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Mr飛翔的螞蟻

    袁崇煥,作為明朝末年抗清名將,歷經萬曆、泰昌(太短命了,要不是袁崇煥不會歷經四朝)天啟和崇禎,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評價歷來褒貶不一。他被處死後明朝百姓爭相搶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卻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為其昭雪。

    其主要生平事蹟百度講的很清楚,我這裡就簡單摘錄一下,然後再談談我對袁崇煥的看法。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煥考中進士,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往京城覲見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煥在兵部任職。不久之後,廣寧被後金軍攻陷。袁崇煥毛遂自薦,破格提拔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

    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孫承宗決定鎮守寧遠,並命滿桂與袁崇煥一起前往。

    天啟五年(1625年)十月,孫承宗遭到罷免,高第接替其職。同年十二月,袁崇煥升為按察使。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得知孫承宗被罷免大舉進犯,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兵于山海關,不去救援寧遠。袁崇煥獨自指揮,用有限的兵力取得寧遠保衛戰勝利,後升為右僉都御史(明都察院置,分左、右,正四品,專門負責維持封建國家機關以及官吏綱紀的部門,相當於現在的紀委啊!)。

    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明廷重新設立遼東巡撫,並以袁崇煥擔任,魏忠賢派其黨羽劉應坤、紀用一同前來鎮守,袁崇煥上疏請求將其調離,但遭到拒絕。明廷又加袁崇煥為兵部右侍郎,子孫世蔭錦衣千戶。

    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明廷覺得袁崇煥與王之臣不能相互協作,於是將王之臣召回,不再設立經略一職,關內外盡屬袁崇煥管理。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從北韓退兵後,率兵直抵錦州,將其包圍。後金軍從寧遠撤退後增加錦州的攻勢,但仍舊無法攻克且傷亡慘重。六月,後金軍撤兵,史稱“寧錦大捷”。寧錦之戰後,滿桂、趙率教等人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但袁崇煥卻因為魏忠賢讓他的黨羽彈劾袁崇煥不救援錦州,論功行賞時,只給袁崇煥增加一級官階。七月,袁崇煥辭官回鄉。

    隨後,天啟皇帝駕崩,明思宗朱由檢即位,設計將魏忠賢除去,袁崇煥得以重新被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以東江毛文龍雖然能牽制後金軍,但毛文龍耗費的錢糧實在太大,袁崇煥上書請求讓朝廷派人來管理毛文龍部的軍餉。同年五月,袁崇煥以閱兵為由去見毛文龍,伺機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拿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分別進入龍井關、大安口,袁崇煥聽聞後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但後金軍退兵後,袁崇煥卻被治罪。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勳、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一代抗清名將就此隕落!(感覺廢話略多,但已經很精簡了)

    接下來簡單談談我對袁崇煥的看法。

    袁崇煥最初跟隨孫承宗走上抗清得的道路,隨後幾年最主要的功績就是“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捷”和“京城保衛戰”。

    平心而論,“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捷”中,袁崇煥並沒有表現出像韓信、孫臏這樣的軍事水準,亦沒有霍去病那樣的驍勇,他僅僅是合理配備防守力量,死守成功了而已。但其死守期間,後金軍對於沿途小城鎮及海島上的屠殺,袁崇煥卻並沒有什麼作為,實在是可惜。

    隨後他在崇禎朝復出,督師薊遼後,逐漸有點忘乎所以。先是在崇禎面前誇下“五年復遼”的海口,後又擅殺毛文龍自斷牽制滿清的力量,後又被皇太極趁虛而入,兵臨首都。雖取得了首都保衛戰的勝利,但是其與朝內大臣的矛盾爆發,皇上也逐漸喪失了對其的忍耐。

    雖然其軍事才能有限,但放眼望去整個明亡清興的過程,面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煌煌一個上億人口的大明王朝,竟然已經沒有人能比袁崇煥做的更好了,與其相當的也就僅有孫承宗了。

    但是拋開其有限的軍事才能和剛愎自用的性格,我覺得在明朝末年那個時代,他的幾點精神是非常寶貴的。

    1.毛遂自薦,勇敢拼搏

    他在國家危難時刻敢於挺身站出來,他首出山海關任職時,敗報頻傳,撫順、清河、開原、鐵嶺、瀋陽、遼陽、廣寧、義州,另有薩爾滸大敗,總兵()先後陣亡14人,這種情況下,還敢於上前線,和之後那些龜縮在山海關的人相比,這就是強者和懦者的區別,英雄和凡夫的區別。

    2.進取求新

    其在山海關任職的時候,時任遼東經略王在晉要在山海關外八里,修築八里鋪城池來守衛山海關,袁崇煥反對其消極防禦的計策,提出在200裡外寧遠築城,結果遭到反對後,其直接越級奏請首輔葉向高,後被採納。若無此舉,哪來的寧遠、寧錦大捷。若無寧遠城,後金軍豈不是早就長驅直入了?

