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馬閒評

    伊朗的指責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國指責是伊朗所為,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大兵壓境戰雲密佈的情況下,無論伊朗嘴上多麼硬,伊朗都不希望打仗。如果伊朗炸掉阿聯酋沙特油輪,那不是找揍,而是找死。所以,不會是伊朗乾的。

    最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的,以色列最有可能。

    從敘利亞戰場上不但發生的打擊來看,以色列和伊朗現在是水火不容,就差短兵相接了。

    現在,以色列很有策劃油輪連爆事件,一是挑撥沙特和伊朗的關係,最好沙特和伊朗能夠幹起來,以色列就相對安全了。以色列有這樣的心機,其實也一直策劃這方面的事情,當然,以色列也有這方面的執行能力。二是為美國打擊伊朗尋求介面,以色列和美國是鐵桿盟友,以色列借美國之手教訓伊朗甚至除掉伊朗,也是以色列求之不得的。現在美國大兵壓境,就差一個介面,以色列製造一個美國打擊伊朗的藉口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美國打擊伊朗,伊朗必定對美國駐中東的美軍進行全面打擊,而且,伊朗一定會打擊以色列本土,伊朗有這個決心,也有這個能力。所以,鼓動美國軍事打擊伊朗,不是以色列的首先。

    所以,油輪連爆事件,以色列挑撥沙特與伊朗的關係,希望兩國發生戰爭也就是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很大。

  • 2 # 開張營業

    感覺是伊朗乾的。胡賽武裝已經公開承認了是他們乾的,但我覺得背後的主子是伊朗。伊朗現在運油航道上製造緊張局勢,會嚴重影響國際油價,油價一高至少歐盟和東方大小國家就會緊張,從而給美國壓力,以達到伊朗想要的目的。另外,伊朗也是透過這件事警告美國,伊朗有能力在伊朗國家外給美國製造麻煩。

  • 3 # 靠普的狗生

    小生算了一卦,是美國鷹派,特郞普的反對者FBl整的。這可是一箭四雕。逼死特郞普,擊垮伊朗,救活波音,大賣軍火

  • 4 # 非著名藝術家DEVON

    我個人感覺是美華人自導自演的一齣戲。美華人的衛星這麼他能看不見????衛星制導炸彈扔的這麼準,能不知道是誰幹的????十有八九是賊喊捉賊為戰爭的支援率提供契機。因為美國國內大多數人也是反對美伊開戰的。

  • 5 # 晚秋6280960

    這個事情已經過去幾天了,但事情的真相仍然撲朔迷離。到底是誰襲擊了油輪?在如此敏感的時間、高熱點的區域、並且有可能引發戰爭的時刻,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好像相關國家的反應並不是非常的強烈,給人的感覺是襲擊事件就在意料之中一樣。這段時間,也只有伊朗就油輪被襲擊事件公佈了一個調查結果。表示,油輪遇襲事件與伊朗沒有任何關係,應該是第三方國家蓄意所為,目的就是要嫁禍伊朗。

    那麼,上述伊朗的說法可信嗎?眾所周知的原因,美伊矛盾給外界的感覺就是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美國基本已經完成了對伊朗軍事打擊的各項準備工作,可以說伊朗的周邊,已經讓人聞到了硝煙的味道。伊朗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歷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強悍,不怕戰爭,從不在美國的霸權威脅面前低頭。儘管美國大兵壓境,戰爭陰雲密佈,但伊朗的態度,仍一如既往的強硬,似乎是抱著魚死網破的決心做好了一切迎戰準備。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美國的軍事裝備力量相較於伊朗來說呈碾壓之勢並不過分,一旦開打,對伊朗意味著什麼,相信伊朗魯哈尼政府應該有個非常清醒的評估。伊朗也不可能不注意到美國釋放出的發動軍事打擊行動的兩個基本條件,即明確的完全恢復核武器的研發活動和對美軍基地以及盟友發動進攻。所以,伊朗再強硬的態度,也絕對不會去主動的挑起事端,莽撞的把自己置於亡國的境地。所以,油輪被襲事件不會是伊朗所為。

