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兩個毛麻麻
-
2 # 蘇木言
我女兒一歲以內純母乳餵養,但是抵抗力很差,基本每個月要發一次燒,三個月的時候就幼兒急疹了。九個月的時候拉肚子,拉了有五六天才好,十個月又皰疹。皰疹好了開始咳嗽,咳了三個月才好,期間不管吃藥還是霧化都沒好。反正從來沒有消停過。
她每次生病,除了第二個月去醫院吊了水,其他時候都是吃藥,發燒超過38.5度才吃退燒藥,發燒三天不好才會帶她去看。(我這麼寫不是提倡生病了不帶去醫院看,而是因為我女兒生病次數太多,我已經有經驗了,所以如果她生病,精神很好,能吃能睡,我都是自己在家裡給她喂點藥或者觀察,三天不好再去醫院)
一歲的時候斷了奶,因為奶粉輕微過敏,所以吃的美贊臣親舒奶粉。
一歲以後就很少生病,偶爾會流鼻涕,但是幾天就好了。
最近給她換了奶粉(美贊臣親舒經常斷貨,囤貨喝完還沒有買到,就換了),在喝愛他美的,但是換奶粉後開始咳嗽,不知道是奶粉原因還是最近天氣原因。不是很嚴重,所以沒帶她去醫院看。
個人認為,小孩生病,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你要多觀察你的孩子,一有症狀就要採取措施。還有一點是個人觀點:孩子生病了不要輕易吃藥,更不要動不動吊水。首先你要讓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去抵抗一下,如果孩子一有啥你就去吃藥,吃藥見效不明顯就打針,對孩子的抵抗力是很不好的,。久而久之,不僅讓孩子沒有抵抗力,還會產生耐藥性。
就拿我女兒兩個月發燒去吊水遇到的例子,一個奶奶帶她所以住院,她說她孫子一歲半,住院五天了,發燒,在診所吊水沒用,就來醫院住院了,醫院吊了五天水。她說她孫子一發燒就去吊水,一吊水就好了。當時我女兒住了一天院退燒了我就堅持不讓吊水出院了(或許是我膽大吧,但是退燒後我女兒能吃能睡,精神很好。如果不是她太小,而我當媽的第一次遇到她發燒慌了手腳,把她用被子捂到了四十度,我也不會帶她去醫院),她還勸我說不要出院,說住院好,住院吊水好得快。我真是哭笑不得,她孫子明顯都有點耐藥性了,一般吊水退燒藥都不頂用了,還勸我繼續給我女兒去吊水,真是讓人無語。
總而言之,小孩子體質差不要太驚慌,不要隨便相信什麼偏方。餵養注意營養均衡,定期體檢,如果發育遲緩,醫生會建議你適當補充微量元素那些,聽醫生就是。另外生病了不要盲目用藥,不要動不動就吊水。
-
3 # 優寶成長記
1 從飲食上,要營養均衡,多給孩子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對提高免疫力非常有幫助。
2 建議每晚給孩子按摩百會穴,順時針按摩。這樣可以升發孩子體內陽氣,陽氣足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另外按摩此穴還能起到益智醒腦的作用。
3 多帶孩子曬太陽,多做戶外運動,從根本上改善體質。
4 若孩子發燒,別輕易給孩子用藥。多用一些物理方法給孩子降溫。藥物干涉往往會干擾孩子自身免疫力,久而久之,得不償失。
-
4 # 王子書童
一歲寶寶母乳餵養,抵抗力差,總是感冒,我覺得很正常,寶媽們不用著急。因為一歲的寶寶不管你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改變不了他抵抗力差的現實,稍有不慎,感冒,發燒,積食,拉肚子都是一歲寶寶的通病。
做為愛兒狂和受虐狂的寶媽們最好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火眼金睛般的智慧與耐心。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最好還是讓孩子由母乳餵養慢慢過渡到正常的飲食餵養。米飯,蔬菜,雞蛋,鯽魚湯,棒子骨湯等少量多餐的餵養。孩子穿衣服要隨季節和溫度,不要每時每刻都把孩子包裹地象棕子,天氣不涼,你的孩子已經左三層右三層地穿了很多衣服。現在很多都是一個孩子,許多家長或者長輩都喜歡每時每刻把孩子抱在身上。其實過度的保護孩子並不好,多讓孩子在地板上,床上,摸爬滾打,鍛鍊筋骨也好。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怕孩子哭,有一次我帶孩子去一知名兒科看病,剛見孩子要哭,我急忙把奶瓶塞到他嘴裡,醫生見了善意地說:有時候讓孩子哭一下,並不是大人想象中的哭,是孩子給你交流,可以練習孩子的肺活量。反正一歲左右的孩子你帶的越精細,越容易感冒。只有科學合理的餵養孩子,寶寶才會擁有健康的體魄,孩子的抵抗力自然就會增強。
總之,一歲的寶寶抵抗力很差,年輕的父母在這段時間也會很辛苦。只有科學合理耐心地餵養孩子,寶寶就會很少感冒,健康成長!
