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今通史
-
2 # 西安—豐鎬遺子
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最早定的接班人是大貝勒褚英,褚英濫殺無辜,被努爾哈赤所殺。努爾哈赤次子代善成為繼承人,因傳出和多爾袞母親有不清不白的關係,所以被努爾哈赤所廢,而後直到努爾哈赤死,也沒有指定接班人。努爾哈赤開國之初,阿敏、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這幾個同宗兄弟,年齡大,功勞最大。在八旗之中,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其中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努爾哈赤、正紅旗主和鑲紅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紅衣大炮炸死,死的比較突然,當時隨行的只有他寵愛的大妃子阿巴亥。阿巴亥生了3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在努爾哈赤去世的那年,皇太極已經30多歲了,而多爾袞才14歲。阿巴亥拿出所謂的努爾哈赤遺囑,宣佈由多爾袞繼汗位,代善輔政。當時阿巴亥只有37歲,多爾袞年幼,繼位以後,阿巴亥定然獨掌朝政,所以四大貝勒一起反對。誰能取得阿敏、代善、莽古爾泰的支援,誰就能繼承汗位。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雖有兵權,但即位輪不到他。莽古爾泰勇而少謀,又有弒母之罪,也沒有爭位之心。代善因多爾袞母親的關係失去繼承人的位子,與其交惡。皇太極承諾,自己上位,阿敏、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平起平坐,接受群臣朝拜。四大貝勒形成統一戰線,代善出馬,逼多爾袞母親阿巴亥殉葬品,三人一併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 皇太極臨朝時,三大貝勒並坐左右同受臣屬朝拜。皇太極不能不為結束旗主並立、事權不一的局面竭盡全力。隨擴大議政會議人選。在八旗各設總理旗務大臣,與諸王共議國政,以達到分散諸王權力的目的,這就是《雍正王朝》裡面逼宮所說的“八王議政”。
-
3 # 菜根漫譚
努爾哈赤死後,為什麼皇太極能繼承汗位,多爾袞不能繼承汗位? 原因就兩個字:實力。
當時,後金國有四大貝勒。皇太極是其中一大貝勒,另外三大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三大貝勒都支援皇太極繼承汗位,可是多爾袞呢,誰支援他? 三大貝勒為什麼不爭著當汗王,反而支援皇太極當汗王呢?因為皇太極這個人文武雙全,老謀深算,胸懷大志、野心勃勃,而且年富力強,手握重兵,能打善戰。
大貝勒代善,優柔寡斷,缺乏謀略,辦了不少傻事蠢事,比如和他父汗努爾哈赤爭宅院,虐待自己的兒子碩託,等等。關鍵是這小子急於接班,暗地培養私人班底。老爹對他心懷疑慮,心想老子還沒死,你就蠢蠢欲動,我先辦了你吧。所以,努爾哈赤廢了代善的太子之位,讓他好好休息。從此,代善便心灰意冷 ,不思進取啦。當然他擁立皇太極,也是擔心自己控制不了另外幾個大貝勒。
二貝勒阿敏,他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不是嫡系正根。他當然有自知之明:咱不具備與皇太極抗衡的資本。
三貝勒莽古爾泰,生性魯莽,有勇無謀,暴虐無情。特別是這小子辦了件沒有人性的惡事,為了博取老爹努爾哈赤的歡心,竟然親手砍死了自己的生母,人們都把他當成了畜生。你想,就這德性他能是皇太極的對手嗎?
多爾袞呢?他當時才十幾歲,自己無實力,別人又不支援,他能不能繼承汗位?能不能與皇太極多鬥?他自已心裡不比誰都清楚嗎!