    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沙特幾乎在同一時間,指責伊朗實施了襲擊行動。其意圖是十分明顯的,美國如已經下了對伊朗軍事打擊的決心,那麼這就是個很好的藉口,也算是師出有名了;即便美國暫不採取軍事行動,也會讓伊朗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背上主動挑釁的黑鍋,說什麼時候揍你就什麼時候揍你。但是美國目前並不具備對伊朗開打的主客觀條件,國內反對、盟友不配合、世界主要的大國一致反對等。所以美國對伊朗還是力在施壓、不戰而勝。但就此次襲擊事件,有跡象表明,美國應該瞭解和掌握襲擊事件的情況,所以在襲擊事件發生前兩天,美國海事局就已經通知了美國在此海域船所有美國油輪要一律懸掛美國旗幟以示區別。這僅僅是巧合嗎?實施了具體襲擊行動最大嫌疑的是沙特、以色列兩個國家。兩個國家和伊朗都是死敵,其間的矛盾不再贅述。這兩個國家都是感覺要將伊朗置於死地才能免除後患的國家,他們不會放棄將要滅掉伊朗這樣一個機會,很有可能會給美國對伊朗的軍事打擊提供藉口,或者是促使美國下定打擊伊朗的決心。也許有人會說這是陰謀論,或許美國對伊朗的整個極限施壓的行動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陰謀。

    (圖自網路)

  • 6 # 魯秦中51321308

    除了以色列、沙特希望美國立馬攻打伊朗外,再就是美國自己了。美國在對待伊朗問題上意見不一致,特朗普並不真想發動對伊朗的戰爭,但希望透過恐嚇解決戰鬥。但其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為首的極右翼卻與特朗普意見相反,博爾頓就希望美軍立馬將伊朗致於死地,他認為這是除掉伊朗現政權的最好時機。這個傢伙挑動戰爭可是有手段的,原來就是他信誓旦旦指控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並稱“證據”在握,促使小布什下令打伊拉克戰爭的,後來證明指控純系捏造,證據虛假。但國際上沒有力量追究美國的戰爭罪責,小布什、博爾頓之流就逍遙法外。這次博爾頓又有了急切促使特朗普下達戰爭命令的思想追求,他也最具有條件和手段,更具備作案動機,私下搞點小動作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博爾頓之流作案陷害伊朗的可能性最大。

  • 7 # 軍武最前哨

    近期,在波斯灣附近水域發生了多起針對商業油輪的襲擊事件,這在美伊關係極度敏感的當下無異於火上澆油;畢竟德黑蘭曾經不止一次的聲稱要對霍爾木茲海峽進行軍事封鎖,而且遇襲油輪無一例外的都是沙特籍,這也導致外界在事件發生後將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伊朗。

    ▲圖為伊朗海上巡邏隊和遠處的油輪

    或許是擔心油輪遇襲會成為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藉口,德黑蘭也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要求利雅得解釋澄清,但後者給出的答案明顯模稜兩可:兩艘油船受到了嚴重破壞......這是對全球石油供應安全的威脅......至於到底是什麼人所為?沙特並未提及。

    與此同時,沙特利雅得地區多處包括石油管道、泵油站在內的設施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蓄意破壞;但很快,葉門胡塞武裝宣稱對發生在沙特境內的襲擊負責,但並沒有認領油輪襲擊。美國駐沙特大使也在14號表示:實施者還在調查之中。

    ▲伊朗成為最大的嫌疑物件

    但在筆者看來這種先入為主的看法其實經不起推敲。首先,葉門胡塞武裝在本國的勢力範圍靠西偏北,陸地上因為與沙特接壤所以時常能夠越境偷襲;但在海上針對沙特的襲擊,由於其能力有限基本都是在紅海海域。

    ▲圖為胡塞發動襲擊的行動路線(假設)

    如果這次發生在波斯灣和阿曼灣的襲擊事件確係胡塞武裝所為,那他們可選擇的路徑無外乎兩種:要麼是橫穿沙特、卡達等國、要麼經亞丁灣過阿拉伯海到阿曼灣再進波斯灣;但無論哪一種路徑,對於胡塞武裝而言似乎都難以實現。

