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其實這句話應該是各佔一半,在歷史上手握重權的大臣奪取天下的比比皆是,如宋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幼主手中取得天下。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十六國,五代十國等等,之所以國家如此頻繁更替,就是利用手握重權的機會,奪取天下。而沒有奪取天下的人,如西晉桓溫,多少還差那麼一點火候,而這種危險,是沒有人願意冒的。

  • 2 # 花前一盞茶

    這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才能的大臣,只有心胸寬廣的帝王才能駕馭,否則就要“功高震主”了。文臣造反一般有幾個問題,一是手中無兵;二是儒家思想固化,文臣們追求的是君君臣臣,上下有別,造反不和禮法。歷史上能造反的純文臣幾乎沒有,付諸於行動的一個沒有。

  • 3 # 博仔說歷史

    縱觀歷史,有實力稱王稱帝的大臣不計其數,猶如過江之卿。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權傾朝野,文韜武略。所處時代後人只知有其臣,而不知君為何。與權臣共處時代的帝王存在感都極低,都不被世人所知,也夠委屈他們的了作為皇帝,當然這些大臣雖然都有能力可以廢除皇帝自立,但都偏偏沒有走出這一步,至於各自原因咱從歷史中抽出案例姑且分析一下;

    咱就以三國亂世時期,就出了魏國的曹操、司馬懿以及蜀國的諸葛亮三位這樣的大臣。

    古代權臣有好多,若做出篡位自立的大逆不道之事,是要揹負天下之罵名,古人尤其在乎名譽,這也是他們共同的原因之一。

  • 4 # 我是壞蜀黍

    “槍打出頭鳥”這句話還是比較準確的,舉個列子,袁術,最先稱帝,結果game over

    分析下原因,有這麼幾點

    1.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儒家用三綱五常作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其思想甚至已經深入人們骨髓。

  • 5 # 小龍女5505

    歷史上權力大於天子的大臣有曹操、諸葛亮、司馬懿、爾朱榮、宇文護、張居正、曾國藩,但他們又都不願背上弒君篡位之罪、被天下討伐,所以都沒廢帝自立、取而代之。駕空天子、獨掌大權比自立為君更厲害,所以都不弒君篡位。

  • 6 # 蔡照鋒

    歷史上,很多朝代,具有問鼎君王實力的大臣不乏其人。他們掌握朝局,把控朝政,政軍實力首曲一指,有種說法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當朝而言實際上與君王無異。如三國時的諸葛亮,明朝中葉的張居正,清初的多爾袞等。但他們大多都沒有篡位奪權,不過卻握有問鼎天下的實力。

    今天,讓我們剝開一些史實,解讀明朝中葉的張居正,看看他為什麼沒有自己做君王。

    張居正出仕

    張居正(1825年一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湖廣荊州衛人(今湖北荊州市),軍籍,生於江陵縣,人稱“張江陵”。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張居正考中進士入仕,時年23歲。因才華出眾,機敏過人,嘉靖逝後,隆慶元年,任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仕,後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仕。在前朝首輔徐階的提攜下,仕途一帆風順。

    聯袂馮保默鬥高拱

    隆慶二年(1568),三朝老臣,當朝首輔徐階因年邁致仕;次年,徐階的老對手,高拱再次入閣擔任首輔,張居正任次輔與高拱搭檔。

    高拱再次入閣兼掌史部事;高拱才高八斗,個性張揚,入主內閣後輕鬆掌握內閣大權,並把握朝局。但他比較賞識張居正這個副手,因為張居正冷靜沉著,機敏過人,再加上學識淵博,在內閣裡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

    這期間,內閣權力暴漲,在朝廷內外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不過,其間有個最大的攔路虎一一一司禮監。時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為馮保,他從小伴隨隆慶皇帝,教他讀書習文,具有哺育之恩,所以皇帝親暱的稱他為“馮大伴”。可想而知,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高拱千方百計地想收拾馮保,於是向皇帝遞上奏摺彈賅,說馮保賣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大肆貪沒,同時推舉陳洪擬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奏摺擬定完後,他把自已的想法告訴了副手張居正,他想在朝堂辨論之時多個幫腔的也不是什麼壞事。可張居正怎麼做的呢?當他知道高拱的想法後第一時間告訴了馮保。這時候,張居正的機敏隱忍開始暴發了。

