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峰客之家鄉印記

    三口人,每人十畝地總共就有三十畝地,畝產數量是有限的,地多產量才會多,現在行情,糧價5元一斤肯定能賺。如果每人一畝地,總共才三畝,任你糧價高一倍,產量有限也不會賺到多少錢。當然選擇十畝地。

  • 2 # 壞男人的農村觀

    假如三口之家,每人十畝地,糧價五元一斤,和每人一畝地,糧價十元,你選哪個?這個肯定會選十畝地,因為其收入更高呀!

    下面我們計算下,三口人,就是種三十畝地,一畝地產一千斤糧就是30×1000=30000斤,我們再乘以5元/斤,30000×5=150000元收入。

    我們再計算下另外個,三口人,就是種三畝地,一畝地產一千斤糧食就是3x1000=3000人,我們再乘以10元/斤,3000x10=30000元。

    從上面的收益資料可以看出,種植十畝地的,以15萬元的年收入,完全可以養活一家三口人。而種植三畝地的,剛夠吃飽,收入太少,只有一畝地,根本不可能養活一家三口。

    而從我們社會的實際出發,現在一畝田農民能有200元以上的利潤,農民就燒高香了。更沒有像題主假設的這麼高,要不現在就不會好好的糧田,全改種植或養殖了。

    總之,這又是一個不靠譜的假設題,以目前國內的糧食儲備現狀和進口模式來看,普通的糧食到牛年馬月都難買上5元或10元/斤。所以,許多農民還是被逼拋棄農田選擇外出打工。因為誰都不想守著二畝薄地,窮一輩子。

  • 3 # 壯鄉小美

    假如三口之家,每人十畝地,糧價五元一斤,和每人一畝地,糧價十元,你選擇哪個?是我的話我是選擇每人10畝地了,那就是30畝了。

    我們先來算一下,一畝地畝產1000斤稻穀,出米率70%左右,一斤5元X700斤米X30畝地就是105000元。而另一個則是10元X700斤X3畝就是21000元。那一畝水稻一般3斤種子,一斤30塊錢,那就是一畝90塊錢。犁田一畝100元,收割一畝100元,那30畝就是30畝X90元+(100+100)X30就是8700元了。另外3畝X90+(100+100)X3就是870元了。除此之外,農藥等管理都需要錢,這也是一筆費用了。

    從上面來看,肯定是30畝的收益高了,但是投資也大。如果農民不出去打工,只靠種田,那肯定是30畝的那個能養家了。如果是我,我肯定選擇30畝地,這樣可以拿一半來種田,其他的種水果、桑樹等等,這些也是可以掙錢的。

    但是,現在農村荒地那麼多,很多人都不願意務農了,就算做也只是做一點,夠吃就可以了,所以她們就會選擇一人一畝地的了。

    但從實際出發,糧食是很難有這個價格的,如果從農民手中賣出這樣的價格,那其他的產品物價也會上漲,投資也多,都是成一個正比的關係。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種田,就是沒掙到錢,不然誰不想陪著家人呢,還願意在外面打工。所以這樣的問題是不靠譜的,如果非要選擇,那我就選擇30畝了。

  • 4 # 收老鴛鴦老鵝

    糧食漲價不行的 其他的產品會更貴 只有國家補貼才是王道 種一畝小麥補貼一千 這樣可以 糧食漲價不行

  • 5 # —針見血

    我種田,每斤糧食要—萬元—斤,這樣我就會感謝國家了,但別的東西不準抬價,這才叫公平,這才叫平等,會嗎?先喝幾斤酒下肚,再做個黃樑美夢,先提免交費領幾千養老金,不成,再提提高糧食價格,市場是由你壠斷的啊,整天想些不現實的東西,

  • 6 # 閒人水瓶座

    之所以我提出這個假如的問題,就是想知道家庭承包土地的現實意義有多大,是該讓土地走規模化道路上走,還是繼續走家庭碎片化土地走,那個更對農民有實際意義。

    三口之家種三十畝地和三畝地,如果在糧食單價上5元一斤和十元一斤做養活一家比較,數字咱就甭算了,大家都能根據產量沒有多大出入,從數字上三十畝地有優勢,三畝地雖然糧價高但基本產量在那,所以收入有限,但也是優勢,多餘時間可以在外打工掙錢,就成了現實中的農民工一族,也是所謂的工人階層最低收入者。此時三畝地的收入就如同雞肋,棄之可惜,食之乏味。不如三十畝地或者有更多地,機器化操作,加上國家糧食補貼,和農具補貼,以三口之家兩人主要勞動力為原則小規模機器化生產,糧價適當,應該能養活三口之家。

    幾天前看到問答裡說好多耕地都栽了樹,我也就突發奇想提了這個問題,我是覺得人們栽樹就是因為現在家裡的土地成了雞肋,沒辦法之舉,都想讓有限的土地能為家裡創造價值。人們的想法都是好的,可現實就是如同賭博,存在未知。

  • 7 # 笑看人生(凡正國)

    不管怎麼算,老百姓都不划算。糧食價格高,種植成本就越高,這是幾輩人的總結經驗。糧價與物價是成正比的。當然地多老百姓還是好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大齡剩男剩女這麼多,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