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嗔痴歷史觀

    在《三國演義》中,曾介紹過劉備是編草鞋的,張飛是殺豬的,還有關羽則是以賣棗為生,3人都是屬於社會底層人物,最後卻聚在一起搞了桃園三結義,從此草根創業,最後成就三分天下的巨集圖大業,著實讓人激動不已。

    劉關張3人真實背景

    《三國演義》中對三人出生背景的介紹,毫無疑問是為了讓小說更加具有可讀性,塑造出一種草根逆襲的正能量故事,更加引人注目。可惜真實的歷史就像生活一樣,遠遠沒有那麼多的甜蜜故事,而更多的是現實。

    正是因為劉備具有漢朝正統的皇室血統,所以在後來劉備招兵買馬的時候,這一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是劉備沒有這樣的出生,也許結局就會截然不同,在當時劉備實力不及曹操、袁紹,根本沒人會願意跟隨他的,靠他會哭,我想完全就是天方夜譚,說劉備編草鞋,那更是貽笑大方了,也許他就偶爾擺弄一下,卻被人誤以為是他以編草鞋為生呢。

    要知道在劉關張三人當中,論財力與實力,張飛是最有發言權的,所以當他得知劉備是漢室王室後代之後,才會去投奔劉備,他當時可是帶著錢財與兵力去投靠的劉備,劉備因為張飛的到來,實力大增。

    三國時期的打戰和所謂的武功

    江湖傳言,關羽千里走單騎,張飛萬人難敵,足以說明兩人都是特別厲害的,可是僅僅以此推斷,我們還不足以說兩人武藝高強。或者我們應該換一種說法,此處所說的武藝其實並非我們傳統所認為的武藝,而是僅僅指作戰能力。

    剛好張飛和關羽都是兩個力大無窮的壯士,所以兩人只需要提著大刀衝出去,所到之處,不被砍死就是撞死,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武藝,實際上僅僅就是兩人先天條件比別人好而已,無關乎什麼武藝,要是非要說武藝,那也就是說兩人經常在江湖上游蕩,打架經驗比別人豐富而已。

    關羽成天打棗子,需要舉著一根竹竿揮來揮去,除了臂力增大之外,對於長的武器使用起來也會十分順手,由於動作熟練,在戰場上就當作是打棗子一樣揮舞大刀就行,肯定也能將很多人嚇跑。

    結語

    歷史與小說始終是有差別的,就像我們的現實與理想一樣,可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我們應該看清現實,並且依舊熱愛現實與生活,才是成長所最重要的,倘若一味沉浸在理想中無法接受現實,那很難有所成就!

  • 2 # 澤仁德喜

    冷兵器時代,大家比較崇尚武功,一是可以強身健體,二是可以自我保護,三是可以為國效力,出人頭地,尤其是身體體格健壯的,更加註重武功,其次,以張飛和關羽的性格,絕不是自甘寂寞的等閒之輩,一定是自幼習武,才有後來的叱吒風雲....

  • 3 # 石湖魚

    這件事告訴我們,你學的專業,可能跟你將來從事的工作,壓根沒有關係。

    還有另外一個含義就是,打架這東西,看天賦,不用教就會。

  • 4 # 木頭22429330

    關羽不是賣棗的,是遊俠和徐庶一樣仗劍殺人遊走江湖,可能賣過棗,但賣棗多半是掩護。

    張飛也不是殺豬的,他是白面書生,士族階級喜歡舞文弄墨,現在還有他的筆跡流傳,家裡有很多產業,也許有殺豬鋪但絕不是殺豬的可以算是劉備發家的第一桶金。至於黑臉莽夫形象是後世演義加工的結果

  • 5 # 隱逸在山林

    後漢三國,自古演繹頗多,小說、戲曲、話本,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相比之下《三國志》所載內容,讀者甚少,以至於許多杜撰的故事,都已是深入人心。特別是羅貫中先生《三國演義》成書之後,更是給一些角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不過,書中確實沒有明說關張二人武藝從何而來,在此只能就著小說姑且猜上一猜,純屬娛樂。

