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辣媽漫漫育兒路

    寶寶如果起了溼疹確實是一件煩心事,我的孩子之前也經歷過,針對需要注意的地方,給大家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寶寶溼疹後不要太過頻繁的洗澡或清洗患處,注意溼疹的通風透氣,別捂著,越捂越嚴重,剛開始的話不建議塗抹膏類霜類,多透氣才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寶寶溼疹多發於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所以當寶寶出現溼疹,寶媽一定要忌口,蛋奶類適量,易過敏的海鮮類先不要吃,這樣能最大程度上緩解寶寶溼疹的情況!

    最後一點就是房間內不要過度乾燥或潮溼,保持溫度適宜,暫時先不要養帶毛的寵物或花花草草,這些也容易使寶寶溼疹嚴重!除此之外跟大家在分享一下,寶寶溼疹只要家長能合理護理,基本上兩週內就會有所好轉,並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兩週歲後孩子就會很少再起溼疹啦!

  • 2 # 茸馬醫生

    嬰兒溼疹,又稱“奶癬”,是在嬰兒丿時期出現的過敏性面板疾病,發病率3%-10%。

    嬰兒溼疹定義是什麼?發生原因是什麼?

    溼疹的發生原因:

    (1)內在因素:包括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免疫功能異常、面板功能障礙、腸道菌 群失衡等;

    (2)外在因素:包括對食物中魚、蝦蟹、牛奶、雞蛋及其他異種蛋白(尤其母乳餵養中母 親的飲食影響);環境、氣候、染料、鹼性肥皂、動物皮毛、花粉、粉塵等過敏。

    嬰兒丿的臨床表現

    (1)通常在出生後12個月起病

    (2)好發部位:頭皮、耳後、面部、四肢遠端(尤其手足裸露部位)、男嬰陰囊/女嬰肛門周圍等處

    (3)臨床表現: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主要表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斑疹、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乾燥、脫屑,嚴重時可繼發感染;常對稱分佈,邊界不清;常伴有患兒丿因瘙癢而出現的頭部摩擦或用手搔抓、煩躁不安、夜間啼哭;從而影響食慾、睡眠及身體發育

    (4)病情往往遷延、時輕時重、反覆發作;病程長者可出現面板 浸潤肥厚、粗糙;但大部分在2歲之內可逐漸減輕,少部分會發展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

    嬰兒溼疹該如何治療

    總體原則:外用藥物為主、注意使用療程、重建面板屏障、糾正錯誤觀念。

    (1) 急性期:有糜爛、滲液者宜選3%硼酸溶液或O.1%依沙吖啶溶液溼敷(即應“溼對溼”,錯誤觀念:撒痱子粉);無滲出者可選用爐甘石洗劑;

    (2)亞急性期:選用糊劑、乳劑:如氧化鋅糊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鬆軟膏等;合併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軟膏;

    (3)慢性期:加強潤膚的基礎上加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鬆軟膏等糖皮質激素類軟膏。

    (4)病情嚴重、泛發全身者:>1歲可選用“地氯雷他定糖漿3”或“西替利嗪滴劑”,<1歲者需慎用口服約。

    嬰兒溼疹能不能不用“激素”藥?

    視病情而定。

    (1)病情較輕者,可單用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糊劑等治療。

    (2)病情屬於中、重度者,往往需要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但這類藥膏使用是有區別的,不同的發病部位及皮疹表現,應在專業面板科醫師的指導下選用不同抗炎效價的藥膏。常用的糠酸莫米鬆軟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較為常用且安全,有些部位建議與潤膚劑1:1外調後使用。(現狀糖皮質激素藥膏的使用存在不規範的現象,很多社群醫生或非面板科醫生並不知道藥膏的抗炎效價及應用部位、指徵等;如含氟等滷元素的藥膏005%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滷米松等錯誤地用於面部、腋下或外陰等部位)

    (3)搽藥的規範與頻次:區域性皮損處外塗,薄薄地塗一層,用手抹勻,每天1-2

    (4)糖皮質激素藥膏使用療程:遵醫囑,一般連續使用不得超過2周

    (5)也有部分中成藥如溼瘍氣霧劑、除溼止癢軟膏、丹皮酚軟膏、蜈黛軟膏等也具有抗炎、止癢的作用,但治療作用相對較弱,可在中後期時替代糖皮質激素治療。

    “激素”藥膏有無副作用?

