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潛力之源

    做為一個七零後,當然記得小時候收小麥的場景,那個時候沒有機械化,全靠人工去收割,每天人們起早貪黑,天不亮就起床幹活,忙到半夜有時還不能睡覺,遇到天氣不好,忙個通宵通很正常。場景是這樣的,忙的程式是,人工用鐮刀去割,割完了用架車子拉,拉到場上用牛或騾馬套上石滾壓,把麥粒子碾壓出來,然後再翻抖,如此兩遍,然後把麥秸堆在一邊,再把下面的麥子連糠一起推到一堆,有風就揚場,把麥粒子揚出來,糠會隨著風力颳走,麥粒就分離出來,然後把麥粒曬乾,裝進口袋收起來,你看過去收麥子人有多辛苦,光程式就好幾道,如果順利還好,如果天氣不好,人就更累了。我是一個農民,歡迎一起探討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謝謝!

  • 2 # 強哥愛裝修

    身為80後對小時候的收麥記憶特別深刻,小時候收麥大都依靠人力和牲口,不管是割麥還是運輸很少機械可用。每天早晨天剛矇矇亮就被大人叫醒去地裡割麥,很不情願的一邊揉搓著迷濛的睡眼一邊拿著鐮刀和大人向自家麥地走去。割麥時要一直彎著腰一隻手抓住麥稈,另一隻手不停的揮動鐮刀將麥子割下來,然後整齊的放在身後。早晨太Sunny不強烈時還好受些,等上午八九點後太陽照射強烈時,割麥對小孩子來說就變成了一種煎熬,強烈的Sunny照在身上再加上麥稈、麥芒的刺激感覺火辣辣的疼,滿身汗流浹背,怎麼喝水都不管用。

    割完麥之後是運麥,將割好的麥子裝在地排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一種運輸工具)上,裝完慢慢一大車後,大人們會拉著運到打麥場去,留下我們小孩在麥地一邊撿拾裝麥時掉落的麥穗一邊等大人回來再裝下一車。我記事時頭幾年我家運輸麥子時都是我爸在前面拉車我媽在後面推車運到打麥場的,後來我家買了一匹馬,開始用馬拉車後我爸媽才變的省力些。

    所有的麥子都割完運到打麥場後,找個好的天氣把麥子攤開,套上牲口拉著石磙一遍一遍的來回碾壓。碾壓完之後將麥稈垛成蘑菇形的圓垛,這時大人會讓我們小孩在垛上面來回踩實,我們就會在上面一邊踩一邊嬉戲打鬧。垛完麥稈後,將剩下的麥粒和一些沒分離的麥粒殼堆成一堆,大人們拿著木楸把麥粒堆使勁拋向半空讓風把裡面混雜的粒殼吹走,落下的麥粒就是乾淨的麥粒了。最後把麥粒裝進一個個的化肥袋子裡,用車拉回家儲存起來,這樣收麥才算完成。

    割麥是八零後兒時的記憶,雖然很累,但是也有很多樂趣,打麥場更是孩子們的樂園,一塊在打麥場做遊戲捉迷藏,一塊捉螞蚱,割麥收麥也是小時候快樂的回憶。

  • 3 # 奇趣三農

    我是一名80後,儘管現在參與收麥的機會已不多,但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小時候收麥子的場景就像播放電影畫面一樣,一幀一幀的浮現在我的腦海。

    我是北方人,每年收麥子的時間就在六一前後,記得上小學時,學校為了能夠給家裡充實勞力,等慶祝完六一這一天,還會給學生和老師們放一個禮拜的夏忙假,讓大家回家收麥子。這種情況要放在現在,肯定行不通。但在那時卻很常見,因為那時的老師大多為臨時招錄,家裡都有地,而且工資也不高,還得靠這一畝三分田維持生活。

    放假回家,小朋友們就變成了家裡主要勞動力,他們除了要參與收麥外,給家人做飯、送飯甚至餵養牲畜的活,基本就落在了他們身上,為的是能夠讓家裡的大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收麥上面。

    那時收麥子不像現在這麼輕鬆,現在收麥有聯合收割機的參與三五天就收割完了,不到半個月就曬乾裝進糧倉了。而當時可以說是全家上陣、全民行動,從開始到結束至少也得半個月,這期間還不能有陰雨天氣,若與連陰雨,不但麥子收不成,最終還有可能吃到發芽的糧食。

    那時收麥大家用的是鐮刀,工序很多,從割麥再到糧食入倉,中間要經歷好多工序,主要包括割麥、拉麥(獨輪車、架子車)、堆麥(拉回來後先堆積起來)-攤場(曬麥)-拖拉機碾壓(兩次)-起場-揚場(用風過濾糟糠)-涼曬等等一系列工序。若用脫麥機進行脫麥,手續能少一些,但是需要參與的人較多,記得那時都是好多家聯合在一起進行操作,這家脫完又去那家幫忙,幾乎要幹一整天,等忙完了,個個都弄的跟個土地爺似的。

    那時可以說全部靠的是天,天氣好就能曬麥,有風才能揚場(揚麥)。記得那時白天有風的天氣很少,都是晚上才起風,村民把麥子碾壓以後堆積起來,等到凌晨以後起風了才進行後續工作。我清晰的記得,那時自己還小,離不開大人,大人在哪我就跟到哪,為了能跟爸媽在一起,好幾次我都是睡在他們身邊的掃帚上度過的。

