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鍵上的球聲

    25億在我們平常人看來是個天文數字,但對於廣州恆大老闆許家印而言,如同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要是他覺得心疼,早就撤資足球了,況且只要把恆大轉手,以現在中超七冠王,兩座亞冠冠軍、兩座足協盃冠軍、四座超級盃冠軍的估值來看,早已經不是用一個25億來衡量了。況且我們要明白,為什麼廣州恆大會虧25億,這是因為他把胸前廣告贊助商、俱樂部一些附加產業等等能賺錢的買賣留給了自己,只要轉手,立馬賺錢。還有廣州恆大已經意識到這個虧損問題,已經慢慢縮小開支,減少引援,開始向全華班轉變,這樣在未來的日子裡,廣州恆大或許會轉虧為盈!最重要的一點,恆大老闆許家印對足球是真愛啊,看看他在天河體育場看球的樣子,開心的像個孩子!即使再虧25億又何妨,這叫千金難買我開心!

    土豪的世界,我們是永遠不懂的!

  • 2 # 元芳丶你怎麼站

    收益

    恆大自入主足球以來,雖然花費不少,但是透過世界第一運動帶來的宣傳效果和收益更是巨大的。

    不光是帶來的宣傳效果和收益,單論省下的廣告法,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看看上圖中央臺廣告收費,都是按秒計費的,看看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X毛X酒,每年這投入廣告的費用可不比恆大少。

    當然還有這些不太提倡的操作,恆大多次違規更換胸前廣告,為自己的新產業宣傳。

    資產升級

    看看2010年到2017年,許家印的身價飆升,與恆大投資足球帶來的效益密切關聯

    結論

    雖然賬面上是虧損了25億,但是帶來的收益遠遠超過百倍,所以恆大投資足球依然樂此不疲

  • 3 # 阿拉德呀

    其實在中超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在虧損,只是虧損多少的問題。恆大虧損25億,說實話,這點錢對於許家印來說真不是什麼大錢,恆大一個房地產專案就遠遠不止25億了。但作為一個商人,為什麼許家印還願意在‘虧損’的足球上投錢?其實就是把錢投在恆大這個品牌上了,2013年2015年亞冠,7連聯賽冠軍,2次足協盃冠軍……自從恆大升超之後冠軍獎盃可以說拿到手軟,知名度大幅度提高,無論踢足球還是不踢足球的人多多少少都聽過恆大這個品牌了,如果那這25億做廣告恆大不可能達到現在這個知名度,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因素的。總的來說,這25億對於恆大來說不虧反而掙了!

  • 4 # 大局觀

    最新的財報顯示,恆大踏入足球圈後,一共累計虧損25億,但許家印絲毫沒有因為這個動搖投資足球的決心。中國大多數俱樂部的老闆,只是把足球當做玩具或工具,許家印是一個精明的商人,自然不會脫離這個套路。

    恆大表面虧損了25億,但這些年憑藉球隊的出色成績,恆大集團拓展了恆大冰泉、糧油、保險等業務。一般的企業想要進軍這些領域,付出25億元都不一定能搞定,但許家印成功了。

    恆大這些年雖然囤積了一眾國腳和超級外援,花銷甚高,但卻也換來了7座中超冠軍,2座亞冠冠軍等多項榮譽。恆大集團的經營模式也給了許多俱樂部借鑑,成為中超標杆俱樂部,許家印也藉此名聲鵲起。投資足球對他來說,可謂一舉多得。

    足球對許老闆來說,只是他集團的一項優質有潛力的業務,莫說25億,就是投資250億也是值得的。

  • 5 # 老娃娃LD

    25億?你知道國內幾大衛視廣告費5秒多少錢嗎?你知道冠名綜藝節目多少錢嗎?恆大足球為恆大做了多少貢獻?以最快的速度讓恆大集團享譽全國,這點錢算錢嗎?

  • 6 # 白刃行走

    恆大俱樂部正式公佈了球隊在2017年度的財政年報,其中俱樂部收支情況肯定最引人矚目。據年報透露,恆大在去年營收5.28億,同比2016年下降了6%,另外俱樂部在淨利潤上再度減少,達到-12.3億,也就是恆大俱樂部在去年虧損將近十二億。

    據資料統計,自從俱樂部在新三板上市至今,已經累計虧損了將近25億,目前相關審計部門已經將恆大淘寶列入風險警示名單,其名稱改為“ST淘寶”。

    對於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很多企業的營業收入都沒有12個億,恆大俱樂部直接一年就虧損12個億,也說明其背後的資本力量非常雄厚;

    大家都知道恆大和淘寶都是不缺錢的金主;但是生意人終歸是生意人,老這麼虧損也不是個事;

    那麼為什麼恆大依然對投資足球情有獨鍾呢?

    因為,有很多間接收益是不能直接衡量的;

    1) 名聲;對於一家地產公司來說,名氣多重要?恆大投資足球隊獲得亞冠冠軍,就這一個名譽所給恆大帶來的商譽可能遠不止25億;

    2)足球階段:中國的體育市場發展還不成熟,球迷還正在發展壯大中,中產階級還在擴大,未來中國的足球市場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但是你總不能等市場成熟了,球迷也多了,再來投資,那時候誰帶你玩。早投資就有老資格,到時候話語權也會高,收益不會差;

    3)附屬產業發展:如恆大冰泉等;恆大帶動了這些附屬產業的發展,多元化了恆大的整體體系;

  • 7 # Raymond83504785

    許老闆投資萬科都賺了100多億,這20多億算什麼啊?何況這20多億帶來了多少效應,嚴格來說不算虧本還賺了!

