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僧說古今

    李成梁統治遼東時期,有意扶持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來制衡海西女真,即為明朝的“分而治之,互相牽制,以夷治夷”政策,致使努爾哈赤不斷做大。當然努爾哈赤也很明白事理,在統一女真時,依舊進京覲見明朝皇帝,向朝廷朝貢,顯示自己對明朝的忠心。

    努爾哈赤極端反漢,所謂是殺了各地的無谷之人,還有就是遼民幾盡殺光。搶了尼堪的財產,砍了尼堪的頭顱,霸佔尼堪的妻子,讓尼堪的兒子成為奴隸,這也是當時生活在東北地區的漢人的悲慘寫照。

    對漢人的屠殺和財產的掠奪,迅速的豐富了努爾哈赤的錢包,而不滿足的他就時時刻刻帶著他的八旗解放者們四處幫漢人們搬家,比如某專家所說的“一次搬走人畜數十萬頭”。被自願搬家到後金的漢人們承擔了生產和勞役的大部分繁重工作。而八旗精兵們得以專精兵事,對邪惡的明帝國主義實施打擊。

    這個時候明朝在幹什麼呢?扶植努爾哈赤的李成梁卻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的位置十年裡換了八個總兵,這幾位凳子還沒坐熱就走馬燈一樣的換人造成了努爾哈赤根本屬於無人看管狀態。瘋狂的打怪升級,裝備什麼的撿了無數。等到李成梁回來一看,好傢伙,滿級了。此時的明朝早已衰落,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架子了,於是開始了屢戰屢敗,逐漸收縮的過程。

    努爾哈赤就此崛起,後金也因此壯大了起來。

  • 2 # 詹姆斯老鄉

    努爾哈赤的壯大崛起,我感覺離不開李成梁。

    先來介紹一下李成梁,字汝契,號引城,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明朝後期將領。主要的成就的有以下幾點:1、開疆守邊2、抵禦蒙古3、遏制女真4、繁榮馬市。可以說李成梁在明朝的時候是遼東王。但是努爾哈赤的大本營也是在遼東附近,努爾哈赤勢力不斷的壯大,難道李成梁不知道嗎?真是因為沒有把努爾哈赤扼殺在搖籃之中才成就了大清的偉業。

    李成梁的主要成就中有一條就是遏制女真。當時女真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海西女真的勢力要大一些,李成梁擔心的是海西女真勢力做大影響到大明的安危。李成梁在當時的政策是扶持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來制衡海西女真,“分而治之,互相牽制,以夷治夷”的政策。在李成梁的幫助下努爾哈赤戰勝了海西女真,並且統一了女真。

    統一了女真之後,李成梁卻走了,整個東北地區變成了努爾哈赤發展的地方。在十年的時間裡遼東地區先後換了十任總兵。也正是在這十年的時間裡努爾哈赤的女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當明朝回過神來派李成梁去遼東的時候,努爾哈赤的女真勢力已經可以和整個明朝進行對抗。此時已晚,自此開始努爾哈赤的女真部落開始不斷的戰爭,最終開創了大清偉業。

    我認為努爾哈赤的崛起離不開李成梁。第一個是因為,李成梁的扶持使努爾哈赤有了原始勢力的積累。第二個是因為,在李成梁離開時滅有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並且沒有對大明朝說明在遼東地區存在一股已努爾哈赤為首的勢力,以後可能會影響大明朝。在李成梁離開遼東的十年時間裡努爾哈赤的女真得到了空前發展。

     

  • 3 # 這個歷史很正

    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最後一統滿洲。

    其實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崛起,完全是明廷的放任,以及當時遼東統帥李成梁的支援、縱容有關。

    努爾哈赤曾是李成梁的親衛,跟隨李成梁身邊數年,可以說努爾哈赤的謀略大多時習得李成梁的,再加上李成梁與努爾哈赤還是親家關係,所以努爾哈赤的有李成梁很大的功勞。也許李成梁到死都沒有想到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人最後會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李成梁扶持努爾哈赤的目的在於制衡。再蒙古各部被李成梁打服氣以後,海西女真逐漸崛起,所以希望透過扶持一個女真人來促使女真內鬥,而他自己穩坐遼東。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在他鎮守遼東的三十多年裡,邊關一直穩如泰山。努爾哈赤也是在他死後才敢反明朝的。