    3.清正廉潔

    各種史書均有記載,此處便不引用了。

    所以,整體上講,我覺得袁崇煥還是功大於過的!

  • 2 # 我是隔壁小王

    我只想客觀的說幾句,網路上大部分人對清朝美化袁崇煥,袁有遺腹子在清朝入籍,就說袁崇煥是賣國賊,還說清史不可信之類的。

    第一:清朝給孫承宗追諡忠定,給盧象升追諡忠肅,袁崇煥作為罪臣而死的只是被平反了,相比前兩個待遇在清朝不是最好,難道你們說孫盧也是賣國賊,為什麼一群人抓著袁崇煥這點不放?

    第二:遺腹子之說,袁的遺腹子都只出現在清朝,我不提那些人說清史不可信,因為他們只是挑刺的。 袁崇煥遺腹子只出現在《清史富明阿傳》裡面,可是《清史高宗本紀》卻又出現“遵旨訪查,袁崇煥無嗣,系伊嫡堂弟文炳之子入繼為嗣,現有五世孫袁柄,粗曉字義,人尚明白,應照熊廷弼裔孫之例,以佐雜等官候補。”

    前後相互矛盾而且都是出於同一本史書裡面,我不知道那些抓著袁崇煥遺腹子不放的人是怎麼學的歷史!歷史是這樣學的?我覺得是故意挑刺的吧。

    再者,清軍入關是因為李自成逼死崇禎,吳三桂獻關才踏進山海關的,明朝是亡於政治腐敗和內部矛盾上,沒有李自成吳三桂這些因素清軍想入關要等多久?那時候袁崇煥都死了十五年了,誤國之說怎麼成立?別和我說皇太極打北京,那是繞道蒙古進去的,去查查白冤疏,袁崇煥上了兩次奏摺提醒加強薊門防守可惜沒有被重視,皇太極就好像賊爬窗戶進入你家,你不能說你家大門擋不住賊,皇太極來了不走才是真厲害,這些也套在袁身上?

    最後我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明朝滅亡根本原因是崇禎施政的不當,比如廢除廠衛權利,各地鎮守監察太監全部召回京師,導致地方沒人監督,讓文官一家獨大,江南稅收遭到嚴重影響,可以查詢《食貨志》或者《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面都明確記載崇禎執政時候廢除魏忠賢當政時候的制度,導致關稅雜稅商稅直接下滑到天啟七年的一半。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袁崇煥在這樣的歷史長河當中也只是一個隨波漂流的小舟而已,當賣國賊的多了,還輪不到袁崇煥上,他的錯在大還能比去熊廷弼和王化貞大?這兩個因為黨爭坐視對方失敗導致山海關外的土地全失,明朝關外幾千萬兩銀子的物資全部給了清朝,袁崇煥毛文龍只是一件普通的歷史事件而已,別為了抹黑而抹黑,歷史是拿來辯論的不是挑刺。

  • 3 # 白蹄烏87094445

    1952年,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聯名上書: “……明末滿洲久為邊患,能捍禦者以袁崇煥為最。滿酋後施反間,崇煥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學家亦僉稱為民族英雄……”。

  • 4 # 夜夜龍泉壁上鳴

    崇楨是不是得人心,就看他最後在李自成兵臨城下時,外無勤王之師,內無朝見之臣。幾乎無人願意死守,最後居然開門放敵!思宗讓自己的兒子出逃避難,老丈人居然閉門不納,千百年來,恐怕沒有一個皇帝這麼失敗吧!大臣之中,能幹的不是被他殺了,就是戰死了!剩下全是成天攻訐別人(迎合他的疑忌之心)、逢迎拍馬(體現他的英明偉大)的一幫臣子!大明焉能不亡?