  • 8 # 立言

    廣州恆大,作為中國足壇曾無比輝煌的重要角色,最近卻厄運連連。

    首先,在足協盃第五輪廣州恆大便爆冷出局,慘遭弱旅貴州恆豐淘汰,四冠王夢碎點球大賽。

    賽場失意,股市也同樣悽慘——因2017年虧9.78億,淨資產為負,新三板掛牌的“恆大淘寶”被ST警告。

    變更後的股票改名為“ST恆寶”,這讓佔比為37.81%的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馬雲,情何以堪?

    在廣州恆大春風得意的那幾年,世人皆知,恆大地產許家印是足球俱樂部的大東家,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恆大身後以12億入股的淘寶馬雲。

    而在廣州恆大輸球虧損、敗走麥城戴帽ST後,股票冠名仍不忘把“淘寶”的“寶”字加上…

    如此一來,三年內,馬雲很有可能會退出恆大股東的隊伍,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去年,馬雲曾有意投資中超勁旅——北京國安足球隊。

    其實,對足球產業來說,投資廣州恆大的強敵國安,可以避免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增強了比賽的激烈性和精彩程度,從客觀角度上是更有利於中國球壇的發展的。

    但中足協明文規定,一家企業不能同時擁有兩個足球俱樂部,馬雲因此曾一度想從廣州恆大退出,最終因程式過於繁瑣而放棄。

    現階段,廣州恆大連年鉅額虧損,又球場股市雙失意,馬雲會否舊事重提呢?

    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還有曾經的“恆大淘寶”足球股票,對馬雲和阿里巴巴集團來說,都是雞肋一樣的存在。

    從過去的幾年來看,恆大足球隊及相關體育賽事,為馬雲及淘寶帶來的曝光度和廣告效應極為有限。

    而對於恆大集團和許家印來說,情況則完全不同——透過廣州恆大俱樂部在國內外足壇、甚至洲際比賽上頻頻露臉,恆大集團迅速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恆大地產從一家年銷售額僅500多億、名氣一般的公司,躍升為資產近4000億的一線品牌。許家印本人,更曾一度問鼎中國首富的寶座。

    為恆大付出巨資、但所得甚少的馬雲,今後恐怕再也不肯擔當綠葉、為他人做嫁衣裳了吧?

    無論馬雲此番何去何從,我們都期待中國足球能有更美好的明天,也希望未來投向足壇的資本更加理性。

  • 9 # 覃思城

    25億如果拿來做恆大品牌廣告,幾乎沒太大的效果!但是25億拿來玩足球,恆大品牌得到的傳播效果是巨大的,尤其對於恆大地產品牌的知名度簡直是爆炸級效果!所以虧25億遠比拿25億去媒體做廣告效好上幾百倍!

  • 10 # 隔壁扒爺

    第一,體育產業的外溢效應

    首先,你可以問一下自己,在恆大沒有踏足體育圈的時候,你知道恆大這個公司麼?

    其次,若你知道恆大這個公司,那麼從它接手廣州足球前後的營收你知道差多少麼?

    上圖是2011年的營收,也就620億而已;而2017年呢?!-----5009億!!!

    別說虧損25億,就是250億,恆大這幾年從投資足球所獲得的廣告效益和傳播度以及關注度就賺回來了,這是一招妙棋,不僅發展了主體產業順便還搞起來其他產業,還打出去了自己的名聲!

    第二,營銷奇才---許家印

    說回恆大,不得不說許家印;

    在商界能把體育產業看透用好的,取得強大傳播效益的,除了他找不出第二個;

    首先,許家印本人,是一個敢幹並且雷厲風行的人,有膽量有頭腦;

    大學畢業分配到鋼廠,就利用自己的所見所學和魄力,制定規章制度和提高生產效率;然後跟著改革大風,南下淘金銷售房地產,在看不慣老闆的所作所為後,自立恆大公司,並且吸取了當年自己的遭遇經驗,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我不會因為錢的問題,逼走一個有能之人”(原話已經忘記了),因為當時許家印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利潤,但老闆卻卻沒有給他相應的報酬,憤懣之下離職;

    再次,恆大集團做事有規章有制度,並且執行力強,遵循“摸著石頭過河”

    其實,在恆大接手廣藥前,就已經踏足試水了體育產業----恆大排球,當時的模式跟恆大足球如出一轍----買強力外援+知名教練+冠軍=OK;

    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呢?因為這樣易成功,投入小見效大!

    成功的果實呢?不僅為廣州提高了體育政績同時獲得了“腦白金”的品牌傳遞,而且聚集了功德!這個功德,也許是一種更大的政治收穫;

    但是怎樣尋找這樣的體育道路呢?

    首先,尋找處於“價值窪地”的產業;

    其次,切入影響力較大的體育專案,因為受眾面廣,傳播效率高;

    最後,要有“爆炸點”,必須做到一鳴驚人的效果;

    是的,恆大就是這個套路,就是這樣的成功了!

    能在中國足球爛到骨子裡的時候接手,說明了許老闆,在經商道路上果然天賦異稟!

    你又會問,為什麼別的人看不到這條路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不是許家印!

    有一點充分說明了,許家印不僅有眼光而且是個極具理性的人,當年恆大接手後,有人推薦了幾個國內的足球“黃牛黨”,說恆大剛進中超水很深,怕會走“彎路”,找個“領路人”比較好;

    許家印說“不需要!中國足球搞得這麼爛,要是他們真有本事,中國足球不至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維寫的送別詩句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