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醫是不是走到了失傳的邊緣?
3
回覆列表
  • 1 # 健康是福55150011

    嘆,現在社會什麼人都有,學了點本事,就飛上天了,還美名醫學博士。書都讀到狗屎裡去了,知道什麼有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比你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不知天尚地厚的東西。

    自己沒本事,不要出來害人,多學些真本事,才能造福人類。所以說做人要厚道,不要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不要留下千古罵名,遺臭萬年。

    學學好的,不要學方騙子等等這些人渣,中華民族的敗類,早晚有報應的。

  • 2 # 廣播體操拳開山祖師

    從來也沒有會診脈的中醫啊。都是裝神弄鬼的騙子。我提個方法,檢驗一下。一箇中醫對10個人進行把脈,每人把5次。順序隨機。不讓中醫見到人。然後把脈象寫出來。對同一個人的五次脈象寫的相同就算中醫贏了。贏了給100萬。報名費只要10萬。有敢來的麼?

  • 3 # 呆萌萌725

    中醫要傳幫帶,親身實踐與前人理論總結相結合,師承,家傳不會保留手藝,個人專研愛好並有濟世之心智方成大器。一般兒童期薰陶下,少年期隨行觀醫學習,總結心得。青年期獨立行醫積累經驗,中年期(40歲左右)方可小成擅長的中醫技能,但非全部。懂得越多才發現知道的太少,這是達到一定層次的感悟。只有這樣的40歲基本診脈才過關。中醫的個人積累沉澱和前人經驗總結及創新療法是中醫難學的關健。

  • 4 # 硃紅傑490

    40歲以下傳統中醫多的是,雖然中國近代接受併發揚了西醫,但並不是拋棄中醫,你以為華人那麼淺薄麼

    在我們大力接受並發展完善西醫的同時,有大量的有識之士,吸取了西醫之所長,彌補了中醫之所欠缺,人們管這種叫做中西醫結合治療法,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好的效果

    中醫西醫客觀存在,互有短長,二者都是為了造福人的,人們應該客觀的合理利用,以利於生命健康,那些狂妄的從兩者極端互噴的人,一般都是知識有點欠缺,應多請教學習,提高自我知識,利用天,利用地,利用Sunny,空氣,春草秋葉,黃塵厚土,健康自己生命

  • 5 # 緣盛帶

    會不會診脈有用嗎?不就是裝模作樣故弄玄虛騙人的嗎。透過切脈感受到的就是心臟的搏動,其他全是胡扯。中醫是合法化、理論化的巫術,誰信誰愚昧。

  • 6 # 人民醫生93474726

    其實把脈確實有這回事兒。精準的把脈是有科學性的。真要是科學的認識,科學的鑑定中醫西醫都應該可以把脈。把它不是完全一樣,大致是應該相同的。浮沉遲數節代洪細等等等等。……一些基本的科學的脈象必有其產生的機制。他也是不神秘的。也是靠譜的。如果脫離了產生的機制。把自己把脈吹得神乎其神,玄上了天。比神還神。那就是騙子了。其實中醫行不行,中醫還真的行。關鍵是中醫就被這些人害了。這些假中醫害了真正的中醫。這些所謂的中醫應該受到中西醫共誅之。比如大手一摸就知道你懷孕沒懷孕。甚至能知道你懷的是男是女。更甚的,還可以給你調換性別。大家說這是真中醫嗎?這是騙子,是中醫中的敗類。其實不要說換臺。能把出是男是女。說真的就連懷孕他也答不出來。不信可以做一個遊戲試試。挑出18到40週歲的人。100名。100名中由80名女子,20名男子。裡邊有十個懷孕的。再一個鴉雀無聲。沒有一絲光線。沒有一點聲音。沒有任何交流,包括語言的,非語言的。也就是物理學上的絕對把脈如果這樣鑑定,我想他們不但把不準。可能還會鬧出天大的笑話,不信的話,國家可以組織一場這樣的鑑定。我想真的這樣的話,其結果大家都會很明白。所以我的觀點是對爸媽要信。要科學的去信。不能盲目的信。真正的中醫也不會那麼吹他們也沒有把把脈,說的神乎其神。中醫界應該把那些。毀壞中醫的所謂中醫。口誅筆伐。共誅之,還中醫真諦。和其他醫學取長補短,共同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 7 # 平凡之符

