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實際上是中國上古時期一個重要的地方文明。它和北美的卡霍基亞文明一樣,都是以巨大的人工山建築、龐大的都市中心以及廣闊的政治疆土為特色。但是,良渚人獨步天下的,是他們發達的木構技術、水利技術、犁耕技術、漆器技術、黑陶神技和制玉技術。在良渚繁文陶藝和漆器技術被發現之前,蘇浙地區數千年間,一直只有大量的良渚玉器得到出土並且為世人所眷顧,因此使人們覺得良渚人好像只能製作玉器。從歷史上看,華人對良渚玉器的喜好由來已久。考古顯示,不論是商周貴族還是三星堆貴族,都曾經熱心地收集良渚玉器。不過從那個時候起,他們可能已經搞不清楚是什麼人制造了這些玉器。以至上世紀八十年之前,人們一直以為那些高大、精緻的玉琮都是“周漢古玉”。良渚人的玉器好像不是繼承於他們的先輩崧澤人,而是繼承於凌家灘人。公元前3600年,凌家灘人在淮河流域崛起,他們建立了也許是中國最早的城市——包括陶磚廣場、石柱群、王族大墓和環城運河的凌家灘遺址。他們的玉器更是驚世駭俗,其中以玉鏟、玉人、玉龍等為特色,形成了中國南方最早的玉斂葬傳統。凌家灘人的財富吸引著四方的目光。其中就有良渚人的祖先崧澤人。公元前3400年,崧澤人向淮河流域發動進攻,佔領了凌家灘。隨後,他們又一鼓作氣攻入中原,與仰韶人在黃河以南對峙。不過很快,崧澤人就從中原撤出,崧澤文化也被良渚文化取代。
公元前3400年凌家灘古城毀滅,到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興起,兩個年代距離非常之近。良渚玉器技術也橫空出世一般繁榮昌盛,令人懷疑是大批的凌家灘玉匠被俘虜到了太湖流域所致(此可為你論文題目的一個研究方向,即論證兩者關係)。不久,山東地區的大汶口人向西猛烈擴張,摧毀仰韶文化;良渚人則向北擴張,打敗大汶口人,據蘇北地區為己有。中國東部遂形成大汶口和良渚南北鼎立的局面。良渚人打敗大汶口人之後,又向南擴充套件至錢塘江中游,將河姆渡人的後裔驅逐到浙東南。這樣,良渚人就解決了南北的威脅,經濟獲得空前發展條件。由於採取了稻作犁耕農業,並且繼承了崧澤人的大規模灌溉技術,良渚地區遂成為中國農業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農業的發達、疆域的廣闊以及和平的發展條件,促使良渚社會的複雜化過程急速躍進。公元前3000年,在天目山餘脈南部,一個小型的聚落在瑤山附近崛起,建立了瑤山祭壇和貴族墓葬。100年後,他們又把天目山南部的沼澤地帶填平,然後夯築起一個長方形的巨型建築臺基——莫角山遺址。該遺址面積達30萬平方米,高8-10米,動用土方量達200萬立方米。這個建築臺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在其上,又修建了三個二層臺基——分別為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烏龜山,這三個二層臺基上面有什麼建築,已經不甚明確。然而,在三個臺基的中央,挖掘出了一個大型的建築地基,面積達3000平方米以上,周圍有立柱設施。它可能是一個體量媲美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巨大宮殿。 在莫角山遺址的邊緣,則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紅燒土坯房,這個房址的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可能也不是一般的設施。莫角山遺址的建立,標誌的良渚古城的形成。