-
5 # 愛豆育兒
寶寶生病 ≠免疫力差
6歲以下孩子,每年感冒6~7次,每次可能持續2周,這都算正常。
這樣算下來一年有半年都在生病,這樣的寶寶不是“林黛玉”。
為啥容易生病呢?
雖然寶寶出生後,該有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都相當成熟,但寶寶就是一個沒上過戰場的新兵,雖然武器齊全,但毫無經驗,戰鬥力根本不行,所以容易生病。
這類寶寶不存在免疫力低下或缺陷。
不生病≠免疫力好
有的娃一年到頭都不生病,家長非常自豪。
不生病有可能是家庭保護得好,總是圈在家裡,很少接觸外界環境,很少接觸病原菌,但這類寶寶一進入集體生活(幼兒園)後容易隔三差五生病。
當然,也有的寶寶平時接觸小量的病原刺激,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以後再接觸這種病原,就不會表現出疾病症狀,這種情況就非常好。
-
6 # 柒染陌離116
因為1歲寶寶,體內獲得抗體已經逐漸下降,正屬於免疫機能低下的時期,就容易感冒、腹瀉和扁挑體發炎了。
首先建議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微量元素,看是不是缺鋅或缺鈣,針對性的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
精心護理,注意冷暖,適當加強營養,給寶寶新增的輔食,應多樣化,逐步提高幼兒的免疫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能主要方法是營養的調理。
平時多注意觀察寶寶,寶寶經常是因為有火或者是積食了才會鬧毛病的,如果你摸他的手腳心發熱,那就趕緊幫寶寶去火,提前預防,平時每天晚上睡前給寶寶捏捏脊,沒火沒有積食了,寶寶一般就不會生病了。感冒咳嗽有痰就要幫寶寶排出來,如果痰排不出來的話,就會引起支氣管肺炎,寶寶一有咳嗽,我們要空拳幫他拍背排痰,不積痰就不會發炎的。
寶寶康復時,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飲食要求有營養又容易消化的,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多給寶寶飲水,勞逸結合,寶寶生病期間要多休息。一般讓寶寶少去公共場所。
一般來說不是咳嗽有痰,發燒嚴重都是不要給寶寶吃藥,這樣對寶寶抵抗力的鞏固有好處的,是藥三分毒,而且吃藥都是有依賴性的,一次吃藥,次次都要吃了。
-
7 # 連姐育兒說
1歲寶寶母乳餵養,抵抗力差,總是感冒,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一、生理因素造成:小兒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免疫特點與小兒時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關。
1、嬰幼兒鼻腔相對短小,鼻道狹窄,無鼻毛,鼻粘膜柔嫩並富於血管,易於感染,感染時粘膜腫脹,易造成堵塞,導致呼吸困難或張口呼吸
2、嬰幼兒的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短且較狹窄,粘膜柔嫩,血管豐富,軟骨柔軟,因缺乏彈力組織而支援作用差等,故嬰幼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二、一歲母乳寶寶抵抗力差,總是感冒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1歲的寶寶要逐漸轉為以輔食為主,母乳或配方奶為輔,輔食可以一天三餐,母乳或配方奶可做為點心,一天的奶量保持在500左右,因為媽媽一天最大的泌乳量只有1000毫升,不能滿足孩子的生長髮所需要的營養。
2、科學合理地新增輔食,注重口味多樣化,營養要均衡,使孩子從小得到良好的營養供應,不但能促進其身體和大腦的發育,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3、主要靠加強鍛鍊以增強抵抗力,堅持“三浴”鍛鍊
4、提倡母乳餵養
5、避免被動吸菸
6、防治佝僂病及營養不良
7、避免去人多擁擠、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
-
8 # 影領健康
要想提高寶寶的抵抗力,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寶寶的抵抗力從何來!