    大家習慣的認為,昏君就是貪酒好色,不理朝政!但不知道,象崇楨這種昏君對國家危害更大!劉邦又貪酒又好色,還愛財,唐太宗好色,朱元璋也好色!但這些君王最大的特點,識人用人,終成宏圖霸業!明末黨爭很利害,相互攻擊,那個人沒有缺點?作為崇楨,就應該辨明忠奸,該用的用,不能用的就不用,用了就不能疑,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刻薄寡恩!對袁崇煥,一年前平臺召見時,寵信有加,要什麼給什麼;一年後,連面也不見,直接下了大獄,前後8個月,居然沒有正規的審理,一個申辯的機會都不給,直接判了千刀萬剮!可以說千古奇冤!

    大家一定認為,皇太極突入關內,才使崇楨生氣,殺了袁!要知道,淸軍此後又有4、5次突入關內,在北方橫衝直撞,大明束手無策!如果給袁一次機會,我相信他一定會拿辦法的!天下沒有百勝之將!當年林帥初到東北,被打得一路敗逃過鬆花江,準備入蘇聯境內躲避!如果那時就臨陣換將,還有後來的勝利?曾國藩數次慘敗,敗的自己都羞愧難當,跳河自殺,清廷也只是象徵性的批評一下,令其戴罪立功!才有最終的勝利! 明軍自薩爾滸之戰後,沒有一次勝仗,唯有兩次小勝,寧遠、寧錦之戰,都是袁直接指揮的!可見他也是矮子裡面數壯丁了!可是就這麼一個壯丁,還被自己的主子殺了!可悲! 崇楨昏潰,濫殺忠臣,為後世遺恨,畢竟是一時糊塗,倘若泉下有知,必然悔恨!更可恨的是至今一些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對一個一心為國心冤死四百多年的忠臣,依然不停的潑髒水,才使人更加憤恨!史載袁崇煥家無餘財,無子!居然還有人編出他的兒子、孫子投降滿淸等等!這些造謠者不知是何居心!

  • 5 # 微百科noland

    袁崇煥是明朝末年難得的軍事奇才,雖然是文官出身,但卻戎馬一生,為守衛大明朝的東北邊疆,抵禦清軍進攻記下了赫赫戰功。後因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而被凌遲處死,造成千古奇冤!

    袁崇煥的高光時刻開始於遼東寧遠,在兵部尚書孫承憲的推薦下,由於邊關治理有方,被升為兵備副使,右參政。天啟六年,努爾哈赤圍攻寧遠,袁崇煥與將士們同仇敵愾,經過苦戰,擊退金兵,炮彈擊中努爾哈赤使其受傷,不久身亡。寧遠一戰是努爾哈赤一生中唯一一次失敗,袁崇煥因此名聲大振!

    崇禎皇帝登基後將袁崇煥提拔為兵部尚書,負責河北和遼東防務,皇太極見袁崇煥的寧遠、錦州防守嚴密,率領幾十萬後金軍繞過寧遠從大安口直撲北京。袁崇煥接到訊息,馬上馳援北京,到了北京城外,謠言四起,崇禎皇帝疑心太重,懷疑袁崇煥圖謀不軌。此時後金又使出反間計,崇禎信以為真,將袁崇煥以謀叛欺君之罪凌遲處死。

    皇太極巧妙地用反間計殺死了袁崇煥,終於除掉了心腹大患,明朝再也沒有能力抵抗後金了!1784年,乾隆皇帝下詔為袁崇煥平反,袁崇煥的千古奇冤才得以昭雪。

  • 6 # FattyRabbit

    相信很多讀者都知道大明滅亡的一刻,吳三桂擁兵關寧鐵騎五萬于山海關亦能抵禦建奴,所以說建奴入主中國實屬幸運。

    大明亡於農民起義軍是不爭的事實,那麼為何農民起義軍在短短的十六、七年能壯大到推倒大明的勢力;這點本人覺得袁崇煥貢獻不少,就是“五年平遼”來忽悠少年皇帝朱由檢!一位既沒有培訓也沒什麼學識的十六、七歲青少年皇帝上任,當聽到有人保證遼東五年內可收復是無比興奮;首先加徵遼三餉再將全國三分二財政收入用於遼東,西北災民既得不到賑災物資反而還要加稅,在生死存亡時刻絕大部分災民選擇造反是合情合理!試問如果沒有袁崇煥這江湖大騙子來忽悠崇禎的話,大明在不加稅的情況亦能騰出餘糧賑災;造反滅族的死罪相信未到生死時刻亦不會走上這絕路,如果災民得到接濟日後還有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事兒嗎?