    如此說來,關羽、張飛的高強武藝,也並非是作者突兀描述,其學藝之路已在後面劇情中可分析一二,留作大家一笑。

  • 6 # 海中巖haha

    和平年代幹什麼工作和能力沒什麼關係,主要是拼爹,許可馨說的好,與這個比起個人能力不值一提。象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會繼續當三公,劉備去賣草鞋,張飛去賣肉,關公去賣棗,諸葛亮去種地,李雲龍去編筐,趙剛當個老師,和尚繼續當和尚, 毛澤東去當圖書管理員,李先念去當木匠,朱德去當教書先生,蔣介石去當混混,魯訊去當醫生, 大部分人都會一個職業幹到底,看不出他們是不是人才,最多劉備能開個賣鞋公司,張飛開個屠宰廠,關公開個棗園,諸葛亮升級成大地主。

    正是戰爭讓人盡其才,爸爸再能幹,如張學良不影響他虧光本錢,每個人都有機會憑個人能力拼出上升通道,所以顯得戰爭時期能人最多。韓信生在和平年代只能鑽別人褲襠,沒戰爭沒人能看出他是能人。能人從來都不少,只是沒有公平的機會能人出不來,只要有公平的機會,能人有的是。

    如果沒有黃巾起義大家永遠也不會聽說有個武神關公。

  • 7 # 老豬嘍雨霏飛

    我曾經神經,試過想把羅貫中從墳頭裡罵起來,結果,這世界還是TM這世界,羅貫中鳥都不鳥我!從此,我知道,小說是小說,沒那麼多如果,除非我自己寫三國!

  • 8 # 飛毛腿ff

    你傻啊!本領高強就能流傳千古?這二位的成功都是因為平臺,劉備能夠在東漢末年起勢就因為他尊重傳統著重豪強,利用這些傳統勢力搭建了一個蜀漢平臺,是平臺造就了關羽和張飛,如果換一個人在那個時候也會成功的。這個時期曹操不論出生只論能力嚴重傷害了傳統勢力的感情,才有劉備生存的土壤。格局眼光真是很重要的!

  • 9 # 文辰羊

    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好漢不問來路”

    不能因為人家出身小販就覺得武藝高超是不正常的。

    《水滸傳》裡石碣村的漁夫不也出了很多好漢把大宋王朝攪了個人仰馬翻。

    泱泱華夏,江湖裡各行各業出些英雄好漢再正常不過了。

    洪七公還是個要飯的呢!

    李雲龍也“真他娘是個人才”,沒讀過書,沒上過學,不也用義大利炮轟了平安縣城。

    況且《三國演義》是小說,小說家為了故事情節的起伏,做出這樣的設定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當成正史來看。

  • 10 # 半生執迷72089133

    武藝和出身沒有太大關係,而且他們是來自氏族,他們的家族都屬於鄉紳以上級別,關羽是背上官司之後遠走他鄉,張飛家裡賣豬肉,劉備的第一筆資金就來自張飛家族的資助,《三國志》或者《三國演義》都著重的體現個人,卻往往忽略了家族,張飛家族屬於新興的地主階級,關羽也差不多,他們選出一個人來做代表人物,大家族都押寶,支援一個人,只有一個家族很特別,那就是琅琊諸葛家,三邊壓,最後輸得慘,魏國諸葛誕,孫吳諸葛瑾,蜀漢諸葛亮,大小都押了,可最後卻開出豹子司馬家。

  • 11 #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為何兩個小販卻武藝高強?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

    英雄不問出處,為什麼販夫走卒就不能武藝高強了,西漢開國名將樊噲、周勃出身也很低微,一個是屠狗的,一個白事上的吹鼓手,人家不照樣統率千軍萬馬,成就了蓋世英名嗎?