寶Bora到這個世界上,可不是空空手來的哦!他是帶著先天性免疫能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先天性免疫包括了機械防禦屏障,還包括了體內生物化學成分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同時,也包括了餵養途徑和營養物質。這三項是寶寶獲得免疫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要從這些方面提高寶寶的地抵抗力。
首先,應堅持母乳餵養: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具有易消化吸收、富含各種礦物質、維生素、免疫物質,而且經濟、方便、衛生等特點。哺乳還有利於增進母親與寶寶的感情,降低寶寶的發病率,同時堅持哺乳還可以減少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 等疾病。所以有條件母乳餵養的最好堅持母乳餵養。
其次,在疾病高發的階段應提高警惕:6個月之前的寶寶,確實還沒有到疾病的高發階段。一旦過了6個月,嬰兒體內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徹底耗盡,疾病的高發期從此開始。尤其到春季、冷熱交替的季節,都是感冒及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加強日常護理,不去人多的場合,平時在家也應注意通風,應特別注意防寒保暖。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寶寶踢被子的功夫那是一流的,三秒鐘就可以把被子踢的乾乾淨淨,這是就要辛苦媽媽們了,要及時給孩子蓋好被子。
還應注意的是“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是人們在哺育兒女過程中總
結的真理。在飲食方面,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變著法給孩子弄吃的,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一定要掌握好量,寧可少吃,不要多吃。寶寶從四個月開始,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基礎上,要注意結合孩子的消化能力來新增輔食,比如果汁、蛋黃、米湯、蔬菜、肉沫等,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逐漸新增,否則適得其反,會造成小兒消化功能紊亂,不利於小兒生長髮育。在防寒保暖方面,由於小兒機體散熱差,不能過於保暖。家長總怕寶寶凍著了,穿的厚、蓋的厚,恨不得把寶寶包成一個粽子,結果時間長了抵抗力下降,引發呼吸道感染。寶寶穿衣蓋被的標準是摸摸小手溫溫的,熟睡時腳也是溫暖的,但不出汗,這就ok了。
家長們在發現寶寶有生病先兆時要及早處理:寶寶消化能力差,需要的營養也相對較多,當營養物質補充過多時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若發現孩子大便中有沒消化的食物或舌苔白厚時應當減少食物的攝入量,儘量喂易消化東西,同時也可喂點多酶片、乳酶生之類增強消化能力,寶寶積食時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因此在有消化不良端倪時要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生病。小兒經常打噴嚏,若打噴嚏時沒有鼻涕,主要是小兒鼻黏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但如果有鼻涕就是感冒徵象,家長應積極採取措施。不過有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控制病情發展,喝的水一定要夠量;而且不管蔥白水也好,川貝梨水也好,都只有保健作用或輔助治療作用,在病還未發起之前是有效的,一旦病情發展起來,僅靠這些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必須配合藥物治療或及時去醫院,以免貽誤病情。
家長們還應多給寶寶喝水:水是維持人類生命的重要物質。營養物質的攝入、新陳代謝的進行、代謝產物的排出都要透過水來進行。但到了小寶寶身上,有時喝水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任務。新增輔食後的寶寶,一定要每天喝水。稍大一點的嬰兒,由於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漸接近成人,每天除喝奶外仍要給孩子補充一定量的水分。按150 ml /kg計算總量,減去奶量就是一天所需要給孩子補充的水量。水分補充足量後,尿量、汗量相應增加,有利於體內鬱熱散出,毒素排出。機體新陳代謝正常了 ,消化系統、免疫系統都隨之提高了。
最後,家長們應常帶寶寶去戶外走走,增加戶外戶內活懂量,提高小兒適應環境能力:戶外活動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增加Sunny照射,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利於小兒鈣的吸收。同時戶外活動是提高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不太惡劣,在注意保暖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也是必要的。但需注意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戶內活動也同樣重要。相比而言,寶寶在家的時間還是要比在外的時間長一些,一定注意讓寶寶多多活動,比如爬行、走路、蹦跳等,不要總讓他坐著玩。寶寶的活動量大了,身體得到鍛鍊,不僅食慾和消化好起來,連喝水也會比以前增多。值得注意的時寶寶活動之前,要注意給他減減衣服,即使這樣寶寶活動之後也通常會滿頭大汗,這是非常正常的,這種正常出汗排洩對他的健康是有益的,家長們應及時更換乾爽的衣服,以免孩子著涼。
-
9 # 手機使用者58729952815
感冒多發的季節,儘量少帶寶寶出去吧,感染了以後,要好好照顧他,除了及時給藥之外,還得注意吃的清淡一些,餵奶粉的話,可以選擇剖蓓舒.
回覆列表
一歲了難道還沒新增輔食嗎?照理母乳應該不是最主要的食物了,而是相當於點心一般的存在。儘可能培養孩子和大人一樣正常吃飯,各種食物都要吃,不挑食。注意換季的時候衣服穿夠就好,也不要一味穿多。如果還是這樣,適當補充一些維D之類的(雖然我個人不提倡吃這些保健品,除非孩子真的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