-
4 # 天長水秋
皇太極繼承後金的汗位,是一場政治博弈的結果,可以繼承汗位的人都被這樣那樣的原因pass掉了,只剩下一個皇太極是最佳人選。
1626年8月,努爾哈赤死。當時實行八王共治制度,這是一種對原始社會半軍事共和制度殘餘的妥協。由於八個和碩貝勒,血統資歷威望和能力各不相同,再加上又有四大貝勒和小貝樂之分,而四小貝勒,原本是不指望能夠繼承汗位的。但是努爾哈赤的大福晉——相當於皇后,還在,四小貝勒中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大福晉的親生兒子)也有繼承汗位的實力。
當時皇太極手握兩黃旗,代繕掌握正紅旗,阿敏掌握鑲蘭旗,莽古爾泰掌握正藍旗。
四大貝勒不會讓小年輕的上位,他們使出的第一招就是釜底抽薪——逼著大福晉殉葬。這樣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就失去了依靠,也就失去了汗位的繼承資格。
四大貝勒代善原來是繼位者——因為虐待自己舊老婆生的孩子,被努爾哈赤廢掉了;莽古爾泰生性魯莽剛愎自用,曾經逼殺自己的生母,選他繼承汗位將來大家都不會被其所容;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沒有權利繼承汗位。此刻,就剩下一個八面玲瓏且有資格相當的皇太極。
皇太極曾經私下表示,繼位後一定延續八王共治制度,尊重和保護各大實力派的特權與地位。
代善,諸貝勒之長,阿敏,濟爾哈朗(努爾哈赤的侄子沒有汗味繼承資格)等人綜合各種情況,確認皇太極是唯一的大汗繼位者人選,因此在推選新汗的大會上,代善等人提議由皇太極繼承汗位,諸貝勒認可之後,皇太極被選為新任的後金大汗。
-
5 # 實夢閣
1.多爾袞在當時還很小,只有13歲,而他弟弟多鐸更小。
2.皇太極年長,有戰功,而且非常善於權謀,因此拉攏了其他三大貝勒配合自己。
3.努爾哈赤臨終是否傳為給多爾袞這件事情眾說紛紜,因為阿巴亥被迫殉葬而成了一個謎。只能說努爾哈赤晚年很寵愛阿巴亥和她的三個孩子。
4.皇帝突然死亡,幼子繼位總是有困難的。
5.從後來皇太極沒動多爾袞這件事來看,以及皇太極手段殘忍又疑心重的行為來看,努爾哈赤應該沒傳位給多爾袞。
6.當時滿清還沒完全進入封建社會,還有著原始的民主制度,因此皇太極搞了四大貝勒攝政,力量就很強大。最終,他把其他三大貝勒都搞掉。
7.多爾袞很聰明,但是也是在後來的戰鬥中才逐漸成熟起來的。當時如果他繼承努爾哈赤,其他彪悍的人都會不服的。
-
6 # 王斌兔斯基
因為四大貝勒的權力要遠大於多爾袞三兄弟。
當初努爾哈赤快不行的時候,確實有透露出把汗位傳給多爾袞的意思。這在諸多史書中都有體現。但是為啥不是多爾袞繼承汗位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多爾袞三兄弟雖然是一母所生,三人所領的三旗實力也很強大,但畢竟是分成了三份。而且能夠把三兄弟撮合在一起的大妃阿巴亥也被四大貝勒提前逼死了。
所以,當時的兩黃旗雖然有大量的牛錄,大量的葛布什賢親軍,但是他們也是分屬三個貝勒的。並且當時的兩黃旗處於“主少國疑”狀態。
最重要的是,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建州部還沒有一統天下的跡象啊!當時的建州女真還只是大明朝的邊患而已。面對遼東的苦寒和明朝的進剿,兩黃旗的貴族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明白如果選擇多爾袞,造成滿洲事實上的分裂,那麼他們整體離死亡也不遠了。
所以,在努爾哈赤死後,一方面是四大貝勒自己本身實力強大,一方面也是惡劣的外部環境逼迫多爾袞他們接受皇太極上位,不然內亂一起,大家都會被明朝剿滅了。
-
7 # lucifer4065
