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有讀過《傳習錄》和其他陽明學著作的人勿答。
9
回覆列表
  • 1 # 遺郷墨客

    謝友相邀:

    “知行合一”,簡單的說就是,認識自我,懂行納之事,言出立行吧!。很深奧的東西,我也解釋不清。

  • 2 # 耳邊細語

    1.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認真去做。

    2.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去做。

    3.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去做。

    4.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瞎做!

    知行合一應該是需要做到第一個吧。大部分人都是第二個吧。

  • 3 # 是三啦

    珍惜時間

    熱愛生活

    愛你所愛

    行你所行

    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

  • 4 # 祥溫玉祥666

    筆者認為,知情合一應與言行一致詞意相近。二者所存在的區別是言行一致意為說到做到,而知行合一應該理解為,在未作業之前,首先要了解清楚與作業相關的具體工作流程與規則要求,即先成為所謂的知情者。其次經過自我能力鑑定後,確認自已能勝任工作。既後成為執行者。之後由領導授權你為具體實施作業之人,那你就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者啦!老百姓的意思更簡潔,既你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你既是工作員又是管理員。這就是我對知行合一一詞的解讀!見笑。謝謝!

  • 5 # 紅塵孤客lcm

    知行合一,簡單地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心靈與身體相協調,從內而外的坦蕩而不加掩飾。知而不行不知也,行而不知盲行也。完全知行合一的境界要做到很難,所以要修行,修行修到象孩子一樣就成功了。這也是道家提倡做人要象嬰兒那樣,單純一點,素淨一點,恆常保持一顆清淨的心,也即“赤子之心”,道家稱之為“真人”。這樣的人率性天真,象個透明人,不矯揉造作,不扭捏作態,心裡怎麼想,口裡就怎麼說,行動就怎麼做,行態自然,輕鬆活潑。惟有心靈至善至真至純的人才能做到。一般人成年後,既受慾望所驅使,又為道德所約束,致使心機深重,知行分裂,是絕對做不出來的。有的人知道唯利是圖不好,但又要掩飾,這就是知行不合一。舉例說,一個人內心三觀很正,他的一言一行不加思索都符合道統,全身充滿正能量,因為內心清靜坦蕩,所以充滿智慧,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聖人。

  • 6 # 煩惱多讀東坡

    謝邀! 作為中國明代著名大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學”的核心內涵,“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實踐,“知行合一”即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體兩面,“知”和“行”互為表裡,能夠深入實相的“知”就是“行”,能夠明覺精察的“行”就是“知”,知行必須兼顧,不能偏費。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實踐,王陽明指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就是說真正的“知”必須付諾實踐,沒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再次,以“知”促“行”,為善去惡。強調自律自覺,王陽明認為“一念發動處便是行”,所以強調應對善惡有高度自覺,希望在道德規範上防微杜漸。因為道德上的知行問題和思想上的知行問題是分不開的。

  • 7 # 素華齋

    知行合一是心學,也是心法,是悟道、長期修行、見習達到的一個境界,王陽明是什麼人物?如果沒有基礎,我不建議人們去看傳習錄,琢磨他的心學,那是頭上按頭,越琢磨越偏。看似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那是幾十年的心血研究儒、釋、道,並悟道、見習得來的,普通人看過幾本書啊!別好奇了,人這一輩子能堅持做一個好人就行了。

  • 8 # 源稚生

    在中國明朝,王守仁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思想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

    《傳習錄》中有闡釋:“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那麼該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呢?

    知和行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知行合一有兩層意思:

    首先要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這裡強調是沒有付出行動,就不算真知,總的來說就是要動起來做出事情,透過做事情達到認識的目的。

    其次要以知為行,知決定行。以知為行,知決定行,這裡強調的是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在事上磨鍊,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

    在現實生活裡,做事情與想事情要做到統一,想到就去做,而做之前的想與做的結果要統一,這裡並不包含辯證法,這裡指的是良知指引下,做和想的統一。

    想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事上做”,其次才是“靜慮”,只有把事情做好,經常實踐才能出真知,才能在思想上約束自己,提高自己,而仔細思考,經常反思,才能反省自己的行為,做到表裡一致,言行一致,最終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

  • 9 # 左圖右史001

    在人生最迷茫困頓的時候,有幸接觸到陽明心學,看的是津津有味,經常是讀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覺,陽明心學確實對人生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它不是泛泛而談,真正能理解透徹陽明心學中的精髓,人生一定會大有不同。

    陽明心學“致良知”教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內心恬靜而強大。“知行合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也是解決時間一切難題的強大武器。

    今天我們談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該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並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是我們要深入探討的。不瞭解陽明心學的朋友們可能會簡單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說不做,一定要說到做到,這就是知行合一。但是在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裡卻不是這麼闡述的,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來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能知是非善惡的一個東西,它無所不能,良知能夠輕而易舉的給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該如何運用到實際當中解決問題呢?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發明了“槓桿原理”,於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給我一個支點和足夠長的槓桿,我就能撬動地球。”那個支點如果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夠長的槓桿就是“行”,不必給我這個支點,因為這個支點(良知)與生俱來,只需要一根足夠長的槓桿即可,用力壓下去就可以撬動天地萬物,人情事故。在王陽明看來,良知無所不知沒無所不能,面對父母時,我們將支點放到孝順的位置;面對君王,我們將良知放到忠誠的位置;面對同事朋友,我們將良知放到真誠的位置;面對敵人,我們將支點放到利害的位置。確認好支點位置後,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壓下槓桿,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當良知光明時,就能撬動世界,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就能快速找到處理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點位置不準確,你就無法撬動你想要撬動的事情,就是亂行,費力沒結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踐行“知行合一”。用內心的“良知”去指導行動,用行動的結果光復良知。

  • 10 # 太陽雨47155173

    知行合一說起來容易做到難,所以王陽明自己才說不求日增但求日減。後代儒家學者中只有曾國藩做到了。

    在厲害關係面前,雖然這件事對社會、大眾有益,但是對自己無益 ,往往德高望重者也是選擇沉默。我們的良心知道這件事情是對是錯,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關係,就是不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有正義感的按良知做了反而被當做了惡人,見邪惡不阻止、見好事不作為的老好人反而被當成了好人!

    一些沒有辦法要靠儒家文化生存的,就因為知行不合一,成為了人們常說的“滿口仁義道德,一肚男盜女娼”的偽君子,有的甚至成為了階下囚。

    儒家文化沒有錯,是看什麼人用,所以要發揚光大真正的儒家文化,任重而道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肥胖對身體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