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霜雪明175

    我認為端午節之前就有,並非紀念屈原,包粽子賽龍舟才可能是紀念屈原的一種形式。只是剛好在端午這一天,久而久之就變成端午節的風俗了~

  • 2 # 本來身份證就是尹新橋

    屈原愛國愛民,生前沒有端午節,是人們紀念他投河逝世之日,五月初五。為了保護屈原身體不被魚類吞吃,包粽子投入汨羅江。

  • 3 # 一般讀者

    很明顯屈原之前就有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在別的地方並非為了紀念屈原。也有紀念伍子胥的,還有紀念曹娥的,習俗不一樣,比方說“雄黃酒”就與紀念屈原無關,五月也是各種蟲蛇開始活動,雄黃酒是為了驅蟲蛇的。大家應該記得我們古人重逢時常用的那句話“好久不見,別來無恙”,這是因古代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不好,春夏之交,草木際天,蟲蛇活躍,古人在五月之初用雄黃酒進而達到驅蟲防病之功效。

  • 4 # 江蘇靜夜思

    每年農曆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投身淚羅江,而形成了一個節日。隨後,端午節慢慢演變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影響範圍輻射到了日本南韓等。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只吃寒食,粽子是寒食的一種。由此,後人認為端午節最早是紀念介子推的。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是清明節。

    越王勾踐練兵採取的方式是划龍舟,而如今端午划龍舟比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專案。因此有人說,端午這個節日,是為紀念越王勾踐而設立並沿襲的。

    值得重視的是,“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因此,有人認為現在的端午節,也是紀念週處。

  • 5 # 陶陶書予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 6 # 你的不作為讓眾人憤怒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推敲一下,爰國詩人屈原是一個受百姓敬仰的詩人,以屈原的知識和為人,是不容我們置疑的,屈原不會把自已的忌日選在民間一個端午節上,那不是屈原所為,作為一個愛國詩人,他看到了百姓的生活,看到了官僚的生活和制度,自已又無力迴天,拯救不了,黎民百姓,以死低抗,以我分析屈原是在端午節前投江的,民間為了紀念屈原把端午節提前到投江之日,包粽子投江讓魚不食屈原之身,賽龍舟來抗議當時的官僚制度,

  • 7 # 一起學書法

    其實不然,端午節是早於屈原等人物就存在的。

    包粽子是因為每年的五月份新稻已經成熟、收割,包新收的稻米是大家為了慶祝收穫。

    賽龍舟是因為進入了酷暑時期,古代南越地區舉行部落祭祀圖騰的活動。

    插艾草是因為古人認為“重五”是個犯忌的日子,用艾草來驅邪避毒。蓄蘭沐浴,其實就是用蘭草洗澡,古代人認為蘭草可以辟邪,而在屈原的《楚辭》中,就提到了這個習俗。

    所以說端午節說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紀念屈原卻是端午節逐漸演變過程中的附加內容。

    今天,我們在端午節說祝福語的時候也是有避諱的,通常說“端午節安康”,而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 8 # 騎驢去高考

    要說楚懷王可真是天下第一笨,讓張儀這小子騙的是一愣一愣的。屈原明知是坑,眼看著楚懷王往裡跳,攔不住吶!而且楚懷王每次都能跳得那麼逗比,就好像在游泳場遇到一個穿著女泳裝的男胖子。屈原先生不用問,氣得腸子都爛完了,可是有個錘子用!回想當年與楚懷王濃情蜜意,你一眉呀,我一眼,眼看著楚國在自個手裡要開啟蒸蒸日上之路,沒成想,懷王半路變心,跟著個破鞋跑了!

    等到人屠白起領著秦國那幫狗孃養的攻破郢都後,連楚王的祖墳都給掘了!屈原一想,唉,還有啥好想的,死球算了!可是怎麼死呢,拿刀自個把自個捅死,不行不行,這是粗人乾的活。跳江淹死,這個也不行,等到淹死了,屍體泡漲了漂上來多難看。不如給自個腰上綁塊大石頭,嗯,這是個好主意。說幹就幹,選石頭呀選石頭,要綁緊吶要綁緊,麼麼噠!