皇太極是被眾人推舉上位的,其實也算老努遺願。老努後期,正黃阿濟格為旗主,但多爾袞佔有一半牛錄,鑲黃多鐸為旗主,鑲黃實力最強。正藍莽古爾泰為旗主,德格類佔有一小半牛錄,鑲藍阿敏為旗主,濟爾哈朗有一小半牛錄。正紅代善為旗主,鑲紅嶽託為旗主,碩託有一小部分牛錄。正白皇太極為旗主,兩白原是褚英的,後來皇太極代領兩白,褚英子杜度長大後把鑲白還給杜度,阿巴泰有小部分牛錄,後來豪格代替杜度領鑲白。注意,這不是皇太極命令的,應該是老努的決定,因為杜度無錯,奪其全部牛錄,老努以後的掌權者皇太極,多爾袞都沒有過這個權力。皇太極得到嶽託,濟爾哈朗,德格類,豪格,阿巴泰的支援。尤其前三個,老努在時就退朝後護送皇太極回家,導致皇太極被處罰,老努知道他們是皇太極的跟班,又讓豪格領鑲白,明顯是加強皇太極的勢力,讓他上位。有了他們支援,三大貝勒是懼怕皇太極的,因為如果他們有過錯,被奪旗主之位讓同母弟弟或兒子代替,自己的手下不會有太過激反應的。如同上級公司讓子公司老大下課,副總接班,子公司馬上就被控制。算上豪格,皇太極手握兩白,擁有兩藍的一小半,兩紅的一半,實力最強,除了代善,沒人能夠抗衡。代善也有翻身機會,嶽託雖然是皇太極生母撫養,但畢竟是自己兒子,代善做大汗,嶽託將來有機會,這點是皇太極給不了嶽託的。或者按原來老努安排,娶阿巴亥,這樣能獲得兩黃支援,但代善沒那麼大野心,所以皇太極順利繼位。
-
8 # 西樓青門外一笑談文史
努爾哈赤晚年並沒有非常明確的指定繼承人,努爾哈赤去世後汗位之爭白熱化,最終皇太極笑到了最後,如願繼承了汗位。而歷史傳言,努爾哈赤臨終前將汗位傳給了多爾袞,皇太極算是篡位才登上汗位!那麼,努爾哈赤真的將汗位傳給了多爾袞嗎?皇太極到底是怎麼登上皇位的,真的是篡位而上的嗎?
努爾哈赤劇照
努爾哈赤晚年直接實行八和碩貝勒共議推舉新汗和廢黜大汗的制度,這使得每一個有實力的皇子都有競爭上位的機會,所以,在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太子之位競爭就比較激烈。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子,1580年努爾哈赤還未起兵時就已經出生。18歲時就開始獨自帶兵打仗,勇猛無比,戰功赫赫。一度被努爾哈赤定位後金政權的繼承人,但褚英氣量小、脾氣大、沒心機,恃功自傲,與後金五大臣、四大貝勒不怎麼合得來。合不來就合不來吧,甚至揚言,自己繼位後先幹掉五大臣,並對努爾哈赤也表現出敵對情緒,這也直接導致五大臣、四大貝勒聯合對付褚英,努爾哈赤最終也為了鞏固後金政權從而幽禁處死了褚英。
褚英劇照
褚英死後,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勢力最大,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也有一定勢力。當時,後金八旗中,皇太極掌握兩黃旗;代善掌握正紅旗;阿敏掌握鑲藍旗;莽古爾泰掌握正藍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掌握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
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的老爸爸、哥哥、弟弟因為謀反被殺,只有他免於一死,能當上貝勒已經非常不錯了,汗位想都不要想,完全沒資格。
三貝勒莽古爾泰,生母就是被努爾哈赤趕回孃家的第二任大妃富察氏,富察氏之死一種說法是被努爾哈赤處死,另外一種說法是莽古爾泰殺死了自己的生母,再加上有勇無謀,軍力較弱,做做大將可以,做大汗可能性非常小。
多爾袞三兄弟劇照
由於生母阿巴亥深受努爾哈赤寵愛,所以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也被努爾哈赤喜愛,一人掌握一旗。但他們三兄弟分別21歲、14歲、12歲,可以說多爾袞、多鐸還是小屁孩!如若他們三人都成年,則勢力必然龐大,但此時年齡尚小,論實力其實對汗位夠不成威脅。而這也是努爾哈赤死後,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的原因!