不過莫角山遺址剛開始只是一個臺城,之後,可能由於人口擴張,莫角山遺址北部、東部和西部分別又壘築起了三個較低的大型臺基,使得莫角山以及周邊形成了面積達百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建築基址。不過現在尚未搞清上面到底建造過什麼樣的建築。此後,在莫角山遺址北部修建起了反山墓葬,莫角山遺址南部修建起了皇墳山建築基址,形成了一個輻輳而聚的超大建築群。公元前2800年,良渚人在建築群的西側修建了長6.5公里的防水大堤——塘山土垣;緊接著,又在西面7公里處修建了第二道防水大堤——奇塢山大堤和彭公堤防,兩個堤防總長度達到11.5公里。構成了莫角山西面的防洪工事。之後,良渚人又在莫角山南側的良渚港沿河修建了一個巨型長堤。這樣,良渚人透過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構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防洪工程。
到了公元前2500年,良渚古城趨於鼎盛。塘山土垣和瑤山之間,各種人工山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形成了銀河一般星羅棋佈的帶狀建築群。這個建築群的中部向南延伸,和莫角山相連線,其中心的紐帶就是金地和黃泥口兩地的土墩建築。而在它們的東邊,是這一代的亞中心建築群——姚家墩遺址,這是由幾個並列的土墩形成的聚落群,其中發現了貴族墓葬,為了便於交通,良渚人還在姚家墩遺址兩邊開鑿了兩條平行的運河。這條帶狀遺址群的兩端,分別是瑤山和匯觀山遺址,兩個遺址都是祭壇和墓葬合一的綜合性土墩建築。它們上面各有一個特意建造的中心方形區域,對角線朝分別指向洗個不同節氣太陽的入射角度——兩個祭壇的方形區域的對角線指向完全相同。它們體現了良渚時期的天文曆法知識。同時,著名的良渚古城牆也修建起來,它把莫角山和皇墳山圍在中央,形成了一個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封閉的、圓角長方形的中心區域。在中心區域外圍,還有密集分佈著的外部社群,比如美人地、卞家山等。這些外部社群主要功能是生產玉器和黑皮繁文陶工藝品,並且進行工業產品的出口活動。他們很可能還從事漆器和絲綢的製作。這些外圍社群都配有龐大的運河和規整的人工水街,以美人地為例,在土臺遺址的表面,建有龐大的木構護岸,上側鑲築著厚重的、加工精細的木板,木板下面是碩大的、成排的橫木,橫木下面還殿有枕木。這些木構件重量都在一噸左右,整個建築延綿數百米。在護岸上,還建有停泊船隻的設施。而另一個經過完整發掘的卞家山遺址,發現了大量儲存完好的漆器、黑皮繁文陶和小巧的玉器。還發現了十幾米長的木構碼頭。在陶片上,還發現了大量具有記事功能的字元。說明了這些遺址的商業性質。
到了公元前2400年,良渚古城已經發展為延綿30多平方公里的龐大都市,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要龐大——比如美索不達米亞的烏魯克城只有4-6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的莫恆佐達羅只有2.5-5平方公里。良渚古城的統轄或者影響地域也非常廣闊,北至蘇北,南到浙中,沒有任何一個良渚城市可以和它相比肩(比如寺敦和福泉山,前者面積只有0.9平方公里,後者為1平方公里,只算中小城市)。而據研究,良渚地區幾乎所有的高檔玉器都出自良渚古城的分配——這其中必然體現了一種政治上的從屬關係。實際上,良渚各地所發現的繁文陶工藝品很可能也是良渚古城提供的。良渚古城即便不是絕對的政治中心,也一定是整個良渚地區的商業中心。事實上,良渚人的影響還北漸山東,這些影響可能是商業交換所致。