    目前,激素藥膏的副作用是被誇大的。其實,沒那麼可怕。一般來講,長期系統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能出現較明顯的副作用,而規範地外用,其副作用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1)常見的副作用:區域性面板色素沉著;面板萎縮,毛細血管擴張,面板敏感性增加、繼發感染—一後三種往往都與不規範使用有關。

    (2)如何預防:中後期的治療需加強潤膚劑的使用,即重建面板屏障功能。即便出現色素沉著,一般都是暫時,可逐漸自行消退。

    如何預防病情復發

    主要飲食(嬰兒U/媽媽)、環境、面板基礎護理等方面闡述:

    (1) 最好能找到並避免過敏原。如牛奶蛋白過敏患兒應改食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如對雞蛋過敏則可以只吃蛋黃不吃蛋白等;對於存在消化系統方面疾病的患兒,另需至消化科就醫(部分溼疹患兒可酌情補充益生元)。

    (2) 患溼疹的嬰兒如果以母乳餵養為主,那麼媽媽在進食的時候還是以清淡為主,避免進食海鮮、魚蝦、牛羊肉等。

    (3)室內溫度適宜,注意通風,避免日光(患溼疹情況下應少曬太陽)、冷、熱對面板的刺激,儘量減少與可能致敏的物質接觸(尤其塵蟎),不要鋪地毯,避免與寵物接觸。

    (4)儘量讓患丿兒少接觸香水、化妝品、樟腦丸、指甲油等化學物質

    (5) 室內儘量不種植花卉植物,改為種植如吊蘭、綠蘿等綠色植物,孩子外出也要少去花粉多的地方。

    (6)穿著純棉衣服,避免接觸絲/羊毛織品人造纖維、毛絨玩具等;選用嬰幼兒專用安全洗滌劑,洗衣服時儘量多漂洗,滅少洗滌劑殘留。

    (7)平時患兒應該每天洗澡,保持面板清潔和溼潤,但是水溫不能過高,避免含鹼性成分的沐浴劑,洗完澡後一定要全身塗抹潤膚劑;但需注意的是,在溼疹病情嚴重時需減少沐浴次數,建議1周2-3次。

    (8)溼疹會伴有瘙癢,要儘量防止寶寶抓撓患處(勤剪指甲),可臨時與 爐甘石洗劑外塗以舒 。

  • 3 # 阿朰

    1、食物過敏可導致嬰兒溼疹,所以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溼疹發生是否與進食某些食物有關,寫好食物日記,即把懷疑的食物記錄下來,也可到醫院抽血檢查過敏原。如果分析溼疹與某種食物相關,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餵養。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餵養可以減少溼疹的發生。

    2、避免過量餵養,保持正常消化,預防便秘和腹瀉。嬰兒溼疹也應及時診治,去除病因。寶寶若溼疹嚴重,寶媽應少食高脂肪、高糖、油膩的飲食,忌食海鮮、魚、蝦。

    3、避免用沐浴露、肥皂沐浴,建議用清水洗浴,且水溫不能過冷或過熱。對於乾燥型溼疹,在沐浴後3-5分鐘內,溼疹部位或全身塗抹杏璞霜,保持面板溼潤,以緩解瘙癢症狀。

    4、衣被要清潔、柔軟、寬大,以淺色的棉布為宜,儘量不接觸化纖、羊毛類織品。被褥經常清洗,日曬。

    5、對於流口水,溢奶的嬰兒,不可經常擦拭面板,應用柔軟的小棉手巾蘸幹口水和奶液,再塗抹不過敏的潤膚劑,因為小寶寶的面板真是太薄了,經不起大勁。

    6、避免搔抓,因為搔抓會加重溼疹,面板抓破還可併發細菌感染。

    7、不要過暖,過暖時會加重癢感。

    8、避免被動吸菸。

    9、可以塗抹無激素的植物藥物進行治療,如杏菐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年夜飯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