    關羽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張飛手持一杆丈八蛇矛槍,二人都有萬夫不擋之勇,《三國演義》對此有著精彩的描寫。

    棗樹一般都比較高大,每當棗子成熟後,就需要人持長長的杆子將棗子打落,關羽長年從事打棗工作,久而久之練就了打棗的絕技,

    枝頭上的小小棗子,卻能一打一個準兒。

    何況,關羽身材高大,臂力過人,重達八十來斤的青龍偃月刀揮舞起來,如風捲殘雲,秋風掃落葉一般。

    還有他那一雙丹鳳眼,似睜非睜,也能比較好的偽裝自己,麻痺敵人,這也是我們看到關羽總能趁敵不備之時,取了對方項上首級的原因所在。

    可以說是見慣了血腥殺戮的場面,連眼都不會眨一下的。據說因為張飛是殺豬的出身,以致後世的殺豬匠都尊其為行當裡的祖師爺。

    別小瞧了這殺豬的活兒,沒有點真本事,還甭想輕易拿不下來。一頭豬少說也有二三百斤,再說豬這種動物,看著是挺蠢笨的,其實這傢伙聰明得很。

    因此,殺豬必須心狠、手快、力氣大,恰恰符合了張飛的暴燥脾氣。

    張飛當陽橋上喝退百萬曹兵,憑得就是太歲下凡的那股子殺氣,這與他長年殺豬形成的暴戾氣場是分不開的。

    《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是凶猛、霸氣的化身,尤其是酗酒無度,這也為他日後被手下割了腦袋埋下了伏筆。

    所以,關羽、張飛一個賣棗的,一個殺豬的,卻能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不得不說和他們二人從事的工作有關。

    另外,二人都是身大力不虧的主兒,兩膀一晃都有幾百斤的力氣,如此二者恰到好處的結合,這才成就了他們的絕世武功。

    除了上述說法外,還有人說關羽是跟刀神唐斬習學的武藝,並且臨別之際贈送了他青龍偃月刀。

    張飛呢,則更神奇了,在一次攆逃跑的豬時掉到了一口枯井裡,巧遇一位白鬍子老頭,傳授了他丈八蛇矛槍法。

    綜上所述,關於他們二人的蓋世武功師從何處,我更傾向於自學成才,想當年劉邦不過是街頭混混兒,最後不也是坐上了九五之尊的龍椅了嗎?

  • 12 # 安妮皇后

    第一,張飛和關羽並沒有小說裡寫的那麼厲害,那是作者故意編造的。

    第二,張飛和關羽雖然沒有小說裡寫的那麼厲害,但也並非是等閒之輩,一個人對付十幾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先來看這兩個人的身高:

    張飛身高八尺,關羽身長九尺,古代一尺等於0.23米,所以張飛身高1.84米,關羽身高2.07米。在古代生活艱苦,老百姓大多營養不良,一個人的身高竟然這麼高,那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了。就是現在的中中國人,身高一米八以上的也是很少見的。

    項羽在古代被稱為戰神,古書上寫“項羽身長八尺二寸,力能扛鼎”,你知道古代的鼎有多重嗎?500斤,他身高一米九,就能扛起五百斤的鼎。

    再看張飛和關羽兩個人使用的武器:

    張飛的武器是丈八蛇予,有4米多長,一個人能使用這麼長的武器,那這個人肯定很厲害的。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長度沒有寫,但是重達82斤。用這麼重的武器,說明他力氣真的是大。

    在古代,亂世出英雄,這個英雄並不是說武功有多高,多厲害,而是他身材高大,力氣過人,能以一敵百,這就是英雄。

    比如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在人們心中,他力氣大,能打能殺,他就是神!

  • 13 # 劇透歷史

    東漢末年,劉備帶領著關羽、張飛,從征討黃巾軍開始,一步步爭奪天下。關羽、張飛被譽為“萬人敵”,絕對是能征善戰的。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這兩個人在遇到劉備之前,居然是賣棗和賣豬肉的小販!為什麼兩個擺地攤的會有這麼高強的武藝?