    這裡吐槽一下,其實李成梁完全可以自己一舉消滅後患的,那麼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主要是他需要外部的敵人來牽制內部朝廷的大佬。因為他就因為打的無仗可打,所以被朝廷彈劾撤下後,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邊疆不穩,朝廷才需要他鎮守,才能夠保住榮華富貴。所以對於女真的態度就是控制再一定的威脅範圍內。可是在他死後,誰也料不到努爾哈赤會變得無人可制。

    努爾哈赤的崛起時期恰好是在萬曆中後期,努爾哈赤的崛起有來自李成梁的支援,但是更多的我認為還是來之明廷的放任。這個時期萬曆皇帝以經不上幾十年朝了,朝政完全交給了朝廷大佬們再處理,而這些大佬們也沒有一心放在治理國家之上,反倒是再不斷的爭權奪利。而這期間,跟發生了一件足以影響國家的大事,那就是國本之爭。任性的萬曆皇帝想廢太子立福王為太子,結果就是引發了皇帝與朝廷大臣之間長達十幾年的爭鬥,最終以文官集團大獲全勝為結束。所以再努爾哈赤南征北戰,不斷壯大之際,明廷的大人物們則不斷的再爭權奪利,與皇帝爭,文官集團內部還要爭。導致了這個再他們眼裡的小流毒,最終成為覆滅大明的兇手。

    遍觀明朝中後期,文官集團的勢力的空前強大,以至於皇帝所有的政令再發布前都要再朝廷上爭一爭,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明朝。

  • 4 # 一杯枸杞走天下

    清朝的建立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後金的締造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後金和清朝無非一個先後的問題,先有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後有其第八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自此有了清朝。而清朝歷史共計多少年,那就看從何算起。如果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共計296年(1636年—1912年),這是主流看法;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則為276年;若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的話,則為268年。

    但不管清朝究竟歷經多少年,如果沒有這位“野豬皮”的出現,相信歷史也就大不相同,清朝也不會出現。就是這麼一位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人物,是如何一步步開疆擴土、建立國度,走向成功的呢?本篇將從他早期的成長壯大之路講起,讓各位老鐵們能更直接、更詳盡的瞭解這麼一個傑出人物。

    上文提到建州女真,為大家稍微解釋一下,在明朝建立初年,女真實際上是由四個大的部族組成,分別是黑龍江女真、建州女真、東海女真、海西女真。努爾哈赤家族就屬於建州女真的一個弱小部落,但其母親額穆齊卻是建州最強大部落首領王杲(gao)的長女。因此努爾哈赤天生的家庭條件還是很優越的。只不過命運多舛的他不僅少年喪母,就連其父也未能正常終老,下文會作解釋。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自小歷經磨難的他,不愧“黑豬皮”的稱號,愈發堅挺厚實。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得不提他的外祖父王杲。此人是明朝末期建州女真的頭領,因其不願歸附朝廷,屢殺明朝官員,並大舉進犯遼陽、瀋陽。在努爾哈赤15歲的時候,王杲被當時明朝派遣遼東的總兵官李成梁擊敗,潰逃途中被王臺率子虎兒罕赤所獲,獻給明朝,被處於磔(zhe)刑(肢體分裂)。之後王杲之子阿臺,也就是努爾哈赤的舅舅為報父仇,屢次與李成梁交戰,最終卻被圍困在了古勒城。

    李成梁何許人也,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他鎮守遼東30年間,率領遼東鐵騎所向披靡,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此時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出現了。身為建州左使指揮使的覺昌安、王杲的姑爺塔克世早先為了保全性命,不像王杲那般明著與明朝對著幹,而是暗中投靠明朝邊官、升官發財。只因阿臺的妻子正是覺昌安的孫女,與努爾哈赤是堂兄妹關係,他倆看到阿臺夫妻倆被圍困坐不住了。在李成梁率領的強兵壓迫下,豈能看著親人白白送死,於是倆人進城欲勸其放棄,保得一命。

    可就在這危急時刻,一直巴結示好李成梁的圖倫城城主尼堪外蘭卻親自跑到陣前,對著城門樓呼叫:“太師有令,殺死城主歸降的,任命他做本城城主。”這樣城中人心動搖。城樓上的一個兵卒私心上來了,一刀就刺死了城主阿臺,並大聲說:“我是城主了,開門投降!”李成梁破城後,自食其言,縱兵大肆屠殺城中老幼,結果無辜軍民2200餘人被殺。期間,努爾哈赤的祖父被火焚,父親也被官兵誤殺而死。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但正是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的冤死,自此改寫了他一生的命運,也造就了他統一女真各部的首戰——圖倫城之戰。