褚英死後,大貝勒代善算是嫡出老大了,一直輔佐父親努爾哈赤治理國政。性格好,軍功多,勢力大,有四個兒子、一個侄子個個都是猛將!以代善的實力,完全有可能繼承汗位。努爾哈赤也曾表示以後由其繼承汗位:“百年之後,我的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
代善劇照
皇太極胸懷大志,工於心計,頗有王者風範。但在大哥代善的相比之下,卻是處於劣勢的。據說庶妃德因澤先後向努爾哈赤舉報第二任大妃富察氏、第四任大妃阿巴亥與代善私通有染,均是受皇太極指使。這是有極大可能的,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庶妃,敢跟努爾哈赤寵愛的兩大妃作對?敢與極有可能是未來汗位繼承人的大貝勒作對?
但可以確定的是,富察氏、阿巴亥與代善確實是有稍多的接觸,這也能說明當時代善基本是內定的太子!雖然女真族有父死兒子繼娶庶母的風俗,但老爹還在世就傳出這樣的風言風語,這讓努爾哈赤老臉往哪裡擱?所以一怒之下休了富察氏並處死,又休了阿巴亥,只不過還是足夠寵愛阿巴亥,後來又把阿巴亥接了回來。不管私通有染這事是否存在,這也已經給代善留下了很大的政治汙點,努爾哈赤對代善也因此多少有些不滿。這也是後來代善放棄爭奪汗位,轉而極力支援擁護皇太極的主因!
皇太極劇照
阿巴亥最後被逼殉葬,並不能證明是努爾哈赤的遺命,反而更大可能是皇太極設計的圈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掌握三旗,勢力已經超過其他任何貝勒,一旦這三人都長大成年了,阿巴亥再升級國母,其他貝勒能安心嗎?事實證明,這種擔憂確有道理,多爾袞成年以後確實勢力滔天,順治皇帝年幼時,多爾袞才是名副其實的皇帝!
努爾哈赤臨終前,只有阿巴亥在身邊,阿巴亥傳達努爾哈赤的遺命是:“多爾袞嗣位,代善輔政”。但由於沒有第三者見證,四大貝勒絕對不認,況且皇太極生前交代由和碩貝勒共同治理國政,怎麼可能將這麼重要的立嗣遺命只對阿巴亥說?而且,還是對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說!
阿巴亥劇照
努爾哈赤一世英明,打下一片基業也確實不易,況且霸業未成,強敵四立,要立也是立一個立馬可以開疆拓土、穩固江山的成年兒子,怎麼可能把汗位傳給一個14歲的小孩子?所以,努爾哈赤傳位於多爾袞之事,很可能是無稽之談,即使有說過這話,估計也是臨死之前神志不清冒出來的話!
皇太極得到勢力強大的大貝勒代善的擁護,不費吹灰之力便登上汗位寶座。畢竟努爾哈赤沒有明確立繼承人,皇太極的汗位應該說是靠他自己的謀略心計爭取到的,不存在篡位之說,更不存在篡多爾袞之位的說法!
-
9 # 古風散人
皇太極是清朝皇帝中唯一的一個因為大家公推擁戴而登上皇位的。
雖然努爾哈赤生前對皇太極意有所屬,但有鑑於之前嗣立褚英、代善而不能如願的教訓,為了穩定政局,不致由於爭奪嗣位而引起爭鬥和殺戮,以便集中全力對付明朝,努爾哈赤始終沒有把自己的心意變成現實。以至於在努爾哈赤突然去世後,出現了群龍無首的局面。
努爾哈赤一死,汗位空缺,必須有人來填補這個空缺。既然阿敏、莽古爾泰不可能,汗位繼承者主要在代善和皇太極之間進行選擇。
代善盡管軍功卓著,論勢力、論威望、論資格,都處於有利地位。但代善早在努爾哈赤在世時就已失寵,立嗣又被廢,並被削去一旗,實力和地位已大大下降。且代善為人寬厚老成,才氣平庸,對汗父留下的這一大攤家業,自知無力能治理得好,莫不如以兄長身份對權力實行間接操縱控制。這樣,代善主動放棄了與皇太極去爭奪汗位。代善的這種態度,為皇太極繼位創造了條件。
上圖代善
於是,關於繼位人選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首先是代善的長子嶽託、三子薩哈廉向代善提出:“國不可一日無君,宜早定大計。四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努爾哈赤)聖心,眾皆悅服,應速繼大位。”兩個兒子一提出,代善即順水推舟,表示贊同。代善盡管在努爾哈赤時期失寵,但他仍居四大貝勒之首,他的首肯是十分重要的。代善這關鍵性的一票起了決定作用。於是,代善向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明確申明瞭自己的態度,得到了阿敏、莽古爾泰的支援。三大貝勒的意見一致,其他任何異議都不會起大的作用。
上圖瀋陽故宮大政殿
然後在代善的動議下,起草了勸進書,公推皇太極繼承汗父努爾哈赤的汗位。皇太極儘管一直覬覦汗位,甚至不擇手段去謀取汗位,但當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勸進時,也許覺得自已不如兄長們寬宏大度,也許覺得先帝未有遺命,自己受之有愧,不得不表示說:皇考無立為君之命,若舍兄而嗣立,即懼弗克善承先志,又懼不能上契天心,且統率群眾,撫綏萬姓,其事綦難。表示無意為汗。皇太極推辭,代善等執意勸進。雙方勸進、推辭了整整一天,最後皇太極終於接受了眾兄長的一片厚意,出繼汗位。
上圖清昭陵皇太極塑像