    在此之前,有兩個問題我們必須要釐清。第一,關羽、張飛真的是小販嗎?第二,三國時的武將交鋒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記得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倒是有這樣的橋段,張飛在切肉,關羽在賣綠豆(還不是賣棗),然後發生了爭執,張飛把關羽的綠豆給捏碎了。在一邊賣草鞋的劉備跑去勸架,於是三個“小販”不打不相識,接下去就有了桃園三結義。

    可是,我們翻看《三國演義》的小說,張飛賣肉是有的,卻沒提過關羽賣棗或者綠豆。

    在小說第一回,劉備看到朝廷徵兵討伐黃巾軍的告示,嘆了口氣,身後一個同樣看榜的大漢呵斥了他一句,張飛就這樣登場了。之後,一個九尺高的大漢推著車出現,這也就是關羽了,也沒寫他車上是什麼。

    因為聊著投緣,張飛表示自己“賣酒屠豬”頗有家資,於是三人到張飛家的桃園飲酒,義結金蘭,之後就起兵征討黃巾軍去了。

    這就是三國演義的說辭,張飛確實賣豬肉,但沒說關羽賣棗。關羽推車,按正常邏輯推斷是做小買賣,可也不能排除人家就是東西多搬個家不是嗎?

    當然了,劉備作為皇帝,記載的就相對完備一些,說他早年喪父,與母親織蓆販履為生。不過,這也僅僅是劉備小時候,後來他就出去遊學,咱劉皇叔也沒真的打算靠賣草鞋為生。

    其實,所謂關羽賣棗(或者綠豆),張飛賣豬肉,基本都是民間傳說,甚至不排除是賣肉的、賣棗的給自己拉個歷史名人“做廣告”。你也不能因為關羽“面如重棗”就說他賣棗子吧?

    很有可能,關羽、張飛在跟隨劉備之前拜過名師學武,或者曾經參軍打仗,在行伍中練就一身武力。

    看三國演義,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總是醉心於“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武藝比拼,方天畫戟、丈八蛇矛、青龍偃月刀,武將們在馬上刀來劍往。

    可事實上,這些東西根本不存在啊!

    首先,古代交戰的模式根本就不是小說那種雙方主將單挑。誰敢冒這個險,每次都讓主帥先上?要是主將死了,士兵們是不是該分行李回家了?

    所以,很多武將的武力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平時讓親自衝鋒陷陣的機會微乎其微。史書中提到的某將斬殺了對方將領,不一定是他們親自動手,很有可能就是對方將領死在我軍亂軍之中,這個“人頭”就算到主將頭上了。

    有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定軍山之戰,之前我們都覺得是黃忠斬殺了夏侯淵,《三國志•黃忠傳》裡面也有“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的記載。

    你說這個“斬淵”是黃忠乾的嗎?

    不是!那是黃忠率領將士們乾的。《夏侯淵傳》、《張郃傳》都有記載,夏侯淵是死於劉備軍中,僅此而已。其他的戰爭大多數也都是如此,真的被單挑殺掉的武將少之又少。

    但是,即使是這個鳳毛麟角的案例,也與我們想的不一樣。

    《三國志•關羽傳》:“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與萬眾之中,斬其首還”。注意,是“刺”,也就是說,關羽是衝上去把顏良刺死之後再砍了顏良的首級,並不是直接拿大刀把腦袋掄下來。

    其實,三國時期沒有馬鐙,武將騎馬必須用一隻手拉住韁繩才能控制住身體。那種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之類的兵器並不存在。武將基本都是單手持短槍一類的兵器,一旦交鋒,瞬間分出勝負,也就沒有大戰多少回合這種事。

    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區別呢?因為這種“衝鋒式”刺殺,講究的不是你武藝有多高,而是一個字“勇”!

    你說銅鑼灣火拼的古惑仔會什麼武功嗎?他們不就是敢打敢殺嘛!無論你是小販、小混混,只要膽子夠足都能做得到。所以,我們根本沒必要探究關羽張飛的武藝是哪裡學的。這才是三國時“武藝”的真相!

