克,綠豆100克,粳米100克,糯米100克,金銀花100克,蜂蜜200克,白礬少許。 製作: 1、將綠豆用涼水泡一個小時,然後煮熟,去皮過羅(煮時加少許白礬);杏仁用開水泡一下,然後剝去仁皮,用粉碎機粉碎;粳米、糯米用涼水泡一個小時,用粉碎機粉碎;金銀花用開水泡一個小時,用其汁。2、先把綠豆下鍋燒開,然後倒入其他汗液,不斷地攪動,開鍋後加入蜂蜜,放涼倒入平盤中,放入冰箱涼透即成。特點: 甜、涼、鮮、微苦。 ★合歡花粥:合歡花含有合歡甙,鞣質。《本草經》說:“合歡花能安五臟,和心志,悅顏色。”尤其對孕婦,有較好的強身、鎮靜、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做時,取幹合歡花30克(鮮者5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加水500克,熬至粥稠即可,睡前溫服。合歡花粥香甜可口,常用能安神、美容,使人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合歡花粥 原料:粳米,鮮合花,紅糖. 作法:粳米洗淨,清水泡5小時,鮮合歡花洗淨. 砂鍋旺火上,加入粳米,清水,燒沸後加入花朵,紅溏,改文火AO成粥。並見粥面有粥油為度。 每晚空腹,睡前1小時,溫熱服,本品具有安神解鬱,和活血之功效。
快速煮粥法 1.用打磨機(比如做豆漿的,或者把水果打碎的那種機子)把米或很硬的材料打碎些,別太碎,不然不好吃,營養也沒了。2.不論什麼粥都要先泡,要是放豆類的東西要把它們泡起來。2個小時以上。就是把上面的打碎後的材料泡一泡。3.開水下材料。要經常的按一個方向攪和粥,這樣又稠又均勻。出鍋前點一點點色拉油。 熬一鍋好粥 鍋內先放入足夠的清水,燒開後,倒入淘好的大米;這樣米粒裡外溫度不同,米粒容易開花滲出澱粉質;米下鍋後,先用旺火加熱使水再沸,然後改由文火熬煮;鍋內保持沸滾而不使米粒、米湯外溢。在熬粥時,要注意蓋好鍋蓋,避免營養成分隨水蒸氣蒸發,鍋蓋蓋好熬煮的粥,味道也好。熬米粥時,容易出現溢鍋現象,防止的方法是,可在煮粥時鍋內加上5-6滴植物油或動物油。 家庭煮粥小常識 1、熬一鍋高湯:為什麼外面的粥總比自己做的多一點鮮味?最大的秘訣就是先熬一鍋高湯。高湯的做法:骨頭1千克,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除血水撈出洗淨。另起鍋放入30杯清水煮沸,再放入骨頭,轉小火燜煮1小時關火。 3、水要加得適量:大米與水的比例分別為: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4、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才會比較香軟。 5、煮一碗好吃的粥底:煮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碗晶瑩飽滿稠稀適度的粥底,才能襯托入粥食材的美味。粥底做法:大米2杯洗淨,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瀝淨水分放入鍋中,加入16杯高湯煮沸,小火熬煮約1小時至米粒軟料粘稠即可。 6、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後,要趕緊轉為小火,注意不要讓粥汁溢位,再慢慢蓋上蓋留縫,用小火煮。 7、不斷攪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時候要不斷的攪動,小火煮的時候減少翻攪。 8、哪些材料可以熬粥底:骨頭熬出的高湯,很適合搭配肉類入粥。雞湯可以適合作海鮮粥,用柴魚、海帶及蘿蔔等根莖類熬成的高湯適合作栗子粥等日式風味的粥。 9、如何加料煮粥:要注意加入材料的順序,慢熟的先放。如米和藥材要先放,蔬菜水果最後放。海鮮類一定要先氽湯,肉類則拌澱粉後再入粥煮,就可以讓粥看起來清不混濁。 10、白飯煮粥:1碗米加4碗水,不可攪拌過度。胃寒的人建議用白飯放入沸水中煮粥,對健康有益。 11、善用沙鍋保溫特性:用沙鍋前要先用小火熱鍋,等沙鍋全熱後再轉中火逐漸加溫,烹飪中加水也只能加溫水。 12、電飯鍋煮粥:米:水=1:6計量單位:1大匙=15毫升 1小匙=5毫升 1杯=240毫升 美味靚粥的做法 1, 用一口好砂鍋(味道跟鐵鍋煮出的不一樣哦) 2, 2,確定你的愛好,是喜歡稀的還是稠的,一般的比例是:米與水之比 1:8為稠,1:10為正常,1:13為稀。 3,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以上,(如果是綠豆、蓮米之類要三小時以上),讓米粒膨脹開。好處是: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在後期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4,開水下鍋。一般人煮粥是冷水下米,而真正的行家是開水煮粥,為什麼?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這種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5,火候。