    馮保得到訊息後驚恐萬分,日日在李太后和萬曆皇帝面前哭訴,指責高拱的多方不是,李太后和萬曆不為所動,最初還想修理一下馮保,以鎮朝綱。但馮保最後一句話卻讓李太后和萬曆皇帝改變了主意。他複述高拱的話:“無知小兒,豈可當皇帝?”觸及了皇權的神經。

    這句話讓這對孤兒寡母大駭,居於高位的帝王之家最可怕的就是遭謀權篡位,被朝臣玩弄於股掌之間。於是與馮保商議,一陣耳語後便擬定了聖旨。

    不日早朝,高拱胸有成竹,心想收拾這個閹人乃小菜一碟,只待聖旨宣下,馮保便會被逐出宮牆去皇陵看墓,或是流放千里。

    可聖旨的內容是什麼呢?“因高拱專橫跋扈,擾亂朝綱,念在前期功德,責令遣籍回鄉,並即日離京”。

    高拱百思不得其解,驚愕萬分。感覺後背被刀刃刺入,鮮血直流。他向張居正投去問詢的目光,而張居正作微笑狀,不言不語。他感覺到了什麼,他不該把收拾馮保的想法告訴張居正。他直呼上當,後悔不迭,剛愎自用的他根本不會想到兩人之間還會政治聯盟。高拱栽在了馮保和張正居正的手裡,確切地說,張居正成功的把高拱扳倒了。

    結局是什麼呢?為留高拱體面,責成他致仕回家,即日離京。不久後,張居正任內閣首輔;馮保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朝庭內外由二人執牛耳。

    張居正“奪情”

    在“奪情”之前先說“丁憂”。

    “丁憂”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孝悌制度,古代文官父母去世,無論官階高低,一視同仁,都必須辭官回鄉守孝二十八個月,有的長達三年,還不計閨月。

    那什麼是“奪情”呢?

    凡事有意外,國家有急,就可從權。孝親固然重要,但大不過皇帝及國家大事。如果朝廷有特需,就可以不“丁憂”,留在朝廷素服辦公,只是絕計不能有半點娛樂。如此被留下來的稱為“奪情”。“奪情”之事在歷史上曲指可數,而張居正算其一。

    萬曆五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惡噩傳來,張居正滿眼淚水,因為他與父親一別十九年不曾謀面,而這一次卻是永別。按祖制,張居正必須回鄉“丁憂”。其間,《明史》載,“帝遣司禮中宮慰問,視粥藥,止哭,絡繹道路,三宮膊贈甚厚”。皇帝向張居正表達了慰問,以示節哀痛憐。

    可張居正改革(萬曆中興)正處在關鍵時期,李太后指望著張居正的改革成果。

    戶部侍郎李幼孜跳出來了。

    他打著自已的小九九,巜明史》說他:“欲媚居正,倡奪情議,居正惑之”。什麼意思呢?這個小人倡議張居正“奪情”,他的這一提議讓張居正深感困惑。

    但張居正說:“丁憂”回鄉乃大節大義,國家靠禮儀維持,百事孝為先,作為當朝首輔連我都不遵守,別人會如何看呢?