    袁崇煥絕對是愛國,楊嗣昌也同樣愛國,但都不約而同成為大明滅亡的推手!

  • 7 # 火星撞地球107136086

    民族英雄!中央認可!名氣沒岳飛大 比岳飛更冤!岳飛袁崇煥我大中華十億漢人的驕傲!可恨網上有一個團伙專黑我們的英雄!連小日本也不如!成員有曉風2016 善莫大焉 中國歷史探索者 蜉遊之夢等漢奸!

  • 8 # 依然活著7

    袁崇煥不過有少少將才,運氣好的在守城時亂炮打中敵方皇帝 才把城守下,之後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雄才大略的救世主,所以到處吹牛B,崇禎信了他吹牛的五年平遼計劃,讓其實行,沒想他搞了四年 不但遼邊不平 還讓敵人打到京城門口,跟別人吹下牛沒事 跟皇帝吹牛 結果牛皮破了就是欺君之罪 給當街切生魚片分食給百姓了。至於他的通敵之罪應該是沒有的 吹牛卻是事實!

  • 9 # 長春挖掘機炒菜第一人

    一個忠臣,可以說為了國家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但是能力有限,心胸狹窄,目光短淺,殺毛文龍,讓人打到京城,五年能平遼,都是笑話,不過不影響他的忠心。總之,他是一個為國為民,但是沒啥能力的人,他是一個忠臣,僅此而已。

  • 10 # 青言論史

    首先,袁崇煥是個民族英雄;其次,他是個有爭議的英雄,而且有些事情做得確實很沒腦子。

    不接受反駁的表示,袁崇煥確實是個英雄。就連清人修的《明史》,也承認在寧遠城下他們蒙受了巨大損失。讓敵人承認自己的失敗,這確實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而袁崇煥的最大功勞,就是堅持了孫承宗的戰略,把其構築好的關寧錦防線整飭得更加完備,令女真人直到明亡前夕,都沒有攻破這條防線,要不是接過遼東方面軍指揮權的吳三桂當了一把漢奸,把山海關拱手送給了多爾袞,滿洲人估計是絕對拿不下的。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袁崇煥在對付後金雖然確實有兩把刷子,卻在和同僚跟上司之間的關係之中處的相當失敗。比如說,在舉國上下都逢迎魏忠賢的時候,他沒有主動搞好跟魏忠賢的關係,搞得他打了好多勝仗,結果加官進爵極少。最後迫於無奈建了一座生祠,但是還是沒讓魏公公滿意,最後辭官了事。

    而當他再次出山以後,他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殺掉了毛文龍。這種擅殺邊帥的行為是任何皇帝都不能輕易容忍的,何況是崇禎這種“上英明,安可漫對”的好猜疑的皇帝。而在皇太極第一次入寇京師的時候,他又犯下了一個重要的錯誤——居然帶著重兵要求入城。

    換成誰,估計都要這麼想:你砍了我的大將,還要進城,城外還有一堆憋著幹我的後金人,鬼知道你們到底是一夥的,還是別的什麼?

    所以袁崇煥死了就不冤了,一心為公不考慮人際關係的,大抵如此。

  • 11 # 鐵木真165163663

    如何評價袁崇煥呢?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抗請人物,讓很多文豪給她留下了很多濃墨的筆彩,袁崇煥在明朝末年能在寧遠城取得大捷重創後金,取得寧遠大捷。作為文官出身的袁崇煥,這一點是值得大家佩服的。雖然他一心為國想要力挽狂瀾收復遼東失地,可是歷史往往給她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因為崇禎皇帝給他畫了一個很大的餅。要袁崇煥效犬馬之勞三年五載收復遼東失地,袁崇煥也在崇禎皇帝面前誇下海口保證三年五載收穫遼東失地。可是事與願違。因為大明王朝這艘腐朽不堪的戰船在一名不知道方向的領導人的領航下,使得袁崇煥疲於奔命,經常是勞師遠爭無功而返還要受到皇帝的責備,收復遼東無望。最後使崇禎皇帝對他的不滿達到了極限,藉著皇太極散佈的謠言。錯殺了袁崇煥。大家都以為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但是袁崇煥死跟崇禎皇帝有莫大的關係。因為皇帝不滿意,他這幾年來收復遼東的戰事,最終藉著皇太極的反間計殺了袁崇煥,後來的清朝歷史文學家們都給袁崇煥做了很高的評價。袁崇煥的事蹟漸漸的成為。民族英雄的故事。

