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州芒果心理老師

    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統計資料顯示,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絕望、煩躁不安等抑鬱症狀的產婦比例高達50%~70%,其中發展到產後抑鬱症(PPD)的約有10%-15%。產後抑鬱症的臨床特徵與其他時間的抑鬱症發作有相似,症狀包括焦慮,抑鬱,煩躁,困惑和哭泣,以及睡眠和食慾問題,新媽媽可能會感到絕望、恐慌、羞恥和內疚,產生自殺念頭、殺嬰行為,這種嚴重形式的PPD會干擾新媽媽與新生兒之間的母嬰聯結,影響嬰兒身心發育。

    比如“今天早上找不到拖鞋了”、“新擠出來的奶撒了”,新媽媽可能就泣不成聲了。

    典型的產後抑鬱症於產後6周內發生,超過兩週則可能罹患PPD。產後抑鬱症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

    新爸爸也容易受到睡眠剝奪和壓力的影響,根據JAMA網路,約有7%至10%的男性患有PPD,他們和新媽媽一樣會感到沮喪。父親產後抑鬱症的原因有本身有抑鬱症史、經濟困難或資源有限的年輕父親、與配偶關係不佳等因素有關。“激素與行為”雜誌還發現抑鬱症與新爸爸睪丸激素水平降低之間存在聯絡。

    “為母則剛”是謠言!是什麼導致了新媽媽的脆弱?

    1、激素影響

    由於妊娠結束後激素和其他物質突然發生重大變化,荷爾蒙直接影響影響情緒和情緒的大腦區域。

    2、產後術後虛弱,身體機能下降

    軀體疾病和身體病痛也會引起抑鬱情緒。

    3、角色的變換

    從女兒的角色一下子轉變為母親,肩膀上多了家庭重任。當身體荷爾蒙發生變化時,許多女性還面臨著照顧新生兒和家庭責任,如果是單親家庭,新媽媽還有工作、經濟、照顧年邁父母的壓力。

    4、恐懼和擔憂

    擔憂自己身材走樣、失去魅力,擔心自己沒有母乳,擔心孩子不健康,更擔心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孩子。這些擔憂會影響新媽媽的心理健康。

  • 2 # 晚睡剪輯

    社會心理因素 分娩前心理準備不足、產後適應不良、睡眠不足、照顧嬰兒過於疲勞、家庭關係不和睦、嬰兒性別和健康狀況等,均與產後抑鬱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 3 # 頑童姐姐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情緒性精神病,例如身體,心理和社會因素。只要我們更加註意新媽媽並給予溫暖和照顧,就可以完全避免這些不幸的事情。

    新媽媽產後的常見心理反應 儘管有心理準備,但新生命的到來使分娩後新母親的生活順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做妻子到做母親,家庭角色的轉變將使新媽媽有點不知所措。在分娩期間,體力消耗很大。剛出生後,新媽媽通常會感到疲倦和虛弱,不願踏上地面。甚至新生嬰兒也過於依賴護士或家庭成員來幫助,這不利於產後康復。餵食也有很大的不利之處。由於傳統文化習俗的影響,許多新母親被各種禁忌所困擾。那些在產褥期只吃小米稀飯和雞蛋,不吃蔬菜和水果,不刷牙,不洗澡的人是應該放棄的老觀念。

    當公婆或丈夫懷孕時,生下女孩的新母親會因對家庭失望的恐懼而感到失望,沮喪或加重思考的負擔;一些新媽媽在懷孕期間得到了“保護”,分娩後家庭的重心大多轉移了。對於嬰兒,新媽媽會感到失寵和寒冷,這也是產後媽媽經常發生的心理反應。

    分娩後兩週後會發生產後抑鬱症,分娩後4至6周症狀明顯。

    新媽媽似乎情緒低落,情緒低落,反應遲鈍,難以專心。在嚴重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有自殺傾向。產後抑鬱的新媽媽也可能與厭食症,睡眠障礙,疲勞和性慾減退等症狀相關。也有身體症狀,例如頭暈,頭痛,噁心,胃灼熱,便秘,呼吸,心律加快和泌乳減少。