先用大火煮 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這個火力的轉變,粥的香味就從這裡出來的。 6,攪拌。原來我們煮粥時之所以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糊底的擔憂,為什麼還要攪拌呢?是為了出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10分鐘,到呈現稠狀為止。 7,點油。煮粥還要放油嗎?是的,粥改文火後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8,底、料分煮。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於把所有的東西一起倒入鍋裡,去看一下百年老粥店,你會發現他們可不是這樣做的。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後再擱在一起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混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和海鮮時,更應將粥底和輔料分開。 天涼好喝粥 傳統中醫認為,秋燥襲人,稍不注意便會出現口乾舌燥、乾咳無痰等燥熱病症。適當食粥,則能和胃健脾、養陰清燥。 ★梨子粥梨子2只,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胡蘿蔔粥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面板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養生粥的做法 (l)養胃粥:粳米100克,糯米100克,紅棗10枚,熟牛肚200克,牛肉湯1000毫升,蔥薑末少許,文火煮成粥,加少量麻油、味精後,供一日4—5餐食用。有養胃、健脾、補中益氣的功效。 (2)補血粥:粟米(小米)200克,豬肝100克,黑木耳30克,芝麻50克,煮粥後拌蜂蜜適量,早、晚餐食用。有補鐵生血之效。 (3)益氣粥:薏米仁50克,糯米100克,紅棗7枚,蓮子20克,冰糖20克,加水100克煮成粥,與補血粥同食或交替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之功效。 (4)消導粥:粳米100克,蘿蔔絲200克,豬瘦肉末50克,加水1000克煮成粥,食前0D山植片5~10片,溶解後食用。適用於胃切除後,吻合口欠通暢,或有部分腸粘連的病人。長期食用,有保護機體,預防發生殘胃癌的功能。 花 粥 ★荷花粥 做法是把糯米熬成粥,趁熱蓋上鮮荷葉,片刻揭去,粥變成淡綠色,還散發著荷葉的味道。另一種荷葉粥的做法是,先將荷葉下滾水煮,然後去掉荷葉在水中下糯米,漸漸熬成粥,粥始終保留著荷葉的清香。但荷葉水中須著白礬少許,否則粥色發紅。 ★荷花粥:採其花瓣,晾乾研末備用。用梗米100克煮粥,候粥熟入荷花末10克一15克,煮至一開後即成。能清暑、散淤血,減肥。還是鎮心益氣,駐額輕身的健美良藥。 ★荷花粥:用梗米100克煮到將熟時,放入已清洗乾淨的荷葉和荷花,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粥色碧綠微亮,令人食慾大開。常服荷花粥,能改善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減輕痤瘡,使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另外,荷葉泡水當茶飲,還具有減肥、降血脂、瘦身的效果。 ★荷葉粥 [原料] 鮮荷葉1張,粳米50克。[製法] (1)將粳米淘洗乾淨;荷葉洗淨。鍋置火上,放入清水適量,放入米煮粥,煮時將荷葉蓋於粥上,煮熟即成。(2)也可將荷葉洗淨切碎,煎汁,調人粥內加白糖。吃粥,可隨意食用。 [特點] 清香爽口。[功效] 荷葉是清熱解暑的良藥,與粳米煮粥,有健胃解暑的功效。暑天感冒,睏倦乏力、頭重,不思飲食者,可用此粥代餐,一般暑天感冒皆可食用。 ★蓮子荷葉粥:蓮子有清心除煩、健脾止瀉的作用。荷葉氣香微澀,有清熱解暑、消煩止渴、降低血壓和減肥等功效,與蓮子、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對夏熱心煩不眠有治療作用。取新鮮荷葉一片,洗淨切碎,放入紗布袋中水煎,取濃汁150毫升,加入蓮子(提前煮好的)若干,再放入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食一次。 ★荷葉粥:粳米洗淨,泡清水半個時辰;“開鍋爛”綠豆適量;取嫩荷葉一柄,略大於鍋徑文火至粥得,撒鮮百合數片,洗淨荷葉覆其粥面,加蓋,半個時辰後,去其葉,至粥溫涼。取薄胎白瓷碗,半碗盛之,怡神祛暑。荷葉之清香,百合之口感,須小呷慢慢品味,稠粥為下品,忌放糖及輔助鹹品。 ★荷葉粥 材料:大米200克、荷葉半張、紅棗10個。做法:1、將大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水大米煮開,改小火熬煮。