在這場推舉汗嗣的過程中,代善作為大貝勒和兄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代善的明智之舉,使後金避免了一場爭奪汗位的爭鬥和殺戮。可以設想一下,倘若代善不出面推舉皇太極,而是聯合阿敏、莽古爾泰與皇太極爭繼汗位,那將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惡戰。因為皇太極決不會視代善繼位而不拚死相爭的。就這一點來說,代善作為長兄,沒有辜負先父努爾哈赤的教導和養育。
-
10 # 雍親王府
先要明確一點,皇太極繼位後金大汗,並不是努爾哈赤所立,努爾哈赤在寧遠前線戰敗,鬱鬱而終,此時並沒有確定繼位人,皇太極的汗位是透過八旗議會推舉出來的。
當時的後金,除了努爾哈赤,權利主要集中在四大貝勒手中。
四大貝勒是大貝勒代善(兩紅旗),二貝勒阿敏(鑲藍旗),三貝勒莽古爾泰(正藍旗),四貝勒皇太極(兩白旗),這四大貝勒幾乎掌管了除兩黃旗外的八旗全部人馬(兩黃旗旗主努爾哈赤安排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掌管)。大貝勒代善因為遭人設計與大妃阿巴亥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而被努爾哈赤所訓斥,隨之失去了繼位資格;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次子,並不是努爾哈赤所生,所以也沒有繼位資格;三貝勒莽古爾泰因為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不僅不被努爾哈赤所喜歡,在繼位問題上更是收到了全體滿洲貴族的反對,所以也沒有繼位資格;四貝勒皇太極,年齡在四大貝勒裡面是最小,但是自身的文治武功也非常的突出,在滿洲貴族中具有頗高的聲望,並且,皇太極繼位的時候,還不是“南面獨坐”,而是由四大貝勒共同議政,所以,當時的皇太極繼位得到滿洲貴族高層的普遍支援,特別是其中實力最強的兩紅旗旗主代善,全力支援皇太極。
當時與皇太極存在競爭的,主要是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特別是多爾袞和多鐸,因為努爾哈赤的喜愛,掌握著兩黃旗的勢力,並且有大妃阿巴亥的庇護,一度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四大貝勒一直堅持要阿巴亥殉葬,並且由莽古爾泰直接勒死了大妃,使得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多爾袞和多鐸瞬間失去了依靠,同時也喪失了爭奪汗位的政治基礎,而皇太極也沒有就此趕盡殺絕,而是繼續由三兄弟執掌兩黃旗,後黃白對調,改為執掌兩白旗。
至此,皇太極經過滿洲貴族議會的推舉,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聰,在相繼除掉莽古爾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後,皇太極“南面獨坐”,開始獨掌大權,並於1636年在盛京(今遼寧瀋陽)稱帝,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
11 # 黑白文史MCN
萬曆二十年十月廿五,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個8兒子降生,這個孩子就是後來建國稱帝的皇太極。皇太極,原名愛新覺羅皇太極,其母為葉赫部葉赫那拉孟古,後封為孝慈高皇后。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極被漠南蒙古部落奉為博格達徹辰汗,又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皇太極在位期間,大力發展生產,提高兵力,並且繼承努爾哈赤大願,與明朝作戰無數,為清順治帝入主中原打下堅持基礎。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在清寧宮南炕去世,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廟號太宗。
第一種說法關於皇太極是如何繼承皇位的,一直都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北韓史籍《魯庵文集》記載:老汗臨死曰:洪佗始能成吾志。終無所命而死。這裡就是說,努爾哈赤認為皇太極是最能完成自己志向的人,因此將汗位傳給皇太極。皇太極這個汗位,得來的光明正大。 也有一些人認為,皇太極這個皇位是從多爾袞手裡奪來的。
清人蔣良騏的《東華錄》順治八年二月己亥詔內載,多爾袞聲稱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奪立。就像電視劇《山河戀美人無淚》中演的那樣,努爾哈赤本來意屬多爾袞,結果皇太極心思極深,將汗位算計了過來。為此還逼得多爾袞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死殉。
