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清朝之前,並無剃頭這一行業,剃頭意味著不孝。剃頭匠的出現,是隨清朝政府迫使漢人剃頭的政策應運而生的。清廷強令漢人按滿人習俗剃頭梳辮,曾在北京東四、西四、地安門與正陽門前搭建蓆棚,勒令過往行人入內剃頭,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京城地面廣闊,僅四地設棚仍不能及時讓漢人剃去頭髮,朝廷又批准軍中伙伕請領牌照,在各處街巷建棚或擔挑子串戶剃頭。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髮業。 隨著時間的發展,最初慘烈的剃頭逐漸轉換為個人的自我修飾行為,而所謂的剃頭匠,不但要替人剃頭,更兼而需要為顧客刮臉、刮鬍子、掏耳等等。 古時的剃頭業大致有兩種經營方式:一種是設有鋪面,坐店經營;一種是挑擔下街,走街串巷。這後一種,出門經營時須隨身擔一隻剃頭挑子。挑子一頭是洗頭銅盆,下面有個圓桶,內裝炭火小爐;另一頭是坐凳,凳側有抽屜,內盛推子、剪子、刀子等剃頭用具。銅盆那端還豎著一個小旗杆,杆上有鉤,懸掛毛巾、鋼刀布等,據說旗杆是當年強令漢人剃髮留辮的法令標誌——象徵著皇上的聖旨。 剃頭挑子可謂昔日京城一景,後來還被北京人編成歇後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用來形容一方熱情、一方冷淡的情形,使用至今。下街剃頭匠還手持一個鐵製器具,名曰“喚頭”,形狀似大鑷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撥,便發出“嗆啷”一聲,隨走隨響,以召喚主顧。 解放後,理髮店實行公私合營,下街的剃頭師傅大都進了國營理髮店,僅剩下些“散兵遊勇”仍以走街串巷為生。這時的剃頭挑子已簡化為一隻小小的布挎包,內裝理髮工具,只是“喚頭”依然在手。下街師傅收費比理髮店便宜,受到大雜院居民的青睞,常被他們請進院中,而顧客多為老人、孩子。“文革”時期全面禁止個體經營,下街師傅從此絕跡。 剃頭行業很講究禮節,當出家人來剃頭,不能說“剃頭”或“推頭”,要說“請師傅下山落髮”。剃頭時也與給一般身份的人剃頭不同,要遵守“前僧後道”規矩,即給僧人剃頭要從前到後一次剃通,俗稱“開天門”;給道士剃頭則是從後向前一次剃通。 剃頭業行話很多,把剃短頭、光頭稱作“打老沫”;剃長髮稱作“耪草”;刮臉稱作“勾盤兒”;刮鬍子稱作“打辣子”。剃頭行業講究職業道德,剃頭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蔥、蒜等帶刺激氣味的食物。民間忌諱正月剃頭,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俗諺。所以每逢正月,是剃頭行業最慘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之日剃頭,取抬頭興旺之吉利。
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清朝之前,並無剃頭這一行業,剃頭意味著不孝。剃頭匠的出現,是隨清朝政府迫使漢人剃頭的政策應運而生的。清廷強令漢人按滿人習俗剃頭梳辮,曾在北京東四、西四、地安門與正陽門前搭建蓆棚,勒令過往行人入內剃頭,違者斬首,這便是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京城地面廣闊,僅四地設棚仍不能及時讓漢人剃去頭髮,朝廷又批准軍中伙伕請領牌照,在各處街巷建棚或擔挑子串戶剃頭。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髮業。 隨著時間的發展,最初慘烈的剃頭逐漸轉換為個人的自我修飾行為,而所謂的剃頭匠,不但要替人剃頭,更兼而需要為顧客刮臉、刮鬍子、掏耳等等。 古時的剃頭業大致有兩種經營方式:一種是設有鋪面,坐店經營;一種是挑擔下街,走街串巷。這後一種,出門經營時須隨身擔一隻剃頭挑子。挑子一頭是洗頭銅盆,下面有個圓桶,內裝炭火小爐;另一頭是坐凳,凳側有抽屜,內盛推子、剪子、刀子等剃頭用具。銅盆那端還豎著一個小旗杆,杆上有鉤,懸掛毛巾、鋼刀布等,據說旗杆是當年強令漢人剃髮留辮的法令標誌——象徵著皇上的聖旨。 剃頭挑子可謂昔日京城一景,後來還被北京人編成歇後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用來形容一方熱情、一方冷淡的情形,使用至今。下街剃頭匠還手持一個鐵製器具,名曰“喚頭”,形狀似大鑷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撥,便發出“嗆啷”一聲,隨走隨響,以召喚主顧。 解放後,理髮店實行公私合營,下街的剃頭師傅大都進了國營理髮店,僅剩下些“散兵遊勇”仍以走街串巷為生。這時的剃頭挑子已簡化為一隻小小的布挎包,內裝理髮工具,只是“喚頭”依然在手。下街師傅收費比理髮店便宜,受到大雜院居民的青睞,常被他們請進院中,而顧客多為老人、孩子。“文革”時期全面禁止個體經營,下街師傅從此絕跡。 剃頭行業很講究禮節,當出家人來剃頭,不能說“剃頭”或“推頭”,要說“請師傅下山落髮”。剃頭時也與給一般身份的人剃頭不同,要遵守“前僧後道”規矩,即給僧人剃頭要從前到後一次剃通,俗稱“開天門”;給道士剃頭則是從後向前一次剃通。 剃頭業行話很多,把剃短頭、光頭稱作“打老沫”;剃長髮稱作“耪草”;刮臉稱作“勾盤兒”;刮鬍子稱作“打辣子”。剃頭行業講究職業道德,剃頭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蔥、蒜等帶刺激氣味的食物。民間忌諱正月剃頭,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俗諺。所以每逢正月,是剃頭行業最慘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之日剃頭,取抬頭興旺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