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蘋果炒土豆

    沒有肉,大不了變瘦;沒有竹,會讓人變俗。不同於全民減肥的今天,在古代,“瘦”和“俗”一樣是負面詞彙,分別代表身體上的羸弱和精神上的貧乏。“人瘦”兩句,從另一個角度闡述“竹”的無比重要性:人瘦了,還可透過吃肉變胖;讀書人如果變得俗氣,那就無藥可治了。因為身體的肥瘦是可逆的,而讀書人一旦墮入惡趣,淪於卑俗,往往不知悟悔,迷而不返。蘇東坡振振有辭地講完了道理,還不忘請出一個持不同意見的“旁人”。這個“笑此言”的“旁人”,就像《老子》所說的“聞道大笑之”的愚迷的“下士”,也是前面所痛斥的俗士中的一種。“旁人”譏笑蘇東坡的言論看似清高,實則迂腐,言外之意是二者可以得兼,既得美名,又得美食,精神物質兩豐收,各種便宜全佔盡。這種人圓滑世故,是古代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對此,蘇東坡用詼諧的語調予以還擊:如果對著竹子雅賞,還要大口吃肉,豈不是像“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那樣痴心妄想!說明精神與物質層面的追求,是不可調和的。潛心修德、志趣高雅之士,必然看淡物慾;而追名逐利之徒,也必定與澡身浴德背道而馳。此君,指竹子,用王徽之“何可一日無此君”典。大嚼,語出出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揚州鶴,比喻貪婪、妄想,典出南朝宋殷芸《小說》。

    相映成趣的是,綠筠軒主人是位茹素的僧人,不會面對“竹”與“肉”的選擇難題;此詩作者蘇東坡則是個發明“東坡肉”的美食家,在生活中並不排斥肉食。“竹”和“肉”,在詩中只是兩個象徵符號。不過生活中的蘇東坡確實很愛竹,寫過不少以竹為題材的詩文,“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出自他的《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此詩屬雜言古體,聲韻句式參差起伏。前四句押入聲韻,中四句押平聲韻,末二句又押入聲韻;句式上,以五言為主,第二句忽然攙入六言散文句式,末二句則用七言,東坡先生當然是藉著抨擊那些俗人,來稱讚僧人慧覺的卓爾不凡,清高不俗。慧覺不吃肉,那是自然的,因為他是和尚,但好吃的蘇東坡,居然為了竹子喊出“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那確實是不容易的,你想想,他可是一個古今知名的大吃貨啊,以東坡為名的菜,隨便一數都有好多種,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蝦,東坡蟹,東坡烹河豚,等等。

  • 2 # 伊水旁邊

    蘇軾出生在四川眉州,四川人善烹飪是眾所周知的。說起來蘇軾,有說不完的話題,他不單單在詩詞上有很高的造詣,在仕途上絕對是憂國憂民的好領導,儘管一生都在被貶的路上,但是無論到哪裡,都能切身體會民間疾苦,為民請命,乃至後世對他的推崇敬仰,足以證明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我認為蘇軾絕對稱得上是正宗的吃貨,他會吃會做,也懂得吃,後世傳下來的"東坡魚"."東坡羹"."東坡豆腐"."東坡肘子"。等等其中"東坡肉"最為有名。 他有一首《食豬肉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能煮"。蘇軾當時被貶到黃州,生活雖苦,但每天可以吃到一碗豬肉,在黃州老百姓不能煮的豬肉,蘇軾做的肥而不膩,酥香味美。這種做法慢慢流傳開來。 蘇軾一生仕途不如意,幾經流放,當年目睹變法措施,明知道變法倡導者王安石權傾朝野,還是上書提出來新發弊端,惹怒王安石被外放京城。公元1073年,蘇軾在杭州任通判,一日,蘇軾途徑於潛縣(現在的浙江臨安),這裡有個寂照寺很有名,寺裡的慧覺和尚陪蘇軾遊玩,帶他參觀了綠筠軒,蘇軾覺得這裡幽靜舒雅,寫下了《於潛僧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即是稱讚慧覺,也是自比竹子,批判世俗,歌頌高風亮節。可以食無肉,可以失去名利地位,放棄榮華富貴,也要做有氣節的人!