    話說努爾哈赤聞其死訊,便立即前往撫順城,向邊吏追究其父、其祖死難的原因。撫順邊官的一個將吏敷衍解釋,努爾哈赤自然不服,力爭之下得罪了明邊吏,反而更加成就了尼堪外蘭,在明軍的靠山下,頓時聲望無二。尼堪外蘭趁機威逼努爾哈赤歸附於他,不從之下便欲斬之而後快。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舒爾哈齊在敗軍之中,卻因儀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正所謂放虎歸山。努爾哈赤歸途中遇到額亦都等人擁戴,自此用祖、父所遺的十三副甲冑開始起兵。

    那時明邊吏也覺得理屈,因為覺昌安、塔克世早就歸順了明朝,並且幫助明軍做過很多事。因此把覺昌安、塔克世的屍體歸還了努爾哈亦,並給他30匹馬、30道敕書,答應他承襲其父之職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而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努爾哈赤豈能放過從中作梗的尼堪外蘭。在要求明軍處死尼堪外蘭不成的情況下,便聯合沾河寨主常書等百餘人向圖倫城發起進攻,雖城破,但尼堪外蘭卻潛逃至渾河部新建不久的嘉班城。努爾哈赤復攻,而其再次逃至渾河部的鵝爾渾城。

    努爾哈赤攻克鵝爾渾城後卻發現尼堪外蘭已逃至撫順城,被明軍保護起來。於是大怒之下,將城內十九名漢人斬殺,其餘被俘虜的六名受箭傷的漢人則重新被箭插入傷口,令他們去向明朝邊官報信,索要尼堪外蘭。就在這不斷追擊殺父仇人的過程中,努爾哈赤的隊伍逐漸壯大。明朝見努爾哈赤逐漸勢大,而尼堪外蘭卻已毫無利用價值,決定不再對其進行庇護。於是努爾哈赤命齋薩等四十人前去取尼堪外蘭,尼堪外蘭見之慾躲,卻已無退路,被齋薩等人當場斬殺,回去後將首級獻給努爾哈赤。自此殺父之仇得以償還。

    期間,努爾哈赤前徵後閥,致使蘇完部長索爾果、董鄂部長何合禮、雅爾古部長扈爾漢率三部軍民歸附努爾哈赤,使其聲勢大震。努爾哈赤則厚待來投靠的諸部首領,以索爾果之子費英東為一等大臣、將長女許配給何和禮、並收扈爾漢為養子,賜姓覺羅。後來,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與努爾哈赤剛剛起兵之時的麾下猛將額亦都、安費揚古並稱“五大臣”,成為努爾哈赤政權中的中流砥柱。努爾哈赤攻克完顏(王甲)城,消滅了建州女真的最後一個對手完顏部。經過5年的征戰,努爾哈赤相繼征服建州5部。在建州廢墟之上建城並於萬曆十五年(1588年)六月正式頒定國政,自稱“淑勒貝勒”。

    以上正是努爾哈赤真正統一女真之前的成長壯大之路,併為今後大清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5 # 大黃扯點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看很多人都在講努爾哈赤起兵的經歷,“七大恨”“薩爾滸之戰”這些已經被大家反覆論述了,略冷門一些的“李成梁縱容說”近些年也火爆起來,以上這些為避免拾人牙慧之嫌,我就不贅述了。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努爾哈赤最初能夠發展壯大的原因——入贅借力。

    入贅借勢

    在明朝的一些史料記載中,努爾哈赤最初是姓佟(或童)。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爾哈赤在一份書信中寫道:“女直(真)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努爾哈赤”。我們知道,努爾哈赤的本來姓氏是愛新覺羅,而他之所以在青年時期改姓佟,是由於他入贅到了佟家。

    萬曆五年(1577年),18歲的努爾哈赤娶了第一任妻子,佟佳·哈哈納扎青,在《清史稿》中,這位努爾哈赤的原配妻子被稱為元妃,即第一任大妃。哈哈納扎青的父親叫塔木巴彥,滿語的意思是富翁。由於明代佟姓在遼東漢人望族,因此不少佟佳氏女真人冒姓佟,以佟姓漢人自居,佟佳·塔木巴彥也冒姓佟,漢名叫佟遠,努爾哈赤入贅佟家後,根據習俗也改姓了佟。從塔木巴彥的滿語名字可以知道,這個人應該是一個有錢有勢的女真財主,努爾哈赤入贅佟家連自己的姓都不要了,目的當然也是為了借佟家的財和勢,以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