2、將荷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一起放入米中煮。3、待粥煮好時,揀出荷葉即可。貼心小提示:1、加入荷葉既能增加清和香之味,又因其本身含有荷葉鹼,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並且有解暑減肥止血等功效。2荷葉塊不要切得太小,否則煮好後不方便取出。 ★荷葉冰粥 功效:具有益氣潤肺的效用。如果因為天氣燥熱而導致的睡眠不好,可以試試這款粥,因蓮子和百合都有抗疲勞、催眠的作用。 用料:圓粒糯米100g,鮮百合20g,蓮子20g,鮮荷葉2張,冰糖1湯匙(15g)做法:圓粒糯米、鮮荷葉、鮮百合清洗乾淨,蓮子剝去苦心。將一張荷葉鋪在鍋底,之後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加入圓粒糯米、百合,蓮子,煮滾後轉小火,煲50分鐘左右,加入冰糖,在粥面上蓋上另外一張荷葉,繼續煮10分鐘。 將煮熟的粥放置溫涼,然後將粥鍋放入冰水中,鎮涼即可。 小貼士:如果買不到新鮮的荷葉,可以去中藥店購買幹荷葉,效果是一樣的。蓮子不用提前浸泡,如果浸泡了反而不容易煮軟。 ★ 荷葉蓮子粥 主料:幹荷葉 輔料:米、蓮子、枸杞 調料:冰糖 烹製方法:1、將蓮子、枸杞用水泡發好備用.2. 坐鍋點火倒入水,放入幹荷葉大火煮30分鐘左右,將荷葉撈出, 3. 放入米煮至半熟時放入蓮子煮一會,加入枸杞煮開後,放冰糖攪拌均勻即可。特點:荷葉清香,去暑清熱。天天提示:蓮子不宜放太早,否則會煮爛,影響口感。 ★荷葉粥的做法 材料:鮮荷葉1張(約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用鮮荷葉1張(約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為原料,將米洗耳恭聽淨,加水煮粥,臨熟時將鮮荷葉洗淨覆蓋粥上,燜約15分鐘,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再煮沸片刻即可。服時酌加白糖,隨時可服。 ★桂花自薯粥:白薯50克,粳米25克,糖桂花數粒。白薯隔水蒸熟,去皮碾成泥,加入粳米粥和白糖,再煮沸,撤上糖掛花。可作為幼兒營養食品。 ★梅花粥:先以梗二兩煮為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白梅花5克同煮兩沸即可,一般以5日一7日為一療程。用梅花煮粥,可以治療神經官能疲,饅性咽炎,食慾減退和瘡毒等。久服可強身。可舒肝理氣,健脾開冒,胸悶不舒。 ★梅花粥: 做法:將粳米50-10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梅花10克,再煮一兩分鐘即可。功效:疏肝解鬱,美容豔體。不僅芳馨適口,使人開胃,還可美容駐顏。 ★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淨待用。將100克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和適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氣、健脾開胃、醒腦明目,適用於氣滯胃痛、鬱悶不舒、食慾不振、頭目昏痛及神經官能症等,是開胃散鬱的佳品。 ★梅花粥 原料: 白梅花5~7朵,粳米100克,白糖少許,清水適量;做法: 1.將白梅花摘淨,掰下花瓣,用清水漂洗乾淨。粳米淘洗乾淨。2.取鍋放入清水、粳米,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白糖。略沸即成。功效: 舒肝理氣,健脾開胃,清利頭目。適用於肝胃氣痛,鬱悶不舒,梅核氣,食慾不振,頭目昏痛,神經功能症,是開胃散鬱常用之品。 ★菊花粥:秋季霜降前採花去蒂,曬乾,碾成細粉。用梗米l00克煮粥,待繼將成時,調入菊花末10克一15克,再煮一二開後即成。能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量,減慢心率、加強心肌收縮。 ★菊花粥:菊花含有揮發油、膽鹼、維生素A、B、氨基酸等。菊花粥不僅能美容,還能防止高血壓等疾病。菊花粥的做法是:將粳米先煮成粥,然後加入磨成粉的菊花末10克拌勻即可。 ★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以粳米煮粥,借米穀之性而助藥性。做法:將新鮮梗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入菊花5-10克,再用文火煮5分鐘左右即可。粥色鮮亮微黃,氣味清香,菊花還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還可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對高血壓患者還有降壓的效果。久服美容保體,抗老防衰。 ★菊花粥: 將新鮮梗米100克熬粥,待粥將熟時放入菊花5~10克,再用文火煮5分鐘左右即可。