第二種說法實際上,若是綜合分析,你就可以看出這種說法是沒有可能的。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多爾袞才十五歲,既無軍功也無威望,而皇太極早就隨努爾哈赤征戰多年,軍中威信遠不是多爾袞能比的。若是努爾哈赤真將汗位傳給了多爾袞,後金內部絕對會發生混戰。另外大妃阿巴亥因為不忠,早就為努爾哈赤不喜,所以讓她殉葬很有可能是努爾哈赤自己的下的命令。
第三種說法是皇太極的汗位,是透過激烈鬥爭得來的。這也有可能,因為那時候皇太極在四大貝勒中位居第四,與前三位貝勒相比沒有什麼突出之處。好在後面大貝勒自己作死了,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代善,於是利用代善和大妃之間的曖昧,算計兩人,使得代善威望嚴重受損。努爾哈赤死後,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勢力,最後壓服代善,奪取汗位。代善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都服了,其他人也就不足為慮了。史書上的皇太極是個很有謀略的人,他看展的各項政策,都對國家有很大的利處。所以是透過贏過代善取得皇位的說法,還是有可能的。
第四種說法是由諸貝勒推舉產生。太祖努爾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為汗者須請貝勒推舉產生。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的實力最強,而有希望和皇太極爭奪皇位的代善,也在長子的勸說中轉而支援皇太極。於是皇太極就在諸位的推舉中,登上了皇位。 皇太極登山汗位後,不久就在瀋陽建立清朝。國號之所以選擇清,是因為部族原本叫女真,皇太極已廢除女真族號,改為滿州。而滿州在滿語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對籠絡各族人心和進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後金來得大。所以建國為清,並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含有很強的意味的。
那麼皇太極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皇太極是個極富理想和抱負的政治家。 登上汗位之前,他是努爾哈赤特封的四大貝勒之一,幫助努爾哈赤處理政務,深受努爾哈赤賞識。在政治上,皇太極一直和努爾哈赤站在統一戰線,這主要體現在努爾哈赤和大貝勒、努爾哈赤和哈奇特的汗位鬥爭中。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在代善等三大貝勒的擁戴下登上了汗位。 我們說一個人的成功依賴四個因素和三個條件,四個因素是遺傳因素、家庭因素、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三個條件是機遇、勤奮和天分,皇太極之所以成功登上皇位,同他同時具備這四個因素和三個條件是分不開的。
皇太極登上汗位後,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個議題就是必須調整國內政策。他當機立斷,修正了努爾哈赤時代錯誤的政策,頒佈了有利於後金發展的三個上諭,為後金統一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果說代善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情懷、多爾袞有不可比擬的軍事才能,那麼皇太極的政治謀略和抱負是他的其他幾個兄弟無法比。作為一代帝王,超凡的政治才能是必不可少的。
皇太極除了是政治家外,還是有名的軍事家。 在登上汗位之前,他曾參與了五次重大戰役,這五次戰役分別是:烏拉之戰,撫順戰役,薩爾滸大戰,征討葉赫,白塔鋪之戰。在這些戰役中,皇太極的表現並非都是完美的,但是他懂得在戰鬥中吸取教訓,懂得自我反省,這為他後來統一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登上汗位後,他也常常親自領兵上陣,雖然許多戰役他只是觀戰,但也為後來的勝利做了很大的貢獻。 雖然皇太極沒有多爾袞那樣的軍功赫赫,但是他的軍績也為他後來統領國家提供了十足的經驗。
結語:皇太極的勝出不是偶然的,與他個人過硬的軍事才能與心狠手辣也分不開,自古帝王無情,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帝王之家的悲劇,但是皇太極個人魅力還是深深影響了我,我認為皇太極是一個幸運的皇室子弟,也是努爾哈赤兒子中的佼佼者,竟然有同樣優秀的多爾袞,但是皇太極最後還是更勝一籌。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黑白史!