    賢良內助

    根據《滿文老檔》的記載,描述為:“四月內,太祖睡至夜半,聞門外有步履聲,即起佩刀執弓,將子女藏於偏處,令後故意如廁。太祖緊隨以後體避己身,潛伏於煙突側後即回室。”這裡記載的後即為佟佳氏,可見哈哈納扎青是陪伴努爾哈赤創業甚至一起出生入死的,同時她處事不慌,膽識過人。她與努爾哈赤生活時期,正是連年征戰時期,又要獨自照顧子女,與努爾哈赤是真正的同甘共苦夫妻。因此,除了佟家的人力物力支援,哈哈納扎青本人對努爾哈赤的襄助也不容忽視。

    努爾哈赤對自己入贅之事並不忌諱,但他的後人們本著“為尊者諱”的原則,將這段歷史幾乎全部抹去,甚至連哈哈納扎青的記載都少得可憐,只知道她給努爾哈赤生了兒子一女:長子褚英、次子代善、長女東果格格。她的生年根據滿人女子十四歲結婚,大致應該是在1562年左右;卒年根據萬曆十一年(1583年)代善出生,萬曆十三年(1585年)努爾哈赤續娶第二任大妃富察·袞代,大致應該是在萬曆十二年(1584年)或者代善出生當年去世。

    子女助力

    不僅哈哈納扎青和佟氏家族幫助了努爾哈赤初期的發展壯大,哈哈納扎青所生的二子一女,也是努爾哈赤的好幫手。

    長子褚英多年隨努爾哈赤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努爾哈赤甚至一度將他立為繼承人,將政務都交給他處理了,後來雖然因為種種原因父子反目,被努爾哈赤囚禁賜死,但褚英在後金政權建立過程中所立下的功勞,是不可抹去的,而且他的後人也繼續為後金、大清出力。

    次子代善同樣功勞顯著,位列四大貝勒之首,如果不是和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大妃阿巴亥牽扯出了私情,代善本來可以成為汗位繼承人的。代善的後人同樣戰功赫赫,他這一系共出了三個鐵帽子王,堪稱滿清第一宗室,甚至於皇太極及其後人抹殺哈哈納扎青,很大程度上也是忌憚代善及其後人的勢力。

    長女東果格格是努爾哈赤子女中最長者,她雖然是女流之輩,但是嫁給了努爾哈赤開國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禮,也算是為努爾哈赤籠絡功臣助力了。

    總而言之,努爾哈赤的發展壯大雖然主要依靠他自己的天縱奇才,把握機遇,但元妃佟佳氏和她的族人、她的子女對努爾哈赤也是多有襄助,這一點同樣不容忽視。

  • 6 # 藥店不賣藥

    努爾哈赤作為建州女真部的世襲酋長,在其父祖死後,繼承了建州左衛指揮使的官職,並得到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信賴,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從十三副盔甲起兵,歷時三十餘年苦戰,先後吞滅哈達部、烏拉部、輝發部等女真部族,屢次擊敗海西女真最強的葉赫部,成為擁兵數萬的邊境豪強。

    同時,努爾哈赤和遼東李家的李如松、李如柏兄弟等都關係密切,又獲封大明王朝二品龍虎將軍,也成為明朝遼東邊軍的得力將領,還多次親自上北京朝貢,因此得以洞悉明朝的內外虛實,甚至可以說,不論是對當時大明王朝的風土人情,還是對明軍軍制軍備及戰鬥力,努爾哈赤都已經是洞若明燭,遠遠強過那些坐而論道的朝堂諸公,吟風弄月的江南才子。

    可惜當時整個大明朝還沒幾個人明白這種威脅,哪怕就算聽過這個名字,也只當他是深山老林不知名的野人酋長。

    當李成梁老邁,李如松戰死,遼東李家只剩下李如柏、李永芳這等庸才當家後,羽翼漸豐的努爾哈赤終於按捺不住勃勃野心,起兵叛明,建國稱汗,是為後金汗國,也就是後來入主中原、君臨天下二百餘年的滿清王朝的前身。

    努爾哈赤對於滿清王朝最大的業績,就在於透過八旗制度,打造出一個軍政合一、效率極高的軍事集團,集戰爭、劫掠、軍屯於一體,在整個17世紀上半葉,也是當時整個中國最有組織動員力和戰鬥力的集團。

    根據《中國軍事通史》,到後金天命六年,八旗麾下已有牛錄231個,男丁總數6.9萬,這也正是努爾哈赤敢於挑戰大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底氣。