    屈原讓一個民族永恆地記住並不是因為他因為愛國跳江了,那些因為愛國而讓火燒死的、捱了刀巴子的,實在是多的數都數不清,有些人是因為迂腐,有些因為家裡讓搶光了,精神上扛不住,但屈原不是,屈原因為心中的美好不僅破滅了,而且徹底玩完了。屈原還有另一重耀眼的身份,偉大的詩人,哈哈,而且還是浪漫主義的。如果說蘇軾是人間的天才的話,屈原就是通天的神。屈原是他所處時代第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能寫出《天問》的人,難道是一位凡人?

    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而且只能是他,不用考證!

  • 9 # funcsee

    首先我要說屈原的品性和文采都應當為吾輩典範。但並不是因為此就不去質疑端午節的起源,人類的知識之所以能不斷髮展,就是因為人們不斷質疑,敢於質疑。

    而我的結論是,端午節很可能並非紀念屈原。當然這個問題其實長期以來在民間眾說紛紜,國學大師們也為止爭論不休,至今說法也難以統一。

    在江浙一帶,端午以紀念伍子胥而廣為流傳;而在荊楚一帶,端午以以紀念伍子胥而廣泛接受;浙江紹興更有紀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傳說;另外據蔡邕《琴操》中記載,是為紀念先賢介子推。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所以民間才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這傳說看似有理有據,但其實只是傳說,不見於正史之上。而且先秦時期的記載基本沒有屈原的人和事蹟。唯有漢代司馬遷《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屈原的形象,這有是很難解釋的一點。

    而且其他的民間傳說也都說得通。比如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員,楚華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還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所以光靠這些民間傳說是不行的。讓我們來看看大師聞一多的考據:最早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的是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與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而端午節在此之前便早已存在,比屈原早了幾百年。聞一多認為端午節的文化本源其實只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也證實了,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有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而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也就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當然,也有可能,端午節原先也許只是一個節氣,在這一天天氣會變熱。所以農民為了防止稻米變質就用蘆葉包起來。為了防止被螞蟥咬傷,所以要喝雄黃酒。這些習俗和其他一些習俗後來整合到一起形成了端午節。

    這就是我的答案,以上。

  • 10 # 郭雄333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三大節(春節、端午、中秋)之一。端為初,午系農曆五月,稱午月,五月五日的節日便稱端午了。

    端午節起源有多種說法,紀念屈原投江是較早也較為廣泛的一種。另外,也有說是吳地紀念伍子胥,有說是紀念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有說是紀念沔陽的4位劫富濟貧的豪傑,也有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還有的認為是龍的生日,等等,多達8種說法。

    端午節系紀念屈原投江則是第一種說法。據傳,屈原被楚懷王流放後,見秦國攻陷郢都,憂憤交加,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後人敬仰和懷念他,在端午節,人們投食物於江中,以示讓魚和蛟龍吃而不傷屈原身體。

    據《續齊諧記》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死後,人們用竹筒裝米在每年端午紀念屈原。東漢建武年間,長沙有個叫區曲的人,忽然遇到了個自稱屈原的讀書人,他對區曲說,“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被江中蛟老所奪取,你們如果再祭我,應用楝葉塞住竹筒口,用彩絲纏好,因為楝葉和彩絲是蛟龍害怕的兩樣東西。”區曲聽後告訴了大家,遂有後來的瑞午節拋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農曆五月五日,常是癘疫發生時節,又逐漸複合了避鬼止瘟、驅邪禳災的社會內容,人們採艾葉、昌蒲和大蒜一起掛於門首,稱"水劍",還有喝雄黃酒,香草燻室,兒童額首塗雄黃,做艾虎(用艾草做成老虎模樣戴在兒童頭上),採草藥煎湯淋浴等,以消災避禍,還有划龍舟等活動。

    其中插艾草還另有一說,說是黃巢起義兵臨河南鄧州城下時,遇一婦人攜兩幼子訴苦戰亂,黃巢便對她說,你快回城傳話給窮苦百姓,讓他們在自家門口插上艾草,有這記號,起義軍決不傷害他們。第2天正是五月端午,黃巢率軍攻城後見掛艾草便不入,殺富濟貧,民心大快。此後形成習俗,流傳至今。

    有許多關於端午的詩詞記載了古時端午的習俗內容。如餘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詩曰:“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

    “競渡岸旁人掛錦,採芳城上女遺簪。"(唐.殷堯藩)。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宋.黃裳)。

    “蓬萊宮中懸艾虎,舟滿龍池竟簫鼓"(明.莊昶《端午食賜粽有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房子需要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