不過良渚古城的繁榮也遭到了中原民族的垂涎,公元前2400年,河南東南部造律臺人向蘇浙地區大舉擴張,先是從東夷人手裡奪取了藤花落古城,繼而南下,入侵良渚古國。公元前2300年,良渚文化受到造律臺文化的影響,轉變成了錢山漾文化。不過此時,良渚古城仍在使用,在古城西南部出土的魚鰭足鼎證實了這一事實。不過,隨著造律臺人入侵的加劇,良渚地區的政治形勢急劇變化,錢山漾文化轉變成了廣富林文化。也就在此時,良渚古城宣告廢棄。良渚古國也宣告覆滅。或許“禹誅防風”的傳說與這一事件有關聯。不過良渚古國比堯舜時代的中原腹地先進很多(中原北部的陶寺古城除外)。在反山墓葬中,發現了擁有大量玉器和漆器的“王族墓葬”,即已說明良渚古國已經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發達的階級社會。而中原腹地直到商代早期才出現了這麼劇烈的階級分化。
良渚古城陷落後,太湖流域又屢遭洪水、海侵的困擾。中原的征服者們無法像良渚人一樣成功地抵禦洪水的威脅,使得該地區的城市文化一蹶不振。緊接著100年後,浙南一帶的河姆渡人後裔——曇石山人大舉進攻太湖流域,攻佔了原先良渚人統轄的地區,形成了馬橋文化。此後,太湖流域人口驟減、城市不復存在,珍貴的玉器和漆器不再製作,良渚文明沒落了。然而,良渚人的犁耕技術流傳了下來,良渚人的製陶技術也被後來的馬橋文化發揚光大。商末周初,太湖地區的先民將青銅技術和犁耕技術結合起來,發明的青銅犁,並且將它們傳播到中原地區,成為中華文明數千年屹立不倒的國本。而良渚時期的黑皮陶技術也被馬橋人改造為原始瓷技術,之後兩漢“越窯”的出現標誌著陶瓷工藝的成熟。憑藉著原始瓷的出口貿易和農業的逐漸恢復,太湖地區再度繁盛起來。到了春秋時期,木瀆古城在太湖流域北部興起,成為當時長江流域最大的城市。該古城的興起也標誌著吳國的興起;此後,越王勾踐仿照吳都,建會稽城,揭開了吳越爭霸的大幕。至此,太湖古的老文明迎來了它的新紀元。
良渚文化實際上是中國上古時期一個重要的地方文明。它和北美的卡霍基亞文明一樣,都是以巨大的人工山建築、龐大的都市中心以及廣闊的政治疆土為特色。但是,良渚人獨步天下的,是他們發達的木構技術、水利技術、犁耕技術、漆器技術、黑陶神技和制玉技術。在良渚繁文陶藝和漆器技術被發現之前,蘇浙地區數千年間,一直只有大量的良渚玉器得到出土並且為世人所眷顧,因此使人們覺得良渚人好像只能製作玉器。從歷史上看,華人對良渚玉器的喜好由來已久。考古顯示,不論是商周貴族還是三星堆貴族,都曾經熱心地收集良渚玉器。不過從那個時候起,他們可能已經搞不清楚是什麼人制造了這些玉器。以至上世紀八十年之前,人們一直以為那些高大、精緻的玉琮都是“周漢古玉”。良渚人的玉器好像不是繼承於他們的先輩崧澤人,而是繼承於凌家灘人。公元前3600年,凌家灘人在淮河流域崛起,他們建立了也許是中國最早的城市——包括陶磚廣場、石柱群、王族大墓和環城運河的凌家灘遺址。他們的玉器更是驚世駭俗,其中以玉鏟、玉人、玉龍等為特色,形成了中國南方最早的玉斂葬傳統。凌家灘人的財富吸引著四方的目光。其中就有良渚人的祖先崧澤人。公元前3400年,崧澤人向淮河流域發動進攻,佔領了凌家灘。隨後,他們又一鼓作氣攻入中原,與仰韶人在黃河以南對峙。不過很快,崧澤人就從中原撤出,崧澤文化也被良渚文化取代。
公元前3400年凌家灘古城毀滅,到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興起,兩個年代距離非常之近。良渚玉器技術也橫空出世一般繁榮昌盛,令人懷疑是大批的凌家灘玉匠被俘虜到了太湖流域所致(此可為你論文題目的一個研究方向,即論證兩者關係)。不久,山東地區的大汶口人向西猛烈擴張,摧毀仰韶文化;良渚人則向北擴張,打敗大汶口人,據蘇北地區為己有。中國東部遂形成大汶口和良渚南北鼎立的局面。良渚人打敗大汶口人之後,又向南擴充套件至錢塘江中游,將河姆渡人的後裔驅逐到浙東南。