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寫咖
-
2 # 沉浮問天
謝邀,草書楷書是相對獨立,兩者用筆基本不同。 楷書用筆遲緩,重在端莊。草書用筆迅急,貴在逸動。楷書在控急養靜,側重細節,草書在動中求正,錘鍊神韻,兩者又存在一定關聯。若說修好楷書草書就能行,我看非也,楷書再好草書也不一定就行,善草書者多生於稟賦靈性,審視美之慧眼。
-
3 # 玉壺秋露
楷書功底硬了不一定能寫好草書。
首先,草書的起源要早於楷書。最早的草書是由隸書演化而來,這就是章草。當時的人們為了書寫快速方便,取其大略,逐漸約定成俗,形成了法度森嚴而簡約的草書。我們從出土的漢簡中可以看出其形成的脈絡。這也是很多大家提倡學習草書,要從篆隸入手的原因。楷書的形成在漢末至兩晉時期,晚於草書。
其次,真書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書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可見,寫草書用楷書的寫法是不行的。要想寫好草書,要在字法上下功夫,既要惜墨如金,又要筆筆到位。
再次,楷書由於單個獨立存在,字與字雖有意連的趨勢,但不明顯。而草書字與字之間,既有實連,又有筆斷意連。這在章法上,草書比楷書要富於變化。
因此,楷書寫得好不一定草書寫得好!
當然,楷書寫好了,欣賞水平上去了,有助於草書的提高。
-
4 # 老範愛書法
草書大家好比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是幾百年或幾代人都不一定能出一個的;
楷書好比基礎學科,入門有法度,下一定功夫還是有模有樣的,但想開宗立派也是勢比登天。
草書的妙趣並不是寫得快,寫得放蕩不羈。草書中要有篆、隸、真、行的意態作為內容來填充草書的形態。草書是一種形式和狀態,好比是一個筐子,學識素養、情感、筆墨技巧是編筐的材料,評定這個筐好不好,不僅看外形還得有料。
大白的道理很簡單了,所以楷書不是萬能鑰匙,也不要指望學楷書就能開啟書法藝術的寶庫。
-
5 # 北京三學人
楷書是書法中的一種書體,也是所謂的書法基本功,楷書寫好了並不見得能寫好草書,這要看個人的才情和對草書的理解掌握程度。只有全面提高書法技能和知識素養,才有可能寫好草書。拿出個人一幅拙作,請各位方家指正!
-
6 # 呂向洋臨帖
以楷立草,點劃為草書的性情,宜從楷書中取;用草破楷,使轉為草書的形質,能破楷書的呆板。用筆千古不易,楷行篆隸草的筆法是相通的,往往用最簡單的筆法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問題是人人自以為聰明,聖賢沒幾個,當規規矩矩打好楷隸正書基礎,有了技術後加入性情當能寫好草書。
-
7 # 不二齋
問題:楷書功底硬了就能寫好草書嗎?
下面楷書寫好了,未必行草書就一定能寫的好。就像廚師的刀法好不一定炒菜好,這是同一個系統裡的兩個類別,有聯絡也有區別。
學習楷書是一個書法家必須要做的功課,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從楷書入門。但是入門之後轉學其它字型能不能寫好就不一定了,二者其實並不矛盾。
相反,長期練習楷書形成了一定的書寫習慣,反而寫不好行草書。歷代書法家楷書好的,行草書一般也可以,但是並不出類拔萃。這些最聰明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普通人。同樣,草書大師,楷書一般也不會成名成家,當然王羲之算是一個個例了。
如果你的目標是寫行草書,只把楷書作為一個入門的書體,我建議你練習楷書的時間不要太長,學習一兩年,掌握了基本的結構、用筆和章法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啊深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行草書上吧。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草書,需要同時練習隸書,被譽為當代草聖的林散之曾經說過,要想練好草書,先要練習十年隸書。
草書由隸書發展而來,草書容易寫滑,多練練漢代隸書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
你覺得呢?
-
8 # 麓風軒
楷書功底硬了,只能說有了基礎,但還不能寫好草書。要寫好草書,還得重零開始學。有一些人用寫楷書的經驗來寫楷書,以為把楷書的筆畫連線起來就是草書,實則荒謬!