  • 12 # 這些歷史要讀

    個人覺得吧,正如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所說的“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袁崇煥這個歷史人物是存在著爭議的,一方面,他常年為大明鎮守邊疆,在抗清作戰中立下許多戰功;而另一方面,他被賜死卻也存在著諸多的疑點,他自身其實也犯了不少政治上錯誤。

    不過,如今不少人貶低他,將他說成是明朝的罪人,甚至是漢奸,這又未免太過分了。畢竟,為國戍邊多年,袁崇煥至死都沒有背叛明朝,這是事實,是不容置疑的。所以,過分貶低袁崇煥這種論調,就如同全面否定岳飛一樣,是不值得提倡的。當然,就當時的歷史背景,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的探討,也不是不可取。

    不過,正所謂歷史不忍細讀嘛!即便是正史裡頭的正面人物、英雄豪傑,或多或少也有他們的黑歷史,袁崇煥亦是如此!

    袁崇煥在獲得崇禎再度啟用,坐鎮遼東後,確實做了一些不該做或是說不合法度的事情。好比說私斬大將毛文龍;以及多次與滿清有書信來往等等,而這些也正是後來袁崇煥被處決的罪狀,這可不是冤枉他的吧。

    不過,個人認為最要命的,是袁崇煥的“口出狂言”啊。當年,在被崇禎召見時,袁崇煥自以為崇禎年幼可欺,居然很不厚道的給崇禎皇帝開了個出空頭支票,誇下海口說“五年平遼”啊。要知道,在明朝當時的政治氛圍中,這是很不理智的舉動。袁崇煥這麼說所產生的後果,那是相當可怕的,因為這其實就是欺君了。

    可當時他這麼自信滿滿的一說,不論是皇帝、還是大明的老百姓,都對他寄予了厚望。

    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五年內別說平遼,就是能穩定關外的戰線都很困難。可崇禎皇帝又是個很較真的人,他的調性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因此,等到袁崇煥所承諾的“五年大限”一到,遼事未平,他橫豎都得一死!

    而現實更加打臉,袁崇煥上任後,遼東局勢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差了。明朝邊軍根本擋不住八旗,八旗兵更是破天荒的殺到了北京城下,滿朝文武驚恐不已。這麼一來,別說是崇禎皇帝回想起他那句“五年平遼”要生氣,就是京城地區的百姓也徹底生氣了!

    八旗兇殘野蠻那是出了名的,他們在京城周邊可沒少幹壞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啊。身為薊遼總督的袁崇煥,此時沒能有效禦敵,自身本就難辭其咎。

    而廣大飽受八旗迫害的京畿百姓,他們自然沒能力找八旗軍報仇,當然也不可能跑去找那些穩坐京師的達官貴人們算賬,更不可能責怪皇上。

    最後,不論是百姓,還是滿朝文武,都將這股惡氣,通通出到了袁崇煥的身上。因此,我才認為,袁崇煥其實死得不算冤枉!他的悲慘結局,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

  • 13 # 青言論史

    在這裡我想說一句已經被說得很濫的一句話——大人只講利弊,小孩子才分好壞。

    有關袁崇煥其人,從他被凌遲的那天開始,就一直被不斷地爭議著。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是大明在遼東的柱石,他的死,是明朝北境絕對的損失;不喜歡他的人,則認為他是禍國殃民的傢伙,把他活剮是死有餘辜。

    時隔近四百年,我們已經很難復原當年的情景,也很難再評判誰對誰錯,我只想說,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能得到不同的袁崇煥。

    死守寧遠城,打退努爾哈赤,是袁崇煥的功;完善關寧錦防線,並且給剛繼位的皇太極一個下馬威——寧錦大捷,也是他的功。

    不請示皇帝就擅殺毛文龍,毫無疑問是袁崇煥的問題;突破防線令北京城為皇太極圍困,身為薊遼督師的袁崇煥也不可能不負責。

    如果僅僅發掘一個問題,站在一個角度,你就沒法說這個問題——你說他是忠臣吧,他不聽皇帝的話,還想帶著重兵進北京城固守;但你要說他是叛徒漢奸吧,他和後金確實是實打實的鏖戰了很久,滿清也確實對他有點頭疼。

    每個人都是複雜的,袁崇煥亦不例外,你沒法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因此,他到底是好還是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以什麼角度去看待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嫌棄家裡窮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