這樣,良渚人就解決了南北的威脅,經濟獲得空前發展條件。由於採取了稻作犁耕農業,並且繼承了崧澤人的大規模灌溉技術,良渚地區遂成為中國農業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農業的發達、疆域的廣闊以及和平的發展條件,促使良渚社會的複雜化過程急速躍進。公元前3000年,在天目山餘脈南部,一個小型的聚落在瑤山附近崛起,建立了瑤山祭壇和貴族墓葬。100年後,他們又把天目山南部的沼澤地帶填平,然後夯築起一個長方形的巨型建築臺基——莫角山遺址。該遺址面積達30萬平方米,高8-10米,動用土方量達200萬立方米。這個建築臺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在其上,又修建了三個二層臺基——分別為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烏龜山,這三個二層臺基上面有什麼建築,已經不甚明確。然而,在三個臺基的中央,挖掘出了一個大型的建築地基,面積達3000平方米以上,周圍有立柱設施。它可能是一個體量媲美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巨大宮殿。 在莫角山遺址的邊緣,則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紅燒土坯房,這個房址的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可能也不是一般的設施。莫角山遺址的建立,標誌的良渚古城的形成。不過莫角山遺址剛開始只是一個臺城,之後,可能由於人口擴張,莫角山遺址北部、東部和西部分別又壘築起了三個較低的大型臺基,使得莫角山以及周邊形成了面積達百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建築基址。不過現在尚未搞清上面到底建造過什麼樣的建築。此後,在莫角山遺址北部修建起了反山墓葬,莫角山遺址南部修建起了皇墳山建築基址,形成了一個輻輳而聚的超大建築群。公元前2800年,良渚人在建築群的西側修建了長6.5公里的防水大堤——塘山土垣;緊接著,又在西面7公里處修建了第二道防水大堤——奇塢山大堤和彭公堤防,兩個堤防總長度達到11.5公里。構成了莫角山西面的防洪工事。之後,良渚人又在莫角山南側的良渚港沿河修建了一個巨型長堤。這樣,良渚人透過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構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防洪工程。
到了公元前2500年,良渚古城趨於鼎盛。塘山土垣和瑤山之間,各種人工山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形成了銀河一般星羅棋佈的帶狀建築群。這個建築群的中部向南延伸,和莫角山相連線,其中心的紐帶就是金地和黃泥口兩地的土墩建築。而在它們的東邊,是這一代的亞中心建築群——姚家墩遺址,這是由幾個並列的土墩形成的聚落群,其中發現了貴族墓葬,為了便於交通,良渚人還在姚家墩遺址兩邊開鑿了兩條平行的運河。這條帶狀遺址群的兩端,分別是瑤山和匯觀山遺址,兩個遺址都是祭壇和墓葬合一的綜合性土墩建築。它們上面各有一個特意建造的中心方形區域,對角線朝分別指向洗個不同節氣太陽的入射角度——兩個祭壇的方形區域的對角線指向完全相同。它們體現了良渚時期的天文曆法知識。同時,著名的良渚古城牆也修建起來,它把莫角山和皇墳山圍在中央,形成了一個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封閉的、圓角長方形的中心區域。