  • 3 # 一生最服王陽明

    有詩云: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照你的看法和邏輯,革命鬥士若愛惜生命和愛情,就不算革命鬥士了,對革命鬥士而言,真正有自由的情況下,生命和愛情也是必須的。

    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意思是有竹子的情況,有肉也好。沒肉沒竹也要生活,沒竹有肉也要生活。

  • 4 # 大雨正當時

    竹,是一種精神。代表頑強,堅韌不拔,寧折不彎,虛懷若谷。肉,是每天三餐的食物。

    蘇軾個性豪放,不屈服權貴,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縱使苦難壓身,依然灑脫超然。蘇軾的個性樂觀,對上不卑不亢,政治上即使被卷在漩渦之中,他依然堅持己見,不計較自己得失,不擔心招致何種後果。他對百姓,持慈悲之心,為民請願。

    蘇軾一生猶如青竹,任憑風雨狂,我自傲骨立於天地。

    蘇軾居地有竹,就是警醒自己時刻保持竹的骨氣,竹的氣節。他知道如果一件事失去了竹的美德,那就會節節敗退,他不允許自己丟掉這種好的精神。而肉,即使是最愛吃的東坡肉,多食一頓,少食一頓又有何妨?所以蘇軾才會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 5 # 老兵4200

    首先謝謝邀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與蘇東坡,做為一個美食家而創制的東坡肘子,東坡肉並無任何矛盾。蘇東坡是歷史上著名的文人士大夫,而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大多都講究人生之氣節。而竹子恰是氣節之代表,竹子不僅“未曾出土先有節,竹芽發時常虛心”,而且還傲風雪,而不懼寒冷。因此古代許多文人常以竹子比喻自己,形容不向權貴低頭折腰,蘇東坡亦是如此。因此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恰是蘇東坡文人士大夫典形之描寫。

    民間傳說蘇東坡又是典形美食家,蘇東坡一生遊歷了不少地方,凡到一地,必有蘇東坡之美食傳說,什麼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魚,均有美名。足以說明蘇東坡不僅是古代著名文人,而且也是著名美食家。文人好吃,喜歡美食,並非蘇東坡一人,而是大有人在。人之常情,吃並非缺點,也非不足,正常情況下,條件允許,變著法吃,並非不可以。當然美食與人之氣節相比,氣節要遠遠高於美食。因此,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說明蘇東之氣節。東坡肘子,東坡肉則說明,蘇東坡又是一個美食家。兩者何來矛盾,難道一個注重氣節的人,不可同時而成為美食家嗎?

  • 6 # 塵世曉書僮

    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但又創造了東坡肘子東坡肉,這不是很矛盾嗎?

    其實題主是理解錯誤了,蘇軾的意思並不是說不喜歡吃肉,他的意思是說即使是沒有肉吃,那也是要居住在竹子的地方。所以並不是說他不喜歡吃肉,相反他是喜歡吃肉,才會這麼說。因此,我們讀他的作品,還是要理解清楚,不要以為蘇軾這麼寫,便是認為他就不喜歡吃肉。

    那這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也是出自《於潛僧綠筠軒》,很多人認為這首詩很俗氣,但是我個人認為,這首詩恰恰最為有趣,通篇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也是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詩。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蘇軾是很解風情的一位詩人,而且極為有才華,也非常有才情,也正是他的這首詩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那我們要了解這首詩,並且理解其中的意思,那就要說到寫這首詩時的背景。

    由於蘇軾朝中反對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新派,一直是遭受到打擊,即使是當時的宋神宗,對他也不待見,這也令他內心是很傷感,而他寫這首詩時,正是在杭州的任上,當時正好是下到各處去考察民情,他一路從富陽、新登,取道浮雲嶺,進入於潛縣境內,正是在這裡他認識了慧覺,兩人有過一番交談,於是他事後寫下了這首詩。

    蘇軾除了是一位詩人之外,還是一位美食家,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東坡肘子,東坡肉,那都是由蘇軾所發明,由於他後被貶到了偏遠的黃州。可能熟悉的歷史的朋友就知道,當時的宋朝人是不太喜歡吃豬肉,大部分的上層階層是吃羊肉和牛肉,但是蘇軾由於被貶自然也是沒有錢買肉吃,所以他就用豬肉做東坡肉,從而成就了這道美食。

    那他在這首詩中,其實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心境,也就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想要活得有雅興,那就要居住在有竹子的地方,而詩人也是比較喜歡竹子。然而竹子也是代表了一種高貴的品德,它堅韌不拔,所以歷代的文人也都喜歡竹子。

    竹子與梅花、菊花、蘭花,也是被稱為四君子,正是代表了一種高貴的品德,而蘇軾在這首詩中,也正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要有竹子那種精神,所以並不是說他不喜歡吃肉,而是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的一種精神。

    最後總結:蘇軾是喜歡吃肉,他寫這首詩並不是說他不愛吃肉,所以這兩者之間是不矛盾,因此,我們讀這樣的作品時,還是要多去了解一些傳統文化,以及詩人的生平經歷,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理解一首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澳大利亞留學必去圖書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