    薩爾滸之戰,面對8.7萬明軍精銳、以及北韓軍1.3萬、葉赫軍1萬,總計十一萬大軍的聯合征剿,

    在整個政權和部族皆面臨又一次“犁庭掃穴”的生死關頭,努爾哈赤極限動員出超過5萬戰兵,2萬隨軍民夫,婦女老人小孩無不上陣支援後勤,

    而後努爾哈赤以“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連續轉戰,先後殲滅了杜松部3萬人,馬林部1.5萬人,劉綎部1萬餘人,迫降了北韓軍1.3萬,最後只剩李如柏部2.5萬,聽聞其他三路明軍全軍覆滅,落荒而逃。

    這些從全國各地調動的明軍精銳的覆滅,也極大震撼了整個大明王朝上下,更成為君臨東亞大陸已二百年,又經歷了“隆萬改革”和“萬曆三大徵”的明王朝,瞬間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努爾哈赤和高居紫禁城九重的大明萬曆皇帝本是同輩人,然而此刻一個如朝陽如日中天,一個卻如夕陽日薄西山。

    努爾哈赤的後世子孫、清朝乾隆皇帝,在回遼東祭祖時由衷感佩:【太祖一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而帝業定。】將“清太祖”努爾哈赤打垮十一萬明軍的薩爾滸之戰,和之後“清太宗”皇太極殲滅十三萬明軍的松山之戰,並列為滿清王朝成就霸業最關鍵的兩次戰役。

    緊接著,在開原之戰、廣寧之戰、遼陽瀋陽之戰,努爾哈赤揮軍西進,勢如破竹,連續大勝明軍,俘斬無數,幾十萬明軍衛所兵的望風而逃,潰不成軍。整個遼東地區迅速淪入後金版圖。

    然而,在節節勝利下,努爾哈赤也不免被衝昏了頭腦,他秉承極大的民族偏見,推行嚴重的民族歧視制度,在他的治下,幾十萬遼東漢人橫遭殺戮,或被貶為奴隸。

    當管轄境內遭逢天災,糧草不濟時,努爾哈赤的選擇竟是“殺盡遼東『無谷』漢人”,就是不從事農耕、為八旗奴僕的漢人皆被他殺盡。因此導致人心大失,後金軍被視為惡魔野鬼,所經之處,無不激起廣大漢人民眾的反抗。

    可想而知,如果此後的後金(滿清)政權一直秉行努爾哈赤的這種兇暴做派,甚至連降伏做順民的機會都不給漢人留下,那必然處處都遇殊死抵抗,絕無入主中原、君臨天下的可能。

    當明朝穩定了遼西戰局,以遼人守遼土,築起“關寧防線”,遏止了後金政權的繼續侵攻時,又有傳奇英雄毛文龍跨海遠征,開鎮東江,在皮島收羅逃亡明朝軍民,背靠北韓建立了反清基地,不時對後金的後方進行侵擾,殺戮其老弱,毀壞其根基。

    遭到夾擊之勢的後金政權,一度內外交困,因此,當努爾哈赤以號稱十三萬的大軍,受挫於寧遠城下,才會憤懣發病,幾個月後不治身亡,他的死和皇太極的即位,反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後金政權。否則後金政權非但不可能入主中原,甚至想要割據遼東長久存在,也同樣極其困難。

    那樣的話,努爾哈赤作為一個短暫邊疆政權的首領,其歷史地位,大概也並不會同一時代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流強太多,更勿論成為《清史稿》中"英明神武"的"大清太祖皇帝"。

    當然,不可否認,努爾哈赤生育並教養兒子的本事,確實在整個中國歷史中都是第一流的。他諸多兒子中,皇太極、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都可進入歷史一流名將,莽爾古泰、代善、阿巴泰、褚英等人同樣也具有相當軍事才幹。

    特別是皇太極這個足可進入中國史上第一流帝王之列的好兒子,繼位後革除弊政、籠絡漢人,不但給老爹收拾好了爛攤子,更打造出一個當時整個東亞大陸最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和軍政集團,將蒙古、北韓、東江一一擊平,更在松山之戰殲滅了明王朝最後的十餘萬精銳軍隊。

    而皇太極死後,努爾哈赤的另一個兒子多爾袞,趁著中原大亂,連續擊破農民軍和明朝殘餘勢力,終於建立起統治中國二百六十餘年的滿清王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等我們老了,我們的獨生子女該如何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