在中心區域外圍,還有密集分佈著的外部社群,比如美人地、卞家山等。這些外部社群主要功能是生產玉器和黑皮繁文陶工藝品,並且進行工業產品的出口活動。他們很可能還從事漆器和絲綢的製作。這些外圍社群都配有龐大的運河和規整的人工水街,以美人地為例,在土臺遺址的表面,建有龐大的木構護岸,上側鑲築著厚重的、加工精細的木板,木板下面是碩大的、成排的橫木,橫木下面還殿有枕木。這些木構件重量都在一噸左右,整個建築延綿數百米。在護岸上,還建有停泊船隻的設施。而另一個經過完整發掘的卞家山遺址,發現了大量儲存完好的漆器、黑皮繁文陶和小巧的玉器。還發現了十幾米長的木構碼頭。在陶片上,還發現了大量具有記事功能的字元。說明了這些遺址的商業性質。
到了公元前2400年,良渚古城已經發展為延綿30多平方公里的龐大都市,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要龐大——比如美索不達米亞的烏魯克城只有4-6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的莫恆佐達羅只有2.5-5平方公里。良渚古城的統轄或者影響地域也非常廣闊,北至蘇北,南到浙中,沒有任何一個良渚城市可以和它相比肩(比如寺敦和福泉山,前者面積只有0.9平方公里,後者為1平方公里,只算中小城市)。而據研究,良渚地區幾乎所有的高檔玉器都出自良渚古城的分配——這其中必然體現了一種政治上的從屬關係。實際上,良渚各地所發現的繁文陶工藝品很可能也是良渚古城提供的。良渚古城即便不是絕對的政治中心,也一定是整個良渚地區的商業中心。事實上,良渚人的影響還北漸山東,這些影響可能是商業交換所致。不過良渚古城的繁榮也遭到了中原民族的垂涎,公元前2400年,河南東南部造律臺人向蘇浙地區大舉擴張,先是從東夷人手裡奪取了藤花落古城,繼而南下,入侵良渚古國。公元前2300年,良渚文化受到造律臺文化的影響,轉變成了錢山漾文化。不過此時,良渚古城仍在使用,在古城西南部出土的魚鰭足鼎證實了這一事實。不過,隨著造律臺人入侵的加劇,良渚地區的政治形勢急劇變化,錢山漾文化轉變成了廣富林文化。也就在此時,良渚古城宣告廢棄。良渚古國也宣告覆滅。或許“禹誅防風”的傳說與這一事件有關聯。不過良渚古國比堯舜時代的中原腹地先進很多(中原北部的陶寺古城除外)。在反山墓葬中,發現了擁有大量玉器和漆器的“王族墓葬”,即已說明良渚古國已經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發達的階級社會。而中原腹地直到商代早期才出現了這麼劇烈的階級分化。
良渚古城陷落後,太湖流域又屢遭洪水、海侵的困擾。中原的征服者們無法像良渚人一樣成功地抵禦洪水的威脅,使得該地區的城市文化一蹶不振。緊接著100年後,浙南一帶的河姆渡人後裔——曇石山人大舉進攻太湖流域,攻佔了原先良渚人統轄的地區,形成了馬橋文化。此後,太湖流域人口驟減、城市不復存在,珍貴的玉器和漆器不再製作,良渚文明沒落了。然而,良渚人的犁耕技術流傳了下來,良渚人的製陶技術也被後來的馬橋文化發揚光大。商末周初,太湖地區的先民將青銅技術和犁耕技術結合起來,發明的青銅犁,並且將它們傳播到中原地區,成為中華文明數千年屹立不倒的國本。而良渚時期的黑皮陶技術也被馬橋人改造為原始瓷技術,之後兩漢“越窯”的出現標誌著陶瓷工藝的成熟。憑藉著原始瓷的出口貿易和農業的逐漸恢復,太湖地區再度繁盛起來。到了春秋時期,木瀆古城在太湖流域北部興起,成為當時長江流域最大的城市。該古城的興起也標誌著吳國的興起;此後,越王勾踐仿照吳都,建會稽城,揭開了吳越爭霸的大幕。至此,太湖古的老文明迎來了它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