    在經歷了懷孕和分娩的艱辛之後,新母親的身體和精神非常脆弱。由於荷爾蒙水平,新媽媽在分娩後的情緒非常敏感,容易出現波動和沮喪。因此,整個家庭不應只關注所有的小嬰兒,而應忽略新媽媽的照顧和愛戴。尤其是準爸爸,不要讓新媽媽感到冷淡和失望。

  • 4 # 北京吃喝君

    首先來看看產褥期是指什麼時候:“產褥期是指產後6~8周,是產婦產後恢復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產婦因分娩,生理及心理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心理情緒變化關係著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特別是近年來,初產婦越來越多,她們對分娩缺乏經驗,產後心理問題較為突出。”

    產後抑鬱會有以下這些表現:感到沒有希望和價值感,心境低落,無理由的大哭,喪失對孩子的興趣,有傷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進食/睡眠過多或過少

    有些產後抑鬱者還可能出現恐慌和幻想,比如孩子一咳嗽,就會立刻害怕會不會是肺炎?有時看著床上安睡的孩子,還會擔憂他們長大之後自己會沒法保護他們,擔心他們被人販子拐走,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

    有時會覺得自己好累,覺得活著就是在受罪,但有時看到孩子的笑臉又會突然充滿了母愛和幸福,產後抑鬱媽媽的情緒常常不斷徘徊於這兩個極端,難以安寧。

    為什麼會陷入產後抑鬱?缺乏社會支援

    孩子降生後,很多家庭的注意力會全都放在孩子身上,好像孩子就是宇宙的中心,卻忽略了這時候最應該被關心的媽媽們,這時她們可能還沒有適應母親的角色,還對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充滿了擔憂,分娩後的傷口還清晰可見。

    “而在你最需要被照顧的時候,你絕望的發現,你失去了像孩子一樣被照顧的資格。你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你已是母親。”-諮詢師陳瑜

    人生軌跡被改變

    在和產後抑鬱的媽媽們聊天時,她們列舉了一些產後難以接受的改變,這也是導致他們抑鬱情緒的重要原因:

    身材走樣疤痕伴隨終生突然減少的社交原來的追求和夢想需要被暫緩屬於自己的時間被壓榨的所剩無幾...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伴隨著無限的喜悅,卻也伴隨著無盡的痛苦,可能這也是產後抑鬱的母親對孩子又愛又恨的原因之一吧。

    喪失自我

    很多媽媽辭職全職在家照顧孩子,一天24小時都呆在一起,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卻早已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母親甚至不再有自己的名字,而是變成了“xx的媽媽”。她們似乎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更像是和她們的孩子作為一種共生關係而存在。

    在吃飯前要先查“哺乳期能吃xx嗎?” 吃進去的都是為了孩子,穿的衣服是為了帶孩子更方便,買的包是為了能裝更多孩子的東西,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我們都讚頌著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具犧牲的愛,媽媽也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但偶爾,在對孩子傾注愛的同時,也許也應該想想自己的感受,除了和孩子的相處之外,偶爾也該有時間,和自己相處。

    如果我有產後抑鬱,我該怎麼做?糾正不合理信念-不要去追求做一個“完美的母親”,不要因為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而責備自己。沒有人的母親是完美的。暫時抽離母親身份-一定要抽時間出去玩,找朋友聊天,買東西(給自己而不是給孩子買)或者和丈夫單獨約會都可以。保證睡眠-儘可能的多休息尋求支援-向伴侶、家人和朋友談論自己的感受,如果情況較為嚴重,一定要向心理諮詢師尋求支援,在做心理諮詢時,你可以暫時脫離“母親”的身份,而成為你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西藥不良反應案例和嚴重不良反應案例都遙遙領先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