-
12 # 秘幻達人渣
皇太極文武兼備,又沒犯過什麼大錯,而且戰功赫赫,正值壯年是眾望所歸。多爾袞太小,代善有汙點。最重要的是集權不統一,四大貝勒分權而治。所以努爾哈赤說了不算,給了皇太極可乘之機。
-
13 # 史料多多
要說眾王朝之中,最不興嫡長子繼承製的,那清朝絕對可以當選第一。沒想到吧!清朝前期是不興嫡長子繼承製的,這種制度嚴格來說,只在康熙一朝有過。
清初期(努爾哈赤至順治)實行的是“貴族公推制度”,也就是“滿州貴族公開投票,選舉皇帝”。皇太極也是依據這種制度登上汗位的。
努爾哈赤去世後,八大和碩貝勒的實力分配
努爾哈赤一生曾三次指定過繼承人:第一次是他的弟弟舒爾哈齊,但兩人因政見不合鬧崩,舒爾哈齊被迫害而死。第二次是他的長子褚英,但眾兄弟不服,聯名上奏廢除褚英,結果褚英也被努爾哈赤處死了。第三次就是他的次子代善,結果也是被誣陷和努爾哈赤妃子阿巴亥有染,也被廢了。
所以努爾哈赤在臨死前,鑑於前三次立儲的失敗,於是規定:汗位繼承人由分掌八旗的八大和碩貝勒共同商議,推舉。
此時努爾哈赤心儀的人選是自己的小兒子多爾袞和多鐸,併為他們安排了後手:八旗改制。經過一番改制之後,努爾哈赤死後的八旗勢力分配如下:
鑲黃旗旗主阿濟格(多爾袞哥哥),十五個牛錄(牛錄為八旗軍事單位,一牛錄約三百人)。
正黃旗旗主多鐸(多爾袞弟弟),三十五個牛錄。
正白旗旗主皇太極,二十五個牛錄。
鑲白旗旗主多爾袞,三十個牛錄。
正紅旗旗主代善,二十五個牛錄。
鑲紅旗旗主嶽託(代善長子),二十六個牛錄。
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努爾哈赤三子),二十一個牛錄。
鑲藍旗旗主阿敏(舒爾哈齊兒子),三十三個牛錄。這裡需要提一點的是:努爾哈赤改制的時候,曾把鑲黃旗的二十個牛錄作為自己的親兵,所以自努爾哈赤時期起,鑲黃旗為八旗之首。
總的來看:多爾袞三兄弟領導的有三旗,八十個牛錄,佔八旗力量的百分之三十八。而且代善和多爾袞家族的關係較好,按努爾哈赤的預想,代善兩父子的兩旗五十一個牛錄應該是會支援多爾袞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最後關頭偏偏出了岔子。
皇太極能繼承努爾哈赤汗位,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年紀。努爾哈赤死後,當時皇太極三十四歲了,正當壯年。比起已經四十三歲的哥哥代善,和還沒成年,只有十四歲的多爾袞和只有十二歲的多鐸來看,皇太極的優勢不言而喻。
當然年齡不代表一切,即使皇太極年齡差不多,可同樣的阿濟格也有二十二歲,三哥莽古爾泰也才四十歲,也同樣可以去爭。所以年紀並不是皇太極能贏得最終勝利的原因。
第二:戰功。從公元1612年開始,皇太極幾乎參加了後金對外的所有重要戰役。最著名的那場薩爾滸大捷,也是皇太極奇兵突出,才奪取了最終勝利的。
皇太極二十一歲入伍,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才鍛煉出來的鐵血硬漢,像多爾袞、多鐸這些溫室花朵,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了。
第三:代善。沒錯,就是那個曾經汗王的人選,努爾哈赤認為會站在多爾袞一邊的代善,在最後關頭歪道了皇太極一邊,使得形勢急劇逆轉。
當然代善的倒戈是因為被他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璘威脅的。他們不願支援多爾袞,因為就是他老媽阿巴亥和父親代善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才令到這哥倆兒沒了汗位可以繼承,所以怎麼可能幫助仇人多爾袞呢?