    另一個聲音:改革方興未艾,原舊部勢力還很強大,有人虎視眈眈,如果此時離開,三年之後,物是人非,誰會知道是個什麼樣子?如果改革失敗,豈不功敗垂成,為本朝改革留下遺憾。

    馮保的意見:堅決支援張居正“奪情”並留下來。兩層意思,他支援改革,希望本朝繁榮昌盛;另一層,他不想暫時失去張居正這個政治盟友,眼前相互之間順風順水,彼此照應著,定會撐起大明朝這把擎天的傘。馮保的意見非常重要,張居正動搖了。

    還有一個聲音。《明史》載:“御史曾士楚、給事中陳三謨等遂交章請留。中行、用賢及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校、進士鄒元標相繼爭之。皆座廷杖,謫斥有差〞。

    時慧星從東南方起,長亙天。人情洶洶,指目居正,至懸旁書通衢。

    最後一個決定性的聲音來自皇帝萬曆:“再敢有謗者,殺無赦”。

    張居正留了下來,“奪情”成功,但無論功過,此“奪情”被後世釘在恥辱柱上。

    李太后與張居正的暖昧情愫

    李太后,萬曆的親生母親,萬曆朝被尊封為皇太后。

    隆慶帝死後,與顧命大臣高拱、張居正、馮保等一起讓萬曆順利登基。因萬曆年幼,雖居於深宮,但實際上掌握著當朝權柄,為萬曆朝初期第一人,受萬眾矚目。

    她期望大明朝起死回生,希望萬曆有所建樹。她頗具政治眼光長遠,想除舊弊,革新政,掀明中興,所以她臺前幕後,義無反顧的支援張居正改革,是萬曆中興的倡導者和主導者;她對張居正堅信不疑,後期徹底放權讓張居正放手一博,同時又成為改革成功的堅定支持者和幕後推手。李太后作為一介婦嬬對萬曆中興有著不可抹滅的歷史功績。但對張居正的特殊對待使其權柄過大,諮意枉為,又功高蓋主。

    據野史載:自隆慶皇帝逝後,李太后為推動改革不得不臺前幕後拋頭露面,與張居正等一般朝臣頻繁而親密接觸;加之張居正為李太后驗明正身(釐清萬曆母子關係),鞏固其地位和身份,在李太后面前,張居正又是一個堅定的不折不扣的支持者。期間和張居正建立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甚至萌生了男女之間的暖昧情愫。所以李太后對張居正“惜於面孔,慕於才華,醉於情懷”,在張居正一幅正義凜然的美髯下始終含情脈脈,低吟以對。但卻由此鑄成了日後張居正被萬曆皇帝瘋狂清算的悲劇。

    之前,他便看到了明王朝每況愈況的衰跡,指出當時社會存在的幾大積弊:“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針對時弊大刀闊斧採取了一系列改革一一一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削弱歷代以來貴族的特殊權義,釐清冗餘;從上層建築開始實施通透改革。推出“考成法”,從中央到地方對各級官員實行年度績效考核,政績與經濟利益掛鉤,從根本上扭轉了已漸腐化的政風,“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政治改革後便著經濟改革,廣推“一條鞭法”(後世仍有沿用),丈量國土,攤丁入畝,通過實際收益按比例繳納稅賦,發展生產力,提高了老百姓委身田間地頭的積極性。至此,國力蒸蒸日上,國庫充盈(年餘300萬兩,改革末期國庫庫銀共計1520萬兩),國家欣欣向榮。

    軍事上,為抵禦蒙古韃靼入侵,調任駐守海防的一代名將戚繼光鎮守薊門,李成樑守遼東;在東南沿海分段設寨,修整兵船,嚴申海禁,基本肅清了困擾明廷多年“南倭北虜”的邊患。

    經過一系列改革後,一改前朝暮沉,邊境無憂,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一時間政通人和,世風更迭,史稱“萬曆中興”,因由張居正主導,又稱“張居正改革”。

    可好景不長,自萬曆親政後,因諸多因素,他徹底廢止了“張居正改革”,否定了張居正的豐功偉績,親手摧毀了萬曆初期眾志成城、苦心經營的大好局面,摒棄了改革成果,遺棄了黃金十年。不僅如此,萬曆還洩私憤(個人認為是張居正對幼時萬曆的嚴加管教以及和李太后的暖昧情愫所致),他把張居正從墳墓裡挖出來差點鞭屍;然後抄沒家產;把張府一家十幾口人封鎖於府中,每個房間用鐵釘釘牢,命將士把守,包括家僕一起在房間裡被生生餓死,其情其景,悽慘無比。