  • 14 # 遠方的星辰00

    對於這個問題感到迷惑不解的小夥伴,大概是被小說、影視劇給誤導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關羽、張飛的武藝不高。相反,他們的戰鬥力,即便在三國這個群星璀璨、名將雲集的時代,依然可以算的上超群出眾。

    《三國志·張飛傳》: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

    《三國志·郭嘉傳》注引《傅子》載(郭)嘉言於太祖曰:“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在正史上,被稱作“萬人敵”的武將屈指可數(項羽、岳飛也有萬人敵之稱)。按照此評價,關羽、張飛的武力值爆表應該沒有疑問。

    但是,我們要知道,冷兵器時代的武力絕不是小說、影視劇裡展現的樣子。

    以關羽為例,《三國演義》小說和電視劇中,六十歲左右的關羽手持82斤的青龍偃月刀與龐德大戰一百五十回合……

    常識告訴我們,這不科學!

    手持82斤的重武器在馬上(需保持平衡)與人纏鬥,做出劈砍、格擋等戰術動作……超市有10斤的袋裝麵粉,重量不到青龍偃月刀的八分之一,不信邪的小夥伴可以買來試試揮舞一下。

    或許有人不服氣,普通人怎麼能跟武聖關公相比?

    小夥伴們別急,繼續往下看!

    最重要的是,東漢三國時期,戰爭中已經不流行單挑了。春秋戰國之後,這種帶有“貴族氣質”的戰鬥方式就逐漸絕跡。

    試想一下,兩軍交戰之際,一方大將縱馬出列,跑到最危險的第一線,高聲叫陣。敵方陣營既不放箭射他,也不出兵圍他,同樣閃出一員大將,跑到最危險的第一線。兩人在雙方成千上萬士兵的圍觀和吶喊助威聲中,汗流浹背的拼命搏殺……看電視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只要細想一下,就會意識到,這是多麼傻缺的行為。

    既然沒有單挑,小說和影視劇裡拿著幾十斤武器,與敵大戰幾十、幾百回合的武將形象自然就是虛構的了。

    那三國武將們如何戰鬥?武將的強大又體現在哪裡呢?

    其實,冷兵器時代的正面陣戰,要點只有兩個:

    一,儘量保持我方陣營的完整性,不讓敵人突破到自己的身後,避免腹背受敵;

    二,儘量破壞敵方陣營的完整性,突破到敵人身後,然後兩面夾擊,形成區域性以多打少的態勢;

    這兩點反覆加強、相輔相成,造成敵方士兵信心崩潰之後逃離戰場,我方進行追擊,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達成第一點目標,關鍵在於士兵的協調配合及基層軍官的臨場指揮,與將領的個人武力關係不大。

    強大武將的主要作用就是帶領精銳(一般是騎兵)不斷地進行衝陣,達成第二點目標。

    武將衝陣時,武器不用大幅度揮舞,只要找好角度維持穩定,利用馬的奔跑衝力,即可大量的殺傷敵人。

    再多說一句,在陣戰中想要獲勝,上文這兩點必須平衡,缺一不可。

    但在其他戰爭場景中,這兩點有可能極端側重於某一點:如守城戰時,就會側重第一點;如夜襲戰時,又會側重第二點。

    可見,強大武將的價值就體現在衝陣的強度上。換言之,能以更快的速度,更有破壞性的衝破敵人陣營的將領,武力更加強大!

    回到正題,強大武將是怎樣練成的?殺豬的張飛、賣栆的關羽為什麼武藝高超?

    明白了冷兵器時代武將的戰鬥方式,也就明白了成為武將的基本要求:

    一是膽子大,二是力氣大,三是反應快。

    膽子大,能夠保持冷靜,戰鬥的時候不會退縮,戰術動作不會變形;

    力氣大,能夠穿上更重更厚的鎧甲、拿起更重更大的武器,獲得更強的防禦和衝陣時更大的殺傷力;

    反應快,戰鬥的時候,能夠避開更多的攻擊,攻擊到更多的敵人,找到更合適的衝陣路線;

    簡單嗎?聽上去好像不難,不用修煉絕世武功,也不需要出身高貴、祕寶加持。

    但是,想要力氣大、反應快,先得有錢吃飽飯,補充足夠的營養,還得有門路找人教導武藝。

    想要膽子大,最好在實戰中磨鍊,爭鬥殺人不在話下。

    說白了,就是要有錢、有路子、好勇鬥狠。

    考慮到當時的情況:東漢末年,民不聊生,餓殍滿地,要是能吃飽飯、學武強身,還能經常打架鬥毆,誰還去參加什麼黃巾起義……所以,一般老百姓根本就滿足不了這些條件。

    關羽、張飛是一般人嗎?

