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回答說術後就可以下地行走,很多人會覺得醫生太激進了!那麼我們放鬆點兒要求,術後3-7天,拔除引流管以後就可以雙柺助力下適度的非負重行走,您覺得怎麼樣?首先我們來聊聊,骨折了為什麼要手術?
脛骨平臺這個位置很特殊,它參與構成膝關節,在脛骨平臺的上方,有非常重要的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所以一旦脛骨平臺骨折,膝關節的關節面受到了影響,有了手術指徵,一般醫生會選擇進行手術治療。
而手術治療的目的是為了盡最大努力的恢復脛骨平臺的形態,盡最大程度恢復膝關節的功能,避免關節的粘連,一般醫生會採取膝關節鋼板內固定的辦法來治療,而做完手術以後,醫生也不希望患者長時間的臥床,而是希望患者能早期下地行走,儘快的恢復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去。
大家看上面的動圖就應該理解,如何在雙柺的助力下非負重行走,一般在患者術後的早期,尤其是術後的3~4周以內,建議採取非負重行走。但是這種情況也要因人而異,如果內固定比較穩定,患者對於疼痛的耐受程度也比較強,在負重行走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肢腫脹或者說腫脹的程度不是很重,那麼完全可以適當的在早期開始部分服從行走,當然這需要專業的康復醫師的評估。
在使用雙柺的時候,也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那就是雙柺的棉墊不要直接壓迫腋窩,否則容易導致腋神經損傷,另外雙柺的把手部位使用的時候也不要過度用力,否則會導致腕部的損傷。在行走的時候,一定要將雙柺先送出去,用好腿支撐身體,這樣可以形成一個3點穩定結構,之後再向前行進!
利用雙柺上下樓梯也是有一定講究的,下面是兩個非常好的動圖,可以幫助使用雙柺的患者學會如何正確的上下樓梯:
下樓梯傷腿和柺杖一起先下
上樓梯的時候好腿先上,之後雙柺和傷腿跟上
在這個時間段往往骨折已經開始了癒合,骨折會變得相對穩定一些,患者的疼痛也應該有了明顯的減輕,那麼就應該在專業的醫生監護下,或者是專業的康復師康復治療時的監護下,適當的使用單拐或手杖輔助部分承重行走。如果患者在行走的過程當中,並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不適,而且也不會出現特別嚴重的疼痛,那麼就可以開始進行部分承重行走了。
當然如果對部分承重行走有明顯的恐懼感,那麼也可以更改為雙手杖輔助下部分負重行走。
在這個階段如何在單拐的幫助下科學行走和上下樓梯,給大家一點建議:
上樓梯的時候,要先邁好腿順利上樓,之後再邁傷退(大家可以用“上好佳”來幫助記憶,也就是說上樓梯的時候,先邁好腿更有好處)。
下樓梯的時候要拐杖和患側腿先下支撐身體穩定後,之後再邁下健側腿。
走平路的時候也要注意穩定和平衡,也就是說柺杖和傷腿腿要同時邁出,這樣更穩定。
當然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恢復情況不同,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某個標準的時間段完成所有的目標,這是完全正常的。
以上就是對題主問題的解答,骨折手術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患者儘快的恢復,促進骨折的癒合,同時盡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功能,尤其是像脛骨平臺這樣涉及關節的骨折。
比如一些脊柱的骨折手術以後可能行走的時間需要略晚,像脛骨平臺這樣肢體的骨折,如果沒有其他部位的損傷,完全可以在雙柺的助力下早期非負重行走,這樣既不會損傷到手術的脛骨平臺,也不會使患者因長時間的臥床導致心肺功能的下降以及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等併發症的出現。而且適當的、科學的行走反而會促進骨折的癒合。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回答說術後就可以下地行走,很多人會覺得醫生太激進了!那麼我們放鬆點兒要求,術後3-7天,拔除引流管以後就可以雙柺助力下適度的非負重行走,您覺得怎麼樣?首先我們來聊聊,骨折了為什麼要手術?