    《明史》對張居正的評價

    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於政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書》:“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綜上所述,分析一下張居正為什麼沒有篡改江山,自己做君王。

    首先他具有篡改江山,問鼎天下的實力,但他跳不出封建社會家天下的固有思維,希望通過出仕體現人生價值;

    手中掌握著勝似帝王的實際權力,害怕抵制李太后,遭至朝臣反對,導致血腥廝殺,得不償失;

    擔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 7 # 有道伐無道

    確實如此,歷史上有許多大臣權傾朝野,但仍屈居臣子之位而不廢君自立。只是各有各的情況,有忠有奸,不能一概而論,今分述如下。

    一,道德極高,天下為公

    這要首推商朝宰相伊尹,他本就精通道家學說,淡泊名利,看到夏桀昏庸無道、民不聊生,為救民水火而輔佐商湯滅了夏桀建立商朝。夲就不為私慾,根夲無意王位。所以湯死後,又輔佐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四位君主。還在太甲暴虐亂德時先放逐其於桐宮,讓其思過,在其悔過自新後又親自迎回重登大位,而伊尹侍立甚恭,後來果然朝政大振、國力大增。伊尹百歲而逝,深受百姓頌揚,被尊為“商元聖”。與其相仿的還有姜子牙,也尊道家學說,佐周文王滅商紂,後又輔其子武王。他們骨子裡就是王佐之才,道德高尚,不可能謀逆篡位、遺臭萬年。

    二,先帝恩重,不忍相奪

    這種情況首推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建立蜀國;諸葛亮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後劉備白帝城託孤,明示孔明: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何其洞察人性。孔明叩頭出血、誓保幼主。所以後來六出祁山,踐行了誓言。與其相仿的有周瑜,先保孫策,感其恩,再保孫權,忠心耿耿。還有許多君臣佳話不一一列舉,總的來說,他們是恪守了一個“義”字,義薄雲天!富貴焉能奪其志?

    三,挾天子令諸侯,何必自立

    這種情況首推曹操。他恨董卓挾天子令諸侯而起兵伐董卓;後也奪了漢獻帝迎回許都,自己反而如法炮製。他們架空皇上,有意讓群臣知道自己說了算,皇上只是形式,走走過場而已。如此權利,為何要自立引天下眾怒呢?缺個名分而已。相反袁術得了塊玉璽急忙稱帝登基當出頭鳥,被眾毆喪命,愚蠢之至;五代十國時期這種亂象很多,違背天時地利人和原則,就是天理難容,必滅。近代有個袁世凱,就不再贅述。

    四,有賊心沒賊膽

    這種情況就太多了。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引申了講,不想當皇帝的大臣不是好大臣。人都有“上進心”嗎!

    但是謀逆之罪可是滅九族的大罪,心裡想想不妨,誰敢輕動,還不得戰戰兢兢侍候皇上?不過成者英雄敗者賊,重利之下必有勇夫;歷史上也不乏其人,挺而走險、自立為皇。只是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讀者自悟,不再贅述。

    總之

    歷史上確有不少重臣能力超群、受人景仰,即使廢君自立百官也服、百姓也服,無人說不。

    但始終甘居臣子身份而不越雷池一步。他們或道德高尚,或重義輕利,他們青史留美名受後人崇拜甚至超過帝王;他們一般都得善終而非橫死,說明善惡終有報。最後用一首詩來結束: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 8 # 浩然正氣長存

    什麼叫有實力,有實力的都篡權當了皇帝,剩下就是沒實力。

    實力並不單純是你手握多少軍政大權,更包括有沒有當皇帝的雄心壯志。

    中國歷史上第一權臣首推呂不韋。呂不韋被稱為相父。呂不韋是秦國異人的恩公。為異人的繼承秦國王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呂不韋擔任秦國丞相以來,秦國保持了繼續發展的勢頭。呂不韋的文治武功也相當出色,《呂氏春秋》就是其文治的象徵。當年異人去世,秦王嬴政年幼。呂不韋完全有機會自己當秦王,可呂不韋從來都沒有當秦王的野心。即使秦王嬴政賜死呂不韋,呂不韋也引頸待戮。