同樣的也不會去幫助別人,除去多爾袞兄弟三人和皇太極之外,剩下的旗主就只有阿敏和莽古爾泰了。可阿敏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不幫;莽古爾泰以武服人,還有殺害親生母親的劣跡,也不幫。那麼最後剩下的:就只有一個皇太極可以幫了。
這兩兄弟算了一筆賬:現在多爾袞家有八十個牛錄,即使不加上自己家的五十一個牛錄,也是贏面很高的了,而皇太極只有二十五個牛錄,若加上自己家的幫助,則有七十六個牛錄,輸局則會變為贏局。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了雪中送炭,對多爾袞來說,兩紅旗可有可無,但對皇太極來說,兩紅旗的支援卻是至關緊要的。
於是,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二十天,皇太極在眾人的支援下,於瀋陽故宮大政殿繼承汗位,改元天聰。
-
14 # 喵一樣的女子1
因為當時多爾袞年紀尚小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勢力,所以最後成功的人成了皇太極,在這一過程當中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被迫殉葬的事情也一直都是他最大的遺憾。
回覆列表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遺囑繼承人?沒有吧,烏拉那拉氏口說無憑的,原本努爾哈赤最喜歡的褚英,後來他自己也放棄了,喜歡戰功赫赫的代善,黑料就不斷的往努爾哈赤手裡遞,終於···代善和大妃烏拉那拉氏那段緋聞強烈刺激到了努爾哈赤,沒殺代善算是不錯了,也是家醜不可外揚吧。心灰意冷之下努爾哈赤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而那個時候的多爾袞年紀還小,努爾哈赤不是因為舔犢之情便可託付國家的那種人,他心裡明鏡一樣,也是要有本事的人才可以上位。
而在四大貝勒中,代善不用提了,自從努爾哈赤看不上他,他就有了皇位後遺症了,沒人會推舉他。
莽古爾汗是弒母大罪,能活著就算不錯,王位就別想了,不會有人幫他。
阿敏更不可能了,那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努爾哈赤弟弟的兒子)。
其中代善和皇太極的勢力是比較大的,而且皇太極還徵得了代善長子的支援,四個人都分析完了,您說誰會得到皇位呢,只有皇太極。別人誰都不行,再喜歡多爾袞也不可能讓他和皇位沾邊的,一是資格不夠,二來也是對他的保護,一個孩子上去了,後果可想而知。
而且我也不覺得努爾哈赤最喜歡的是多爾袞,應該是多鐸才對,多鐸可是比多爾袞先掌一旗,而且後來多爾袞“起家”離不開皇太極的提攜,否則努爾哈赤再活長點,多鐸的勢力就碾壓多爾袞了,根本沒辦法和皇太極比的,我反過來說如果多爾袞上了皇位,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多爾袞放棄皇位是為了莊妃?您別逗了,讓我把多爾袞同學從《孝莊秘史》里拉出來,多爾袞不是那麼淺薄的人,他純粹就是為國,純粹就是為了愛新覺羅家族利益,。開國悍將,戎馬一生,殺伐果斷的人,愛女人這沒啥說的,但是因為兒女情長就放棄皇位,那是不可能的。