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
一切你所能看見的事物外表,都是虛假,不真實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見這些外表的時候,能夠不被這些外表所迷惑,能夠認識到看到的相併不是真實的相,那麼就能達到如來的境地了。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擴充套件資料:思想重心一、著重“無相”: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於一切相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稱之為“離相門”一樣。《金剛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二、著重“無我”的菩薩行: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習慣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薩行著重“無我”。而古傳般若即以“無我”悟入實相。“原始般若”闡明菩薩(我)與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樣的。但《金剛經》不只說“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三、著重“利他”的菩薩行:般若的原義,菩薩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金剛經》著重菩薩“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與《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四、著重佛的體認:如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是離一切相的。“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是不能於色聲相中見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是不能從威儀中見的。如來說法,其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無所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佛度眾生,其實“實無眾生如來度者”。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其實“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五、佛和法的並重:早期佛教視舍利塔為佛,從下品到上品般若卻寧取般若經不取捨利塔(重法)。而《金剛經》是重法又重佛(塔)的(與《法華經》相同),如說:“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與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意思是:
一切你所能看見的事物外表,都是虛假,不真實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見這些外表的時候,能夠不被這些外表所迷惑,能夠認識到看到的相併不是真實的相,那麼就能達到如來的境地了。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擴充套件資料:思想重心一、著重“無相”: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於一切相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稱之為“離相門”一樣。《金剛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二、著重“無我”的菩薩行: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習慣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薩行著重“無我”。而古傳般若即以“無我”悟入實相。“原始般若”闡明菩薩(我)與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樣的。但《金剛經》不只說“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三、著重“利他”的菩薩行:般若的原義,菩薩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金剛經》著重菩薩“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與《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四、著重佛的體認:如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是離一切相的。“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是不能於色聲相中見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是不能從威儀中見的。如來說法,其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無所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佛度眾生,其實“實無眾生如來度者”。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其實“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五、佛和法的並重:早期佛教視舍利塔為佛,從下品到上品般若卻寧取般若經不取捨利塔(重法)。而《金剛經》是重法又重佛(塔)的(與《法華經》相同),如說:“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與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