    王莽篡奪西漢皇帝的皇位,楊堅篡奪北周皇帝的皇位,趙匡胤篡奪後周的皇位。他們都已經掌握當時朝廷的軍政大權。朝廷上下都是他們的黨羽,當時的皇帝完全被架空。群臣勸進三次,辭而不受。皇帝自己禪讓皇帝位置給他。他才當皇帝。其實這就是掩人耳目,給自己爭取天下正統。

    曹操和司馬懿生前都已經形成氣候,黨羽遍佈朝廷上下,然而自己不稱帝。自己的兒子才篡權奪位。他們名為丞相,實為皇帝,只是沒有皇帝的稱號。這是又一種篡權奪位。

    歷史上的那些位極人臣的權臣,他們操縱朝政,培植自己的黨羽,甚至廢立皇帝。然而他們自己卻不敢稱帝,實在是他們沒有稱帝的雄心壯志,就是膽小,缺乏雄霸天下的霸氣。

    那些篡權奪位的權臣,稱帝以後,勵精圖治,休養生息,開創盛世的也不乏其人。他們被成為明主也當之無愧。魏武帝、隋文帝和宋太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篡權奪位也無損於他們的英名。

  • 9 # 近代的精彩

    大家可能都普遍認為,在封建朝代自己也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大臣,完全可以廢掉皇帝,自己做皇帝應該是一件比較輕鬆的事情。官員在歷史上也有一些手握重兵的大臣或軍事將領,自己稱皇帝。但是也有絕大部分的大臣仍然沒有自稱為王,而是俯首稱臣。

    討論第1點就是自身的軍事力量還不夠。有實力的大臣如果要想稱王稱帝,那還是必須考慮到自己的軍事實力的。他所要面對的是除他以外整個朝廷的軍事力量。朝廷為了均衡各個大臣的軍事力量是有所制衡的。曹評給了你極大的權力,但是他也對你的力量的擴大是有所忌憚和制衡的。一個皇帝代表的是一種政治勢力。他們對自己手中的權利也是十分迷戀的,不會允許別人的軍事力量對自己能夠構成威脅。雖然你有可能會聯絡到其他有實力的大臣一起造反。但是別人的真正目的和反抗當時朝廷的態度你是無法準確掌握的。畢竟造反是當時社會最廉政的大事。除自己被殺頭之外,還要誅連九族的。同時考慮到自己所掌握的軍隊是否100%的聽命於自己。他們是否也和你一樣敢於承受這樣嚴重的後果。

  • 10 # 安妮皇后

    有實力做君王卻不做君王的大臣,好吧,我這裡有三位:

    第一位,周公

    周公輔成王的故事,聽說過嗎?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13歲,周武王臨終前吩咐周公,兒子年幼,請他輔助周成王管理國家大事,讓周公代理天子的職權。直到周成王20歲時,周公才把權力還給他。

    周公為啥不自己做君王?

    很簡單啊!周公也是周氏家族一員,無論他做不做君王,天下也還是周氏的。所以他不會去推翻自己的家族,那樣只會招來後世的罵名。

    第二位,霍光

    霍光得到漢武帝的賞識,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侍奉漢武帝左右。漢武帝對他十分欣賞,臨終之前封其為大司馬大將軍,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輔佐時年八歲的漢昭帝。

    後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聯合蓋長公主、燕王劉旦以及輔政大臣桑弘羊等誣陷霍光,不成後又預謀造反,最終被殺,而金日磾又是霍光陣營中人。因此,霍光的權勢在朝中無人能及。

    霍光為啥不自己做君王?