這是為什麼呢?就說重要的一點吧,寫草書要打破楷書的結構,不能照搬照套。
例如《唐 · 柳公權 · 玄秘塔碑》中“教”字,是一個平平正正的楷體,左右結構。可是寫草書不能按這個結構來寫,怎麼寫才好看呢?請看下面例子:
這是《唐 · 懷素 · 自敘帖》中的草書“教”字,它已經突破了楷書的左右結構,變成了“品字形”結構,透過線條的穿插,變得非常優美。倘若按楷書結構寫就沒有新意了。
再來看《唐 · 柳公權 · 玄秘塔碑》中的“喜”字,這是一個上中下結構的漢字,柳公權的楷書非常精道,但草書也不能按這樣的結構來寫。
看上圖《晉 · 王羲之 · 十七帖》中的草書“喜”字,雖然也是從上到下一筆寫成,但是上半部分明顯偏左,下半部分明顯偏右,而且上半部分大,下半部分小,這樣形成了一種“位移”和“對比”,打破了楷書結構的呆板,形成了草書的空間美。
-
9 # 狂喜淡墨a
楷書功底硬,證明書之法度精工,但不證明能寫好草書。而楷書未精工,草書之點畫缺失豐腴性,草貴達情之抒胸臆。
故寫草書必有性情意氣,通俗說有豐富的情懷,草體簡便,有草法符號,草的使轉為情感的起伏,因而一筆一畫隱遁筆鋒之流變,其中展示形態不同點畫,字體現出形神具一之貌。
創作草書為了無謹飭之法,不兼帶正書,因為楷以點畫作為字的形貌,但使轉則有書者之秉趣之味,草體中點畫有或無、多或少彰顯書者個性有異,因此草書使轉之線為特徵。離開使轉不成草書。
因此寫草必有離開楷書點畫之固法,需要破開點畫,拉成線條而隨心性縱橫使轉。或柔或剛,或急或緩,草書字型迴環交錯形式不同,而大體上與楷篆隸行有貫通,相互聯絡,圓轉則與篆線有關,頓挫與楷隸有關,情性與形書有關,綜合之法寓草書之點畫內,豐腴是也。
由此意法相承,情與法結合而成草體。
行草與草書接近,行草為形書之一,形書有楷、隸之形法,故草書依行草之體之誇張,加之簡便草符,便成草體。
回到命題
楷精工,無情性,不成草,能草者,法不臻則草無韻。
-
10 # 國粹文化傳奇
關於“楷書功底硬了就能寫好草書嗎?”這個問題,筆者結合自己30多年的學書經歷來談一談:
筆者認為:楷書和草書是兩種不同的書體,他們既有聯絡,又有區別。楷書是學好其它字型的基礎。楷書功底硬了也不一定能寫好草書,楷書寫不好的草書也一定寫不好。
蔡襄說:“古人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楷正。”
縱觀古今中外,大凡在書法上有造詣者無一不知楷書對行草書的重要性。
如古代的張旭、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孫過庭、智永,現代的啟功、歐陽中石、林散之等人既是草書大家又是楷書大家。他們大多篆、隸、草、真、行五體皆能,猶以行草書見長。
張旭既是狂草書家,又是一位極好的楷書大家。他的楷書《郎官石記》的藝術水平相當驚人。毛澤東以大草著稱於世,然而他的楷書也令人折服,其楷書《離騷經》便是例證。
書法藝術中的楷書是一種有生命、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種“格式塔”。
楷書之所以有藝術性和審美價值 ,首先取決於線條美。“力量感”、“立體感”和“節奏感”,這“三感”在楷書線條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
草書分為章草和今草。它的筆畫並不是連得越多越好,它也有自己的符號、筆法、章法和墨法的。楷書大多以中鋒用筆為主,而草書用筆則非常的豐富,有中鋒、側鋒、偏鋒,藏鋒、露鋒、甚至八面出鋒。
楷書體現的是靜態美,而草書更多的是體現它的動態美。結體方面,楷書大多平正中見險絕。草書結體千變萬化,一會長方形,一會菱形,一會梯形,一會三角形,一會多邊形……線條的粗細、長短,相背、扁圓等變化也是非常豐富的。
在創作方面,草書更多的是體現書法中的氣勢美、墨色美、點畫美、線條美、意境美、章法美……
總之,楷書功底硬了再寫草書就比較容易。如果楷書的基本功不紮實,草書的點畫和線條就缺少筆力和質感,就難以創作出一幅氣勢磅礴、神采飛揚的草書作品來。
綜上所述,有了楷書的基礎之後,還必須經過長期的、深入的學習,才能把草書寫好。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草書中是沒有楷書筆畫的。
許多不懂書法的人,都會說:“楷書如立,草書如飛,不會立如何飛”,當然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事實並非如此。
1、草書中是不能出現楷書筆畫的,無論是二王、還是草聖張旭、懷素,其草書中都找不到楷書筆畫的,也就是說,想要寫好草書,必須拋棄楷書筆畫概念以及楷書舊習。
2、眾所周知,草書起源於西漢,懷素《自敘帖》也說了:草書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於妙聞......此時楷書還未生出來呢,所以就不能說楷書是草書的基礎。
3、楷書是草書基礎的誤解如下:
古代沒有電腦、手機、影印機等裝置,所以寫公文、地契等等都需要用到工整的楷書書寫,所以古代只要是文人都必須寫楷書。所以這裡的基礎,不是書法意義上的基礎,而是針對實用性來講的基礎。一個楷書寫不好的人在古代是很難找到工作的(也就是當官),生活中也會如此。
其實不會楷書,也有人草書寫的很好,歷史上的張芝、懷素、孫過庭等著名草書書法家均沒有楷書流傳下來,再往現代一點,毛澤東老人家你見過他的楷書嗎?但是他的毛體字那是相當的漂亮的。
楷書需要橫平豎直的筆畫,著實工整又法度森嚴,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這就是世界上最難寫的字型了,自然而然就將楷書當成了書法基礎,但是要從書法藝術性來講,楷書相比於草書、行書的美觀度真是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