脛骨平臺這個位置很特殊,它參與構成膝關節,在脛骨平臺的上方,有非常重要的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所以一旦脛骨平臺骨折,膝關節的關節面受到了影響,有了手術指徵,一般醫生會選擇進行手術治療。
而手術治療的目的是為了盡最大努力的恢復脛骨平臺的形態,盡最大程度恢復膝關節的功能,避免關節的粘連,一般醫生會採取膝關節鋼板內固定的辦法來治療,而做完手術以後,醫生也不希望患者長時間的臥床,而是希望患者能早期下地行走,儘快的恢復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去。
下地行走,也分很多種,一般分為非負重行走、部分負重行走和負重行走在骨折術後的早期,負重行走很有可能導致骨折的移位或者是患者的疼痛,對於骨折癒合不利,所以一般採取非負重行走,也就是在雙柺的助力下行走。大家看上面的動圖就應該理解,如何在雙柺的助力下非負重行走,一般在患者術後的早期,尤其是術後的3~4周以內,建議採取非負重行走。但是這種情況也要因人而異,如果內固定比較穩定,患者對於疼痛的耐受程度也比較強,在負重行走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肢腫脹或者說腫脹的程度不是很重,那麼完全可以適當的在早期開始部分服從行走,當然這需要專業的康復醫師的評估。
在使用雙柺的時候,也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那就是雙柺的棉墊不要直接壓迫腋窩,否則容易導致腋神經損傷,另外雙柺的把手部位使用的時候也不要過度用力,否則會導致腕部的損傷。在行走的時候,一定要將雙柺先送出去,用好腿支撐身體,這樣可以形成一個3點穩定結構,之後再向前行進!
利用雙柺上下樓梯也是有一定講究的,下面是兩個非常好的動圖,可以幫助使用雙柺的患者學會如何正確的上下樓梯:
下樓梯傷腿和柺杖一起先下
上樓梯的時候好腿先上,之後雙柺和傷腿跟上
當術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非負重行走自如,患者可以嘗試進行在雙柺的助力下適當的部分承重(專業醫生監護下),如果並不會誘發脛骨平臺的疼痛或者是疼痛在可以忍受的程度內,那麼可以改用部分負重行走。在這個時間段往往骨折已經開始了癒合,骨折會變得相對穩定一些,患者的疼痛也應該有了明顯的減輕,那麼就應該在專業的醫生監護下,或者是專業的康復師康復治療時的監護下,適當的使用單拐或手杖輔助部分承重行走。如果患者在行走的過程當中,並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不適,而且也不會出現特別嚴重的疼痛,那麼就可以開始進行部分承重行走了。
當然如果對部分承重行走有明顯的恐懼感,那麼也可以更改為雙手杖輔助下部分負重行走。
在這個階段如何在單拐的幫助下科學行走和上下樓梯,給大家一點建議:
單拐要放在身體的健側而不是患側的腿,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我們正常行走的時候都是邁左腿伸右手,邁右腿的時候伸左手,這樣身體才能保持平衡,所以說當邁患側腿的時候,正好拐在對側的健側,更加符合生物力學,同時對於維持患者的穩定更有幫助。上樓梯的時候,要先邁好腿順利上樓,之後再邁傷退(大家可以用“上好佳”來幫助記憶,也就是說上樓梯的時候,先邁好腿更有好處)。
下樓梯的時候要拐杖和患側腿先下支撐身體穩定後,之後再邁下健側腿。
走平路的時候也要注意穩定和平衡,也就是說柺杖和傷腿腿要同時邁出,這樣更穩定。
當術後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患者的複查x線,如果骨痂形成良好,並且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觀測完全負重行走,也就是脫拐行走是否有明顯的疼痛,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就可以開始嘗試進行,逐步的脫拐負重行走了當然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恢復情況不同,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某個標準的時間段完成所有的目標,這是完全正常的。
總結以上就是對題主問題的解答,骨折手術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患者儘快的恢復,促進骨折的癒合,同時盡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功能,尤其是像脛骨平臺這樣涉及關節的骨折。
比如一些脊柱的骨折手術以後可能行走的時間需要略晚,像脛骨平臺這樣肢體的骨折,如果沒有其他部位的損傷,完全可以在雙柺的助力下早期非負重行走,這樣既不會損傷到手術的脛骨平臺,也不會使患者因長時間的臥床導致心肺功能的下降以及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等併發症的出現。而且適當的、科學的行走反而會促進骨折的癒合。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