    霍光根本就沒想做君王,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拿著漢朝的俸祿,卻要篡奪漢朝的皇位,這為儒家君子所不齒。更何況漢武帝信任霍光,漢昭帝也信任他,篡位怎麼對得起他們的信任。這也不是儒家君子所為。在後世看來,霍光是一位忠君報國的良臣。

    第三位,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家喻戶曉,說的是公元223年,劉備退守白帝城後重病臥床,自知時日不多的劉備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

    劉備拉著諸葛亮的手說:“你的才能可以安邦治國,若是我的兒子劉禪能夠輔佐,那就輔佐他,如果不能夠輔佐,你可以取而代之,替我振興蜀國。”後來諸葛亮一直輔佐劉禪,直到病死。

    諸葛亮為啥不自己做君王呢?

    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給予了諸葛亮最虔誠的信任,甚至能夠把國家直接託付給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才會竭盡一生,鞠躬盡瘁的為劉備為蜀國謀求最大的利益,諸葛亮也因此成為了蜀國的信仰!

  • 11 # 南朝居士

    真正有實力的人都做皇帝了,沒做皇帝的是因為沒有實力,

    你之所以這樣說,只是因為你誤解了他們的實力,和篡位的難度,而不是他們真的有實力,卻沒有篡位。

    歷史上有實力篡位,而沒有篡位的人,是不存在的。

    比如說,漢朝第一位權臣霍光,很多人認為,霍光可以廢立皇帝,可以殺皇帝,兄弟子侄掌握長安的兵權,門生故吏遍佈朝堂,想篡位還不容易嗎?

    很多時候,皇帝是個傀儡,到皇權依然穩固。

    東周的500多年,天子基本沒有實權,但依然高高在上,為什麼不滅亡?顯然是沒有一個諸侯國可以取代天子,且能讓其他諸侯王臣服的。

    漢獻帝為什麼做了30年傀儡?同樣也沒有權臣可以取代他,可以其他人臣服於他,

    權臣控制皇帝不難,殺皇帝廢立皇帝也不難,控制都城也不難,難的是取代皇帝后,你的統治力量能遍佈全國的每個角落,不然,你取代皇帝有什麼用?不過是送人頭而已。

    皇帝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權力分配的基礎,

    劉禪是皇帝,益州本土勢力、親王、外戚、貴族、張飛、趙雲這些人的利益才能保證,如果有人篡位,這些人的利益怎麼保證?

    再者,以前跟你平起平坐的官僚,以後要跪拜你,你拿什麼讓他們臣服於你呢?

    你怎麼樣控制軍隊,怎麼樣讓地方勢力都臣服於你,怎麼樣控制整個帝國每一寸土地?

    所以啊,篡位的難度,遠遠超過了你的想象,曹操、司馬懿、高歡、宇文泰這些家族,篡位都花了十五年以上,花了兩三代人,為什麼花這麼長時間呢?

  • 12 # Mr小孫老師兒

    歷史上有實力的大臣太多了,這裡一部分人功高蓋主,甚至當上皇帝,比如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等等。還有一部分人,實力同樣不容小覷,比如曾國藩、魏冉、劉裕、岳飛、曹操、郭子儀、韓信、年羹堯等,為何他們不自己做君王呢。

    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

    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儒家用三綱五常作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其思想甚至已經深入人們骨髓。所以說,有些大臣實力強勁、能力出眾,但是,自己做君主,他想都沒想過。

    比如說岳飛,岳飛的夢想很簡單: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但是由於太受軍民擁護,加上個人能力實在太出色,遭受到了秦檜、張俊等人的栽贓陷害含冤入獄。於1142年的1月份,憑藉莫須有之罪名,和長子岳雲與部將張憲一同被殺害。一代民族大英雄,悽慘離開人世。

    郭子儀是唐朝力挽狂瀾的名將,他保命的方法就是低調。我們熟知的醉打金枝的故事,就與郭子儀有關。六子郭曖曾經跟老婆昇平公主說,我爹要想當皇帝,哪裡還輪到你們李家!昇平公主馬上告訴了唐代宗,唐代宗陷入沉思。最後笑著對女兒說:”你官人說的沒毛病“,郭子儀把郭曖綁著負荊請罪一頓胖揍。再比如說湯和。與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那幫兄弟,最終只有湯和一個人活了下來的。