粥色鮮亮微黃,氣味清香,菊花還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等功效,經常服用還可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對高血壓患者也有降壓的效果。 ★菊花粥 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以糙米煮粥,借米穀之性而助藥性。久服美容保體,抗老防衰。 做法:將菊花去蒂,曬乾,研成細粉備用,粳米50-10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10-15克,再煮一兩分鐘即可。 功效: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以粳米為粥,借米穀之性而助藥力,久服美容顏體,抗老防衰。 ★菊花決明粥 取白菊花、草決明各1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許。將草決明炒香,與菊花同煎取汁,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待熟後調入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服食1次。此粥可清肝、明目、降壓,還可治療目赤腫痛、怕光流淚、頭痛頭暈、大便秘結等。 ★菊粥 取藥菊嫩芽(或幼菊)1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幼菊洗淨,切細,大米淘淨,冰糖打碎,三者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燒沸後轉文火煮成粥。每日早、晚各服食1次。此粥可清肝明目,降低血壓,還治療頭目眩暈、視物昏花、鼻出血等症。 ★菊花粥 做法:用黃菊花20克,稍加水煎成菊花水,去菊花,將此水與大米160克共煮成粥。功效:此粥對夏季風熱感冒、目赤昏花、療瘡腫毒及高血壓患者較為適宜。 ★菊花粥:中醫認為菊花粥能養肝血、悅顏色、明目等。做法:將粳米先熬至粥將成,然後加入磨好的菊花末10克拌勻即可。菊花除做粥外,還可做菊花茶、菊花羹等,都有美容健身作用。 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製法:⒈菊花洗淨,粳米淘洗乾淨。⒉菊花、粳米放鍋中,加適量清水,加蓋,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效用: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適用於頭暈、頭痛、目赤、疔瘡腫毒、原發性高血壓等。說明:服法 每次1小碗,可常服。 ★菊花茶粥 材料:稠粥1碗,菊花適量。調料:冰糖2大勺。做法,菊花用熱開水(80度)泡開,稠密粥放入鍋內加入菊花茶及調料煮沸 轉小火煮3分鐘即可. ★扁豆花粥:於每年7月一8月間採取未、完全開放的扁豆花,硒幹備用。以梗米10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放入扁豆花10克一15克,再煮一二開後即成。可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開胃健脾、清熱除溼的功效。 ●桃花粥:桃花4克(幹品2克),粳米l00克。將此二物共煮成粥。適用於腸胃燥熱便秘。隔日服1次,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桃花粥:桃花含有山奈酚、香豆精、維他命A、B、C等,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使促進人體衰老的脂褐素加快排洩,可預防和消除雀斑、黃褐斑及老年斑。待粥將熟時放入桃花,看著美麗的花朵在雪白的米粥中翻滾,真有一種“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經常服用此粥還可治療女性因肝氣不疏,血氣不暢所導致的面色晦暗,面板乾燥無華等現象。也可將桃花鮮品搗爛敷面,久而久之可令顏面面板潤澤光潔,富有彈性,令你的臉面潔白如玉。做法:準備將桃花2克置於沙鍋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100克,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紅糖30克,拌勻。 ★桃花粥:取桃花5朵洗淨,曬乾研末。取粳米100克,淘洗乾淨後入鍋,放清水煮至粥熟,加入桃花末和適量蜂蜜,略煮即成。此粥能活血、通便、利水,適用於水腫、腳氣及婦女血瘀經閉、產後大小便不利等。 ★茉莉花粥:用新鮮梗米100克煮粥,待粥將好時,放入幹茉莉花3-5克,再煮5-10分鐘即成。茉莉花粥味甜清香,十分爽口,茉莉花的香氣可上透頭頂,下去小腹,解除胸中一切陳腐之氣,不但令人神清氣爽,還可調理乾燥面板,具有美肌豔容,健身提神,防老抗衰的功效。 ★茉莉花粥 原料:糯米,茉莉花,葡萄乾,白溏 作法:糯米洗淨瀝水,葡萄揀淨洗淨,茉莉花取用花瓣,漂洗淨 旺火上,加入米和清水。沸後改小火,快成粥時加入葡萄,成粥後加入花瓣和溏,稍煮成了。 ★槐花糯米粥 原料:槐花、糯米。