    既然伊朗不想打,此時不管是德黑蘭動手還是慫恿胡塞武裝動手,不僅無法起到緩和局勢的作用,反而還有可能徹底封堵自己求和的道路,同時也將大大損害伊朗在國際輿論上的形象。

    再次,沙特作為中東遜尼派主導國家與什葉派主導國家伊朗敵對,有著無可挑剔的先天條件,而這也恰恰成為了外部勢力進一步仇化、挑撥、離間沙伊關係的絕佳切入點;但需要清楚的是:伊朗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對付美國,如果此時主動挑釁中東遜尼派國家,只會加深自己被孤立、仇視的程度,百害而無一利。

    那麼,在美國光打雷不下雨的情況下,挑起伊朗和沙特之間的“內部矛盾”對誰最有利可圖?筆者認為非以色列莫屬!沙特和伊朗無論誰倒下,以色列都是毫無爭議的地緣戰略受益者,最重要的是:特朗普似乎正在有意改變華盛頓“鷹派”在伊朗問題上強硬的立場。

  • 8 # 中評中語

    首先,需要更正一點的是,這次被襲的不是卡達的港口的船隻,而是阿聯酋的富查伊拉港。

    阿聯酋的富查伊拉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其恰好位於霍爾木茲海峽以外約70海里,阿聯酋透過鋪設石油管道,已經將阿布扎比的哈布山油田引到富查伊拉港,也就是哪怕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阿聯酋的石油都可以依靠哈布山油田—富查伊拉石油管道,將石油透過富查伊拉港運輸出去,不再受霍爾木茲海峽之困。

    ◎富查伊拉港所在位置。

    又因為整個海灣六國(沙特、阿聯酋、科威特、阿曼等)都在阿拉伯半島,所以富查伊拉港又可以看做是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港口,波斯灣內的石油都可以藉助該港口,運輸出去。

    所以富查伊拉港當前已經成為中東地區非常重要的中轉港口。

    當前美國方面,有媒體吹風說,根據美國的初步調查,阿聯酋富查伊拉港四艘輪船被襲事件肇事者是伊朗,但是無論是海灣國家,還是美國,都沒有在官方層面做出表態。

    所以顯然,各方都已經將該事件看做是一個地緣事件,又因為在當前波斯灣危機之下,該事件牽扯甚廣,一不小心還會引發衝突,所以都謹慎對待。

    當前嫌疑最大的就是伊朗和美國兩國,兩國都有動機來製造該事件。

    伊朗方面似乎動機更為強一點,透過製造船隻被破壞事件,可以給美國和周邊國家強大的威懾和恐嚇,迫使美國不敢更加激進挑釁。

    但美國方面也有很大的動機,因為該事件可以成為美國宣稱伊朗威脅論的又一力證,而且美國可以藉此更加進一步向伊朗施壓。

    更為重要的是,該事件可以促使海灣國家更加依賴美國,在戰略上更加向美國看齊。

    該事件發生後,海灣國家開始爭先恐後向美國購買防空導彈系統,這就是美國已經從該事件中獲得的利益。

    如果說是第三國故意製造,以挑動美國和伊朗爆發衝突,實際上這種可能不僅存在,而且還可能性很大。

    視伊朗為仇敵的中東國家已經很多很多,各方都希望藉助美國的手將伊朗的崛起的勢頭給遏制下去。

    從實施的可能性來說,沙特和以色列是最有能力實施的,也是動機最足的,內在驅動力最強的。

    沙特方面,其和伊朗處於中東爭霸狀態,雙方因為很多問題形同水火,而且當下在葉門雙方就在進行一次代理人戰爭。

    而且一旦戰爭燃起,石油價格上漲,沙特可以依靠富查伊拉港和紅海繼續銷售石油,而且會大賺一筆。

    以色列也是很有動機的,而且以色列的動機和嫌疑比沙特更為大,以色列本就是波斯灣危機最大的煽風點火者,其一直希望將伊朗的勢力從敘利亞徹底根除,而且以色列的特工遍佈中東,製造該事件也是遊刃有餘。

    實際上,還有更為可怕的一個構想,就是以色列和沙特共同策劃了該事件。

    當前沙特國內親以色列派佔據上風,而且從去年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事件,爆發了很多關於以色列和沙特開始聯盟的黑材料,所以不排除是兩國聯合實施。

    而且如果是相信卡舒吉黑材料的朋友,應該會覺得該中可能性最為有可能是真相。

  • 9 # 閒看秋風999

    和卡達有什麼關係?