    湯和之所以能活下來,總結下來只有一條,就是因為他的識時務。因為當時朱元璋年事已經很高了,很不放心一幫虎狼兄弟們。但是很多人不上道,以為這個朱元璋還是當年的老朱,以為朱重八跟兄弟們還熱乎著,但是隻有湯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

    前面我們說的大臣是“沒有賊心、更沒有賊膽”,但是很多有心、有膽的人也沒有當上皇帝,原因是什麼呢?名不正、言不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內剷除二袁、呂布、劉表、馬超等割據勢力,對外擊敗匈奴、烏桓、鮮卑等,順利統一中國北方。其實施的一系列改革與創新,使得中原地區逐步穩定。一代梟雄曹操為何不稱帝?簡單來說就是:不吉利,想報仇,難改口,不合算。

    具體來說。一是曹操年輕的時候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詳也”的話。這個觀念,晚年時可能還有。二,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絕無篡漢之意,總不能自食其言。三,劉備和孫權一直把曹操看作對手和榜樣,一方面罵他漢賊,另一方面又巴不得他早點稱帝。

    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孫權甚至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上表稱臣,說天命就在曹操這裡。對此,曹操的頭腦倒是很清醒。他明白,只要自己稱帝,劉備、孫權他們馬上就會跟著來,“篡漢”的罪名卻得由他曹某來背。他不可能上這個當。再說了,曹操現在雖然不是皇帝,卻是“中央”,劉備、孫權也只是“地方”。如果三個人都稱帝,劉備、孫權他們就不是“地方”,而是“對方”了,這不划算。

  • 13 # 小李講史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三方面說起:

    一、權力的來源

    古代皇帝的權力來源於天,即為君權神授。那麼皇帝幹不好,怎麼辦呢?上天會示警,會給人間帶來各種災禍,旱災或水災等等。這就是天人感應。

    古代國家政權是家天下制,家國不分,政權傳承都是從一家一姓之間傳承。

    二、權臣不敢篡位

    如果很有權臣想要篡位,他就會考慮到兩個問題:①得位不正,名聲不好。②篡位成功,國家政權如何合法化。基於這兩個問題,大多數的權臣是不敢篡位的。像曹操天下三分有其二,仍然會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就是天下輿論導向迫使曹操不敢輕易冒進。

    綜上,權位篡權的條件太高,一般大臣為了江山的穩定、自己的名聲都不敢輕易篡權,即使權重於攝政王多爾袞都不敢奪取順治皇帝的皇位,篡位難度可見一斑。

  • 14 # 記錄歷史人生

    稱帝和獨攬大權,雖說都手握大權,但實質意義無論如何都是不一樣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沒有做好輿論、勢力等足夠的準備,百隨便稱帝,甚至廢掉皇帝,這對於整個社會,尤其是存在了很久的國家,對於其民度眾的打擊不一般。古代信奉皇帝即是上天之子,帶天治民,國家的知識階層,上層貴族,皇族,普通大眾,對皇帝的依賴和信仰,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解釋的清的。所以,想要稱帝,非尋常可以做到,一個不好就是前功盡問棄,所以時機不成熟大多數獨裁者都寧願保持現狀,比如曹操,司馬昭。如何才是時機成熟?個人認為兩點很重要:答1.培養了足夠的聲望,能夠撼動帝王的地位;2.籠絡了足夠的勢力,尤其是軍隊的效力。西漢末的王版莽,南北朝時的北魏的宇文泰,都是時機成熟,忍了十幾年二十幾年才敢動手。要問時機不成熟動手,怎搞?好吧,知道陳友諒吧,殺了權主子,還不是皇帝,都沒人服他,儘管實力最強,還是敗給了朱元璋。董卓殺少帝,天下討之。道理就是這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每天在家薰艾,搞得跟二手菸似的,這玩意真能殺菌?不會有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