做法:先將鮮槐花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待用。糯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兌入槐花,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功效:此粥清甜潤口,有養顏之功。 ★白蘭花粥:取白蘭花(即白玉蘭花)兩朵,脫下花瓣,洗淨待用;另取100克粳米淘洗後入鍋。將清水、白蘭花,煮成濃汁。待粳米煮至粥樣時,加入白蘭花濃汁、適量蜂蜜,再略煮即成。此粥能止咳、化濁、補脾,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虛勞久咳、前列腺炎、食慾不振等。 ★黃花菜粥:取幹黃花菜(金針菜)50克洗淨,用熱水浸泡約20分鐘,撈出摘淨;100克粳米淘洗乾淨,入鍋加水,煮至米粒開花時,加入黃花菜、精鹽、麻油,續煮至粥成。此粥能清熱利溼、寬胸解鬱。適用於黃疸、小便赤澀、胸膈煩熱、夜寐不寧、痔瘡便血以及夜盲,並宜於溼熱體質者養生食用。 ★睡蓮花粥 原料:大米,睡蓮,白溏 作法:大米洗淨瀝水,睡蓮洗淨 旺火上。加大米和清水。沸後加入睡蓮,改用小火,成粥後另入白溏調勻,稍煮成。本品潤FEI清喉,消炎止咳。 ★玫瑰花粥:最好採用經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物質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用新鮮梗米熬製成粥,煮熟後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淡淡的粉紅,即可食用。常食玫瑰花粥,可悅人容顏,使面板細膩有致,還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的功效。 ★玫瑰花粥:白玫瑰花5朵、糯米60克、櫻桃10枚、白糖60克。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後,入玫瑰花、櫻桃、白糖,再煮2-3分鐘沸即可。此粥有理氣止痛的功能,每日分2次服食,連服3-5天。 ★桅子花粥 糯米、桅子花,小豆, 調料白糖. 作法糯米洗淨,瀝水, 小豆揀淨,洗淨,再泡脹, 桅子花先去掉蕊蒂,用水漂洗淨, 旺火上,加入糯米,清水,燒沸後加入小豆,再沸後改用小火ao,到米,豆全部開花,湯汁稠濃時,再加入桅子花和白糖,稍煮即成。本品涼血,清肺 ★金銀花蓮子粥 空心蓮子、金銀花、白糖 作法金銀花蓮子分別冼淨 旺火上,加入金銀花,清水燒沸後改用小火5分鐘,再過濾去掉花渣,取用汁。旺火上,加入蓮子,金銀花汁,燒沸後改用小火熬,到蓮子爛後,加入白糖,即成。清熱解毒 ★金銀花粥 材料:金銀花30克,白米30克。做法:金銀花可在藥材店買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功效: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 ★銀花粥:銀花性味甘寒、氣味清香。用銀花30克水煎後取濃汁約150毫升,再用粳米50克,加水300毫升煮成稀粥,分早、晚兩次溫服,可預防治療中暑。風熱患者、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最宜食用。 ★金銀花蜜汁米酪(夏季飲品) 杏仁、綠豆、蜂蜜等均是消暑、祛毒、清熱之佳品。小兒夏季易發生膿皰瘡、溼疹、吃此品,能清熱利溼,養血祛風,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對人體面板的侵害,能祛瘙癢、燥溼、瀉火、解毒,殺蟲止痛,治面板瘙癢。 原料:杏仁50克,綠豆100克,粳米100克,糯米100克,金銀花100克,蜂蜜200克,白礬少許。 製作: 1、將綠豆用涼水泡一個小時,然後煮熟,去皮過羅(煮時加少許白礬);杏仁用開水泡一下,然後剝去仁皮,用粉碎機粉碎;粳米、糯米用涼水泡一個小時,用粉碎機粉碎;金銀花用開水泡一個小時,用其汁。2、先把綠豆下鍋燒開,然後倒入其他汗液,不斷地攪動,開鍋後加入蜂蜜,放涼倒入平盤中,放入冰箱涼透即成。特點: 甜、涼、鮮、微苦。 ★合歡花粥:合歡花含有合歡甙,鞣質。《本草經》說:“合歡花能安五臟,和心志,悅顏色。”尤其對孕婦,有較好的強身、鎮靜、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做時,取幹合歡花30克(鮮者5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加水500克,熬至粥稠即可,睡前溫服。合歡花粥香甜可口,常用能安神、美容,使人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合歡花粥 原料:粳米,鮮合花,紅糖. 作法:粳米洗淨,清水泡5小時,鮮合歡花洗淨. 砂鍋旺火上,加入粳米,清水,燒沸後加入花朵,紅溏,改文火AO成粥。並見粥面有粥油為度。 每晚空腹,睡前1小時,溫熱服,本品具有安神解鬱,和活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