    當然不是。

    正史裡並沒有關羽、張飛從事何種職業的介紹,所以我們姑且從《三國演義》裡分析一下。

    中國古代,民眾的生活圈子極其穩定,平民離家去到外地,都要官府開具證明,一個殺人逃犯,跨州越郡來到一個陌生地方,還敢光天化日之下當街賣栆,滿大街都是互相認識的熟人,看不出他一個外鄉人?看不出還聽不出他的口音(山西方言很有特點)?官府真不知道他?

    關羽憑什麼有恃無恐?

    這裡需要介紹一個背景,兩漢時期,遊俠盛興,司馬遷還專門做遊俠列傳,品評褒揚。

    《史記·遊俠列傳》中,記載了漢武帝時期的一個著名遊俠郭解。因皇帝下令遷移人口去茂陵,郭解不想離開家鄉,大將軍衛青都為之說情。郭解殺人逃亡,官府民間一起庇護,皇帝也追查不到他的下落。

    有沒點熟悉的感覺?

    所以,關羽很可能是個遊俠。遊俠不缺錢(有人給),懂武藝(朋友教)。一諾千金,為義氣殺人更是家常便飯。

    關羽滿足所有條件。

    張飛是劉備的老鄉,在河北涿郡以殺豬為業。

    請注意,張飛可不是個討生活的小屠戶,劉關張結義的桃園是他的。桃園三結義後,張飛出錢,直接拉起了數百人的隊伍。

    這是妥妥的地方豪強啊。豪強不差錢(自己有),懂武藝(家裡有武師教)。豪強還有自己的部曲武裝,爭鬥殺人都是日常操作。

    張飛也滿足所有條件。

    滿足了基本條件,只是跨過成為武將的第一道門檻。畢竟上將潘鳳與武聖關羽的差距,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

    成為超一流的武將,外在的條件和自身的努力僅僅是基礎,決定成長高度的核心仍然是天賦。

    小夥伴們想象一下,當姚明和你一起打籃球,體會到天賦差距帶來的絕望了嗎?

    歸根結底,不是殺豬、賣栆的人裡出了關羽、張飛。而是兩個天賦異稟的傢伙剛好從事了殺豬、賣栆的職業。

    當種子從土壤裡發芽,成長為參天大樹,需要的就是一片更廣闊的天空。

    關羽和張飛終於等到了。

    公元184年(漢中平二年),那個叫劉備的男人走到了他們的面前。

  • 15 # 北冥黃花魚

    首先他們倆不是農民,關羽的確是小販,但張飛卻不是小販,他的資產比較大,張飛有一座莊園。

    我們可以推斷一下,既然關羽是小販,那他年輕的時候肯定在社會上闖蕩過,很有可能他年輕的時候當過兵,有過習武打仗的經驗,然後退伍之後或許做過保安,然後攢點錢做小販。三國小說中曾提到關羽因為抱打不平,殺過的壞人,可見他也不是一般人。

    而張飛可能出生於比較富足的人家,小時候又比較喜歡練武,家裡給他聘請武師提供了比較良好的習武環境,加上張飛勇力過人,體格強壯如牛,因此其武力值相當厲害。

    英雄不問出處,很多牛人都是從小人物開始一點一滴成長的,跟著劉備那樣的牛人混,早晚會出頭的,就像馬雲身邊的十八羅漢。其實很多人在各方面都是差不太多的,只是很多人終身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卻火箭發展。幾十年之後,這兩種人將天差地別。

  • 16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事實上,關羽和張飛,一個賣棗,一個殺豬,武功卻冠絕天下,遠超眾人,主要是因為這三個原因!看懂這些原因,也就知道他們的師傅是誰了!