    農民愛惜糧食,講究個顆粒歸倉,麥子收完以後,還會把撒在地裡的零星麥子撿回來,而這種活大多還是小朋友們來幹。那時小朋友們都特別喜歡幹這個活,因為撿回來的這些麥子,品種雜、品相差,這些糧食大多會用於購換其他小朋友喜歡的商品,所以小朋友們都會爭著幹。

    想起小時候收麥的場景,有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兒時的生活儘管很艱辛、但卻很快樂。不得不說,兒時的經歷是人這一生都享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 4 # 脫骨趴雞老丁

    現在回想並不覺得苦,但當時肯定是不情願的,因為記得媽媽總許諾給買冰棒或者拾完麥子給換西瓜吃,上初中的時候就不用手割了,但是必須人工斂起來,麥芒扎的手臂生疼,拖拉機壓完麥子還要晾曬、入庫。現在想想具體的活還是很怵,所以農民不易,當時有工作的都是有權人,現在有退休的還是那幫人,老實本分的農民也應該分食一點國家強大的果實。

  • 5 # 農夫也瘋狂

    對於部分的80後來說,應該還是經歷過農村收小麥的,這也是童年的一種苦澀回憶吧。今天是5月21日,是小滿節氣的第一天。而小滿也就意味著像麥子這些夏收作為開始成熟了,但是籽粒還不夠飽滿。在小滿節氣後就是芒種了,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搶收小麥了。

    在我們當地,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種植一些麥子,並且種植的量還比較多。在當時,有些外出打工的人,到了小麥收割的季節,也會特意趕回來。因為小麥的收割必須要“搶”,只能是在幾天時間內完成。原因是在小滿節氣期間降雨比較多,如果不及時收割回來,那萬一下幾場雨,那就不僅會影響小麥的收割——小麥秸稈會倒伏。而且有些小麥成熟了就會快速脫落,並且遇到降雨還會發芽,這樣自然就影響到小麥的產量了。

    正當時,我們這裡收割小麥都是純手工的。天剛一亮就開始做早飯,簡單吃完飯以後就要帶著鐮刀、扁擔去地裡收割小麥了。到了小麥地,那顧不上休息一下,放下東西就開始弓著腰收割小麥。把收割好的小麥一把把放好,如此機械化的重複操作,等到收割差不多了,然後再用稻草把它們捆好,之後再擔回家裡去了。因為到了小麥收割的時候,天氣已經很炎熱了,再加上小麥的秸稈上有很多的灰塵,這樣身上的汗水混合著一些粉塵,身上是非常不舒服的,並且還會奇癢難忍。可是這些也只能是忍著,不然會越抓越癢。

    收割回來的小麥,還要一把把把它們放在曬場上曬的,不然不利於脫粒。等到曬得差不多了,就要開始給小麥脫粒了。沒有機器,全部是人工脫粒,雙手抓著小麥秸稈的根部,用力摔在一塊斜放著的大石板上。就這樣一遍一遍的重複操作,不一會兒就會手臂痠痛。可是等挺過去來也就好了,那個時候就忘記痛了。在收割小麥、曬小麥的時候,最怕的就是遇到下雨了。有時候小麥收割回來了,卻出現連續的陰雨天,就會把曬得差不多的小麥在家中脫粒。而一些還沒曬乾的,就會放在走廊,或者是其他通風的地方,避免小麥發芽。想想過去農民的生活實在是不容易,而現在機械化普及了,很多地方的種植大戶,都是機械採收了。而在我們村裡,如今沒有一戶人種植小麥了。

  • 6 # 80後燕子

    80後的我,對於收割小麥的場景,還是印象非常深刻的。那時候的我們,知道收割小麥意味著可以有“炒麥子”吃,有面疙瘩可以吃,特別是那個“炒麥子”,就是兒時零食的標配。白天在地裡割上一天的麥子,晚上回家,媽媽就會給我們炒上一畚斗的麥子。麥子打理乾淨,放在鍋裡幹炒,等炒香了倒鹽水下去調味,水分炒幹了,可以出鍋。一把一把的炒麥子往嘴上送,真的是特別美味,特別香,那時候應該覺得是最最好吃的零食了。雖然割麥子會身上很癢,也會劃到手臂紅紅的槓槓,但是那時候的我們還是那麼開心,還是會努力幫父母親做上力所能及的事。記得印象最深刻,應該算是一年割麥子的場景了,兄妹幾個在田間睡著了。爸爸外出打工,媽媽在家務農還有照顧我們兄妹四個,哥哥能和媽媽一起做一樣的重活,而我和弟弟會稍微小一點,做得少一點。那年割麥子到晚上十點多,到家十一點,我和弟弟田間睡完,回來接著睡,那時候年齡小,特別能睡,哥哥姐姐和媽媽就一直把田裡的麻子打完(用打稻穀機器打),媽媽忙了一天還給我們做飯,給我們洗漱(因為我們都累趴下了,睡著了),想想那時候的日子特別艱辛,媽媽也特別不容易。現在家裡都買麵粉吃比較多,因為自己種的小麥磨的粉比買的麵粉要黑一些……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和我同樣的經歷啊?一起交流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首歌讓你想起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