    診脈,這是中醫裡我們從沒有見過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沒有見過,如果有這種技術,恐怕也只有老中醫夠這個格,40歲以下也得是親傳弟子吧。一般中醫人士應該不會有,而且從嚴謹的角度,最好是求證好是否真能診脈。

  • 8 # 唯我獨尊487

    是啊,學中醫的不會診脈,可是他們的時間都被英語、資格證等一些在中醫上根本用不到的東西給耽誤了。學習中醫應該從娃娃抓起。

  • 9 # 建成84162302

    中醫的摸脈,與現代醫學數脈搏是兩碼事。中醫的脈診內容,大部分屬江湖術術的玄學,部分有用的也僅限於瞭解迴圈、心律、血管軟硬、彈性等,屬現代醫學範疇。那些40歲以下,接受過正規中醫教育(必修現代醫學課程)的行醫人,為病人把脈診病,大多數是:為滿足病人心理需要的形式而已。如果有那位40以下中醫說他還會用脈診診病,那一定是個騙子。以前的老中醫脈診接診病人,我們就不評價了,因他們沒有接受了現代醫學教育,都是師傅的口口相傳,天知道他摸到了啥脈。但人家要吃飯,這是人家謀生的手段。

  • 10 # 中醫師華灝

    40歲以下會脈診的中醫大有人在,中醫看病更重要的是思維,而不是用“望聞問切”的技巧來過渡標榜自己。

    脈診,只是中醫“望聞問切”中的切診,是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不應該過度的神話脈診。

    相信很多人都會接觸到這樣的中醫:“你什麼都不用講,只要我號脈就什麼都知道了。”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中醫師,是中醫的技師,靠某一技巧來標榜自己的巧匠而已。

    其實,脈診在四診中僅僅是驗證自己診斷方向是否有誤的一種方式而已。這裡就涉及到現代和古代醫家看病的思路了。

    現代中醫的看病思路

    假若有一個肚子不舒服的病人到中醫院就診,醫生會透過“望聞問切”四個步驟,得出“脘腹脹滿、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怠、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軟無力”這些症狀。

    再把這些症狀結合起來,可以得出一個脾氣虛的證,透過脾氣虛這個證才能開出一個處方。

    這是按照課本教授的“望聞問切,辨證論治,開處方”思路在看病,此思路需要結合多方面的症狀才能得出診斷結果,如此一來所需要的時間就會很長。

    古代醫家的看病思路

    古代醫家看病的思路則不同,首先是透過望診、切脈做一個基礎的判斷,在心中形成基礎處方,然後再多問幾句進行確認和對處方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樣就可以得出最終的處方了。

    這與那些只號脈,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問的“中醫”有本質上的區別。

    或許有人會不相信,其實這些都是有依據的。

    任何一本古代大醫家所撰寫的書籍,他們對脈象的描述都非常細緻。比如說張純錫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他看到左寸脈不足就用柴胡類提提氣、散大就用山茱萸收一收等,還有《脈因證治》、《醫宗必讀》等等都是如此。你觀察一下家中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就會發現,他們大部分人去看病的時候都不愛說話,通常是醫生問一句他們就回答一句。這是因為,老人小時候看病就是這樣的,到了醫生那裡,把手伸過去,醫生切完脈後問什麼就恭恭敬敬的回答什麼,然後就領藥回家了。

    確實,現在會脈診、脈理醫生確實很少,我自己也在摸索中,但我起碼能保持用中醫的思維下診斷。

    但是,沒有弄清楚中醫的辨證思維,脈診再厲害也是假。醫學是不容許有僥倖,之所以需要用到四診結合,是因為在具體臨床中“望聞問切”中的某一診,都會有可能出現與實際情況相反的表現。

    特別是脈診,往往會出現與實際情況完全相反的脈象。這種情況下只脈診,不綜合分析,那你不是在害人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戚嫌貧愛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