    關羽和張飛

    一說起三國,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關羽張飛,無論是在正史中還是在演義中,這兩人都是出了名的武功高手!

    正史中,關羽曾在萬軍從中取敵首級,以一己之力改變戰爭走向,令天下人佩服。張飛曾單槍匹馬攔截曹軍,就連曹操手下最精銳的虎豹騎,都不敢和張飛硬碰硬,以至於整個三國中,就只有關羽張飛配得上萬人敵的稱號

    而在演義中,關羽張飛的武功更是冠絕天下!斬顏良、誅文丑,擊退許褚和徐晃的聯手,關羽以其超強的實力碾壓眾人!大戰呂布不落下風,挑釁曹營眾將絲毫不懼,一槍幹掉猛將許褚,張飛的本事令眾人驚歎!可以說,論單挑,就沒幾個人是關羽張飛的對手,再強橫的高手,在他們兩人面前,都得認慫!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非常疑惑了,關羽張飛的武功為何如此之高,他們師從何處?按照常理來說,聘請一個名師是需要大價錢的,關羽是賣棗的,張飛是殺豬的,兩人都是普通小販,並沒有多少錢,根本不可能請來名師教導,那麼他們究竟是從哪裡學來這麼厲害的武功呢?

    事實上,關羽張飛的武功,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一、自身條件好

    關羽張飛的武功之所以如此之高,首要原因便是他們自身的條件非常不錯!從演義原文來看,張飛身長八尺,關羽身長九尺,如此身材,一看就是爆發力非常強悍的人,打起架來,這種人就是硬點子,三五個普通人根本近不了身。另外,關羽張飛本身的習武天賦也比較高,學習武藝比較快,如此好的自身條件,稍微有點機會,便能成為一代高手。

    二、職業因素

    關羽張飛的武功之所以如此之高,第二個原因便是他們的職業非常特殊!很多人都小看了職業因素,認為職業影響不到一個人的武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們現代人長期坐在辦公室,用的是腦力而非體力,自然察覺不到職業對於體力的影響。然而我們看看工地的工人、種地的農民,他們的體力可比普通上班族強多了!即便其中一些人看起來比較瘦弱,可真的和普通上班族比拼起力氣,輸的人絕對是普通上班族!

    乍看之下,大家會覺得,關羽就是個普通的賣棗小販,這份職業對他的武功基本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當我們仔細分析這份職業,便會發現,此職業讓關羽受益頗深!

    首先,關羽賣棗,推的是一輛獨輪車,而一個輪子的車,總會左右搖擺,很難掌控平衡,在長期的推車過程中,關羽的臂力和平衡性,勢必得到極大的鍛鍊,而臂力和平衡性,則非常有助於關羽操控戰馬!將領作戰,首選馬戰,而馬戰對騎馬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關羽之所以能夠多次秒殺敵人,正是因為他的馬戰技術高超,非常善於操控戰馬。

    呂布的赤兔馬,號稱日行千里,是三國演義中速度最快的戰馬,然而呂布死後,它卻被曹操送給了關羽,為何?為啥曹操不把此馬送給其他手下,或者留給自己使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此馬不易掌控!你想啊,速度如此之快的戰馬,跑起來顛簸不平,必定對騎手的控馬技術要求極高,曹操和其手下哪有這個實力?最終只能便宜關羽。而我們從關羽秒殺顏良的操作來看,關羽對赤兔馬的操控非常到位,幾乎到了如履平地的地步,這便是關羽推車販棗所帶來的好處!

    除了推車過程中鍛鍊了臂力和平衡性,在打棗的過程中,關羽的刀上功夫也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大家想一下,棗樹那麼高,關羽如何將棗子打下來?這必定需要揮舞長杆!而常年揮舞長杆打棗,其中的劈砍動作,豈不和揮舞青龍偃月刀類似?