    如果從刑事案件破案分析的邏輯來看,只要找到並且確定誰是“受益者”就基本可以推斷出肇事者是誰;不過時期真的就如此簡單嗎?

    其實不然。

    首先來看看是誰率先披露了這條“轟動一時”的訊息?

    然而幾個小時後,阿聯酋政府又承認卻有此事,而且用了一個“蓄意破壞”的詞,不過還是沒有說明具體的攻擊者以及攻擊的方式。

    為什麼是富查伊拉港呢?

    富查伊拉曾經是阿曼灣的一個非常小的酋長國。大英帝國衰敗後,富查伊拉和阿布扎比、迪拜和沙迦等幾個小酋長國聯合組建成了阿聯酋;

    富查伊拉港口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離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只有140公里,是阿聯酋唯一可以不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直接將石油輸送到印度洋的港口。

    因此,阿聯酋這些年也下了血本,投巨資改擴建富查伊拉港以及石油管線。目的何在呢?無非就是避開霍爾木茲海峽可能被伊朗封鎖的危險。

    那麼,是伊朗乾的嗎?

    如果伊朗石油輸出被中斷,伊朗完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必須透過這裡的卡達、科威特、巴林和伊拉克的石油輸出也會“歸零”;

    而海峽外的沙特、阿曼、阿聯酋的石油能夠彌補這個窟窿嗎?一旦油價上漲,伊朗還是受益者嗎?

    是美華人乾的嗎?

    美國大兵壓境,對伊朗來說佔有絕對的優勢,但是美國離海灣地區畢竟是千山萬水,多待一天,不知又要多花多少銀子——美國是最想速戰速決,現在就是缺乏一個“合適”的藉口。還記得當年的“洗衣粉”嗎?

    是阿聯酋或者沙烏地阿拉伯自己導遊的嗎?

    儘管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沙特和阿聯酋都可以不用擔心對自己的衝擊;但是一旦美國對伊朗動手,這兩個國家也都在伊朗導彈的射程之內——他們總不會甘願充當這個人質,最後被撕了票吧!?

    是以色列嗎?

    一旦美伊開戰,中東地區重燃戰火,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應該是以色列。

    是俄羅斯干的嗎?

    石油價格上漲最直接的受益者應該是莫斯科。

    是胡賽武裝乾的嗎?

    現在對付沙特聯軍的正是胡賽武裝。如果能夠給沙烏地阿拉伯添亂,造成損失,減輕壓力,偷著樂的當然是胡賽武裝了。而且胡賽武裝的無人機還就在這幾天對沙特首都附近的石油設施進行了破壞。

    結論是,疑點重重。誰來背鍋呢?

  • 10 # 老李有刀

    美伊局勢最近急劇升溫,特朗普要對伊朗進行全面封鎖制裁,要讓伊朗石油零出口,伊朗也不是“好惹的”,並未要對美國製裁做出妥協。

    先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取消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面,緊接著波斯灣又有油輪被襲擊,美國航母開往波斯灣,似乎一場戰爭在所難免。

    但在當前的國際關係中,戰爭的代價都太大,即使只是區域性戰爭,況且伊朗還是一個軍事強國,並且背後有俄羅斯的支援,如果現在爆發美伊戰爭,後果不堪設想。

    至於波斯灣的油輪被襲擊,不能簡單地推測是美國或伊朗在背後指使,這種情況下更需要確鑿的證據,理智地談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要收小麥了,收好後是立即賣掉好,還是等一段時間賣價格會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