    對於正上方的棗子,需要用劈砍的方式將其打下,這就鍛鍊了關羽的劈、砍動作;對於棗樹中部的棗子,需要用掃削的姿勢將其打下,這就鍛鍊了關羽的掃、削動作;對於隱藏在樹枝之後的棗子,關羽需要用戳刺的方式將其打下,這就鍛鍊了關羽戳、刺的動作。很多人不是疑惑,關羽誅殺顏良的時候,為何不是用的劈砍動作,而是用刺的動作,這其實就來源於關羽打棗的習慣!也正是因為這一動作在一般使用大刀的人中,很少被用到,所以顏良才被關羽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原文: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在常規思維中,大刀都是用來劈砍或者橫掃的,而關羽並沒準備劈砍,所以顏良放鬆了警惕,讓關羽來到自己的身邊。哪知道關羽會用大刀來刺殺對手呢,最終顏良稀裡糊塗地死在了關羽手中,死不瞑目……

    總的來說,關羽的武功之所以如此之強,其實和他的職業有很大的關係,正是因為他在販棗、打棗的過程中鍛鍊了一系列的劈、砍、橫、削、刺等動作,所以他才會選用青龍偃月刀,並最終爆發出超強的戰鬥力!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張飛身上!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為何張飛會選用丈八蛇矛?為何他不和關羽一樣選用大刀?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關羽之所以選擇青龍偃月刀,乃是因為受到職業因素影響,而張飛之所以會選擇丈八蛇矛,也是因為他受到了職業的影響!張飛的職業是殺豬,而殺豬的方式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在農村待過的朋友,肯定是看過殺豬的場景,豬不是被砍死的,也不是被劈死的,而是被捅死的。通常情況下,會由兩三人一起動手,將豬綁起來,然後殺豬匠對準豬的動脈處,直接一刀斃命。張飛常年殺豬,對於這一套流程非常熟悉,自然會選擇適合捅刺的丈八蛇矛了。

    說白了,由於張飛常年殺豬,所以他的手上技巧便是捅刺,選擇丈八蛇矛,更適合發揮出張飛的捅刺本事。而張飛上陣殺敵,只需要將敵人當作四處亂跑的豬便是!另外,有時候豬會不聽話,會使勁瞎動,張飛在控制豬的過程中需要暴喝,短時間內將豬給下愣住,方便自己出刀,在作戰過程中,張飛也經常使用這一技能,直接一聲暴喝先將對手嚇住,長板橋前嚇死夏侯傑便是例子。

    總的來說,關羽張飛的武功之所以如此之強,和他們的職業有很大的關係!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劉備,劉備之所以會選擇雙股劍,就是因為他之前乾的就是織蓆販履的活計!

    三、鍛鍊頻次遠超常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始於黃巾起義,而關羽張飛就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登場的。這一階段的黃巾軍,大多數都是農民,戰鬥力並不是很強,所以關羽張飛在作戰過程中,得到了不少的鍛鍊。打怪升級,都得從小兵開始,關羽張飛在和小兵的大量作戰過程中,逐漸熟悉了拼殺技巧,使得自己逐漸融會貫通,實戰技巧得到極大的提升,實力更上一個檔次。而反觀其他諸侯的將領,他們一出場就遇到久經戰陣的董卓軍隊,最終遭到秒殺,失去了融會貫通的機會,這便是他們輸於關羽張飛的原因!

    那些死於華雄和呂布手中的名將,潘鳳、俞涉、方悅等人,他們就一定是酒囊飯袋嗎?非也!他們只不過是缺乏實戰經驗而已,要是換成關羽張飛,在沒有經歷過實戰檢驗的前提下,一下子就遇到華雄、呂布這種高手,他們也撐不下去!

    事實上,諸侯討董時期的關羽張飛,戰鬥力也未達巔峰,當時張飛雖然和呂布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但明眼人都知道,張飛相比於呂布還是差了不少,但是等到了徐州時期,張飛就已經能夠和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落下風了,這其實就是因為張飛的作戰經驗越來越豐富了,武功越來越強了!

    結語

    總的來說,關羽張飛之所以如此強大,並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名師教導,而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一、關羽張飛本身的條件非常好,無論是身體還是天賦;二、關羽張飛的職業原因,使得他們的武功更加強悍;三、關羽張飛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實戰經驗!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銷售的,最佳結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